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
1、什么是生态农业?
2、生态农业有哪些模式?
未来,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仅会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和农业补贴,也将受到市场的欢迎。以下是农业部总结的10种生态农业模式,供新农民参考。
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以自然调节与人工调节相结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种植(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厕所等四种因素,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的能源流与物流的良性循环系统,实现种植业(蔬菜)与养殖业(猪、鸡)。这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采用该模型,北方地区冬季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喜温果蔬能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该模式利用山体、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池、猪舍、厕所”三一体化工程,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气)的综合利用。液体)”因地制宜,围绕主导产业。这样,才能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项目果园(或蔬菜、鱼塘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在我国南方已广泛推广,仅江西、甘南就有25万户。
3)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利用模型
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利用模式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遵循草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原管理、保护和利用技术,实现牧区减牧还草。实施南方草坡退耕还草、种草养畜,对沙化潜在地区实施草本综合治理,恢复草原植被,提高草原生产力,遏制沙漠东进,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态和生产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使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包括:牧区减牧还草模式、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模式、南方山区种草养畜模式、病害综合防治模式等。沙化土地与牧场产业化开发模式
4)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型
平原农区是我国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和畜产品以及蔬菜和林果产品的主要产区。进一步探索农林农牧业、林牧业不同产业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能力,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自身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包括:“粮饲-猪-沼-肥”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林-果-粮经济”立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林-果-畜禽”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技术。
5)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
它是根据单位面积土地上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运用间歇种植等传统农业种植方法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合理、充分地利用光、热、水等自然资源。、肥料和天然气。、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6)生态畜牧生产模式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和清洁生产思想、理论和方法进行畜牧业生产的过程。其目的是在生产高品质动物产品的同时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利用资源。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的特点是必须将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现在畜牧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同时必须充分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实现高品质的生产。优质、无公害、健康的农畜产品;其模式成功的关键是在饲料基地、饲料及饲料生产、养殖及生物环境控制、废弃物综合利用及畜禽粪便资源化等方面实现清洁生产,实现无废或低废生产。过程。现代生态畜牧业根据规模和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分为复合型生态养殖场和规模化生态养殖场两种生产模式。
包括:综合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殖场生产模式、生态养殖场产业发展模式
7)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该模式遵循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按照生态规律进行生产,以维持和改善产地生态平衡,保证水体不受污染,维持各类水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以及食物链网络的结构。一个合理的模型。包括以下模式及支撑技术。
池塘混养模式及配套技术池塘混养是在人工池塘中综合养殖同种、异种或异种多种生物的方法。其原则是利用生物体之间相互依存和竞争的规律,根据养殖生物食性垂直分布的不同,合理匹配养殖品种和数量,合理利用水源和饲料资源,使养殖生物在同一水域内协调生存,保证生物的生存。多样性。
包括:鱼塘混养模式及配套技术、鱼与渔塘混养模式及配套技术。
8)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
我国丘陵山区约占全国土地的70%。此类地区的共同特点是地貌变化大、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天然产物种类丰富。其生态资源优势使这些地区特别适合发展农林业、农牧业或林牧结合业。特色生态农业。
包括:“山环绕”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经济沟渠模式及配套技术、西北地区“田园-沼泽-粮草-果”五种配套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果园模式及配套技术。
9)设施生态农业及配套技术
设施生态农业及配套技术以设施工程为基础,以有机肥全部或部分替代化肥(无机营养液),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防治病虫害,利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共生互补。动物和植物。由良性循环等技术组成的新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10)旅游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该模式是指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强化农业旅游、休闲、教育、自然等多功能特色,形成第三产业特色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主要包括高科技生态农业园区、精品生态农业园区、生态旅游村、生态农场四种模式。
2、什么是绿色农业以及绿色农业的特点?
1、什么是绿色农业?
是指以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中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方法生产,并经专门机构认可并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从具体应用来看,“三产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统称为绿色农业。
二、绿色农业三大特点
绿色农业具有三大特点:
1)注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化学物质,努力实现清洁生产,有机处理废弃物,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
2)倡导“以人为本”。绿色农业要生产营养、卫生、安全、充足的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以安全为标准,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3)倡导农业全过程一体化管理。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绿色管控。
1.什么是有机农业?
它遵循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不使用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体及其产品,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是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农业技术,维持农业生产体系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
2、有机农业七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农业人口进一步减少,一些小村庄慢慢消失。
即使我们看看现在的农村地区,这种现象也正在发生。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为5%。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农业生产过程中将会使用更多的农业机械,农业劳动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
农村土地通过流转等方式慢慢集中到少数人手里,为未来的规模化生产铺平了道路。
趋势二:农业将慢慢转变为一种职业,不再是地位的象征
科学规划、智能化管理、规模化生产,为农村注入了新动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清风。新农民,他们慢慢把农民变成了一种职业,这绝对是农村发展的正能量。
趋势三:农业补贴将进一步加大
在欧盟,每个农民每年平均获得15万元以上的政府补贴,欧盟农民收入的40%来自政府补贴。冰岛、韩国、挪威、日本、瑞士等国家的农业补贴更高,农民收入的60%来自政府补贴。
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我国农业补贴还将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农业人口的减少和土地的集中,农业补贴的实施也将更加顺利。另外,随着新农民的涌入,他们也会积极争取自己的权益。
趋势四:休闲农业潜力将进一步挖掘
城市资源集中,消费潜力大,靠近城市的农村一定会利用好这一资源。此外,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爱上休闲农业作为放松身心的方式,这无疑非常有利于休闲农业的发展。
趋势五:农村将出现一些中小型农场的雏形
如今,农村许多职业农民将以前每户分割的土地流转,连成片,进行批量耕作。这就是农村中小农场的雏形,未来这样的雏形还会越来越多。将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趋势六:有机农业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始终是不容忽视的话题。随着人们对环保、健康的诉求增强,绿色有机农业将迎来春天。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农产品产地无法便捷追溯。如果未来通过科技手段解决这个问题,绿色有机农业将迎来大爆发。
趋势七: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将越来越紧密
现代社会,一切都离不开互联网,农业也不例外。现在很多人都说互联网农业很难做。这确实是事实。毕竟,我国的互联网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农业与互联网将有机融合,实现科学管理、信息共享、在线交易、电子支付、智慧物流。这必将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
总结一下:
生态农业既要推进生态保护,又要依靠生产过程中有效的生态支撑,以农业生产体系为目标。
绿色农业主要注重污染防治,即整个生产过程无公害、无公害,针对的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