慧聚金华!区农公用品牌打造升级大咖说

12月20日,由中国品牌杂志、中国品牌网主办,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智慧支持,南方农村报作为战略合作媒体,金农好好为本次活动的冠名品牌,中国品牌杂志社区域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北京中品真选科贸有限公司、金华市农合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金农好好·2024区域农业品牌年度盛典”在浙江金华举行。

今年的盛典以“十载耕新品牌筑梦”为主题,该活动是中国品牌杂志社自2018年12月20日举办首届以来,连续举办的第七届年度盛会。

作为年度盛典的重要环节之一,2024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备受瞩目,与会嘉宾畅所欲言,围绕“区域农业公用品牌未来趋势”的话题展开智慧交锋。

圆桌对话现场

参与本次圆桌对话的嘉宾有:金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委委员、理事会副主任厉红亮,杭州市临安区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郭军波,广东新宝堂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大鹏,浙江芒种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巧佳,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

南方农村报社副主编周晓凤

针对以上“灵魂发问”,与会嘉宾进入了深入地分析与探讨,源源不断输出高质量干货,以下为嘉宾发言内容的综合梳理。

金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委委员、理事会副主任厉红亮

厉红亮: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和农业产业品牌,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涵盖了农业区域品牌的各种类型。金农好好是金华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一个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从2019年成立以来,连续五年列入了金市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是建立一个品控体系。定办法,出台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定标准,制定准入标准,建立了婺州蜜梨、东阳香榧等13个标准品控体系;定规矩,建立区域品牌动态管理体系,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要剔除,五年来已经剔除了37家不符合区域公用品牌的企业,保证整个品牌矩阵的纯洁性。

第三是品牌营销。通过设立门店、外出推销、建立平台等方式扩充营销渠道。成功案例有浦江葡萄,每年在上海、杭州摆摊吆喝。同一个品种,其他葡萄卖6元/斤,浦江葡萄深受杭州、上海人民的喜爱,可以卖到12元/斤,实现了品牌的溢价。另一个成功案例是成立配送终端平台,让金华的农产品远销福建、江西、安徽等地,销售半径达到了350公里。

品牌打造很难,农业品牌打造更难,全品类的农业品牌打造难上加难。曾经有过一段争议,农业区域品牌的打造到底应该是市长管,还是市场管?我认为,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怎么样将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组合起来,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去,应该是政府各级党委部门特别是供销系统责无旁贷的责任,而农业区域品牌的打造正是落实这个责任的有效载体。

农业区域品牌打造,一是需要政府引导,体现在政府背书和统筹各方资源两个方面;二是需要市场化运作,市场是风向标、试金石、晴雨表,我们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区域农业品牌打造也必须符合市场规律;三是需要创新驱动。必须通过品种的创新、机制的创新来推动整个品牌的发展。

一个品牌的打造,特别是区域品牌打造的起步阶段,乃至品牌成长的过程中,政府的支持是必须的。“金农好好”区域品牌自成立以后,金华市委市政府花了很大的精力、财力,目前金华市财政已经累计投入了3000多万,金华市供销社每年也要拿出800万左右持续投入到区域品牌当中去,五年来已累计投入了4000多万。

供销合作社要扎根农业农村,聚焦主责主业,要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要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我们区域农业品牌的打造未来可期,“金农好好婺华天宝”,农业好,农就好,大家好!

杭州市临安区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郭军波

郭军波:区域农业形象品牌是政府背书和主导培育打造的,是地域名片,是借助政府的公信力和资源优势,提升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和信任度,所以既有品牌的价值主张,又有权威组织的支撑。

区域农业形象品牌是链接政府、企业、农户(生产者)、经销商、消费者以及产品、物流、媒体、渠道等多元主体的共同体,是产品力、服务力和传播力的有机融合。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关于两者的关系,我的理解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侧,主要是规划引领、政策保障、资金支持、资源导入和监督管理。杭州市临安区在“天目山宝”品牌建设中,有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和政策支持,建立了“政府主导推动+市场化运作+企业主体参与+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品牌运营政府领导,农业农业局牵头,供销社及下属公司具体运营,政府既是推动者也是服务者。市场侧,也就是企业,一是要有品质意识,严格以标准严选产品,二是要有用牌意识,无论是老字号,还是新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公用品牌的叠加效应、政府背书效应和政府搭台作用,三是要有共建意识,要共建共享公用品牌。

品牌建设是赋能产业发展的。下一步,需要继续围绕“选好产品、管好品质,提高知名度,提升销售量”这些重点来开展,努力“让品牌叫得更响,产品卖得更好”。同时,也希望更多人知道、了解、喜欢我们临安的“天目山宝”!

