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利,研究员,农业农村部肉牛产业监测预警专家组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军人才,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畜牧业经济专委会理事长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领域包括畜牧业经济、牧草产业经济、食物安全政策。先后主持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及地方委托项目等60多项,国内外核心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研究报告先后4次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作主旨学术报告。
代表性产出
[1]中国肉牛产业发展规律及政策研究,王明利,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
[2]中国生猪产业波动规律及调控对策研究,王明利,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
[3]转型中的中国畜牧业发展研究,王明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
[4]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畜牧业发展:成就、经验及未来趋势,王明利,农业经济问题,2018年第8期。
[5]有效破解粮食安全问题的新思路:着力发展牧草产业,王明利,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第12期。
[6]我国肉牛价格的趋势周期分解与冲击效应测定,王明利、石自忠,农业技术经济,2013年第11期。
[7]生猪价格的趋势周期分解和随机冲击效应测定,王明利、李威夷,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12期。
团队研究领域:
畜牧业发展战略、食粮型畜牧业经济、草食型畜牧业经济、动物疫病防控策略
团队研究内容:
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围绕重要畜产品保供中的养殖主体生产决策行为、关键要素约束与破解、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等科学问题展开研究,探究产业发展规律,分析产业发展形势,评估产业政策实施效果,为国家及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团队亮点成果:
主持国家级课题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现代化路径与政策支持体系”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科基金一般项目等6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3项,世界银行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发表SCI/SSCI/CSSCI/等期刊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2部;在人民日报内参等提交政策建议报告30余份,其中获得国家级领导肯定性批示15份;团队首席和成员多次就畜牧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网、经济日报等媒体采访或进行解读。
1.草牧业经济与政策研究及应用。从最基础的数据库建设开始,到种草与种粮的比较效益、种草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牧草产业财政支持优先序、构建“粮+经+饲+草”四元结构的思路与对策;从微观层面的草畜产业的生产效率及科技进步贡献测算、环境要素对草食畜牧业发展经济效率影响、主要草食性动物产品供求均衡及草畜结合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构建,到肉牛等草食畜产品生产和价格波动规律及调控对策等当前决策界关心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的研究,开创了草牧业经济与政策研究的空白。研究成果获2019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科技创新奖”和中国草学会2015年度“中国草业科技奖二等奖”。
2.畜产品供求均衡及关键影响因子测度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畜产品消费现状和特点,并从城乡居民收入、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等方面分析了拉动我国动物源食品消费增长的因素,从低收入高物价、价格频繁波动、城乡发展不平衡、产品质量存隐忧、公众认知上存在误区等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动物源食品消费的因素。同时,运用实证模型重点从供给侧研究了规模化与畜牧业生产效率以及H5N1高致病禽流感防控经济策略等。形成研究论文在《Canadi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SSCI)、《ScientificReports》(SCI)、《PreventiveVeterinaryMedicine》(SCI)、《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SCI)、《World'sPoultryScienceJournal》(SCI)等期刊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