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

泥鳅广泛分布于我国辽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以及越南、朝鲜和日本。

我国各淡水水域,如湖泊、池塘、河溪、水沟、稻田等处都有这种鱼。

泥鳅的生命力很强、繁殖快、饵料杂,是一种最易饲养又可获得高产的鱼类。

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高档水产品,还含有脂肪、核黄素、磷、铁等营养成份被称为水中人参,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

泥鳅药用价值很高,泥鳅其肉或全体均可入药,药材名泥鳅。

其皮肤分泌的黏液也可供药用,药材名泥鳅滑液。

泥鳅具有补中益气、壮阳利尿等功效,是外贸出口的主要水产品之一。

它已成为庭院养殖、坑塘等小水面养殖的主要品种。

一、生物特性1.形态特征:泥鳅体较长,前段稍圆,后段侧扁。

眼小,口下位,唇发达,口须5对。

鳞小埋于皮下,胸鳍、尾鳍圆形,基部有一圆形黑点。

体灰黑,并杂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体色一般因其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别。

腹部颜色较浅,体表粘液丰富。

2.生活环境:泥鳅属底层鱼类,多栖息于静水及水体有软泥的底层,泥鳅除用鳃和皮肤呼吸外,还能进行肠呼吸,这是它特有的生理现象。

其肠壁薄而血管丰富,能进行气体交换,当水中缺氧时,它浮游水面,吸进空气,在肠管内吸收氧气,然后再从肛门排出废气。

除特殊原因外,一般不到水体的上、中层活动。

生长适宜水温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27℃,当水温在5℃以下,或夏天35℃以上,以及天旱少水时,它都会潜入泥层中进行“休眠”,只要土壤中稍有湿气能湿润皮肤时,就能够维持生命。

3.食性泥鳅为杂食性,在幼苗阶段,体长在5厘米以下时,主要摄食枝角类浮游动物。

体长5―8厘米时,转变为杂食,除甲壳类、昆虫幼体、丝蚯蚓等底栖动物外,还摄食藻类、高等植物和有机残渣、碎屑等。

体长长到8厘米以上时,则以摄食植物性饵料为主,如硅藻和高等植物的根茎叶及种子。

泥鳅特别贪食,在天然水体中多在夜晚摄食,产卵期和生长旺季,也在白天摄食。

当水温在25~27℃时,食欲最旺,生长迅速,水温超过30℃或低于15℃时,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二、人工养殖1、池塘建设。

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面积一般为1~5亩为宜,池深0.7m~1.0m,池塘可建成水泥池,也可以是土池。

土池池壁需用三合土捶紧,池底应夯实,做到坚固耐用、无漏洞,池底铺入20cm~30cm的肥泥。

进出水口用铁丝网拦住,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

2、培水与放种。

池塘放苗前,可用生石灰每平方米20~30公斤,带水消塘消毒。

池水保持30~50cm,并施入猪、鸡粪等有机肥培育水质,用量为每亩200公斤~300公斤,待药性消失(10天后)池水转肥变绿,透明度在15~20cm后即可投放鳅种,规格为5~7cm的鳅种放养密度为每亩5万尾~7万尾,有水流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增加。

3、饲养管理。

在培肥水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需投喂粗蛋白含量在36%左右的人工配合饲料。

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一次,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10%。

投饲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泥鳅在水温15℃以上时食欲逐渐增加,20~30℃是摄食的适温范围,25℃~27℃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5℃以及雷雨天可不投喂。

此外,还应根据水质肥度进行合理施肥,池水透明度应在15cm~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

当水温达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深度;当发现泥鳅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注入新水。

冬季要增加池水深度,并可在池角施入发酵的牛粪、猪粪等厩肥,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三、病害防治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等。

