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七大政策措施!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稳定肉牛奶牛生产饲草母牛养殖场养殖户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稳定肉牛奶牛生产作出部署,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

《通知》要求,各地要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在组织落实好现有资金渠道基础上,结合实际出台更有针对性的助农助企纾困支持政策。建立与养殖场户(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指导和帮助解决好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促进肉牛奶牛生产平稳发展。

《通知》全文如下: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

农牧发〔2024〕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市场监管局(厅、委)、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分行:

2023年以来,全国牛肉牛奶价格持续走低,养殖场户普遍亏损,经营困难,肉牛奶牛生产面临多年未遇的严峻形势。为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稳定肉牛奶牛生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着力稳定肉牛奶牛基础产能

肉牛奶牛生产周期长,过度淘汰母牛将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各地要把保护母牛基础产能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抓好各项重点工作。加快实施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通过“先增后补、见犊补母”方式,对饲养肉牛基础母牛、选用优秀种公牛冻精配种的养殖场户给予积极支持,在稳住基础母牛群体数量的基础上,提升母牛种用性能和繁殖效率。培育奶牛家庭牧场和奶农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改进设施装备,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奶业主产省份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探索实施喷粉补贴、增量收购补贴等紧急纾困政策,帮助养殖加工企业缓解生产经营压力,稳定养殖预期。

二、有效降低养殖场户饲草成本

饲草料是肉牛奶牛的“口粮”。当前正值集中收储青贮玉米的关键时节,各地要把降低收储成本作为促进养殖节本增效的关键举措,用好用足粮改饲支持政策。以青贮玉米、苜蓿、饲用燕麦等优质饲草为重点,兼顾区域性特色饲草品种,加快推进优质饲草收储进度。鼓励探索实施农作物秸秆与优质饲草混贮利用,对肉牛奶牛等草食家畜养殖场户、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专业化饲草收储服务组织等主体给予支持。强化青贮收获机械等条件保障,加强青贮饲料收获制作技术指导,帮助养殖场户备足用好青贮饲料。加强肉牛奶牛饲草料供需情况调度,及时准确掌握饲草料储备情况,组织做好产销衔接,防止发生缺草断供问题。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7个牧区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组织实施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整县推进项目,督促项目县按照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抓好落实,加强高产稳产优质饲草生产、优良种畜和饲草种子扩繁以及防灾减灾饲草贮运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项目资金全链条监管和日常调度,严格按照有关制度支出和使用资金,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三、推动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

各地要全面落实稳定可控奶源要求,强化部门协作联动,细化工作措施,抓紧构建产加销紧密协作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生鲜乳购销秩序,保障奶农合法权益。督促乳品加工企业规范复原乳添加和标识管理,促进鲜奶加工消费。优化实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提高养殖大县奶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地建设的以肉牛、奶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要进一步强化对饲草料种收储、养殖、屠宰、加工全产业链发展的支持,结合本地实际对饲草料种收储和养殖环节给予更加精准有效支持,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和农牧民增收。

四、强化信贷保险政策支持

五、强化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肉牛奶牛产业支持

六、促进牛肉牛奶消费

各地要综合用好新媒体和传统媒介,通过制作发布短视频、长图等方式,在官方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开设牛肉牛奶促消费宣传专栏,宣传展示鲜牛肉、鲜牛奶品质和营养价值,发布牛肉牛奶美食地图、展示本地特色饮食文化,促进牛肉牛奶消费。用好展会、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等平台,促进牛肉牛奶产销衔接。加强牛肉牛奶消费常识科普,纠正消费认知误区。推广“学生饮用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拉动牛奶消费。

七、加强技术指导服务

各地要建立健全肉牛奶牛生产监测和预警体系,摸清产能底数,强化生产形势分析研判和预警引导。充分发挥畜牧兽医技术支撑机构、行业协会、产业技术体系、科研院校等技术力量优势,组织推动技术下乡、服务上门。继续实施农技推广特聘计划,在牧区、半牧区和边境地区招募特聘动物防疫员,指导做好肉牛奶牛疫病防控。围绕优质饲草高效利用和农副产品资源饲料化利用、精细化饲养管理、肉牛奶牛选种选配、疫病防控等关键环节,通过培训讲座、现场指导、发放技术手册等多种形式,集成推广一批高效实用技术,指导养殖场户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实现节本提质增效。

