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2022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严格按照临政办发(2022)142号《关于2022年秋季动物防疫暨畜产品安全工作的安排意见》的要求,以牲畜口蹄疫、鸡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接种为重点,开展了全县秋季动物集中免疫接种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2、消毒灭源。全县共配发瘟毒宁消毒剂500公斤,累计消毒养殖场(区)27个、畜禽交易市场2个、养殖农户约3.2万户,消毒面积达240多万平方米,并对野外动物死尸进行了清理、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共清理和无害化处理各类动物死尸28具,有效地消灭了动物疫源,净化了养殖环境。
3、动物寄生虫病防治。应用虫克星等驱虫药物驱治猪4.24万头,牛5.24万头,羊6.292万只,鸡15.36万只,兔0.47万只,马类畜0.256万(头)匹,驱治率分别达到92%、65%、65%、60%、47%、48%。
二、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责任落实到位。县委、县政府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作为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来抓,围绕“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流行”防控目标,县乡(镇)两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任务全面完成。9月25日,县政府召开了全县秋季动物防疫暨畜产品安全工作会议,在认真研究全县动物防疫工作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特点,分管县长就全县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根据会议安排,本次防疫工作落实行政、业务部门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县畜牧局与各防疫检疫分站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从制度上保证了畜禽防疫工作的落实。
2、强化督查,确保防疫进度。为保证秋防工作落到实处,县畜牧局抽调领导和技术干部包乡蹲点对全县防疫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开展防疫员培训,指导免疫接种、场地消毒、过敏救治,监督防疫物资使用,加强疫情监测,协调解决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防疫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3、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秋防开始前,县畜牧局派技术骨干分赴各乡(镇),结合各乡(镇)召开的村社干部防疫员会议,对全县的80个村级防疫员进行了培训,重点培训了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和家畜保定、疫苗使用、疫苗保存、免疫注射、过敏急救、档案登记、数据统计、场地消毒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防疫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技术水平,为确保免疫质量打好了基础。
5、积极筹备,保障物资供给。全年县政府拔付到位防疫经费23.5万元,主要用于补充重大动物防控物资贮备库、动物疫情监测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县畜牧局组织购进消毒药品xx公斤,喷雾器90架,及时配发到各乡(镇)结合集中免疫对全县养殖场地进行全面消毒,各乡(镇)动物防疫检疫分站及时购置补充了注射器、注射针头、急救药品、碘酒、药棉、防护手套等防疫必需物资,加强了防疫员装备。同时,各乡(镇)、村社也积极筹措资金5万多元,及时解决抓畜、消毒人员工资,全面调动了防疫、抓畜、消毒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了秋季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6、强化监测,提高预警能力。防疫期间,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加强了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马流感等动物疫病为重点的疫情监测和报告。并对重点区域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同时,严格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求全县疫情监测人员及时、准确、规范的报告疫情动态,确保了动物疫情的早发现、快报告、严处理、小范围。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秋季畜禽防疫工作量大面广,又正值农忙季节,在集中免疫期间大部分农户外出务农,不能对所饲养畜禽及时免疫,回头补针率较高,防疫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较大。
2、由于经费短缺,抓畜人员工资无法解决,过敏死亡畜禽不能得到及时、足额的补偿,影响了防疫员、抓畜人员和农户参与支持防疫工作的积极性,给防疫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
四、今后工作重点
一是抓好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群众思想认识和防疫人员业务技能。通过广播、电视、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加大动物疫病防控的目的意义及《动物防疫法》等涉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及紧迫性的认识,努力营造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好动物防疫,促进畜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强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防疫人员技术水平。
