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024-2030年我国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
1.1.62024-2030年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
1.1.72024-2030年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
1.2.1宏观经济运行
1.2.2经济结构转型
1.2.3固定资产投资
1.2.4居民消费价格
1.2.5消费品市场
1.2.6经济走势分析
1.3.1社会服务供给规模
1.3.2基本养老保险规模
1.3.3职工养老金水平提升
1.3.4老年人消费观念转变
1.3.5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
1.4.1人口规模及结构
1.4.2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4.3家庭结构变迁趋势
1.4.4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1.4.5子女养老的现实困境
2.1.1改革开放前的养老服务体系
2.1.2改革开放后的养老服务体系
2.1.3中国社会福利的社会化发展
2.1.4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2.2.1养老保障规模
参保人数稳步上升。近年来,我国政府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着力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工作,力图实现全民“老有所养”。因此,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保持稳步增长。根据人社部公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年度数据显示,截至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约为35361万人,较上年增长了1237万人,增长3.6%。
2024-2030年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情况
我国养老金基本制度发展历程
我国养老保险的体系构成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金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从1951年创建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并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背景的变化,该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调整,发展日渐成熟。
具体来说,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基本养老保险,亦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它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为保障光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第二层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这是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最后一层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另外,作为对上面三大支柱的补充,1日成立,中国特色的养老金战略储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成立,这是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
2.2.2养老服务覆盖率
2.2.3老龄服务市场规模
目前,我国健康服务产业链主要有五大基本产业群:一是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二是以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四是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五是健康养老产业。
2024-2030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结构(亿元)
2024-2030年我国养老服务行业市场规模
2024-2030年我国健康养老行业市场规模
2.2.4养老服务机构规模
2.2.5养老服务业的带动效应
2.3.1养老服务供给长期以政府为主
2.3.2养老服务机构多为非营利性机构
2.3.3养老服务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2.3.4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启动
2.3.5养老服务业渐趋多元化市场化
2.4.1政府参与公共服务的模式
2.4.2养老服务业的政府行为分析
2.4.3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基本原则
2.4.4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标及内容
2.4.5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2.4.6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发展路径
2.5.1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2.5.2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完善
2.5.3养老服务监管体制亟待调整
2.5.4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政策建议
2.5.5增加养老服务领域公共投入
2.5.6扩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3.1.1美国