主要防治方法如下:1、微生物引起的疾病防治赤鳍病:此病对泥鳅危害大、发病率高,由杆菌引起。

症状为,先是鱼鳍或体表部分表皮剥落,呈灰白色,肌肉开始腐烂,肛门部位发红,继而在这些部位出现血斑,并逐渐变为深红色,严重时出现鳍条脱落,不摄食,直至死亡。

主要流行于夏季。

防治方法:应避免鱼体受伤,苗种放养前应用4%的食盐水浴洗消毒;发病时,可在饲料中拌入氯霉素投喂。

水霉病:鳅卵防治用每立方水放食盐400克加小苏打400克的溶液洗浴1小时。

病鳅可用3%的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

打印病:病灶一般呈椭圆形,圆形,浮肿有红斑。

患处主要在尾柄基部。

流行于7~8月份。

治疗可用1克/立方的漂白粉或2~4克/立方的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

2、寄生虫引起的病害防治车轮虫病:寄生于鳃部和体表。

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死亡,流行于5~8月份。

预防措施是用生石灰清塘;治疗方法为按池水每立方用晶体敌百虫0.7克全池泼洒。

舌杯虫病:寄生于泥鳅的皮肤或鳃上,平时摄取周围水中的食物作营养,对泥鳅没有多大影响。

但若大量寄生在鳅苗上,会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导致鳅苗死亡。

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5~8月份较为普遍。

预防主要是应在鳅种放养前用8克/立方水硫酸铜溶液浸洗15~20分钟,发病后治疗则用0.7克/立方水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无公害泥鳅养殖技术规范1环境要求1.1场地选择水质清新,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

养殖池环境和底质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

1.2水质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1.3养殖池应选择或建造条件良好的池塘,以水泥池或三合土池为好,水泥池底部要求铺有15cm~20cm的壤土为佳,土池底质不宜为沙质土,池塘四周用水泥或塑料板围造,池壁高80cm~100cm,进出水口要用铁丝网或尼龙筛绢围住,筛绢网目为0.15mm(20目)。

2鳅苗培育2.1池塘清整消毒鳅苗下池前10d~15d,进行清塘消毒。

先将池水排干,检查有无漏洞,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池水深7cm~10cm时,每667M2用生石灰量75kg~150kg(加水溶化,趁热全池泼洒)。

如果池水无法排干,用20mg/L的漂白粉用量进行清塘(将漂白粉加水溶化后,立即遍洒全池)。

清塘后一个星期注入新水。

注入的新水要过滤。

2.2饵料培养2.2.1豆浆培育法。

鳅苗下塘后,每天须泼洒2次豆浆(每100m2水面共需干黄豆0.5kg左右)。

下塘5天后,每天的黄豆用量可增加至每100m2水面共需干黄豆0.75kg左右。

2.2.2肥水培育法。

施经腐熟发酵过的有机肥,最好是鸡鸭粪,用量为每667m2用100kg~200kg。

水色以黄绿色为宜。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

外购鳅苗应检疫合格。

2.3.2放养鳅苗放养前,须先在同池网箱中内暂养半天,并喂1只~2只蛋黄浆。

向网箱内放入鳅苗时,温差不超过3℃,并须在网箱的上风头轻轻放入。

经过暂养的鳅苗方可放入池塘,以提高放养的成活率。

放养密度为750尾/m2~1000尾/m2。

有半流水条件的(如孵化池、孵化槽等)可放养1500尾/m2~2000尾/m2。

2.4水质管理鳅苗下塘时,池水以50cm为宜。

鳅苗经过若干天饲养后,应适当加注新水,提高池塘水位。

注水的数量和次数,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隔1周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5cm左右。

保持透明度20cm~30cm.2.5日常管理鳅苗培育期间,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

第一次巡塘应在凌晨。

如发现鳅苗群集在水池侧壁下部,并沿侧壁游到中上层(很少游到水面),这是池中缺氧的信号,应立即换水。

午后的巡塘工作主要是查看鳅苗活动的情况、勤除池埂杂草;傍晚查水质,并作记录。

此外还应注意随时消灭池中的有害昆虫和蛙,经常检查有无鱼病。

3鳅种培育3.1培育池准备3.1.1清塘消毒同4.1。

3.1.2饵料培养鳅种培育应采用肥水培育的方法。

在饲养期间,可用麻袋或饲料袋装上有机肥,浸于池中作为追肥。

有机肥的用量为0.5kg/m2左右。

3.2鳅种放养3.2.1鳅种质量放养的夏花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畸形,体长3cm以上。