二是坚持常年补针,坚决消除免疫空白。对集中免疫时未能免疫接种的孕畜、仔畜、病畜和新补栏的畜禽进行跟踪服务,查漏补缺,严格执行每月20日至25日的补免日制度,及时做好补针工作,并建立详细的免疫档案。
三是加强疫情监测,切实提高疫情预警能力。组织技术人员严密注视疫情动态,特别是加强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并按照疫情监测规定程序及时、准确上报疫情动态,严格落实疫情报告责任追究制,彻底杜绝瞒报、漏报疫情现象。
四是强化防疫监督,坚决杜绝疫情发生。一是强化对重点养殖场(户、小区)的防疫监督,督促完善防疫设施,健全消毒、免疫、疫情上报、生产情况上报等制度,实现养殖场(户、小区)的规范化管理;二是强化动物及其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督,严禁病死畜及其产品和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和消费市场,对乱扔死畜和收购、屠宰病死畜及上市销售病害肉的不法行为从严查处;三是强化县境外调入动物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调入动物申报和入境到站报检制度,对境外调入动物按规定进行留观,确认无疫病后方可混群饲养,并进行详细的登记和追踪监测,严防境外疫情的传入和传播,确保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
二00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第2篇2009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
全县2009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严格按照临政办发(2009)142号《关于2009年秋季动物防疫暨畜产品安全工作的安排意见》的要求,以牲畜口蹄疫、鸡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接种为重点,开展了全县秋季动物集中免疫接种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第3篇城厢镇人民政府2023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
接县秋季动物防疫通知后,我镇立即于9月8日召开我镇秋季动物防疫动员会,将秋防工作布置到工作队和村干、村兽医员。按照“政府包密度,畜牧部门包质量”双轨并行的动物防疫模式开展秋防工作。
召开动员会后,9月9日,全镇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正式全面拉开。开展以来,全镇防疫工作人员精心组织、密切配合,采取先易后难、先外后内、各药种分片同时进行的方法全面展开秋防工作。截止10月30日,完成注射面100%。注射密度已完成情况为:猪、牛、羊口蹄疫疫苗注射分别为17511头、5512头、135头,占应防牲畜的84.2%、85.9%、46%;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注射分别为9917头、16590头,占应牲畜的47.7%、79.75%;鸡禽流感疫苗注射13579羽,鸡新城疫疫苗5007羽,防疫密度分别为34.6%、12.7%;注射鸭禽流感受疫苗5726羽,防疫密度为36.6%。圆满地完成了本次动物秋防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主要做法是
1、领导重视,开展及时。
为了及时掌握防疫中的问题和漏洞,镇党委政府派有关领导带领镇督查室每15天进行一次督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防疫进程的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健全防疫机制,确保防疫密度和质量。
我镇把全面推行“双轨目标责任制”作为抓好防疫工作的主要措施。一是镇政府每年聘任一次各村工作队长,作为各村中心工作的责任人,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其中将动物春秋两防的防疫密度与风险抵押金挂钩;二是镇政府与村签订各责任状,其中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各村年度评优级和村干年终考核指标;三是与水产畜牧兽医站签订防疫质量责任状;四是成立城厢镇督查室,专门从事中心工作的督查。多项措施使得防疫工作呈现出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双轨运行的良好态势,极大的调动和促进了防疫人员搞好防疫工作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全镇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
4、加强防疫业务培训,严格操作规程,确保防疫安全。
为了认真搞好秋防工作,我镇专门对防疫员进行防疫知识培训,重点培训对象是村防疫员,由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技术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在防疫过程中,要求防疫人员从严遵守免疫技术操作规程,避免因技术环节的因素出现免疫安全事件。要求从疫苗运输、保存、注射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操作。在注射中要按照一畜一禽一针头、一棉球;猪牛羊一免疫证、一耳标;禽一户一免疫证;免疫器械半天一高温消毒的操作规程,切实做到“消毒严、部位准、剂量足”,杜绝了防疫注射中“打飞针、打跑针”现象发生。并且广泛宣传防疫24小时值班制和防疫“回头看”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免疫副反应和死亡的发生,提高了防疫密度,保证了防疫效果。
5、加强部门工作职责,提高防疫面密度。
由于今年畜禽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农户发展畜牧生产的积极性高涨,畜禽存栏明显增加。因此,今年的秋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把秋防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使防疫面达到上级要求,秋防一开针,水产畜牧兽医站4位同志就分片深入到各村(社区)督促指导防疫工作,解决防疫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镇政府分管畜牧工作的领导,在防疫期间也经常深入村屯了解防疫进度,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从而有力促进了防疫工作的开展。各村(社区)也跟根据畜牧兽医部门的建议和督查发现的问题开展自检、自查、自补等工作,以确保防疫质量和密度。