3.1.2德国
3.1.3日本
3.1.4新加坡
3.2.1老年人发病率上升
3.2.2养老护理成本提高
3.2.3养老护理服务提供主体
3.2.4外资企业进军中国市场
3.2.5城乡护理需求差异较小
3.2.6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需求大
3.3.1规范养老护理服务质量
3.3.2养老护理员需持证上岗
3.3.3养老护理纳入医保范畴
3.3.4老年护理统一需求评估试点
3.4.1养老护理服务筹资难题
3.4.2老年护理需防范过度服务
3.4.3养老护理服务供应不足
3.4.4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匮乏
3.5.1完善养老护理服务政策体系
3.5.2构建全方位养老护理服务机制
3.5.3鼓励医疗机构提供养老服务
3.5.4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4.1.1家庭养模式的特点
4.1.2家庭养老仍是主要模式
4.1.3居家养老模式SWOT分析
4.1.4各地居家养老模式比较分析
4.1.5家庭养老社会功能逐渐削弱
4.2.1老年人家庭护理的内涵
4.2.2老年人家庭护理的形式
4.2.3老年人家庭护理的需求
4.2.4国外老年人家庭护理模式
4.3.1高血压家庭护理
4.3.2糖尿病家庭护理
4.3.3老年震颤家庭护理
4.3.4老年痴呆家庭护理
4.3.5长期卧床老人家庭护理
4.4.1防跌倒护理
ResearchandAnalysisontheCurrentSituationofChina'sElderlyCareIndustryandMarketOutlookForecastReport(2024Edition)
4.4.2防烫伤护理
4.4.3防压疮护理
4.4.4防窒息护理
4.4.5防走失护理
4.5.1完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4.5.2健全系统的居家养老护理机构
4.5.3加强居家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
4.5.4提供多元化的居家养老护理服务
5.1.1社会养老成为必要补充
5.1.2养老服务机构的主要形式
5.1.3机构养老模式SWOT分析
5.1.4机构养老功能未充分发挥
5.2.1机构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5.2.2机构养老的护理服务需求
5.2.3机构养老的护理服务内容
5.2.4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
5.2.5养老机构护理站基本标准
5.3.1养老机构护理服务分级标准
5.3.2养老机构分级护理服务内容
5.3.3养老机构分级护理的地方探索
5.3.4养老服务分级须引入第三方评估
5.4.1专业护理人才不足
5.4.2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5.4.3服务设施尚不完善
5.5.1发展优势
5.5.2发展劣势
5.5.3服务特点
5.5.4适用性分析
5.6.1养老机构医疗护理能力缺失
5.6.2医疗与养老相融合的必要性
5.6.3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优势
5.6.4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行业前景调研
5.6.5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投资前景研究
6.1.1国内社区服务机构规模
6.1.2社区养老模式SWOT分析
6.1.3社区养老成为新兴模式
6.1.4社区养老有待完善推广
6.2.1社区养老护理的形式
6.2.2社区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
6.2.3社区养老护理服务的优点
6.2.4社区养老护理服务风险因素
6.2.5社区养老护理服务前景展望
6.3.1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内容
6.3.2国外日间照料中心经验借鉴
6.3.3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瓶颈因素
6.3.4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思路
6.4.1社区养老护理多元化服务体系
6.4.2加强社区老年人的保健管理
6.4.3合理设置并利用卫生资源
6.4.4培养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人才
7.1.1失能老人护理服务需求规模
7.1.2失能老人护理服务需求特征
(一)失能老人对生活照料的需求
失能老人因为各种生理机能的日益退化,他们已经或者正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整理了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关于老年人口自理能力的调查数据,选取失能老人的判定标准:“吃饭、上下床、洗澡、上厕所、穿衣和室内走动”6项指标,考察失能老人的自理能力。
我国失能老人的失能程度构成(%)
最基本自理能力中“吃饭”一项,“做不了”的老人已经高达9.6%,“做起来困难”的老年人占全部失能老年人的3.4%其他生活必备自理能力“穿衣”、“上下床”、“上厕所”、“洗澡”、“室内走动”等活动做起来困难的失能老年人占我国失能老人的4%}10%
(二)失能老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失能老人慢性病患病率
在我国老龄人口中失能老人的残疾风险在逐步增加。由于身体机能老化,造成失能老人残疾的风险发生率要大于同年龄阶段的其他人群。失能残疾老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是迫不及待的。在失能老年人中,60-69岁失能残疾人口占残疾老年人口的33.92%;70-79岁失能残疾人口占残疾老年人口的43.73%;80岁以上失能残疾人口占残疾老年人口的22.35%。可见70-79岁之间残疾老年人口最多。一般讲,重度残疾人要有人员护理才能维持生活,老年失能残疾人更是如此。
以上数据显示,失能残疾老年人的生活风险待解决。比较一般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在失能老年人中,自我评价健康状况“较差”的占58.4%,“很差”的占23.0%;而一般老年人中,自我评价健康状况“较差”的占19.5%,“很差”的仅占5.0%。而在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中,自我评价健康状况“较差”的要占26.1%,“很差”的占8.3%。
