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材高质量发展看河北①|河北省工信厅:从三个方向推进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开栏的话】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作为全国重要的建筑产业基地,河北形成了超低能耗建筑完整产业链和支撑产业集群,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全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设规模、专用产品产量和销量均居全国首位。
即日起,纵览传媒推出《绿色建材高质量发展看河北》系列报道,记者深入绿色建材企业看产品、问变化,记录绿色建材产业向新而行的转型探索,探查河北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典型路径。
9月19日至22日,2024中国(高碑店)国际门窗博览会在保定高碑店举办。本次大会以“加强绿色转型国际合作推进绿色低碳建筑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及千余家参展商。聚焦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趋势,围绕如何推动河北省绿色建材高质量发展,在大会举办期间,纵览传媒采访了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材料工业处处长石起伟。
产业融合是发展趋势
石起伟表示,以前建材和建筑是相对分离的,水泥企业只做标准化的水泥,玻璃企业只作标准化的玻璃,各企业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合力,虽然建材产品质量有保障,但是市场做不大。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建材产业和建筑产业开始出现交叉融合,以河北奥润顺达集团为例,作为绿色健康建筑领域标杆企业,奥润顺达实现了从节能门窗到超低能耗建筑再到绿色智慧健康建筑的跨越式发展。
“以前做玻璃的,现在可以做门窗,以前做门窗的,现在可以做预制墙板,做装配式建筑,这就是产业的交叉融合。”石起伟说。
图为奥润顺达建造的绿色建筑样板房。
绿色化、装配化和智能化是建筑业发展的三个维度
随着建材行业与建筑行业的融合,建材行业的转型必须考虑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对此,石起伟提出了建筑业发展的三个维度。
建筑绿色化,不仅涉及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与生产,还涵盖了安装、维护乃至最终的拆除等各个环节,贯穿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建材的生产上,要研究建筑材料如何更节能;从建造过程上,要推进标准化的施工流程;从建筑的维护上,要考虑建筑取暖制冷等方面的消耗。
石起伟表示,容易被忽视的是建筑的拆除成本。“如果一栋房屋的寿命只有20年,到期后就要拆除,这就会带来巨大的浪费。因此,建筑的绿色化也要求我们打造百年建筑。而要建造百年建筑,除了保证建筑的质量,还要考虑房屋的可塑性。”
房屋的装配化、智能化则是实现百年建筑的路径。推进房屋的装配化,实现房屋部件的工厂化生产,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保证房屋质量。这一方面能让更多人住的起好房子,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石起伟认为,房屋的智能化发展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用信息技术,实现家具、家电的智能化,另一方面则是丰富房屋承载的功能。不同时代的人对于房屋的功能需求也不同,百年建筑要求房屋预留功能改造的空间,以适应住户变动的需求。
“将来必然会有更多智能技术被引入到房屋当中,像发电产能式的房屋等。这可能还稍微有些遥远,但是方向一定是在智能化方面继续前进。”石起伟说。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像卖汽车一样卖房子”
石起伟表示,标准化、商品化和服务化是建筑业转型的三大方向。通过实现建筑的标准化、商品化和服务化,能够让企业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像卖汽车一样卖房子”。
要推动房屋装配化,推行标准化必不可少。没有标准化,一个工程一套模具,生产成本降不下来,装配化也无从提起。绿色建筑产业标准的细化,不仅是确保绿色建筑质量的关键,也有助于引导行业间良性竞争,是推动整个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标准体系建设应该是贯穿全产业链的。”石起伟说道。
商品化,是指企业要实现从生产材料到生产部件到生产房子的转型。这就要求建材企业由产品思维转为商品思维,用商品化思维重新定义房子。“住户购买的是并非房子本身,而是房屋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住户的需求,而非仅仅保证建材和房屋的质量。”石起伟说道。
服务化,是指企业在售出房屋后提供维修等售后服务,未来还将包括房屋的拆除回收等工作。石起伟解释道,随着建材和建筑行业的发展,房屋部件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将变得难以维修,而标准化的房屋部件却让企业的维修变得更加简单,成本也更低了。通过完善房屋的售后服务,既能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又能节约企业成本,还可减少无谓损耗,节能环保,可谓一举三得。
博览会上的河北省绿色建筑成果展。
石起伟表示,未来,河北省将从三方面继续推动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细化标准,通过各个产业联盟将生产标准细化并推广;二是由大企业牵头,研发装配式建筑的骨架,为其他房屋部件的标准化打好基础;三是着眼农村,打开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的市场。(张耕朴记者杨欣)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