外购泥鳅夏花应检疫合格。

3.2.2放养基肥施放后7天即可放养。

一般放养密度为200尾/m2~300尾/m2泥鳅夏花,还可少量放养滤食性鱼类,如鲢、鳙。

有流水条件的,放养密度可加倍。

3.3饲养管理3.3.1饲料除用施肥的方法增加天然饵料外,还应投喂如鱼粉、鱼浆、动物内脏、蚕蛹、猪血(粉)等动物性饲料及谷物、米糠、大豆粉、麸皮、蔬菜、豆腐渣、酱油粕等植物性饲料,以促进泥鳅生长。

在饲料中逐步增加配合饲料的比重,使之完全过度到适应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蛋白含量为30%,配合饲料安全限量应符合NY5072的规定。

人工配合饲料中动物性和植物性原料的比例为3:2,用豆饼、菜饼、鱼粉(或蚕蛹粉)和血粉配成。

水温升高到25℃以上,饲料中动物性原料可提高到80%。

3.3.2投饲量水温25℃以下时,饲料的日投量为鱼体重的2%~5%;25℃~30℃为5%~10%;30℃以上,则不喂或少喂,每天上、下午各一次,上午喂30%、下午喂70%。

经常观察泥鳅吃食情况,以1h~2h内吃完为好。

另外,还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水质条件酌情投喂。

3.3.3投饲方法将饵料搅拌成软块状,投放到离池底3cm~5cm处的食台上。

切忌散投。

3.3.4日常管理经常清除池边杂草,检查防逃设施有无损坏,发现漏洞及时抢修。

每日观察泥鳅吃食情况及活动情况,发现鱼病及时治疗。

定期测量池水透明度,通过加注新水或施追肥调节,保持透明度15cm~25cm。

定期泼洒生石灰,使池水成5mg/L~lOmg/L的浓度。

4食用鳅饲养4.1池塘养殖4.1.1养殖池准备选择面积为667m2~2000m2的池塘,在食场上搭一个遮阴棚。

清塘消毒、饵料培养同5.1。

4.1.2鳅种放养放养规格为5cm以上,要求大小整齐、行动活泼、体质强壮、无病无畸形。

放养量为放0.75万尾/100m2~1.0万尾/100m2。

放养前用4%~5%食盐水消毒,在水温10℃~15℃时,浸洗20min~30min。

4.1.3水质管理池水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以20cm~25cm为宜,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

当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2mg/L以下时,要及时注入新水。

定期泼洒浓度为5mg/L~lOmg/L的生石灰,经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

4.1.4饲养管理4.1.4.1饲料种类泥鳅为杂食性鱼类。

泥鳅的饲料组成与水温有关,25℃以下以植物性饲料为主,25℃以上以动物性饲料为主。

养殖时除了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应投喂鱼粉、动物肝脏、蚕蛹、猪血(粉)等动物性饵料及谷物、米糠、大豆粉、麸皮、蔬菜、豆腐渣等植物性饲料。

4.1.4.2投饲量泥鳅通常在水温15℃时开始摄食,摄食量为鱼体重的2%。

当水温达到20℃~28℃时,投饵量增至鱼体重的10%~15%。

一天分三次投喂。

若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减少。

4.1.4.3投饲方法饲料做成团状或块状的粘性饵,置于盘中沉到离池底3cm~5cm处的食台上4.1.5日常管理做好巡塘工作。

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密切注意池水的水色变化和泥鳅的活动情况;及时观察饵料投喂后的摄食状况;防止逃逸。

4.2稻田养殖4.2.1稻田选择选择弱酸性,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田埂高出稻田水面20cm—30cm,或设置高出水面20cm~30cm的围墙,或在田四周加插石板、木板等,以防泥鳅潜逃。

