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将迎万亿级市场

到2025年我国乡村接待游客人数将超过40亿人次营业收入将超1.2万亿元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始于四川,兴于湖南,精于江浙”,从1986年10月成都郫县(今成都郫都区)第一家农家乐诞生开始,发展出休闲农庄、农业公园、民宿、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等各种形态,从简单的吃喝玩乐,到深度的生活体验、民俗文化、沉浸式活动、康养度假、自然教育等,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

做乡村休闲旅游,对乡村振兴和农产品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在疫情防控的当下,国内休闲农业发展前景如何?从单纯的生产升级做三产融合,新农人是否有简单可行的实操方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态势

一个行业之所以存在和发展,在于它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从市场需求来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富起来的城里人和亲子家庭而言,既是餐饮休闲度假、体验田园生活、回归自然的身心需要,又是求知、体验、成长和寻根“记得住乡愁”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法定假日、周末双休日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都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十年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每年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整个产业一片欣欣向荣之势。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9年,我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达32亿,年收入超8500亿元。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则显示,2019年,乡村旅游占国内旅游人次的一半。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图(2008—2019)

(根据权威渠道整理)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19年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超过290万家,全国休闲农庄、观光农园等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0多万家,7300多家农民合作社进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指出,到2025年,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40亿人次,经营收入超过1.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3.8%。乡村休闲旅游业迎来的将是万亿级的市场,走势看好。

三产融合提升农业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客户主要来自城市,有利于城乡融合;在吸引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的同时,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当地就业,让不少因人口流失而日渐荒废的乡村,重新焕发活力;还能保护传承传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手工业等传统文化;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生态兴、生活兴、人才兴、文化兴。

尤其要指出的是,在低端农产品供大于求、严重同质化、农业亟须供给侧改革的情况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提升农产品价值和农业附加值、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潜力巨大。

以最初级的采摘为例,把果蔬直接卖给城市消费者,省去农民找销售、求销售、收获、存储、运输、保鲜、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的成本和麻烦,价格比直接卖给市场或批发商高出不少,还能让一样东西,产生多种收入:一斤生花生,零售4元左右;晒干分拣晾晒后卖种,就是10元左右一斤;加工成零食,就是20元左右一斤;在休闲农庄里,设计一套采摘兼手工花生画、学习花生榨油的体验项目,按200元/人来收费,游客体验完后,还能买走更多的花生和加工制品,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多次增值。大大提升农业的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这就是一二三产融合的“六次产业”之说。

从陕西袁家村,到山东中郝峪村,还有曾经的网红北京三生万物农场,以三产带动一产,生态农产品价格和销路明显提升、甚至供不应求的成功案例不少。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未来市场

2018—2019年以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让不少园区损失惨重,甚至关门倒闭。很多新农人疑惑,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是否还有前途?

今年“五一”小长假,文化旅游部发布的信息显示,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山水田野间感受清静和悠闲,体验乡村慢生活,登山、赏花、采摘、烧烤、垂钓等体验式旅游项目受到欢迎。中国旅游研究院也证实:城市周边、乡村旅游以及民俗特色旅游,成为人们出游的主要选择。

“五一”期间,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2916万人次,同比增长107.8%,综合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100.5%,按可比口径均超过疫情前2019年水平。湖南省纳入监测的69家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89.23万人次,同比增长123.97%;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121.89%。

可以预料,在国内疫情防控保持稳定的形势下,在城市消费者休闲刚需的推动下,在疫情刺激带来的健康生活意识的觉醒面前,国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后续可望保持恢复和增长势头。新农人做一二三产融合,前景可观。

从蔬果种养转型休闲农业

做一产果蔬种养,如何不拘泥于生产基地的角色,不用大的投入,实现从一产向三产的产业延伸?

做好顶层设计,找到自己的特色主题

对外看市场,对内看资源,周边看同行。根据市场和现有客户的分析,从资源,尤其是特色资源的发掘中,结合特色山水、自然资源、一方特产、饮食文化、创始人特色经历等特色资源,去发掘和打造特色主题。

在特色主题的打造中,找到自己稀缺的部分,可以是“唯一”,也可以是“第一”,最好是找“最”。因为这些“最”代表独一无二,从先天的独特景观和旅游景点、地理标志性产品到后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当地品种全、历史久的“杨梅第一庄”“京城第一葡园”,都意味着稀缺。

