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对全面提升区域农产品质量,促进产业集聚和农产品深度开发,将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的强劲动力,实现全面乡村振兴、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意义。新丰虽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农业县,但是紧邻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围绕“东菜北茶西果”产业发展思路,精准对接大湾区绿色农产品供应需求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推动创建“新丰味”全省首个县级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品牌引领+科技赋能+数字营销”一体化设计,赋能当地优质农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新丰味”品牌虽取得了一定的宣传效应,但是产品定位不够明晰、附加值不够高、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品牌内涵挖掘不够深等问题,仍是影响品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所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也强调,要做大做强“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以下是推进“新丰味”品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强化工作统筹规划健全品牌建设机制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树立“一盘棋”思想,从组织保障、政策支持、发展规划、技术支撑、人才引进等方面强化统筹,广泛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合力,完善品牌建设的方案流程、机制制度等,及时协调解决品牌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激励企业、社会积极参与、共享品牌、抱团发展。要聚焦专业领域组建专家智库,成立品牌研究学会,发挥智囊团作用健全品牌生产流程规范、评选标准、储存运输、市场营销、质量监管等一体化的制度机制建设,并在增选产品入库、挖掘产品内涵和终端服务上下功夫,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如在评选标准上,既要有反映农残、绿色有机等生产方式上的共性检测标准,也有反映各品类的优选分类标准,并挖掘产品文化内涵、研究烹制品尝的最佳方法等,向受众展现品牌的独与特,形成“新丰味文化”。
强化产业发展引导提升品牌应用价值
引导扩大农特产品生产规模。加强政策支持,完善农特产品在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溯源等链条环节的支持服务,调动企业、农户生产经营积极性,引导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扩大农特产业规模,保障品牌产品的品质、产量、价格稳定并向好发展。
引导产业链条集聚兼容发展。围绕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促进产业集聚抱团发展,以品牌纳统关联产业,提升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凸显品牌溢价效能,避免内部不良竞争;探索发展各品类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产业,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延伸农产品价值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并拓展品牌的价值效应。
强化品牌宣传推介讲好特色内涵故事
酒香也怕巷子深。要重视宣传方案的设计,着力在图案、文字上增强视听效果,丰富内容方式拓宽宣传覆盖面,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可持续借助主流媒体、线上线下平台进行重点宣介,并通过农文旅体特色活动、“粤菜师傅”培训、明星、网红等进行“带货”,使品牌宣传做到“无微不至、无孔不入”,力争让群众易闻易见、喜闻乐见,特别是要充分挖掘和丰富品牌的内涵,全面讲好品牌故事,通过故事张力增强品牌魅力,进而让大众爱上该品牌。并通过知名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直销配送、农超对接等无缝对接营销方式,拓展并稳定多样化的农产品产供销服务渠道,使品牌宣介与产供销服务做到同频共振,让品牌产品成为受众看得见、摸得着、体品得到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