二、存在问题
由于我镇点多面广,畜禽存栏数量多,北面与云南接壤,南与本县多个乡镇相邻,中间有通往动南的省道,受外来疫情影响的概率较大,群众思想复杂,村防疫员业务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待遇不高等绪多因素的影响。秋防中我镇虽然尽力做了大量工作,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是:
1、口蹄疫疫苗反应大,免疫副反应多,而且往年因注射口蹄疫疫苗免疫致死亡的牲畜补偿没有及时兑现或兑现数额较少,部分群众拒绝免疫,有些群众甚至威胁、谩骂防疫员。防疫人员产生畏难情绪,影响防疫工作的开展,这是造成防疫密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3、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的冷链设备损坏严重,必须更换。防疫使用的猪瘟疫苗需要冷藏保存的温度要求比较高,而水产畜牧兽医站1999年发放的29个冷藏包已损坏26个,只在3个冷藏包尚能使用。由于损坏的冷藏包没有及时得到补充,不少村上没有冰箱、冰柜的村防疫员不得不疲于奔波在村镇之间,为疫苗的冷藏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只有7把免疫耳标钳,不足于29个村使用,从而影响了免疫耳标的挂耳率。
4、我镇点多面广,防疫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全镇没有办法集中兽医员统一开展,只能各村各打,独自进行。
5、一些村的工作队员不到位,让防疫员独自开展工作,造成免疫档卡填写不及时、不齐全,挂标率跟不上免疫。
6、兽医卫生监督执法不力,未能达到“以法促防”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未免疫未挂免疫标识的家畜家禽不能进入流通领域,由于县兽医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不力,未免疫未挂免疫标识的畜禽同样能上市出售,部分农户、养殖场为避免畜禽出现免疫副反应,拒绝免疫拒绝挂免疫标识。
三、对以后工作的建议及打算
1、加强对村防疫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村防疫员的理论及实践能力。
2、建议上级加大口蹄疫疫苗免疫致死亡的牲畜补偿力度,改变口蹄疫疫苗免疫致死亡的牲畜补偿滞后的现象,及时足额地发放口蹄疫疫苗免疫致死亡的牲畜补偿金,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支持。
3、镇水产畜牧兽医站要争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及时补充冷藏包和耳标钳等防疫物资,保障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4、认真填写畜禽档案卡,随时掌握全镇畜禽的存出栏情况,为今后的防疫工作打下基础。
5、在基层检疫员没有监督执法权的情况下,县兽医卫生监督机构应敢于执法严于执法,坚决消除未免疫未挂免疫标识畜禽上市的现象,以达到“以法促防”的目的。
总之,在这次防疫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希望上级领导能帮助指出,使以后的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第4篇年度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
2022年度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1
2022年度,我村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在狸桥镇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党两委的精心安排指导下,动物防疫工作部署早,免疫措施到位、保质保量的全面完成了秋季动物防疫工作。现将工作开展小结如下:
2,动物免疫。目前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猪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的易感动物全面进行了免疫接种,并按照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群体密度要达到100%;高致病性猪耳病、鸡新城疫、猪瘟小反刍兽疫、等疫病应免密度要达到100%以上;猪丹毒、猪肺疫应免牲畜全面免疫;免疫后的牲畜免疫耳标佩带率、免疫档案建档率要达到100%的要求。我村已累计免疫接种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接种猪474头,小山羊90头免疫密度达100%;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免疫接种猪474头,免疫密度达100%;猪瘟疫苗免疫接种猪474头,免疫密度达100%;禽流感-鸡新城二联苗免疫接种鸡只,免疫密度达到了100%。
2022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2
为有效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和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保障我镇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及农民增收,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维护人们身体健康及社会稳定,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下发祁办明电[2022]46号《关于开展2022年秋季动物强制免疫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镇认真抓好了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现将本阶段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思想学习,提高思想认识。9月21日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包村领导、村委负责人认真学习全县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部署本镇秋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二、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动物防疫指挥部成员,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动物防疫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和计划及应急预案,确保防疫工作有组织、有保障、有计划的顺利推进,从组织上做到防范重大动物疫病有责任、有方案、有具体措施。
