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市林周县:种草养畜良性循环产业发展助力小康饲草饲草料牦牛

图为在林周县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牦牛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在给牦牛喂饲草料。拉萨融媒记者龙俊霖摄

产业是脱贫之本、富民之基。近年来,林周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培育产业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发挥农牧业优势,将打造饲草产业和提升畜牧养殖业作为发展重点,以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发展饲草规模种植

增加群众家庭收入

为进一步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增收、扩大饲草种植规模,近年来,林周县立足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进行饲草种植。目前,林周县城南部地区饲草已形成了连片种植,为农牧民群众直接增加了经济收入。

近日,记者走进林周县曲嘎强村。2015年,强嘎乡政府在曲嘎强村流转土地827亩,实施规模化种植青饲玉米,为全村发展饲草产业奠定了良好开端。随着土地流转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农户们手中零星、分散的土地得到了有效整合,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曲嘎强村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尝试饲草新品种,饲草种植逐渐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塔穷是曲嘎强村饲草种植大户。他积极响应林周县“在保证青稞等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饲草产业”的号召,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不仅有效保障了家中牲畜的冬季供给,还通过出售饲草,增加了家里的收入。塔穷告诉记者:“我今年种植了30亩左右饲草料,产量1000捆。其中200捆留给自家的牲畜,剩下的800捆打算卖出去。去年我家一捆饲草料卖了50元,现在就等着牧民们来买了。饲草和粮食相比,种植比较简单,成熟以后绑成捆就可以了。”

曲嘎强村共有9100亩田地,今年共种植了青稞1900亩,小麦1750亩,土豆萝卜200亩,油菜花500亩,其余都种植的饲草料。除了曲嘎强村,林周南部各乡(镇)均有饲草种植。目前,全县的饲草种植达10万亩。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种植集中化、规模化发展,近年来,林周县耕、种、播、收全程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其中,曲嘎强村2018年成立了罗玛仓农机合作社,全体村民尝到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红利。

曲嘎强村村委会主任琼琼介绍:“在种植方面,主要由罗玛仓农机合作社来开展连片式统一种植,从春天的播种到后期的收割,对解放劳动力有了很大的帮助。合作社成立的这两年里有了40万元左右的收益。”

种草养畜深入结合

致富增收更有保障

饲草产业的发展是推动畜牧养殖业深入开展的基础。林周县大力发展饲草种植的同时,也推动了区域内牦牛产业的规模养殖。

作为林周县种草养畜示范基地建设的核心项目——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于2019年建成投运。在园区的饲草料加工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饲草原料的搬运。

饲草料加工生产车间主任刘晓明告诉记者:“车间现在共有两条生产线,一条是饲草回刍的加工线,一条是饲料的精料加工生产线。我们在保证整个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饲草料供给后,也会为林周周边地区乃至拉萨的饲草料提供供给,做订单化生产和销售,以保证冬季饲草料的供给,为带动周边区域的养殖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在做好饲草加工的同时,也积极吸纳本地大学生和农牧民就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扩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为后续园区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现已带动就业56人。

截至今年9月,基地共存栏牦牛2529头,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民”模式,园区将逐渐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扶合作社、合作社连农牧民的产业化组织体系,建成全市牦牛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窗口、种源基地、科研基地、农牧民培训基地。

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负责人黄义奎介绍,除园区现有的牦牛养殖外,今年11月开始,我们在县城北部进行牦牛产业养殖试点,养殖户通过以牦牛入股的形式加入到养殖场中,合同期为5年。合同期间,牦牛生产的附加效应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同时优先考虑养殖户在养殖点进行就业。合同期满后,如果养殖户不愿意续签,园区会按照原有的入股牦牛结构将其返还。此次项目试点成功后,将在全县进行推广,带动整个林周县畜牧养殖业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

近年来,林周县进一步明确了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思路,即大力实施以科技为引领、以农牧结合为突破口、以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为基地,探索集饲草种植、牦牛繁育、科学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牦牛产业,为全区牦牛产业发展走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发展新路子。同时通过全产业链条,将饲草种植户、养牛养殖户等有效纳入其中,让群众致富增收更有保障。