综上所述,无论是客观指标还是主观指标,都反映了占我国60%}80%的失能老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在医疗服务、老年照料与老年看护方面更需要有社会化的护理服务来满足失能老人的生活需求。
7.1.3失能老人护理服务供给情况分析
7.1.4失能老人护理服务供需分析
7.1.5失能老人护理服务行业困境
7.1.6失能老人护理市场投资前景研究
中國養老護理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4版)
7.2.1定时洗澡
7.2.2口腔护理
7.2.3辅助排痰
7.2.4协助翻身
7.2.5整理床铺
7.3.1总体规模
7.3.2供需分析
7.3.3静安模式
7.3.4医养结合模式
7.3.5居家护理保障
7.3.6护理费列入医保
7.4.1总体规模
7.4.2居家护理模式
7.4.3护理成本分析
7.4.4服务机构改制
7.4.5投资预测分析
7.5.1总体规模
7.5.2硬件投入
7.5.3专业化服务
7.5.4保障机制
8.1.1呼吸系统的变化
8.1.2循环系统的变化
8.1.3神经系统的变化
8.1.4空腔脏器的变化
8.1.5实质脏器的老化
8.1.6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变化
8.2.1惶恐遗弃感
8.2.2孤独寂寞感
8.2.3焦虑抑郁感
8.2.4多疑自卑感
8.3.1购买力
8.3.2购买欲望
8.3.3影响因素
8.4.1性质特征
8.4.2行为特征
8.4.3思想特征
8.4.4质量特征
8.4.5内在特征
9.1.1养老护理用品需求增长
9.1.2养老护理用品消费行为
9.1.3养老护理用品品牌分析
9.1.4养老护理用品SWOT分析
9.2.1全球成人失禁用品市场规模
9.2.2中国成人失禁用品市场规模
9.2.3国内成人失禁用品消费观念
9.2.4成人失禁用品市场存在问题
9.2.5成人失禁用品市场前景展望
9.3.1保健品市场发展规模
9.3.2老年保健品市场崛起
9.3.3老年保健品需求分析
9.3.4老年保健品消费特征
9.3.5老年保健品营销策略
9.4.1助听器市场特征
9.4.2助听器市场需求
9.4.3助听器市场困境
9.4.4助听器市场前景
9.5.1养老护理用品宣传策略
9.5.2养老护理用品销售策略
9.5.3养老护理用品品牌策略
10.1.1老年医疗及精神卫生情况分析
10.1.2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分析
10.1.3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规模
10.1.4老年医疗服务需求规模
10.1.5老年医疗连续性服务模式
10.1.6老龄化推动医疗费用增长
ZhongGuoYangLaoHuLiHangYeXianZhuangDiaoYanFenXiJiShiChangQianJingYuCeBaoGao(2024Ban)
10.2.1老龄化推动药品市场扩容
10.2.2老年心血管中成药市场增长
10.2.3抗老年痴呆药物研发进展
10.2.4老年人专用药市场亟待完善
10.2.5老年人用药市场前景广阔
10.3.1老年医疗器械主要产品
10.3.2老年医疗器械需求增长
10.3.3老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10.3.4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机遇
10.3.5老年一次性医疗器械前景
10.4.2老年康复管理
10.4.3老年健康体检
10.4.4老年健康信息化
11.1.1《护理保险法》及其实施
11.1.2护理保险改革的背景和目的
11.1.3打造新型护理预防体制
11.1.4创建地区援助体系
11.1.5护理保险改革的意义
11.2.1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不足
11.2.2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基础
11.2.3发展社区服务缓解机构养老压力
11.2.4发展长期照护保险金应对经济压力
11.3.1国外主要长期护理保险模式
11.3.2长期护理服务的筹资模式
11.3.3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构建思路
11.3.4实行多种模式和类型并存互补
11.3.5健全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政策路径
11.4.1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经营制度
11.4.2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监管制度
11.4.3老年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制度
11.4.4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配套措施
12.1.1美国的养老护理职业群
12.1.2中国的养老护理职业群
12.1.3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描述比较
12.1.4养老护理职业群发展的启示
12.2.1用工需求
12.2.2工作强度
12.2.3薪资水平
12.2.4职业等级
12.2.5社会认同感
12.3.1人才流失严重
12.3.2职业发展空间小
12.3.3培训机制不健全
12.3.4劳动保障须加强
12.4.1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12.4.2专业人才选用机制
12.4.3专业人才评价机制
12.4.4专业人才激励机制
12.5.1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简述
12.5.2《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2002版)
12.5.3《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2011版)
13.1.1税费减免
13.1.2财政补贴
13.1.3自主定价
13.1.4政府购买服务
13.1.5鼓励外商投资
13.2.1盈利水平
13.2.2薪资成本
13.2.3政府补贴
中国養老介護業界の現状調査分析及び市場見通し予測報告(20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