进出口要设拦网。

在田中开挖鱼沟、鱼溜和鱼坑,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

4.2.2天然饵料培养在沟、溜内施放鸡、牛、猪粪等肥料,让其大量繁殖天然浮游生物,以后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追肥。

一般在早、中稻插秧后10天左右,再放夏花或鳅种。

规格为3cm米左右的夏花,5厘米左右的鳅种,放养量为2万尾/667m2~3万尾/667m2,放养量为2万尾/667m2。

4.2.4投饲管理养殖泥鳅不影响稻田正常施肥。

饲料可以投喂鱼粉、豆饼粉、玉米粉、麦麸、米糠、畜禽加工下脚料等,可将饲料加水捏成团投喂;鳅种放养第一周先不用投饵。

一周后,每隔3d~4d喂一次。

开始投喂时,饵料撤在鱼沟和田面上,以后逐渐缩小范围,集中在鱼沟内投喂;一个月后,泥鳅正常吃食时,每天喂2次:日投喂量占鱼总重量的3%~8%,每次投喂的饲料量,以两小时内吃完为宜。

超过两小时应减少投喂量。

当天然饵料不足时,要投喂鱼粉、动物肝脏、鱼类废弃物等动物性饲料及米糠、蔬菜等植物性饵料。

4.2.5日常管理降雨量大时,将田内过量的水及时排出,以防泥鳅逃逸。

经常整修加固田埂。

注意检查进排水田拦鱼设施,有损坏要及时修补。

当水温超过30℃时,要经常换清水,并增加水的深度,严防被农药污染的水入田。

如泥鳅时常游到水面”换气”或在水面游动,表明要注入新水,停止施肥。

5病害防治5.1病害预防病害预防常采取以下措施:――放养前对养殖池进行清整消毒;――鳅苗(种)放养前严格消毒;――控制水质,投喂新鲜饲料;――经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根据水质情况,对水体进行消毒。

5.2常见病防治5.2.1疾病种类泥鳅的常见病害有车轮虫、舌杯虫、三代虫等寄生引起的疾病。

细菌感染引起的赤皮病、腐鳍病、烂尾病,以及由水霉感染引起的水霉病等。

5.2.2防治措施寄生虫主要危害苗种,可采用0.6mg/L浓度硫酸铜溶液或与硫酸亚铁组成的合剂(5:2)来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用0.3mg/L浓度的晶体敌百虫杀灭三代虫。

赤皮、腐鳍、烂尾通常是因为捕捞和运输过程中擦伤鱼体和水质恶化等因素诱发。

采用0.3mg/L二氧化氯或0.8mg/L~1.0mg/L漂白粉全池泼洒,结合用lOmg/L的土霉素浸泡消毒,可防治这些细菌引起的疾病。

5.2.3用药方法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规定。

泥鳅养殖实用技术大全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

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脂肪、核黄素、磷、铁等营养成份;在医药上,对面疔、腮腺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也是外贸出口的主要水产品之一。

(一)特征特性泥鳅体较长,前段稍园,后段侧扁。

鳞小埋于皮下,胸鳍、尾鳍园形,基部有一园形黑点。

腹部颜色较浅,体表沾液丰富。

泥鳅属底层鱼类,多栖息于静水及水体有软泥的底层,除特殊原因外,一般不到水体的上、中层活动。

生长适宜水温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27℃,当水温在5℃以下,或夏天35℃以上,以及天旱少水时,它都会潜入泥层中进行“休眠”,只要土壤中稍有湿气能湿润皮肤时,就能够维持生命。

泥鳅除用鳃和皮肤呼吸外,还能进行肠呼吸,这是它特有的生理现象。

泥鳅的另一特点是极会逃走,当池水涨水时,只要池埂有洞,它就会大量逃走。

尤其是在春、夏季晚间或雨天,水位上涨后,泥鳅很容易从进水口和出水口逃逸。

因此,防逃是人工养殖泥鳅过程中值得重视的环节。

泥鳅为杂食性,在幼苗阶段,体长在5厘米以下时,主要摄食枝角类浮游动物。

当水温在25―27℃时,食欲最旺,生长迅速,水温超过30℃或低于15℃时,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泥鳅一般两冬龄可达性成熟。

