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统筹规划让品牌“聚起来”。一是科学制定品牌建设规划。立足现有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突出抓好区域性重点产业,有计划、有目标地培育壮大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健全梯次分明的品牌体系。逐步构建起以“巴味渝珍”品牌为龙头,地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产品企业品牌为支撑,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为基础的重庆农产品品牌框架。三是统筹做好品牌区域布局。整合同类农产品品牌,形成区域分布合理的公共品牌,规范行业行为,降低品牌内耗,实现区域、集群品牌资源共享,提升产业价值。
注重特色挖掘让品牌“强起来”。一是壮大特色产业集群。聚焦“3+6+X”农业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重点依托各类园区和市场,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的农业生产集群、加工集群和流通集群,推动柑橘(柠檬)、榨菜、调味品等生态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二是打造特色地理标志品牌。立足重庆独有的巴山渝水,积极引导各区县依托不同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培育一批乡土特色产品,同时突出乡土人文气息,丰富品牌文化内涵,实现品牌价值跃升。三是培育特色企业品牌。发挥龙头企业在品牌培育中的主导作用,以龙头化引领品牌化建设,培育一批在国内甚至国际上立得住、叫得响、卖得好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注重科技赋能让品牌“优起来”。一是推动优良品种示范推广。通过组织实施优良品种选育工程、扩繁基地建设工程和良种推广工程,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从种质源头控制品牌质量。二是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建成类别齐全、结构合理、覆盖广泛的农业标准体系,加强绿色生态综合种养技术等一批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确保农产品源头绿色生态。三是推动精深加工提档升级。以重庆提速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契机,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先进加工设备与技术的引进,聚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升农产品品牌附加值。
(作者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乡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正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