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郊村如何做好休闲农业项目?

在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下,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地域差、要素差和关系差,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乡村类型:远郊村、近郊村、城边村、城中村。而对于拥有地利、资源优势的近郊村,如何做好休闲农业项目,避免再出现“721”惨现呢

●近郊村的范围●

近郊村,一般在物质空间上与城市发生了关联与交集:或是村民在城市(镇)中参加就业,或是从土地征收补偿的那块建设用地获得分红,又或者依托城市居民的乡村产业等等。

休闲农业起源之地,正是依托近郊村的田园风光和地形地貌的地利优势,而产生的集生产、休闲、娱乐、教育、养生等集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近郊村的土地规划●

相比城边村、远郊村,近郊村中已经有部分农地被政府征为建设用地,这块由政府补偿的“城市建设用地”,要么村集体建设,要么村集体与投资商合作开发的方式进行建设,获得土地使用年收益分红。

1.村集体土地规划

村集体土地规划,可以划分为宅基地、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和经营性用地。而在近郊村获得补偿的“城市建设用地”一般主要分为公共设施用地或经营性用地。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多为打造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或公益项目的完善;经营性用地规划,一般指商业、旅游、娱乐、金融、服务业等功能的规划。

2.投资商土地规划

投资商土地规划,多指村集体与投资商合作进行的经营性土地规划。这种方式的土地规划,一般投资商具有较多话语权,村集体可以获得年收益分红。

注:由于近郊村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规划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村庄本身的建设规划,同时也不能忽视融入城市(镇)的发展规划、建设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近郊村休闲农业的产业规划●

休闲农业,作为在传统农业基础上进行升级发展而来的新模式,其产业规划可以从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和加工业四个角度进行细分:

1.种植业

种植业是休闲农业发展最早的一种业态,比如采摘园、市民农园等,尤其是在近郊村地区,以采摘为主题的休闲农园迅速崛起。最开始,采摘园以其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原生态等特点而受到城市居民的追捧,但随着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采摘观光农园数量的不断增加,近郊村休闲农业采摘园的经营收益逐渐大幅下降。单独以种植农作物(水果蔬菜)的休闲产业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因此,近郊村休闲农业的种植业,也从单一种植采摘园逐渐发展成为多种主题、多种形式参与的复合型业态。例如,成都市城郊区的“五朵金花”,以临近大城市的地理优势,深度挖掘资源优势,在原有种植业的基础上,融入古镇文化、节庆文化等等,而成为一种新型乡村旅游形态。

除此之外,近郊村休闲农业的种植产业,还可以通过现代复合种养技术,实现林下种植、粮药套种、休闲康健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综合种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带动当地经济增长。

2.养殖业

养殖业作为农业细分的第二大领域,近郊村休闲农业的养殖业发展,主要可以从体验型、观光型、技术型进行拓展:

1)体验型养殖业

这是指以学、玩为主要方向的体验模式,要么为游客创造曾未有过的场景体验、教学体验,要么让游客亲手去参与养殖业中的某一环节,要么为游客营造独特的农牧游戏活动,例如,匈牙利临近其首都(布达佩斯)南部的一家特色民宿HomokiLodge,它在区位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特色文化,为游客们创造了一个既可以住在移动蓬屋感受游牧生活,又可以通过骑马、狩猎、远足、露营等户外活动,让游客们对游牧民族有更深入的了解。

2)观光型养殖业

这是以游、赏为主要方向的观光模式,一般通过农牧资源、人造资源为游客营造出特殊的场景体验。例如,三叶布鲁克农场(CloverBrookeFarm),不仅以羊驼和田园景观为特色,为游客们创造了可玩、可拍照的羊驼农场,还巧妙运用网络技术(视频软件),开创性的打造出“线上游牧农场”,让大家足不出户的感受羊驼农场的欢乐。

3)技术性养殖业

3.旅游业

近郊村的乡村旅游是休闲农业最初、最主要、最明显的形式,其旅游业态也从开始简单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到现在的“体验乡野生活,感受田园美景”,近郊村的乡村旅游随着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业态形式不断升级,功能不断增多,越来越向复合型发展。例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阳光海岸地区最受欢迎的农业主题乐园—姜工厂乐园(GingerFactory)。整个园区不仅在地形、地利、交通等优势下,设计出独特的游、食、赏、购的特色功能区,还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为大家创造了“老有所乐,少有所玩,中有所憩”的休闲娱乐场所。

4.加工业

实现乡村振兴,减少城乡差距,产业兴旺是重点。近郊村的休闲农业,除了一、二、三产融合的乡村旅游之外,特色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也是重中之重。例如,荷兰著名的奶酪加工农场—亨利·威利格(HenriWillig),它不仅生产优质奶酪,更逐渐将生产、加工、销售(线下商店和网上店铺)集于一体,形成全产业链发的展模式。