广东新宝堂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大鹏

徐大鹏: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是森林和大树之间的关系,不管企业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还是正在茁壮成长的树苗,都离不开森林的呵护。区域品牌对企业品牌进入新市场、新渠道、新赛道具有明显的增量作用,且对于消费者的拓展有明显的效果。未来产业的融合可能是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交融共生的。

新宝堂已经有百年历史了,在新会属于陈皮的龙头企业。在新会做陈皮的企业里,有规模比较大的,也有规模比较小的,就好比是做蛋糕,只有把陈皮蛋糕做大,我们才有可能分得更多,这在营销上称为“隐去品牌做品类”,而区域品牌就是既有品牌的概念,又有品类的概念。

这个过程中,作为新会陈皮的龙头企业,我们参与其中,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力?一个企业能够永葆青春,根本在于自身的竞争力和优势。新宝堂四代传承,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始终走在创新的路上,包括经营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也实施了陈皮+和产品升级的策略;目前还导入了中药和生物科技,提高陈皮行业的门槛,提升竞争力;金融运作也为整个新宝堂的腾飞奠定了基础,拥抱新的数字化营销可能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出路所在。

我认为,未来的区域品牌发展有三个特征:数字化,三产融合、科技引领。新宝堂始终以农业种植、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生物科技、陈皮交易四大板块为中心,持续打造全产业链控制、全过程可追溯的,有担当、有责任的优秀民族品牌!

浙江芒种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巧佳

杨巧佳:在听到目前统计的区域农业形象品牌一共有915个时,我非常开心。这说明各地政府对于区域形象品牌这一类型是认可的,对于品牌的构建越来越重视,也不断地探索区域公用品牌的路径。但同时我也想到了一些现实问题,915这个数据只是初步统计,还不包括当下一些乡镇正在建设的品牌,可以预见这其中竞争的激烈程度。

那么,品牌如何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我认为,系统化和差异化是目前区域农业形象品牌需要正视的事情。一个品牌的建立,并不是起一个名字,设计一个logo或征集一个口号就可以完成的,这只是品牌建设过程中的部分要素,只有探索差异化的价值,才能在赛道上争取机会。有了较高的品牌辨识度后,系统性建设与运营也不能忽视,这涉及到标准与资源的整合。

不论是全品类的区域农业公用品牌,还是地标区域公用品牌、产业类的区域公用品牌,全面整合区域资源是关键。

目前,中国的农业品牌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要发展,找到新赛道,政府母品牌搭建平台性工作就会变得尤其重要。不管是龙头企业还是腰部企业,单打独斗干不了事情,需要政府通过区域公用品牌作为抓手把平台搭好。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母品牌如何赋能很关键,需要有非常直接的带动作用,才会有企业跟着走。

在发展区域公用品牌的时候,企业类型多种多样,例如我们打造的锡林郭勒羊,是一整个盟打造的品牌,这个盟里涉及的企业都有自己的赛道,百花齐放地做自己的品牌。所以对于子品牌来说,有了强大的母品牌做赋能,能够看到更多机会,看到更多新赛道,产业会越来越强。

品牌最终是否成功,答卷还是要交由消费市场,区域公用品牌最重要的还是顺应消费新趋势。消费市场在迭代的,消费者画像在改变,只有整个建设过程中顺应趋势,才能真正地让品牌得到价值满足!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

张毅:区域农业品牌应该是地方的名片。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人们的记忆点通常是三个方面:名胜风景、地方历史、区域农业品牌。我认为,不管是市、县,还是镇、村,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里面找出自身的特色,如果当地缺少历史名胜、风景名胜,还可以打造农业形象品牌来作为拉动消费的重点。比如来到金华参会,所有嘉宾都考虑要带哪些特产回家,这就会延伸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但往往找到自身特色后,却找不到一个抓手来推进品牌的建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数据支撑,对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及偏好没有清晰认知。所以品牌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有数据思维。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追求,如今社交媒体高度发达,很容易把某一个关心的点形成共振。当一个很小的需求发生N倍的放大,就会形成一种消费的群体或效应。所以区域农业形象品牌的打造要有抓手、有需求、有信心,只要好东西能做到极致,市场是非常广阔的!