三、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机构高效运行。多年来,我镇一直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工作经费的投入,政府及时下拔陆仟元秋防经费,保障了动防工作队伍的高效运行。
五、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机制,继续实行“行政首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包片干部到现场、技术干部管操作”的工作机制。各村均有包村领导组织协调工作,包组干部负责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纠纷的调解,具体操作中有农技干部的技术操作监督,免疫员遵守技术规范,操作认真,为免疫工作的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具体完成工作情况
1、9月中下旬,我镇认真开展了全镇动物存档情况摸底调查。全镇家畜养殖户248户、家禽养殖户102户,共存栏猪533头,家禽1089羽。
2、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包村领导带队,包组干部、免疫员、登记员、佩标员组成免疫工作队,在村组干部的配合下,扎实开展了免疫的各项工作。
3、工作实绩:计划免疫和重大疫病防控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病一疫”免疫情况:
(1)口蹄疫免疫情况生猪应免533头,实免533头,占应免数的100%;
(2)猪瘟免疫情况:应免533头,实免533头,占应免数的100%。
(3)生猪配标533头,配标率都达100%。
(4)禽流感免疫情况:应免1089羽,实免1089羽,占应免数的100%。
2022年度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3
一、动物防疫工作组织情况
(一)及时出台文件,确保秋防工作有序开展
(二)领导重视、及时组织落实
自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9月9日,州政府召开防控非洲猪瘟视频会,会上分管副州文永生和州农委班主任就非洲猪瘟的防控及秋防工作做出了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黔南州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及时下发了《黔南州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做好非洲猪瘟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黔南动指发[2022]1号文件,对非洲猪瘟排查、监测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落实。9月27-29日,为贯彻落实部、省、州有关会议精神,做好非洲猪瘟疫病防控工作,提升全州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州农委组织召开了黔南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技术培训会,全州12县市疫控中心主任、兽医实验室主任(负责人)、技术干部共40余人参训。会议强调各县(市)认真抓好秋防工作和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监测和排查工作。
(三)重业务,强素质
今年秋防以来,全州共举行各类动物防疫培训班168次,培训兽医队伍人数5183人次,通过培训,提升了我州动物防疫技术干部的业务知识,增强为养殖业保驾护航的本领。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经费落实情况
2022年秋季全州各个县市共落实动物防疫经费214万元,确保秋季动物防疫各项工作得到落实和开展。
(二)防疫物资采购
为确保2022年秋季动物防疫各项工作得到切实落实,州中心于9月采购了猪瘟疫苗2万头份,同时补充采购了消毒药、诊断试剂和非洲猪瘟采样送检耗材等,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三)全州疫苗的到位情况
根据2022年8月3日省疫控中心《关于下达2022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通知》(黔疫控发[2022]27号)文件和《关于下达2022年秋季常规动物疫病疫苗的通知》(黔疫控发[2022]34号)精神,所有疫苗于2022年9月1日前全部入库州动物疫控中心库房,各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组织疫苗的运输、存储和发放工作,确保动物防疫所用生物制品的质量管控。全州秋季动物防疫疫苗如下: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64万毫升;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202万毫升;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133万毫升;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35万毫升;禽流感H5+H7二价灭活疫苗905万毫升;小反刍兽活疫苗47.5万头份;猪瘟活疫苗2万头份;山羊痘活疫苗40万头份;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30万毫升;山传染性胸膜炎疫苗9万头份;兽用肾上腺素13件。
(四)免疫工作完成情况
