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

掌握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论的概念,掌握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的代表人物、核心思想和评价。熟悉适应论、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协调论的基本内容。了解生态论、文化景观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天人合一”观的理论要点。

第二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了解人地系统的一般规律,熟悉人地矛盾的内涵和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规律,掌握人地系统中的“人”和“地”的属性。了解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人地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了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以及人地系统结构演变和调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人地关系的理论。

2、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五、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进程:

引言:绪论部分我们讲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提问)答: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地关系是自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尺度上来研究它,但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只有地理学。

什么叫人地关系?

所谓“人”是指社会的人,是在一定地域内、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

因此,“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为了生存,不断地扩大、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影响人类活动,形成地域特征,产生地域差异。

什么叫人地关系论?

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是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人地关系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出现过各种各样的人地关系理论。

一、人地关系理论回顾

如我国古代有以“天命论”为基础的“神怪论”和“不可知论”,也有以“人定胜天,天定胜人”的朴素的人地关系思想。在西方既有埃拉托色尼等为代表的把地球作为人类家乡的观点,也有“神创论”和上帝主宰一切的思想。欧洲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出现以后,博丹

和孟德斯鸠等学者提出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思想。到了18~19世纪的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地关系论逐渐系统化,人地关系才形成一种科学理论。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和李特尔对人地关系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洪堡认为:人是地球这个自然统一体的一部分,地理学是研究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域结合。

李特尔认为:地理学的中心原理是自然的一切现象和形态对人类的关系。这些思想对后来环境决定论的形成起到一定作用。

1、地理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世界上各种人文现象的决定因素。一切社会现象都受自然规律的制约,都是自然环境的必然结果。

地理环境决定论萌芽于古希腊时代,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历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居住在寒冷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勇敢,但缺少智慧;居住在炎热地区的亚洲人聪明,但缺少勇敢;居住在两者之间的希腊人既勇敢又聪明,因而希腊人能统治其它民族。希腊人为什么能具有这两种优良品行?就是由于他们居住在寒冷和炎热之间,是气候决定了他们的品行。

近代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潮盛行于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

把亚里士多德的论证扩展到不同的气候对各民族生理、心理、气质、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决定性作用,认为“气候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炎热国家的人就像老头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像青年一样勇敢,热带地区通常为专制主义笼罩,温带地区则形成强盛与自由之民族。

第一个系统地把决定论引入地理学的是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

德国的拉采尔详细探讨了地球表面居民分布、人类迁移和民族特性等对于地理环境的依赖,并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引入人文地理学,认为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决定于各地地理环境的性质。因此,拉采尔被认为是“环境决定论的创始人和领导人”。

“环境决定论”的人地观,是对“天命论”“神创论”的反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过分夸大了环境的决定力量,要知道决定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如何对地理环境决定论进行评价呢?

关于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论题,无庸置疑,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确实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房屋的形式、种族的特征等。如果由此就认为人类活动完全受自然环境决定,完全受制于自然力,显然是不科学的,这种理论容易使人走上地理宿命论的道路,甚至掩盖了人地关系的实质性矛盾,因此该理论的立论是错误的。

20世纪初,以法国的白兰士为代表的法国地理学派,

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提出异议,认为:自然环境只是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则完全决定于人类。自然界对于人类没有必然,只不过提供机遇或阻难,人类是选择或支配这种机遇的主宰。因此,这种观点被称为可能论。

2、可能论

可能论是对人地关系论的重要发展,白兰士的学生白吕纳进一步发展了“可能论”的人地关系思想,

的环境可以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与人类活动提供多种可能性,它们被如何利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

“可能论”过分强调了人的选择能力,认为“地”只是提供可能,那么人又是根据什么来选择呢?白吕纳认为是心理因素,这必然要走向唯意志论。

如何对可能论进行评价呢?

可能论是在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在认识人地关系方面的巨大进步,该理论强调了人地关系中“人”的作用,认为不能用环境控制解释一切现实,把人地关系的重心放在人这个积极因素上,承认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某些活动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人类对于自然环境也有生理适应能力,而这种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1952年,英国地理学家斯帕特将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折衷,提出或然论的观点。

20世纪上半叶,欧美地理学界还出现了适应论、生态论、文化景观论等观点,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地关系。

3、适应论

适应论认为:人地关系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一定区域内的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协调”思想,即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于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而这种“适应”,实际上是一种不断的调整,是人类有意识地对人地关系的协调。

该理论提出后,得到了各国学者的认同和发展,随即又诞生了和谐论。

代表人物: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克斯比(罗士培)

4、生态论

1927年,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提出,地理学应称为人类生态学(因此其观点又被称为生态论)

他认为: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点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人是中心命题,一切其它现象只有当其涉及人和自然环境的反应时才予以说明。