THE END
1.如何打造品牌农业?他们这样说……如何打造品牌农业?他们这样说…… 近年来,我省做精质量农业,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创建4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8个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全国“三品一标”基地,省级食用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8年稳定在98%以上。http://h5.hljnews.cn/h5/detail/normal/5925980326282240
2.如何打造特色的农业品牌?品牌策划必不可少如何打造特色的农业品牌?品牌策划必不可少 我国作为农业生产的大国,农业品牌的市场也十分庞大。对于农业从业者和相关企业来说,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业品牌是拓展市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那么农业品牌策划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明确品牌战略https://www.xhangdao.com/news/content-2838-d6.html
3.“农业品牌建设:如何打造绿色生态的农业品牌传奇”农业品牌建设:如何打造绿色生态的农业品牌传奇在当今社会,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生态农业品牌逐渐成为市场的宠儿。农业品牌建设不仅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探讨如何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农业品牌传奇,为农业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策略和建议。 一、绿色生态农业品牌的核心价值https://zhihxc.com/hy/2545.html
4.乡村品牌一文说透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经营品牌化品牌影响力致力于中国乡村品牌化研究和建设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成为了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和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如何有效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JOVCKO05568KUC.html
5.如何打造出一批具有国家级影响力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中国公用品牌建设过程中没有正视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形象不统一、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运营主体不明晰、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体系不完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传播推广不到位、农产品监管力度不足、市场供需矛盾等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打造出一批具有国家级影响力的中国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一直是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过程中的https://news.sina.com.cn/sx/2022-11-08/detail-imqqsmrp5388397.shtml
6.来论从马冈优品到江门优品,如何打造市县镇三级品牌矩阵2024年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新增“粤字号”、绿色食品等农业品牌8个,打造好“江门优品”。 这是江门农业品牌建设的一次坚定而重要的探索。2022年3月,江门试点培育全国首个镇级行政区品牌“马冈优品”。两年来,“马冈优品”成功出圈,并示范带动了开平区域内多个镇级品牌,形成“开平优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3/12/c8679930.html
7.如何创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成效追踪农业品牌芒种品牌(四)依靠科技,打造品牌 科技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农产品优质、高效的根本保证。 因此,创建农产品品牌,需要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全方位进行科技攻关,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一是围绕市场需求,在农作物、畜禽、水产的优良、高效新品种选育上重点突破,促进品种更新换代,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求http://www.mangzhongbrand.com/baodao/71.html
8.大诚品牌咨询:农业集团品牌如何赋能产品品牌,创新母子品牌联动的集团化品牌农业是引领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领航者,在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凝聚营销势能、降低运营成本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是品牌化农业的先进模式。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在集团化品牌农业发展过程中,集团企业要面对诸多发展障碍,其中最亟待解决的是农业集团品牌如何赋能产品品牌,推进https://hea.china.com/article/20230327/032023_1246442.html
9.加强农业品牌打造和营运管理助推乡村振兴根据区委关于开展基层大调研思想大讨论能力大提升工作大推动行动要求,2022年2月初,区政协主席邓孝明牵头,组织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市场监管局、兴隆镇、三社融合公司等相关单位,开展“加强农业品牌打造和营运管理,助推乡村振兴”课题调研。调研组通过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走访现场等形式以及分块http://www.cqybzx.gov.cn/web/article/27220/web/content_27220.html
10.丽水山耕如何用四年时间做到了生态农业金名片新闻频道打造农业大品牌 15日下午4时许,丽水花园小镇“丽水山耕”旅游地商品体验店,尽管已经是快下班时间,仍有游客在购物,这些有着统一标志的农产品成为来丽水旅游最好的伴手礼。 “‘丽水山耕’这个漂亮的点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丽水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龙全程参与了“丽水山耕”品牌的创立,面对记者们不约https://news.cctv.com/2018/08/16/ARTIXJO5qvZYxkRbkslADh8p180816.shtml
11.陆文龙:广东有打造世界级品牌的基因丨农业品牌访谈录通过全产业链条的农业品牌打造,有利于加快中国农业形成生产高效、分配公平、流通顺畅、消费强劲的生产关系,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此外,提升保护品牌的力度、提升政策支持的精准性、提升品牌营销能力和国际视角也至关重要。https://www.nfncb.cn/yaowen/44697.html
12.锻造强势农业品牌点燃农业现代化新引擎2024年第2期将打造农业品牌与促进三产融合紧密结合,依托“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推介,细化发布“百优乡产”名单,在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中增强特色展示和品牌营销,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康养农业等新业态中彰显品牌独特作用。挖掘品牌农产品的历史、地理、风俗等特征,配合做好“农遗良品https://www.qunzh.com/qzxlk/jczx/2024/202402/202401/t20240124_105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