全州2022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坚持以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和狂犬病四种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免疫病种,继续推行国家要求的强制免疫,全州免疫实行集中免疫与补充免疫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有序的实施小反刍兽和H7N9的剔除计划,对于猪瘟和猪蓝耳病的免疫不再做强制性要求,各个县市对于猪瘟和猪蓝耳病的防控实行因病设防,但是要求对曾经发生和流行过的区域实行免疫接种。全州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在12个县(市)359名技术干部的带领下组织了1747名村级防疫员对辖区1420个村进行动物接种免疫,采取的免疫方式主要由村干部带领防疫员实行整村推进,实行一畜一针或者同群一针,部分养殖量大的县市通过以乡镇为单元逐步在防疫合作社运作之下,通过采取政府向合作社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对于大型规模养殖场则由规模养殖场自行安排免疫。截止到2022年10月20日全州秋防工作已经全面结束,完成工作情况如下:
1.强制免疫工作完成情况:全州共免疫口蹄疫204.05万头,其中猪O型口蹄疫免疫接种139.35万头,免疫密度达到100%;牛口蹄疫免疫O型口疫免疫接种41.2万头,免疫密度达到100%;羊口蹄疫免疫23.5万只,免疫密度达到100%;全州共免疫禽流感H5+H7亚型二价苗912.98万羽,其中鸡838.62万羽、鸭35.59万羽、鹅15.59万羽、其它禽类23.18万羽、应免密度达100%,免疫小反刍兽19.17万头,免疫密度达到100%。
2.常规免疫工作完成情况:猪瘟免疫接种39.41万头;高致病性猪蓝耳免疫接种6.31万头;鸡新城疫免疫234.16万羽。
3.狂犬苗免疫情况
目前贵定县、福泉市、荔波县已购买一部分狂犬疫苗开展狂犬苗免疫注射,罗甸县、惠水县正在采购疫苗,其它各县市狂犬苗免疫工作还处于方案制订及政府批复阶段。
(五)非洲猪防控情况
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明确每日值班人员,实行日报告制度。开展多次非洲猪瘟知识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生猪交易市场非洲猪瘟预警告知书》、张贴《非洲猪瘟防控知识挂图》宣传资料,同时耐心为群众解惑答疑,通过简单生动的图片和文字,让老百姓能够高度重视非洲猪瘟,科学认识非洲猪瘟,积极预防非洲猪瘟。截止目前,非洲猪瘟排查情况:共设检查站(卡)100个,组织排查人数47487人次,排查生猪6075639头次,目前未见有疑似异常的情况;发放告知书、宣传资料20220余份。禽流感排查情况:共组织排查人数5542人次,共排查家禽数772.21万羽次。
(六)监测工作
为了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有力的防控依据,使我州兽医实验室检测工作常态化,秋防期间,兽医实验室开展了常规监测、紧急监测及飞行检查等工作,主要情况如下:
1.常规及紧急监测情况
秋防工作以来,兽医实验室开展了常规及疑似动物疫病送检检测工作,期间共采用荧光RT-PCR、Elisa等方法检测猪组织样品23份,禽双棉拭子303份,禽血清43份,监测结果为:猪瘟病毒阳性22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阳性1份,禽流感全部为阴性。H5亚型抗体合格率为16.2%,H7亚型抗体合格率为11.6%。
2.飞行检查工作
为了对秋防免疫效果进行评估,州中心下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下半年黔南州动物疫病“飞行检查”采样工作的通知》,对猪、牛/羊、家禽中小型规模养殖场、市场进行了采样,共采集样品720份,实验室检测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部分县(市)重视不够,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意识不到位,遇到新问题还是仍然沿用老办法处理,不善于学习,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3.部分基层兽医干部人员队伍知识陈旧,思想僵化,兽医队伍的整体素质急需提高。
4.部分县(市)领导重视不够,经费筹集不足,不能充分保证各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特别是狂犬病的强制免疫工作推动缓慢。
5.兽医队伍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基层防疫员报酬低,导致了基层动物防疫队伍越来越不稳定,人员流动频繁,人才流失严重。
第5篇防疫站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
xxxx年区动物防疫站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窑湾乡、园区等地动物防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我区实际,深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方针,紧紧抓住以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工作为重点,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强制免疫,提高质量”为核心,通过全区畜牧兽医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我区xxxx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确保辖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一、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工作开展情况
完成动物防疫工作情况:xxxx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自xxxx年10月10日开始至11月10日结束,历时一个月。分两个阶段进行,即xxxx年10月10日至30日,完成全区生猪强制免疫工作;xxxx年11月1日至11月10日完成全区家禽强制免疫工作。目前,全区已完成生猪猪瘟疫苗8477头,免疫率达到100%;生猪口蹄疫疫苗免疫8477头,免疫率达到100%;猪蓝耳病疫苗免疫8477头,免疫率达100%;生猪标识率达100%。已完成家禽新城疫、禽流感免疫13712只(其中免疫鸡13712只、鸭17只、鹅9只、鸽子30只),免疫率达100%。
二、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市畜牧兽医局、区政府及区农林水局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作为全年重点工作来抓,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部门协调到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防疫工作顺利开展。严格按照市畜牧兽医局的工作要求,安排部署辖区内秋季动物防疫工作。