THE END
1.农牧生产(精选十篇)1.2 畜牧业生产 农牧场现拥有的2万余只藏系绵羊, 均系从未改良而沿袭下来的种群, 因生产繁殖过程中过于近亲, 生产羔羊出现了畸形等现象, 种群退化严重, 羊只个体小、胴体轻、羊毛少、肉质差, 没有任何市场竞争优势, 种群生产经营产生的效益不大。而且因没有配备兽医, 平均每年因常见病例死亡的牲畜在240~300只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03bq8c2.html
2.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网站[20]任子利,张敏,赵彦玲,琼达,周芳.西藏畜牧业资源调查与肉牛肉羊养殖模式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7,37(14):150-151+212. [21]任子利,宋天增,张健,彭文超,贺昭昭,赵彦玲.红景天多糖对藏猪精液冻后品质及精子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17,37(07):1385-1388+1393. http://www.xza.edu.cn/yxsz/dwkxxy/News_View.asp?NewsID=1615
3.西藏农牧学院西藏农牧学院介绍西藏农牧学院怎么样积极承担“林芝山地沟口藏猪生态养殖模式研究与集成示范”“隆子黑青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班戈县畜牧业综合发展关键技术研究”“西藏自治区核桃遗传资源调查编目”“西藏自治区中(藏)药资源普查”等项目。深度参与青稞增产、牦牛育肥、藏猪产业发展、藏药材驯化育种、藜麦推广、茶叶种植、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http://dev.gaokaoq.com/college/view/id/3403.html
4.山南地区农牧业概况目前全地区民族手工业产品已发展到16类20多个品种,传统藏式地毯已打入国际市场;山南气候宜人,在历史上素有“西藏粮仓”之称,共有45.4万亩肥沃的耕地,是西藏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4693.69万亩草场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畜牧业的发展为毛、革等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全地区共有森林面积15.51万公顷,木材http://www.taaas.org/info/1104/1453.htm
5.西藏那曲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根据各地区实地条件,因地制宜地研发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保护、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毒杂草治理、鼠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并选择藏北高寒草地生态屏障典型植被区及典型退化区进行示范,建立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模式,为探索藏北高原高寒地区退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模式和西藏高寒草地畜牧业良性发展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http://www.lenom.igsnrr.cas.cn/jgsz/kyxt/nqz/202204/t20220428_6440141.html
6.西藏聂荣:龙头企业撬动畜牧业提质增效嘎确生态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人在牛奶生产流水线上工作(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2022年,西藏那曲市聂荣县嘎确牧民专业合作社升级为聂荣县嘎确生态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来,面向全县10个乡镇、124家合作社收购肉奶等原材料及各类畜产品,形成了“龙头公司+合作组织+牧户”的发展模http://tibet.news.cn/20240826/5432f4facba3474e92bdbcfafbec252b/c.html
7.走进西藏看变化(九)西藏:探索高原人工种草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聚焦三农]精彩西部 走进西藏看变化(九)西藏:探索高原人工种草 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2011-07-26 10:26:50 [聚焦三农]三农视点:山东兖州先治病后交钱(201107025)2011-07-26 10:22:57 [聚焦三农]浙江上虞破解招工难(201107025)2011-07-26 09:55:47 [聚焦三农]精彩西部 走进西藏看变化(七)西藏:蔬菜大棚拓https://tv.cctv.com/2011/07/26/VIDE1409102272914602.shtml
8.全区农行首笔“智慧畜牧贷”在拉萨市达孜区落地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下一步,农行西藏分行将以此次新推出的“智慧畜牧贷”作为“敲门砖”,把解决畜牧养殖经营主体抵押担保难的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加大智慧畜牧场景的推广应用和“智慧畜牧贷”的投放力度,为全区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输送金融活水。http://xz.xinhuanet.com/20230706/0124fb27fc884b599fb055d66ecae65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