产卵期在4―9月,以5―7月最盛,适宜水温为25―26℃。

产卵时雄鱼紧紧卷住雌鱼,压着雌鱼腹部,使卵向体外排出,与此同时雄鱼排出精子进行体外受精。

卵常产在水沟、浅水带、水田、水草禾苗根处。

卵黄色,园形,粘着性较差。

(二)泥鳅繁殖1、自然产卵繁殖:在产卵池里放入亲鳅,当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在池内放置已消毒的棕片、杨柳树根、水草等作为鱼巢。

发现泥鳅产卵后,将已附卵的鱼巢转入孵化池,同时再放入新的鱼巢,待其再产卵。

2、人工催产繁殖:在4―5月气温适宜时,将亲鳅捕起,选择其腹部柔软,色泽略带粉红色,临近产卵征兆的亲鱼,体长在12厘米,体重20克以上,最好40克左右的个体,进行药物催产。

其剂量,每尾雌鳅可用鲤PG1个或LRH-A5―10微克,雄鳅剂量减半。

然后将催产后的亲鳅放入产卵池,让其自行产卵受精或进行人工受精。

最后将受精卵上巢进入孵化池孵化。

这种方法可以准时大量有计划地获得鳅苗。

3、放种补充繁殖:这是最简便的繁殖方法。

即在养鳅水体中投放适量成熟的泥鳅,但先不能放养其它鱼类,到生殖季节放置一些人工鱼巢,泥鳅在养殖池塘中产卵,在原池孵化,苗种可用小箱培育,然后仍然在原池中饲养。

(三)人工饲养1、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

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

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鳅苗5―10万尾。

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

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

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

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

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

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2、稻田养鳅:在稻田放养泥鳅,可以利用田中蚯蚓、摇蚊幼虫、水蚤和杂草等天然饵料生物,投喂少量的饲料,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泥鳅生活力强,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时,能钻进湿泥里利用肠道和皮肤呼吸来维持其生命。

所以泥鳅是稻田养殖较理想的对象之一。

稻田建设与养其它鱼类一样,在田中挖掘一个或几个鱼溜,面积2―3平方米,深约50厘米,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开成“田”字或“井”字型。

进出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施防逃。

每亩稻田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鳅苗1.5―2万尾,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农药,适当投饵和施肥,秋季收稻谷后起捕,或灌水继续养殖,于翌年开春耕田时再捕捞上市。

一般每亩稻田可收获泥鳅30―50千克。

此外,在种藕、植莲、菱白等水生植物的水面里,可放养一定数量的泥鳅。

一般亩放千尾左右,只要饲养管理得当,水面收入可以提高。

3、家庭养鳅: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凼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

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鳅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鳝、鲤鱼放在一起混养。

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

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

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

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

(四)捕捞方法由于泥鳅个体小,具有钻泥的特性,所以捕捉有一定难度。

根据泥鳅的其他特点,可采用以下几种捕捞方法:冲水捕捞:即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密眼渔网,再从进水口放水,由于泥鳅有逆水逃逸的习惯,从而聚集到进水口处,然后适时将先铺设的网具提起,使泥鳅被捕获。

食饵诱捕:把带有香味的米糠或其他适口的饵料置于网具内,待泥鳅诱入觅食时,将网具适时提起而捕获。

也可以将诱饵装入鱼蒌或麻袋,放入水底,能使大量泥鳅进入蒌、袋之中,往往于傍晚放入,第二天清晨取出,能捕获一定数量的泥鳅。

干池捕捉:当秋后水温降低到15℃以下,泥鳅便逐渐钻入池塘底泥之中。

可采取排干池水捕捉。

一般先将塘水抽干,后把池底泥挖若干小沟,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而进行人工捕捉,或将含鳅淤泥挖入铁筛,用水冲去泥土而捕获。

