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新疆玛纳斯县牧野天合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棉秸秆微贮饲料加工区,看着一个个由棉秸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重约150公斤的微贮饲料包,从打包裹膜机的出口处“吐”出,又被装上货运卡车销往各地,合作社理事长周献春开心不已。
“2023年,我们合作社加工了1.2万吨棉秸秆微贮饲料,2024年3月下旬开窖出售,到目前已经销售了4500吨。”周献春说。
“2023年,全疆估算可产生棉秸秆约710万吨。这些棉秸秆可生产微贮饲料1500万吨,可供3500万只羊全年的粗饲料。”孙新文说。
孙新文说,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产棉区,90%以上棉秸秆直接还田,综合利用率不高。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研究,研发了棉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2018年至今,已在全疆示范推广棉秸秆微贮饲料25万吨,并在全疆设置了57个棉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示范点。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了棉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地方标准,包括《棉秸秆配合颗粒饲料生产技术规程》《棉秸秆裹包微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和《棉秸秆饲料化收获技术规范》,这将为促进新疆棉秸秆饲料化利用奠定坚实的技术支撑。
“2024年我们争取棉秸秆微贮饲料示范量50万至100万吨,实现新疆全覆盖。”孙新文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