2.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
3.积极筹备,保障防疫物资供给。
积极补充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物资贮备,购置了注射器、针头、急救药品、碘酒、药棉、防护手套等防疫物资,购进消毒药品80公斤,储备了猪瘟疫苗2万头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10000头份、口蹄疫疫苗_3万头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5万头份、新城疫等疫苗3万头份,为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及时将疫苗、消毒液、注射器、碘酒邓防疫物资配发给窑湾乡、园区等各管片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积极协调解决防疫人员工资待遇问题,全面调动防疫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我区xxxx年秋季防疫工作顺利完成。
4.强化免疫,夯实防疫基础。
5.加强消毒灭源工作。
xxxx年秋季防疫工作期间共计发放和使用消毒药品20公斤,消毒面积累计达到28平方米,消毒覆盖面达到100%,为我区畜牧养殖业创造了洁净、卫生、安全的良好生产环境。
6.强化监测,提高预警能力。
xxxx年秋季防疫期间,全区加强对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疫情监测。严格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及时、准确的掌握疫情动态,确保动物疫情早发现、快报告、严处理、小范围。同时,我区做到防疫期间动物免疫、诊疗两不误。
第6篇镇2023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
一、及时安排和部署全区秋季动物防疫工作
继今年全市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后,结合我镇工作实际,我镇防指办于9月25日下午召开了全镇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动员会,会议在认真研究全镇动物防疫工作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我镇动物防疫工作的特点,对秋季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根据会议安排,计划从9月29日—10月5日对全镇的猪、牛、羊进行防疫,10月7日—10月15日对散户饲养的鸡、鸭进行集中防疫,10月18日—10月底对其他动物集中免疫,全面落实秋季动物防疫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二、全面落实秋季动物防疫工作
三、切实加强动物疫情监测上报工作
今年我镇的秋季动物防疫工作虽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仍有很多值得改善的环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按照各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及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认真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确保质量。努力完成防控任务,确保我镇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7篇xxxx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
xx县xx镇现存栏牛1700多头,马130多匹,生猪16500余头,羊2200余只,家禽500000多羽。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实际,凤城镇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开展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并于近日全面完成今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任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制度保障。印发了《xx镇xxxx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安排意见总结》。调整充实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为副组长,有关股室负责人和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以及各村防疫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分别于9月14日和10月12日召开了全镇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安排部署技术培训会和工作总结会。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认真落实动物防疫双规目标管理责任,坚持“三级五方”签字和包联制度,实行镇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包组、防疫员包户的“四包责任制”,切实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免疫到位,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档”。
四是规范操作技术,提高免疫质量。认真落实动物防疫标准化工作要求,切实做好疫苗、器械、档案的组织供应,及时对畜禽进行疫苗注射,尤其是严谨细致应对高密度注射点、寄生虫驱虫试点、动物死亡定点调查点的工作,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始终注重监督指导、规范操作问题,及时解决防疫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切实提高了免疫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