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畜牧业的发展历程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开放地理空间实验室

摘要:我国古代驯养家畜、家禽六畜(马、牛、羊、猪、狗、鸡)在我国早已普遍驯养了。从考古发掘来看,新石器时代我国家畜数量最多的是猪,其次是牛、狗和羊,大汶口遗址发掘出的墓地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以猪殉葬,可见数量是不少的。商、周时期,大批奴隶投入农牧业生产,畜牧业...

商、周时期,大批奴隶投入农牧业生产,畜牧业也兴旺发达起来,并且积累了一定的饲养经验。这个时期,家畜和家禽的数量和种类得到了较明显的增长,可以说后世的主要家畜、家禽品种当时都已具备,其中狗的数量增长较快,它和牛、猪、羊等常被用作祭祀之牺牲,是当时主要肉食品种。相传商汤的七世祖先王亥作服牛(《楚辞·天问》),十一世祖相土作乘马(《国语·鲁语》),可见马和牛当时已成为代替人力的役畜。这个时期畜牧业的经验也很丰富。据《夏小正》记载,夏代已知管理鸡、羊的良好方法。春天,选择强壮种马配种,实行“颁马”,把没有发育到壮龄的雄马与其它马匹隔开放养,并发明了马的阉割术。商代末年,栏养已有畜舍、禽舍之分。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关于猪的阉割记载。《易经》:“豮豕之牙吉。”意思是说阉割了的猪,性格就变得驯顺,虽有犀利的牙,也不足为害。《礼记》上提到“豕曰刚鬣,豚曰腯肥”,意思是未阉割的猪皮厚、毛粗,叫“豕”;阉割后的猪,长得膘满臀肥,叫“豚”。

春秋战国时期,家畜和家禽饲养业是农民的一项主要副业,据史料记载,当时各诸侯贵族在祭祀中动用的畜禽,常常是数百上千。春秋末年,吴王筑城养鸭,“周数百里”,说明当时的畜牧业是相当发达的。而且这个时期,列国纷争,战争频繁,战马的需要量很大;耕犁的发明和推广,生产上需要有大量的牛来作动力,所以这个时期不仅需要大量的马、牛,同时更需要大量的跑得快,挽力大的良马和良牛以供军事和生产上的需要。同时马、牛等家畜的创伤和疾病也需要治疗,这样,便促使了相畜术和兽医在这一历史阶段发展。当时有名的相畜专家不少,而且形成许多相法流派。其中很著名的有秦国的伯乐和卫国的宁戚。伯乐以相马著称,宁戚以相牛闻名,他已能根据牛、马的外形来判断其生理机能特点和生产技能,并据此以选留种畜。战国时期,还有了专门从事畜牧兽医的专业人员。《周礼》记载:“兽医,掌疗兽病,疗兽疡。”家禽的人工孵化也大约在这个时期出现。相传我国在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养鸭养鹅,养鸡比这更早。家禽孵化在北方,大都用土缸或火炕孵蛋,靠烧煤炭升温;在南方,一般用木桶或谷围孵蛋,以炒热的谷子为热源。

魏晋时期,黄河流域地区由于北方的许多游牧民族陆续迁入,同汉族人民杂居,一度使当地畜牧业兴盛起来。这个时期,最大成就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问世。《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农学家之一。全书共十卷,十余万字,内容十分广泛。它包括耕田、收种、作物栽培、蔬菜、果树、林木、蚕桑、畜禽、养鱼、酿造、加工等等方面,凡有关农业生产的事,书中应有尽有,因而被人称之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它反映了自西汉末年至北魏时期五百多年间我国在农业生产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以很大篇幅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家畜、家禽饲养历史和经验。

隋唐时期,马在六畜饲养中仍占首要地位。唐代的养马相当发达,唐政府设有专门机构来管理。据《新唐书·兵志》记载,从贞观到麟德的四十来年中,先后养马达706000匹之多。同时还建立了马籍,作为选育良马之用。在养马场,还建立了饲料基地。为了合理地利用饲料,唐政府还规定了家畜的饲料供给标准,当时的饲料标准已相当完备。唐朝后期,出现了《司牧安骥集》一书,对马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比较系统的论述,成为后来重要的兽医学著作。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唐代对耕牛的饲养也很重视,禁止随便宰杀耕牛,唐宣宗大中五年(851)还一度颁布三年之内禁止杀牛的命令。这个时期曾兴起过养鸽之风,唐代名相张九龄曾饲养过鸽子,并戏称之为“飞奴”。