各地要高度重视牛肉和牛奶稳产保供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鼓励各地在组织落实好现有资金渠道基础上,结合实际出台更有针对性的助农助企纾困支持政策。要建立与养殖场户(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经常性听取意见建议,指导和帮助解决好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及时发现并解决苗头性问题,促进肉牛奶牛生产平稳发展。

THE END
1.中“促进设施畜牧业质效提升”实施细则政策解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设施农业、设施畜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内政办发〔2024〕4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规定:促进设施畜牧业质效提升。大力推进舍饲圈养,对实际年出栏育肥肉牛500头或肉羊3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合作社、养殖园区,并在自治区内屠宰且具有产地检疫证明的,按出栏每头肉牛300http://www.hebxmw.cn/show.asp?nid=44368
2.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金融信贷产品,探索将活畜禽、养殖圈舍、大型机械设备等纳入抵押范围,加大对畜牧业的信贷支持。落实畜禽养殖生产用地视同农业用地政策,利用废弃窑洞、闲置粮站、校舍、旧厂房等改建养殖场,积极解决畜牧业发展用地。抓住实施“强科技”行动机遇,分产业组建专家技术团队,解决好畜禽遗传育种、标准化饲养管理、畜产品精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0214803357760599&wfr=spider&for=pc
3.内蒙古草原生态畜牧业区域政策对牧民增收的影响研究但是仍有以下问题阻挡着内蒙古畜牧经济的持续发展:思想落后,当地牧民重农轻牧;经营模式落后,明显体现在个体养殖户的畜群数量和畜种结构不科学,大部分还保留着传统畜牧业的经营方式;缺乏先进企业带头,引领畜牧实现品牌化和产业化发展;对于养殖户的经济扶持的政策仍不健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化导致植被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712-1017003314.htm
4.政策在身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畜采取利率补贴优惠政策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和社会金融资本投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筹集资金。建立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金融链长制,分产业明确链长银行和协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zMDMzMzUwMg==&mid=2247589605&idx=8&sn=f2b39c625c06288e64a71893954795e2&chksm=c27808b4f50f81a2028641fe11da461f00cdf08b806a5a918dc36c469e399881211e33f67f62&scene=27
5.20242029年中国畜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一、我国畜牧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系及主要职能 (二)、行业标准及规范性文件 (三)、2017-2022年行业重点政策汇总 (四)、2020年行业重点政策解读 二、我国畜牧业发展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内经济运行情况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三)、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https://zhuanlan.zhihu.com/p/887328330
6.生态农业的十大模式(六)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的特点是在畜牧业全程生产过程中既要体现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清洁生产工艺,从而达到生产优质、无污染和健康的农畜产品;其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实现饲料基地、饲料及饲料生产、养殖及生物环境控制、废弃物综合利用及畜牧业粪便循环利用等环节能够实现清洁生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j63kffs.html
7.农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精选13篇)1、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扶贫项目: 2xx年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扶贫项目,投资300万元,新建高标准能翻母牛养殖小区2个,在风光、保丰两个村实施能繁母牛154头,共涉及48户,其中8头以上示范户2户,一般户46户,目前正在进行建圈工作,即将结束,下步工作方向是种草和上栏。 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nongcunnongyegongzuozongjie/16810207.html
8.草地畜牧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10年畜牧业生产消耗的牧草量为44.30万t?a?1, 与其草地生态承载量37.76万t?a?1相比超载17.34%。其中, 由于牲 畜出栏晚导致的牧草浪费达13.69万t?a?1, 占牧草消耗量的30.90%。本研究进一步设置了“牲畜出栏量不变-提前出 栏”和“牲畜存栏量不变-提前出栏”两种假设优化情景, 计算了不同优化情景下的牧草消耗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0817/09/74010409_10927998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