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利润低、风险高,不过也有暴利的时候。比如说11年的时候,那时最高的价格达到了11元每市斤,自繁自养的话一个猪能赚1000来块钱,你那时候出栏个1000头那你就赚100万。现在这个行情自繁自养的话,一个猪也就赚个3百块左右,但是风险非常高。养猪这个行业技术要求非常高,还有很大的成分取决于你的运气。比方说你猪养的好,1000个猪到出栏一个没死,但是价格低,你出栏一个就亏一个。成本的话要看你养到多大了。如果说200多斤出栏,那么你就得垫上1400来块钱,300斤出栏得垫2000快。养1000头猪的话至少得准备250万左右的资金,这还得你有猪栏。我家的规模是60头母猪自繁自养,年出栏在1000头左右,投资在100万左右。
新手养猪裙,41天212元95头27万,裙文件有大量的学习资料,中间不加几个数实在发不上来。
养猪行业是我国传统养殖业之一,已经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发展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国。那么养猪到底赚不赚钱呢?以下就简单的介绍下。
先肯定的说,养猪绝对是赚钱的。
但是,和其他行业一样,不是每一个养猪的人都能赚钱,有的养殖场亏本,有的养殖场赚钱。只有把猪养好了才能赚钱。
影响赚钱的因素主要是:猪价、出栏量及出栏速度、疾病发生率及治愈情况等等。从理论上讲,在发病率低的情况下,自繁自养至少不会赔钱,但是买进猪仔养殖在猪价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亏损。当猪价走高时,只有保证猪场繁殖率和存活率,才能转到更多的钱。
一个人养3000头猪,物联网平台已累计接入160万台智能设备,从2015年的192万头生猪出栏,到2022年出栏6120万头,营收1198亿元,员工共计13.7万人,1183个猪场,230家子公司遍布全国25省(区)。
十年生猪出栏量翻了66倍,牧原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
并且2023年预计会在7000-8000万头之间,也就是说我们10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在吃牧原的猪肉。
而牧原储备的生猪产能已经超过1亿头,未来几年其出栏量肯定还有增加空间。
看到这些数据有些人坐不住了,发出灵魂担忧:不远的将来,大猪企会不会垄断中国生猪市场?
之所以会写这个话题,是因为有这样担忧的人好像还不少,在各大平台都可以看到“资本垄断猪市”“资本垄断后就要吃天价猪肉”等言论。
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过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顶层不允许生猪垄断
站在市场层面来考虑,企业运营面临很多风险,资金压力,市场行情风险,疫病风险等,毫不夸张的说,每一种风险都有可能拖垮一家巨头,畜牧业中的雏鹰是不是前车之鉴?正在被重整的正邦是不是一个教训?而当时的雏鹰生猪年出栏量不过几百万头,加之当年我国养猪业的中小散户较多,所以其退出市场后,几百万头的市场份额不动声色的就被其他猪企和中小散户分摊了。
但现在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仅仅猪王牧原一家的体量就向着1亿头狂飙,如果牧原真能垄断猪市,那市场份额至少还得往上冲,按照30%的市场份额,也就是2亿头猪来计算。
当牧原一家猪企掌握着中国30%的生猪出栏量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如果牧原真的出现问题,谁能来填补这“2亿头”的市场空缺?谁又能接住这么大盘子?如果没有人能接,那么我国生猪市场是不是又要面临产能大滑坡?届时的猪价是不是又要冲天涨?老百姓是不是又要吃不起猪肉?顶层是否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答案很明确,不可能!
这一点在之前也有得到过印证,还记得2022年的时候,发改委分别在7月4日和9月8日两次约谈了牧原、新希望、温氏天邦、双汇、雨润等大型猪企和屠宰商。
国家队先手布局养猪,已规划产能超3790万头
关于养猪吃肉的问题,一头连着千千万万养猪人的生计,一头连着全国人民的菜篮子餐桌子,所以顶层不但要管,而且还要防止垄断,如何防止?让“国家队”养猪!
据行业媒体统计,11省市18家“国字头”猪企,“十四五”规划产能超过3790万头。
相当于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量5%。
可以看出,在全国主要生猪产能大省,国有控股农牧企业早已提前布局,未来要想实现生猪的稳产保供,顶层将抓手转向了更可控的国企。
重点的各个省份的农垦部门在发力,要知道各省的农垦部门手上都有大量的优质土地资源,而现在养猪最大的难点之一就是土地资源难批,所以顶层要想让国家队发力,分分钟可以顶上!
养猪业没有垄断的门槛
我们通常所讲的垄断,更多的发生在手机、汽车、育种等有很高技术壁垒的行业,也就是说,垄断是需要核心技术的。
再回到养猪业来说,不可否认,如果有良好的育种基因母猪的PSY可以达到25以上,如果有先进的智能化设备效率可能会更高,但是这些都不是技术壁垒,换句话说,一个家庭农场主,即使没有优良的种猪、没有先进的设备,如果积极改善猪舍环境,精进照料猪只,养殖成绩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养殖最终竞争的是成本,散户的成本也可以控制的很好。
在中国人人可以养猪(养不多可以养少),但是不是人人可以造手机芯片,不是人人都可以搞新能源汽车,这就是养猪业与其他行业的本质区别!
大型猪企正在影响猪价走势
生猪市场不可能被大型猪企垄断不假,但是有一点,以牧原为代表的大型猪企确实在影响市场的供需,进而在影响猪价!
例如去年年底的时候,本是消费旺季,猪价却一路跌到了7元区间,影响因素之一就是猪企的集中放量。
在去年12月5日的时候,牧原股份公告称公司将2022年生猪预计出栏量区间上调为6100万头-6200万头,高于此前在2021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出栏量区间5000万头-5600万头。
也就是说,年底了,牧原突然告诉大家,我多了600万头的生猪要投放市场,相当于每天给市场增加了20万头生猪,相当于多少散户的集中出栏?你说会不会影响猪价?
再有二次育肥,有机构统计,目前养殖户选择二次育肥的比例已经接近20%,明显高于以往。
并且现在的二育户都是带着大量的资金而来,都是上万头的搞二育,对市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信息不透明,这些信息都会给养殖户造成信息误判,形成误导!
忠告
所以,各位小型养殖户,猪市的格局变了,原来的玩法也变了,那么,你原来判断猪价的经验还灵验吗?都将统统作废!所有养猪人都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现在养猪人除了降低成本是外,还要收藏大猪企在做什么,还要学会灵活一些,有的赚就出,毕竟钱到自己口袋里才是自己的!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如若,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采纳,您的采纳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第1章: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研究背景
1.1.1行业定义
1.1.2行业涵盖领域
1.1.3主要统计指标
1.2生猪养殖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2.1生猪产业扶持政策分析
(1)生猪良种繁育和标准化规模养殖
(2)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
(3)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4)能繁母猪保险政策
(5)生猪疫病防控政策
(1)《关于做好2014年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
(2)《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
(3)《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分析
(4)《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