明清时期,作为农家副业的家禽饲养有了很大的发展。单靠天然孵化繁殖已不能满足需要,因而有使用特制工具,以人工加温的“火抱法”产生,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工孵化家禽的景象。这个时期,家畜、家禽肉品加工也空前发达,家畜、家禽的品种繁多,不少品种还传至海外。同时,西方的一些新的家畜、家禽品种如火鸡等亦引入我国,丰富了原有的种类。我国古代在畜牧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成熟的技术和完整的理论,在世界畜牧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THE END
1.中国古代畜牧业发展简史《农业考古》1988年01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洞养圈养的野兽也越来越多,随着岁月的流逝,部分野兽的性情开始渐渐温顺起来,进而驯化为家畜,这样就开始了初期的畜牧业。可见,正是狩猎经济孕育着畜牧业经济的萌芽,原始狩猎开始向畜牧业过渡。随着时间的推 (共9页)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释 甲骨文 释 畜牧业生产 释 发展简史 释 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NOSE198801070.htm
2.中国畜牧业发展史.pdf中国畜牧业发展史.pdf 13页内容提供方:liuquan999 大小:78.51 KB 字数:约1.54万字 发布时间:2020-09-06发布于天津 浏览人气:45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1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中国畜牧业发展史.pdf关闭预览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906/6040152230002240.shtm
3.畜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1. 科技化:更多的科技手段,例如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将用于畜牧业中。 2. 绿色化:推广更环保更安全的养殖方式,实现畜牧业的绿色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小。 3. 品牌化:未来畜牧业将重视品牌发展,打造知名的畜牧业品牌。 4. 规模化、集约化:未来畜牧业将更加集约化和规模化,提高生产效益,减少能源和土地的浪https://b2b.baidu.com/q/aland?q=193A0D081B7C7E6B1C7009337A057304061F1E7D&id=qid4b581c54b130a6ef95306ab47fc3c0dd&answer=400905593755309961&utype=2
4.细说饲料行业发展简史直到1900年代,西方开始使用合成肥料,可更好地控制土壤中氮磷钾水平,使得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发生了一个真正的飞跃。农业生产更加专业化,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这又促进了动物养殖生产,进而在随后的几百年里使得人口翻番。这个发展阶段的后半段被称为“绿色革命”。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M2MTU0MA==&mid=200311759&idx=2&sn=3c21d10b6bfbf607098ec849b19ed436&chksm=29388ea41e4f07b2a63e8958fad66b916ef7c64540f5c70ed1fcf6a2d4a50566d0ef899e45be&scene=27
5.从“养猪春秋”时期到“养猪战国”时代的变革由于养猪战国时期以市场份额为主,这导致很多的养殖场必须提高自身的psy以增加产能,这就会导致更多的大猪企注重种猪育种,尤其市场竞争导致进口种猪价格抬升,加之国际环境的围堵,更多的养猪场会抛弃造不如买的思维,开始努力发展种猪产业。 3.规模化生产 与“春秋”时期小规模的家庭农场相比,“战国”时代的养猪业呈现出https://zhuanlan.zhihu.com/p/676269800
6.现代畜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畜牧业的发展历程)放在天然地洞内或圈以栅栏养起来,以备捕捉不到野兽时食用(一)原始畜牧业 3、初期的畜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 的提高,洞养圈养的野兽也越来越多,随着岁月的流逝,部分野兽的性情开始渐渐温顺起来,进而驯化为家畜,这样就开始了初期的畜牧业。可见, 正是狩猎经济孕育着畜牧业经济的萌芽,原始狩猎开始向畜牧业过渡。3、初期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326/15/28718686_1118416733.shtml
7.中国古代畜牧业发展简史(续)陶牛车 畜牧业 东汉墓 发展简史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OSE1988020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