(五)暂养及运输1、暂养:捕捉到的泥鳅,在出售前要经过1―3天的暂养,以去掉鱼肉的泥味,并可使其肠内粪便排空。

这样既可提高泥鳅的食用价值,又能保持运输过程中的水质良好,提高成活率。

泥鳅暂养,可在竹篓或木桶内进行。

而竹篓是常用的暂养器具。

即将装鱼的竹篓放在水中,篓的1/3露出水面,以保证泥鳅进行呼吸。

一个上口直径24厘米,底径65厘米,高24厘米的竹篓在静水中可暂养泥鳅7―8千克,在流水中则可暂养15―20千克。

也可用小型浮动式网箱进行暂养。

用木桶或铁箱暂养时,每升水放泥鳅140克左右,暂养之初,每天至少换水4―5次,两天后每天可换水2―3次。

每次换桶内水量的1/3左右。

2、运输运输方法多采用干法和尼龙袋充氧运输。

在远程运输时,可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

(六)病害防治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农药中毒及其它生物敌害等。

打印病:病灶一般呈椭园形,园形,浮肿有红斑。

流行于7―8月份。

治疗可用1克/立方的漂白粉或2―4克/立方的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

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死亡,流行于5―8月份。

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5―8月份较为普遍。

预防主要是应在鳅种放养前用8克/立方水硫酸铜溶液浸洗15―20分钟,发病后治疗则用0.7克/立方水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3、农药中毒症农田中使用的各种化学农药,其残毒会不同程度地污染水质,使泥鳅中毒致死。

