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12月的月度数据出炉,A股养猪大户整年的状况已基本上露出真容。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2025年各猪企的盈利水平或将受到考验。
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告诉界面新闻,2025年预计生猪出栏量会较2024年小幅增长,猪价预计较2024年下跌,受养殖成本回落影响,生猪养殖仍有望实现盈利,但盈利水平将下降。
去年猪价整体涨了10%
ST天邦2024年12月销售商品猪54.25万头(其中仔猪销售18.35万头),销售均价16.83元/公斤(商品肥猪均价为15.72元/公斤)。2024年全年ST天邦销售商品猪599.16万头(其中仔猪销售206.34万头),销售收入87.42亿元,销售均价17.84元/公斤(商品肥猪均价为16.56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15.85%、-10.15%、19.14%。上述数据统计口径未包括公司参股公司。
本周,更多猪企披露了2024年12月销售简报。
温氏股份2024年12月销售肉猪304.07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59.68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5.89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4.56%、-1.50%、-4.91%,同比变动分别为2.49%、29.54%、15.99%。2024年全年,公司销售肉猪3018.27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617.53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6.71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14.93%、33.50%、12.83%。
可见,肉猪销量与销售价格同比上升导致了温氏股份肉猪销售收入同比上升。另外,温氏股份2024年12月销售仔猪8.37万头,当年累计销售仔猪114.25万头。
牧原股份2024年12月份销售生猪857.8万头(其中商品猪818.8万头,仔猪36.0万头,种猪3.1万头),销售收入153.85亿元。12月份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15.29元/公斤。2024年全年,公司销售生猪7160.2万头,其中商品猪6547.7万头,仔猪565.9万头,种猪46.5万头。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能繁母猪存栏为351.2万头。
根据各企业的披露,界面新闻注意到,2024年商品猪价格先扬后抑,但平均高于2023年,同比变动10%以上。
受此影响,有些猪企直接扭亏为盈。
温氏股份预计,2024年盈利90亿元至95亿元,扣非净利润为93亿元至99亿元,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温氏股份亏损63.9亿元。
温氏股份认为,业绩变动的原因之一是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肉猪同比增长,毛猪销售均价同比上升。温氏股份还表示,公司持续强抓基础生产管理和重大疫病防控等工作,同时叠加饲料原料价格下降的影响,公司养殖成本同比大幅下降。
ST天邦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13.6亿元至15.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9亿元至2.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对于业绩变动原因,公司提到“生猪价格从第二季度开始回暖”的因素,“自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主营业务生猪养殖实现盈利”。
牧原股份预计2024年盈利180亿元至190亿元,也是扭亏为盈,2023年亏损42.63亿元。公司称,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生猪出栏量、生猪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
2025年盈利水平或下降
“2024年的经营改善会增强投资者、债权人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信心”,某业内人士表示,2025年成本和价格竞争会更加激烈,成本控制好、创造效益价值高的龙头企业或能跑赢市场。
京基智农人士也告诉界面新闻,春节前是猪肉消费旺季,截至2025年1月8日广东猪价17.0元/kg,较去年同期高15%。通过能繁母猪和新生仔猪存栏数据判断,2025年生猪供应会有所增加,猪价价格竞争会更加激烈。
“目前属于一种‘旺季不旺’的状态”,新希望人士告诉界面新闻,相比三季度的高价,(商品猪价格)已经有明显的回落,但由于还是有一定消费需求的支撑,以及从二季度开始的能繁母猪存栏恢复,还没有完全转化成肥猪供给的大幅增加,因此价格也没有跌到很低的位置。2025年在春节后,根据往年规律,随着年节消费的退去,可能会有进一步的下行。
“2025年虽然在猪价方面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但因为公司养殖成本下降是持续的、稳定的,2025年全年的养殖成本肯定会低于2024年,公司整体经营仍然会保持在一个稳健的状态”,该人士称。
“受养殖成本回落影响,尽管全年(2025年)猪价低于2024年,生猪养殖仍有望实现盈利,但盈利水平将下降,成本管控好的养殖企业将有望继续保持盈利”,朱增勇称。
降本增效仍是重点
另外,朱增勇对界面新闻表示,未来我国猪肉消费需求平稳,因此生猪养殖应以稳产为主,通过降本增效来提高成本竞争力,避免市场挤出效应。而产业链分工和细化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产业链风险、疫病风险。
京基智农向界面新闻介绍,公司降本的重点一方面是继续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猪群健康度,尤其是徐闻、贺州等项目均已在复制高州项目的优秀管理模式,育肥成活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在精准营养、饲料配方优化及繁育性能等方面持续优化,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至于猪瘟这一猪企需要直面的麻烦之一,近年来似有改善。
比如新希望,在2023年底和2024年初对北方部分长期受疫情影响的场线,做了主动关停以及防非方面的硬件改造。“今年到目前为止,防非形势良好、养猪成本持续下降,也证明这次主动关停改造是有意义的。”
“近几年我国生猪产业生物安全水平明显提升,2025年冬春季疫情较平稳,意味着2025年全年生猪供应将会比较平稳,出现2024年三季度猪价较快上涨的可能性较小”,朱增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