5、文化景观论

这一理论是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在《景观的形态》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一个特定的人群,有其特定的文化,在其长期活动的地域内,一定会创造出一种适应环境和地表特征,这种被人为活动改造后的自然景观就是文化景观,在这个深化过程中,文化是动因,自然条件是中介,文化景观是结果。

在苏联出现了

6、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

这里强调一下唯意志论,又称征服自然论。认为人能够战胜自然,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好象自然界可以听从人的意志。解放后我们跟着苏联一边倒,处处学苏联,吃了不少苦头。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导致滥用自然资源,最后破坏了生态平衡,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再来认识近代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就是鼓励人们向大自然开战,认为人类为了统治自然就要认识自然,科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认识自然的奥秘,从而找到征服自然的途径。

THE END
1.农业分为哪几种类型在探讨农业的多样性和发展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问题:农业分为哪几种类型?这不仅是出于对这个行业兴趣的好奇,也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不同农作物的生产方式以及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一谜团。 第一类:畜牧业 首先,需要提及的是畜牧业。这一类别包括了所有与饲养家禽、牲畜相关的活动,如https://www.msv8oom8y.cn/ke-yan-jin-zhan/235302.html
2.农林牧渔大类有哪些专业类?农林牧渔大类共有4个专业类,分别是:农业类、林业类、畜牧业类、渔业类。 一、各专业大类分别有哪些专业: 1.专科(高职)农业类包括:种子生产与经营、设施农业与装备、现代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园艺技术、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https://www.gaokao.cn/gk-mb/2/2-15-0
3.农业种类的多样性与发展前景最后,我们不能忽视那些以畜牧业为主导的地方,比如草原上的牛羊养殖或者海洋中的渔业,以及城市里的绿色植物管理项目,这些都是不同地域根据自身优势所形成的一系列特殊形式,它们对于维持区域经济结构至关重要,并且对应着不同的社会需求与文化背景。因此,在探讨“农业分为哪几种类型”时,我们需要将其放在更宽广的地理空https://www.l0dm1h3tk.cn/hua-hui-zi-xun/5629.html
4.农业的五种基本类型耕作畜牧渔业林业和园艺农业的五种基本类型耕作畜牧渔业林业和园艺 耕作是怎样的体验? 耕作作为农业中的第一大类别,涉及到土地的整理与利用,以便种植各种农作物。它包括播种、施肥、浇水以及对植物生长环境进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耕作者们需要对土壤状况有深刻的了解,不仅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栽培方案,还要关注气候变化以确保作物得到最佳生长条件https://www.3qzuyeya.com/yao-cai-zhong-zhi/718499.html
5.探究农业之多样从种植到畜牧了解主要类型洪蓝蘑菇菌类网 探究农业之多样:从种植到畜牧,了解主要类型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农业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各有其特点和适应的环境。种植业是基础,它包括了各种作物的栽培,如水果、蔬菜、粮食等。种植业不仅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食品,还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接着,我们来谈谈畜牧业。这是指饲养家畜以获取肉类https://www.4orxq11be.cn/xing-ye-dong-tai/558480.html
6.农业属于什么行业类型农业是属于哪个行业的农业所属产业农业是第一产业。广义上的农业是指种植业、渔业、林业、畜牧业、副业这5种产业形式,狭义上的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二、农业分为哪五大类,农业属于第几产业 农业分为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和混合农业五大类型,其中https://www.wemvhjgm.cn/ke-pu-wen-zhang/187089.html
7.大牧场放牧业与乳畜业在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及畜牧业所占畜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之间的区别?都属于农业地域类型吗? 畜牧业属于农业类型,既常说的农(种植业)林畜副渔中的一种,而不属于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都是农业地域类型,且都是畜牧业的一种(除此外还有与种植业结合的家庭饲养业,如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养的家畜).问一个地方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0cd8a701c9b4c3a8cb384e431d2e978b.html
8.农业区位因素教学反思(2)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以饲养绵羊和种植小麦为主,图中2地区既有种植业又有畜牧业,属于混合农业,和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类似。 【答案】(1)C (2)B 例3 (2015年安徽文综卷)图4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huqn1gg.html
9.农业农业(3) 农业(Agriculture)是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1],属于第一产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2]。广义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及其为上述行业提供辅助性活动的行业;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3]。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https://baike.sogou.com/v46009.htm
10.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09/5242000224011304.shtm
11.农业的五种基本类型耕作畜牧业渔业林业和林果业在探讨农业的五种基本类型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耕作,它被认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起点。耕作主要指的是对土地进行深层翻转和整理,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养分,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通过耕作,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病虫害以及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畜牧业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食物? 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bao-gao/258126.html
12.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业除游牧畜牧业以外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业除游牧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___农业,其主要粮食作物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m.12tiku.com/tiku/50838/45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