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牲畜存栏量牲畜出栏量畜产品产量及牧业总产值统计:畜牧养殖规模日益扩大,牧业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支柱之一[图]

内容概要:畜牧业是传统产业,也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产业。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对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持续推动我国畜牧业发展,现阶段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较为充足的供应能力,成为与种植业并列的农业两大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2023年,我国牧业生产总值为38964.6亿元,同比下降4.15%,较2014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75%。

关键词:牧业生产总值;畜牧业饲养规模;猪肉产量;牛肉产量;羊肉产量;牛奶产量;羊绒产量;禽蛋产量

一、畜牧业整体发展情况

畜牧业是传统产业,也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产业。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对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持续推动我国畜牧业发展,现阶段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较为充足的供应能力,成为与种植业并列的农业两大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2023年,我国牧业生产总值为38964.6亿元,同比下降4.15%,较2014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75%。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产品的产量及其增长速度是对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结构调整的最直接反应。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均消费量在稳步上升,人均肉类消费量位居高位。因此,畜牧业生产规模与畜产品总量不断扩大,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以此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畜牧业大牲畜存栏量达11115.36万头,同比增长2.4%,较2014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24%。2023年,我国畜牧业生产的肉类总产量为9748.23万吨,同比增长4.5%,较2014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12%。

二、生猪饲养情况

从存栏量来看,2023年末,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3422.27万头,同比减少1833.46万头,同比增长率为-4.1%,较2016年的复合增长率为-0.26%;能繁母猪年末存栏为4142万头,比上年末减少248万头,下降5.7%。整体来看,自2021年来,为保障居民猪肉消费,国内生猪及能繁母猪年末存栏量呈现日益扩大态势。但近三年来,受养殖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生猪养殖及能繁母猪年末存栏量出现上下波动。具体至市场看,2023年末生猪存栏量下滑对于我国2024年第一季度猪肉供给量造成一定影响,使得2024年国内猪肉供给收紧,猪肉价格上涨。

目前,国内猪种以国外引进品种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猪,国内地方品种宁乡猪、内江猪、荣昌猪、太湖猪、香猪、东北民猪等养殖最为广泛,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生猪种业良种供给能力不断增强。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达72662万头,比上年增加2668万头,同比增长率为3.8%,为自2016年以来最高出栏量,突破7亿头。分季度看,一、二、三、四季度生猪出栏分别为19899万头、17649万头、16175万头、18939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7%、3.7%、4.7%、5.4%,增幅逐季扩大。国内生猪饲养生产规模呈现日益扩大态势。

从猪肉生产情况看,2023年,我国猪肉生产总量为5794.32万吨,同比增长4.6%,较2016年的复合增长率为0.94%。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率略低于猪肉产量同比增长率,说明随着我国种猪产业的快速发展,每头生猪的猪肉产出量(生猪胴体重)均有所增长,全国生猪养殖业生产水平持续提升。从消费端分析,目前我国居民家庭人均猪肉年消费量在26.9公斤左右。按14亿人口进行计算,全国居民家庭消费猪肉在3766万吨左右,与国内猪肉年生产总量相比,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但由于猪肉供应呈现逐季扩大情况,因此,目前国内每年每季度猪肉市场价格波动仍较为频繁。

三、牛羊饲养情况

从存栏量看,2023年末,我国牛存栏量为10509万头,比上年末增加293万头,增长2.9%,为自2019年以来最高存栏量,较2014年复合增长2.51%;羊存栏量为32233万只,比上年末减少395万只,同比下降1.2%,较2014年复合增长1.06%。2024年6月末,全国牛存栏量为10204万头,较上年增长2.9%;羊存栏量为32074万只,较上年下降2.8%,结束连续4年的增长。

从出栏量看,2023年,我国牛羊出栏量分别为5023.48万头、33864万头,分别同比增加了183.57万头和240万头,同比变化率分别为3.8%、0.7%,较2014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1%、2.11%。2024年上半年,全国牛出栏量为2150万头,较上年增长2.4%;羊出栏总量14084万只,较上年下降3.1%。总体来看,随着居民牛羊消费需求提升,国内牛羊养殖规模呈现日益增长态势。

四、家禽饲养情况

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家禽存栏量为67.8亿只,比上年末增加0.1亿只,增长0.2%,2020-2023年末的家禽存栏量均约68亿只,比较平稳。从季度方面看,一般第一季度家禽存栏最低,然后逐季度增长。从出栏量看,2023年,我国家禽出栏量为168.2亿只,比上年增加6.9亿只,增长4.2%,为自2016年以来最高出栏量,且逐年增长;比2016年增加44.47亿只,增长35.9%。2024年2季度末,全国家禽出栏76.1亿只,增加4.1亿只,增长4.7%,存栏63.2亿只,同上年持平,为2018年以来各年次低平均存栏,以及家禽养殖的饲料消费增幅降至2.7%左右。

2023年,全国禽肉产量2563万吨,比上年增加120万吨,增长4.9%,为自2016年以来最高产量,且逐年增长;较2016年增加了675万吨,复合增长率为3.87%。全国禽蛋产量3563万吨,比上年增加107万吨,同比增长3.1%,为自2016年以来最高产量,较2016年复合增长1.73%。

《2025-2031年中国畜牧业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中国畜牧业发展战略分析,2025-2031年中国畜牧业产业前景预测分析,2025-2031年中国畜牧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THE END
1.农业分为哪几种类型在探讨农业的多样性和发展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问题:农业分为哪几种类型?这不仅是出于对这个行业兴趣的好奇,也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不同农作物的生产方式以及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一谜团。 第一类:畜牧业 首先,需要提及的是畜牧业。这一类别包括了所有与饲养家禽、牲畜相关的活动,如https://www.msv8oom8y.cn/ke-yan-jin-zhan/235302.html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全面赋能农业细分行业,种植业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数据开放共享服务更加完善;养殖场直连直报系统实现横向互联、省部互动,养殖技术线上指导服务广泛开展;渔业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加快,产销对接平台逐渐普及;数字化育种平台成功应用,种业大数据管理基础不断夯实;农机装备数字化步伐不断加快https://xczx.nwafu.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3.互联网智能养猪了解一下?计算创新驱动智能农牧发展南方plus为了探讨解答这些问题,近日由中南大学、广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南大学联合主办“计算创新驱动智能农牧——新计算模式与应用高峰论坛”,计算机与农牧两个垂直领域展开了一次深度对话。 中南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张尧学院士、Intel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炬、武汉大学原国际软件学院院长崔晓晖教授、中山大学计算机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1/21/c1865238.html
4.农业农业(Agriculture)是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属于第一产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广义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及其为上述行业提供辅助性活动的行业;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https://baike.sogou.com/v46009.htm
5.关于乡镇畜牧业工作总结六篇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指导 ,围绕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 ,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发展适应性畜牧业调结构 ,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促增长 。力争实现畜禽良种化 、养殖规模化 、管理科学化 、防疫规范化 、环境无害化以及资源利用化 。 https://www.ndcksc.com/fanwen/122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