●近郊村休闲农业的景观规划●

建设美丽乡村,营造乡野风情,离不开田园景观。休闲农业的景观,既要有景观的生态功能,又要有美学功能,最终实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旅游观光活动的协调、平衡发展。简单的说,景观是基础、是“底层建筑“,而对近郊村休闲农业的景观规划,主要可以从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角度开展:

1.田园生态景观

田园生态景观是对当地自然资源的科学布局,是让自然风光具有观赏效果,是让田园景观具有生态功效。这是在尊重当地乡村肌理基础上,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结合起来,通过工程技术措施,采用乔、灌、草等多种植被营造生态型植物群落,从而形成各种主题丰富的田园生态景观,比如云南的哈尼梯田景观。

2.历史文化景观

因此,对近郊村休闲农业的景观规划,在尊重当地自然风光和地理地貌之外,还应加入一些历史文化景观,并适当的进行取舍,从而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3.民俗文化景观

民俗文化景观是以民族民俗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或地方风俗等为主的景观设计。民俗文化景观可以细分为装饰景观、建筑景观、节庆景观、宗教景观和饮食文化景观等等。民俗文化景观与历史文化景观有一定的重合,但又不同。从大范围来讲,它们同属于人文景观,但历史文化景观重在历史意义;民俗文化景观重在民俗特色。比如,古村落景观、陕北窑洞景观是历史文化景观;傣族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地方民间戏曲是民俗文化景观。

●近郊村休闲农业的运营规划●

休闲农业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经过短短数数十载,迅速达到亿万客流量,其市场前景不可估量,但在这个巨大市场之下,却随着休闲农业的基数扩大,出现了“721惨现”(10个休闲农业项目7个失败2个惨淡1个成功),由此可见,并不是建好休闲农业项目就一定会成功,运营推广必不可少,甚至关乎成败。

1.营销推广

由于休闲农业进入门槛低,又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因此,当一种休闲农业模式取得成功后,会迅速引起其它地区的纷纷效仿,这致使整个行业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而打破这一怪像的关键,除了根据地方资源创新特色优势之外,巧妙运用营销推广,也能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比如:运用网络推广(自媒体、抖音、快手等等)或同类项目的产业链合作(上下游企业共赢)推广,率先获得消费者认可,形成独特品牌优势,正如古龙著名的武侠小说所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2.服务管理

休闲农业既是农业,也是旅游业,而追本溯源的话,它也是服务业。无论是哪种休闲农业形式,都离不开产品、功能、服务。有产品才能有市场,有功能才能满足消费者,有服务才能持续发展,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现在很多休闲农业项目,要么败在规划上(前期声势浩大,后期资金断链);要么败在服务上(前期信誓旦旦,后期问题不断)。因此,对近郊村的休闲农业项目规划,不仅要做好前提的规划设计,更要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管理制度。

注: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管理制度,不是一套“大而空”的标准,一定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项目情况、资金情况,设计合理的制度才是最有效的,切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THE END
1.吾心归处是云安:在十亿大产业中闯出一番事业的乡村青年CEO特别是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当然从事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它也会涉及到投资,所以说土地的保障,资金的保障,技术上的支撑,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云安这4个青年是在省一级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广东这几年花大力气真金白银地搞农业产业园,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广东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引领和新农人https://www.yunan.gov.cn/yfyabs/gkmlpt/content/1/1613/mpost_1613008.html
2.未来的养殖业(未来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会东网1. 未来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 这个问题要根据每个地方因地制宜,可以搞种植也可以搞养殖,搞养殖要考虑对周边邻居可有影响,包括噪声和粪便对周围环境可有影响。搞种植对周围要好一点。可以在里面种菌种之类的食用菌,也可以在里面养一些,鸡,鸭,鹅都可以,要是有销路的话https://www.huidongwang.cn/38164.html
3.对农民来说种植业和养殖业哪个风险更高(都不是啥好活)对于农民来说,种植业和养殖业哪个风险更高?原因是为何?我认为,种植业和养殖业都有很大的风险性,在一定的条件下,风险性都很高。要根据条件的假设来说风险。 种植业。有人说,农民一辈子种地。也没见多大的风险。其实不然,农民没有收入,或者收入少,都是自己克服,没有对谁讲困难,即便是讲了有用吗? https://www.ewtop.com/archives/17458
4.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查报告8篇(全文)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摒弃过去传统的生产模式和产业模式。这种调整主要体现在传统种植业与新兴种植业、传统养殖业与新兴养殖业以及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以华田村为例,农民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单纯种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花生、果树比重由1993年的5%上升到现在的20%,经济作物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qeprpx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