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2024年12月牧原股份生猪养殖成本约13元/kg,相较于年初15.8元/kg下降2.8元/kg,达到近年来最低水平;根据牧原股份公布的销售简报测算,2024年该公司销售均价为16.30元/kg左右,同比增长12.70%,远高于养殖完全成本。
这份业绩预告堪称炸裂,170亿元—180亿元的净利润,也是牧原股份历史第二高的成绩,仅次于2020年的274.51亿元,170亿元—180亿元的净利润相当于牧原股份2024年每天净赚高达4600万元以上,甚至接近5000万元大关。这一切,只是此轮猪周期翻转的一个缩影。
01
经营指标全面向好
除净利润外,牧原股份去年其他销售数据也稳步增长,主要经营指标全面向好。
据此前披露数据,2024年,牧原股份累计销售生猪7160.2万头,其中商品猪6547.7万头、仔猪565.9万头、种猪46.5万头,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年度出栏目标;生猪销售收入1,362.2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长。
其中,2024年12月份,牧原股份销售生猪857.8万头,包括商品猪818.8万头、仔猪36.0万头、种猪3.1万头。牧原股份表示,12月单月出栏增长主要系临近春节市场需求量增大,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安排生产和销售规划,适当提升春节前销售量,以保障市场供应;另一方面,近期市场对于种仔猪需求量增加,牧原向客户供应了39万头种仔猪。
盈利方面,从单季度来看,2024年第二季度,牧原股份就开始扭亏为盈。数据显示,去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2.08亿元,三季度为96.52亿元。整体上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04.81亿元,较2023年同期扭亏为盈。
牧原股份财务状况也向好。2024年前三季度,其经营现金流达291.7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6.88亿元增加224.90亿元,增幅为336.27%。与此同时,牧原股份的负债率也连续两个季度改善。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的负债率曾增至63.59%,二、三季度末,负债率分别为61.81%、58.38%,连续两个季度回落。
得益于猪价回暖、成本降低,2024年牧原股份业绩端向好,助推其现金流也更加充沛。据其2024年三季度财报,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达291.8亿元,是上市以来同期最高值。牧原股份表示,当前公司经营策略已转变为稳健增长,长期来看资本开支将呈现下降趋势。
02
猪周期彻底翻转
据Wind显示,自去年5月起,猪价开启了一轮强势反弹,到8月底最高涨至27.77元/公斤,随后开启了震荡回调,但仍较2023年维持高位运行。整体来看,2024年都是实现全年盈利的一年,而且可以说猪周期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生猪市场呈现转暖迹象。
而在2023年,这些猪企刚刚经历史上最艰难、最漫长、最残酷的猪周期。
当年,牧原股份录得上市后首次亏损,亏损金额达42.63亿元。同时,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1.19%至1108.61亿元,其中,生猪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1197.63亿元减少至1082.17亿元。
财报显示,行业头部企业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在2023年均出现较大幅度亏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三家企业合计亏额超150亿元;而在2022年同期,牧原股份盈利近150亿元,温氏股份盈利近50亿元,新希望亏损近10亿元。
据统计,2023年,全行业生猪养殖头均亏损76元。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首个算总账全年亏损的年份。彼时的财报预告显示,18家上市猪企累计大亏248.7亿—291.7亿。A股猪企正邦科技、傲农生物先后暴雷。A股10家大型养猪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从2019年的40%上升到60.2%,财务负担最重的企业资产负债率甚至逼近90%,对抗风险的能力变得极弱,正邦、天邦、傲农等知名猪企纷纷被ST,还有许多养猪户倒在了行业寒冬里。在行业寒冬里,没有任何企业能够独善其身。
所谓猪周期,主要是指“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猪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猪价上涨”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