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猪粮比价高于9.5∶1(红色区域)时,由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商,提出增加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计划,由商务部牵头组织实施。修订后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首度明确了冻猪肉收储的规模,中央正常冻猪肉储备规模保持1万吨,最高收储量为25万吨。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开始的冻猪肉收储量大部分年份在15万至18万吨,少数年份在10万至12万吨。
2018年猪价曾跌至八年新低。2018年2月,河南省畜牧局监测数据显示,河南省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从1月份的14.99元/公斤,下跌至4月25日的9.81元/公斤,下跌幅度达到34.6%,跌破2014年4月份的最低点,创下了2010年5月份以来近八年的新低。值得一提的是,彼时仔猪价格跌幅更大。20斤的商品仔猪在2016年春每头可以卖780元,现在(2018年4月)仅卖300多元。与此同时,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的玉米价格不断攀高,河南省猪粮比价为5.03:1,连续8周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生猪养殖行业处于全面亏损状态,养殖户每出售一头商品猪平均亏损在300元左右。
据湖南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2021年第15周对全省23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全省各地生猪价格震荡频繁,总体趋稳。监测显示,本周湖南省活猪出栏均价24.50元(公斤价,下同),环比上周下跌1.22元,跌幅4.78%;市场猪肉均价38.97元,环比上周下跌2.42元,跌幅5.85%,活猪、猪肉价格连跌12周,累计跌幅44.52%、34.41%;仔猪交易均价102.50元,环比上周下跌4.21元,跌幅3.95%。湖南省23个监测县活猪价格上涨的2个,下跌的20个,持平的1个。与去年同期相比,活猪、猪肉、仔猪价格下跌30.50%、28.78%、9.93%。本周猪粮比价为8.16:1,养殖户出栏生猪头平盈利500元左右。
2、被市场质疑财务造假,牧原股份可以大胆抛售了!牧原股份财务数据引争议:被质疑造假太明显了!第一,为什么毛利率、净利率奇高无比?牧原股份同行业的另一家龙头公司,温氏股份,2020年三季度的毛利率为23.26%,净利率为14.95%。另一家龙头,新希望,2020年三季度的毛利率为13.03%,净利率为8.00%。
牧原股份2020年三季度的毛利率为64.67%,净利率为58.94%。这不免让人好奇,牧原股份净利率是怎么做到同行温氏股份的3.94倍,是新希望7.37倍的?虽然温氏股份和新希望的主营业务中,生猪的占比没有牧原股份那么高,但不至于差距大到如此地步。大名鼎鼎的贵州茅台,三季度净利率也才53.34%,比牧原股份还少5.6个百分点。牧原股份净利率实在夸张,好像养猪不太需要成本一样?
第二,牧原股份为什么大存大贷?2020年三季报,公司账上明明有225亿元现金,却还要去借236亿元的贷款。这还没算上,公司另外发行的债券。
温氏股份,截至2020年三季度,营收555亿元,净利润82.4亿元。牧原股份,截至2020年三季度,营收392亿元,净利润210亿元。单单三季度这一个季度,牧原股份的净利润就高达102亿元。这么能赚钱,这么多现金,为什么去借这么多钱,不断的付高额的利息?
第三,公司非常缺钱吗?在牧原股份有息负债高达236亿元的背景下,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依然合计质押了2.13亿股,质押市值在150亿元左右。虽然不是那种超级大比例的股权质押。但在已经有这么多现金和贷款的情况下,公司还很缺钱吗?
毫无疑问,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牧原股份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令人生疑。2020年四季度,出栏623万头,单猪售价2670元,单猪净利1170元;2021年一季度,出栏772万头,单猪售价2505元,单猪净利1010-1100元。2020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猪肉价格确实下跌了不少,但这种下跌竟然对牧原股份的业绩几乎没有任何影响。3月14日下午,牧原股份在互动平台回应了投资者关于生猪成本结构费用的提问,称公司成本采用平行结转法核算,同日,牧原股份公告,公司董事长秦英林、牧原实业集团对各自所持有本公司的约1.28亿股和1900万股股权办理了质押手续。
笔者认为,事出反常必有妖,无论是否有盈利,都应该大胆抛售牧原股份。如果是牧原股份早期投资者,有大量盈利的,不妨大胆抛售牧原股份,落袋为安;如果是误入牧原股份的新投资者,也不妨大胆抛售,倘若因牧原股份财务造假而亏损的,按照最新的证券法,应该可以发起集体诉讼,获得赔偿;其他投资者,请远离涉嫌财务造假这个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