简单的园区设计和场景提升

做一些简单的标识设计,包括基本的标识系统、园区指示路牌、果蔬知识解说牌、统一着装等,改善园区形象,提升体验氛围。

产业延伸,实现收入多样化

A.设计草莓宅配卡,每周为亲子家庭和单位客户配送新鲜草莓。

B.简单加工:如草莓干、草莓汁、草莓酱、草莓蜜饯等。

C.伴手礼及衍生品:开发元旦、中秋节、父亲节、母亲节等各种节日的礼品款。

2.围绕卖点和主导产品,打造体验活动。

园区员工作为讲解员现场操作,教亲子家庭或游客完成简单体验活动。

A.简单制作初加工等DIY项目体验:如草莓棒棒糖、糖葫芦、草莓榨汁、草莓酱、草莓色拉、草莓饺子等。

B.0—3岁草莓积木游戏,乐高积木颗粒搭建草莓、草莓剪纸等。

C.如果是有机或绿色草莓,引领亲子家庭做一下农残检测的试验,会发现好处多多——草莓销得更多、更快了。

3.增加餐饮

一般来说,游客在园区游玩3个小时,就有餐饮需求。在采摘和体验活动后,可提供餐饮服务,让游客品尝自己亲手劳动的成果。

A.条件不够的,做标准化的草莓简餐或烘焙:制作草莓派、草莓月饼、草莓比萨、草莓三明治、草莓馅饼、草莓酥、草莓蛋糕、草莓饺子,配上草莓酱、草莓色拉、草莓醋、草莓汁。不用养专门厨师,设备和人力投入少。

B.实力强的,可以结合当地特色美食,打造一道草莓宴,内有草莓色拉、草莓小菜、标准化的草莓火锅,场景可以在室内,更可以设在帐篷或室外林下,打造自助田园餐饮风。自己做或找周边餐饮公司合作均可。

4.设计套餐产品

比如,上海草莓学苑主打套餐298元/人,把限量采摘和餐饮、衍生品捆绑在一起,游客觉得好吃,想再采摘要另外收费。约30个DIY项目,比如草莓盆栽、草莓蛋糕、草莓牛奶糖、草莓醋、草莓酱、草莓饼干、草莓比萨、草莓三明治、草莓泡芙、草莓冰糖葫芦等,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THE END
1.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未来10年内工厂化养殖水体要达3000万m3!建设样板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大背景下,大力实施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对提供优质蛋白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渔业管理的基本制度,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布局依据,是推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根据《https://www.nfncb.cn/index.php/ncbdscb/781.html
2.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7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四)养殖业发展先进县(市、区)(5个) 新干县、德安县、崇仁县、进贤县、余江县 (五)林果业发展先进县(市、区)(5个) 南丰县、寻乌县、遂川县、永修县、吉水县 (六)农业产业化发展先进县(市、区)(5个) 大余县、永丰县、黎川县、崇义县、玉山县 https://news.sina.com.cn/o/2008-02-17/042513423680s.shtml
3.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是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重要【解析】 第一步, 分析文段, 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 辨析选项。 A项对应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 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 生产, 是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重要项目和农民主要收入来源” “ 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更需要借助农业保险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 符合原文。 https://m.ha.huatu.com/2021/1023/2178346.html
4.现代农业论文15篇政府要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公布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农机产品目录,各级政府要结合农业区域优势产业,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选购、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应该围绕有较大优势的农产品进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地推动经济作物、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和农业废弃物等综合利用https://www.haoqikan.com/fanwen/21093.html
5.互联网养殖为传统农业养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路径互联网巨头进入养殖业已成为一种新趋势,此前有网易未央猪、京东“跑步鸡”,现在腾讯也宣布将进军“养殖业”。 互联网巨头间的战火已然延续到了畜牧业,互联网大佬为何纷纷这么热衷农牧业养殖? 互联网养殖以共享经济发展理念,将互联网+实体农场+电子商务相结合,解决了传统农业养殖出现的粗放式管理、资金不足、供需失衡http://dongguan.11467.com/info/22622960.htm
6.养殖大省牛市开启扩张模式河南拟四年创建百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猪鸡价格飞升的2019年,畜禽产业无疑是备受各界关注的当红“炸子鸡”。在这波养殖业上升浪潮中,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河南省也开始积极谋篇布局。 打造中原最大畜禽产业园 12月2日,华英农业公告于2019年11月30日与潢川县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潢川县发投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拟以不超过6.2亿元、不超过3.7亿元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12021309958979.html
7.农业大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态势影响及应对———基于四川省501个农养鸭的161户,占农户总数的32·1%;鸭户均存栏数为10只,大多农户的养殖数量集中在四五只。调查表明,家庭养殖业向自给性生产方式退化的特征十分明显,曾经作为农户主要增收来源的功能已经显著减弱。 表10主要畜产品养殖情况 3·生产决策。农业生产决策人在不同年龄段上的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区别,从事农业生产的452户家庭http://www.sass.cn/101000/2198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