此症易给稻田养殖泥鳅造成很大的损失。

所以,为了确保泥鳅安全,必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和洒药方法。

THE END
1.饲料知识百科饲料种类有哪些饲料选购使用存储知识大全→各种饲料添加剂均应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添加,添加过多不但会增加成本,而且还会影响畜禽生长发育,甚至中毒,此外还要考虑载体种类,各种营养元素的平衡,如钙、磷只有在平衡时才能被畜禽很好的利用,否则会造成浪费,氨基酸的平衡也是一样。 3.注意混合均匀 一般场(户)可先用少量饲料与添加剂第1次混合,然后再用少量饲料进行第https://www.maigoo.com/goomai/170195.html
2.肉牛常用饲料原料特性和合理使用钙、磷、钠含量少,钾含量丰富。维生素含量因饲料种类差别很大。胡萝卜、南瓜中含胡萝卜素丰富,甜菜中维生素C含量高,但缺乏维生素D。 多汁类饲料只能作为牛的副料,可以提高牛的食欲,促进泌乳,提高肉牛的肥育效果,维持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 多汁类饲料适宜切碎生喂,或制成青贮料,也可晒干备用(但胡萝素损失https://www.gxyz168.com/index/article/id/3601.htm
3.中链脂肪酸的种类及来源及生理功能特性中链脂肪酸的种类及来源及生理功能特性 近年来,我国鸡养殖业不断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高密度养殖带来的动物防疫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不容忽视。中链脂肪酸(MCFAs)具有独特的生理生化功能,可以降低脂肪沉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能量代谢,同时还具有杀菌抑菌的效果,广泛应用于食品、民用产品、医药、畜牧养殖业、化妆品http://www.sdssiliao.com/news/1463.html
4.畜禽营养与饲料总结(通用8篇)5. 饲料添加剂工业:我国添加剂工业起步较晚,发展快,但与畜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主要表现在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违规添加有害成分。此外,产品种类规格少,产品更新换代慢,一种规格的产品往往延用多年,而长期使用一种产品则易使畜禽产生抗性,促进生产和防病效果下降。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g4mp1.html
5.水貂养殖一、水貂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 (一)水貂的分类与分布 (二)水貂的形态与习性 (三)水貂的经济价值 二、水貂的饲料与营养 (一)水貂的消化特性 (二)水貂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三)饲料的种类及其利用 (四)饲料的品质鉴定 (五)饲料的贮藏 (六)饲料的加工与调制 (七)水貂的营养需要及饲养标准 (八)水貂的日粮拟https://baike.sogou.com/v68780775.htm
6.非常规饲料原料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饲养管理1、非常规饲料原料种类及特点 1.1非常规饲料的概念 非常规饲料原料是指在饲料配方中较少使用,或者对营养特性和饲用价值了解较少的那些饲料原料。非常规饲料原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地域不同畜禽日粮所使用的饲料原料并不相同,在某一地区或某一日粮是非常规饲料原料,在另一地区或另一日粮中可能是常规饲料原料。http://www.pigscience.com/index.php?a=show&catid=18&id=12019
7.饲料添加剂有哪些种类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想要提高畜禽日粮中的蛋白质消化率和利用率,可以选择的饲料添加剂有哪些种类?建明推荐使用八宝威?复合蛋白酶。建明八宝威?复合蛋白酶是一种酶制剂产品,通过饲用酶缓释和热稳定技术,按科学比例配置不同酸碱特性的蛋白酶,能够实现蛋白酶在消化道中的定点释放,可以降低因饲料加工而损失酶活性的概率,充分发挥蛋白酶在https://www.kemin.cn/news/baike/206.html
8.首页背景:今年4月,海大集团华南大区总经理李维峰出走,这是迄今海大集团被竞争对手挖走的最高级别管理人员。5月22日,新希望六和发布公告称,新希望六和与广州谷旺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广东六和饲料有限公司,其中广州谷旺持股39%。据悉,广州谷旺有限公司便是李维峰新近成立的企业,其最新身份已是广东六和总经理。 http://www.gzcno.com/instance-detail.php?CaseId=20
9.院校信息掌握烹饪方法对肉嫩度的影响。掌握鱼的储存方法。掌握小麦的分类,烘焙时影响面粉混合物质量的因素。掌握采后控制果蔬产品品质的方法。掌握果蔬汁加工的主要步骤。掌握脂肪的功能特性,植物油的精炼步骤及功能。掌握添加剂在碳酸饮料加工中的应用。掌握啤酒和葡萄酒的酿造方法。https://yzst.chsi.com.cn/wap/sch/detail?schId=367894&categoryId=442342&infoId=81515285
10.深水大网箱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四)第五节 养殖饲料 一、 鱼类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二、 饲料的种类 第六节 日常管理技术 一、 鱼种放养 二、 分箱养殖 三、 投饲方法 四、 四季养殖管理 五、 网箱的清洗和更换 六、 安全检查 第七节 深水抗风浪网箱减灾防灾技术 第四章 病害防治技术 http://hyj.shandong.gov.cn/xwzx/xtdt/200410/t20041020_509778.html
11.发酵饲料液态饲喂的实际应用与效果猪是杂食性动物,发达消化系统使其对饲料转化效率高,尤喜欢流食这一生物特性成为发酵饲料液态饲喂在生猪养殖中发挥巨大效用的关键。人为控制发酵不仅让饲料的理化性质得到巨大改善,而且让饲料中大分子物质降解,使得发酵饲料养分全面,其中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更易于动物消化吸收满足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类养分;此https://www.yangzhu360.com/xinjishu/20240105/698798.html
12.不同种类秸秆的基础特性研究不同种类秸秆的基础特性研究,秸秆,理化性能,热性能,红外光谱,成分,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秸秆的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作物秸秆除了用作饲料、燃料以外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9134116.nh.html
13.畜牧兽医类①了解肉用牛的常用饲料种类。 ②理解肉用牛的生产力评定相关指标。 ③掌握妊娠母牛、哺乳母牛、肉用犊牛、及生长肥育牛的饲养管理。 6.种公牛的饲养管理 ①理解种公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 ②理解种公牛的科学利用方法。 ③掌握种公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https://www.cqksy.cn/site/infopub/2022/gzfl/2022cmsylzhllkssm.html
14.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全文)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繁多,因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需要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需要饲养人员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如蓝狐和鹿的人工授精技术等。日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相对缺乏。市场上特种经济动物的成品配合饲料种类很少,与畜禽养殖业无法相比、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用的疫苗和药品等也多是使用畜禽药品,只是https://www.99xueshu.com/w/o8i6bdw4goa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