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提升社会化能力,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经研究,学校决定开展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培养创新意识、启迪创意思维、提升创造能力、造就创业人才
二、大赛组委会
成员单位:教务处、科技外事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校团委。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团委。
三、大赛分组
大赛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设置五个组别。申报的项目组别分为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五个组别。具体内容如下:
——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突出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网络信息、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林牧渔、电子商务、旅游休闲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医疗服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四、参赛形式
以创业团队形式参赛,原则上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团队。
五、其他要求
4.参赛团队应当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企业分析,上报的创业计划书内容要完整、具体、深入,具有实施可能性。一般包括产业背景、公司情况、市场调查和分析、公司战略的总体进度安排、团队及企业经济状况、财务预测假定等几个方面内容,并可辅助图形、表格、调查问卷等,用以描述公司的创业机会,以及把握这一机会的过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提示风险和预期回报等。
创业计划书财务部分应至少包括四项内容:财务政策部分具体包含筹资计划、资金结构与规模、会计政策;财务预测部分(应为5-7年,不能少于5年)具体包含销售预测、成本与费用预测、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预计现金流量表;财务分析部分具体包含财务报表分析、可行性分析;风险资本退出机制部分。
六、大赛安排
大赛由创新创业学院承办,大赛整体从2024年3月持续至2024年11月,包括选拔推荐、校级复赛、校级决赛、省赛国赛等阶段。
(一)选拔推荐阶段(2024年4月初)
各学院组织挖掘潜力大、基础好的项目选题进行院级立项,帮助项目团队选配指导教师,进行全程培育指导,组织开展院级竞赛,参赛项目要进行书面评审和展示问辩,择优推荐优秀项目到学校大赛组委会,原则上每个学院推荐5个项目。
(二)校级复赛阶段(2024年4月中旬)
大赛组委会组织校级书面评审,进入校级复赛。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培育项目进行打磨提升。
(三)校级决赛阶段(2024年4月中旬)
大赛组委会组织评审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集中评审,推荐产生参加校内终审决赛的项目。严格按照国赛组织形式,组织校内终审决赛。
(四)省赛国赛阶段(2024年5月-11月)
七、奖项设置
校内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所有获奖团队将发放奖励证书,并给予学时奖励。
八、作品提交
各学院将参赛作品统计表、竞赛项目申报表、创业计划书的电子版(各项材料见附件2-4),于2024年4月31日18:00前完成校内报送。各二级学院团总支书记担任活动负责人,负责与大赛组委会的沟通协调。
附件1.“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章程
2.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作品统计表
3.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申报表
4.创业计划书封面样式及提纲模板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挑战杯”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组委会
2024年3月26日
附件1: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第二条竞赛的宗旨:培养创新意识、启迪创意思维、提升创造能力、造就创业人才。
第三条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弘扬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和提高创新、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潜力的优秀人才。
第四条竞赛的基本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通过申报商业计划书参赛,有条件的团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商业运营实践;聘请专家评定出具备一定操作性、应用性以及良好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作品和成果的交流、展览、转让活动。
在符合竞赛宗旨、具有良好导向的前提下,竞赛可设立专项赛事,具体规则另行制定和颁布。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竞赛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并对全国组织委员会和全国评审委员会提交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
第六条竞赛设立全国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全国组织委员会设主任一至二名,副主任若干名。
第七条全国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如下:
1.审议、修改竞赛章程;
2.筹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
3.确定竞赛承办单位;
4.议决其它应由组织委员会议决的事项。
第八条全国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按照全国组织委员会通过的章程组织竞赛活动并向全国组织委员会报告工作。秘书处设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名,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有关负责人担任。
全国评审委员会经全国组织委员会批准成立,有权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所规定的原则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第十条全国评审委员会职责如下:
1.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基础上制定评审实施细则;
2.接受对参赛作品资格的质疑投诉并进行判定;
3.审看参赛作品,与作者进行问辩;
4.确定参赛作品获奖等次。
第十一条各省(区、市)、各高校须举办与全国竞赛接轨的届次化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各省(区、市)团委、科协、教育部门、学联联合设立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负责本省(区、市)竞赛的组织协调、参赛作品资格审查和作品初评等有关工作。
第三章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第十二条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参赛。
第十四条参赛形式: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申报,以创业团队形式参赛,原则上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
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作品,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作品的申报单位。
第十五条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第十六条每个学校选送参加主体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3件(专项竞赛名额另计),每人(每个团队)限报1件。参赛作品须经过本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和本省(区、市)评审委员会初步评定,方可上报全国组织委员会办公室。各省(区、市)选送全国竞赛的作品数额由主办单位统一确定。
第四章展览、交流、孵化
第十七条全国组织委员会将在竞赛决赛阶段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展示活动和适时举办其它活动,丰富“挑战杯”竞赛的内容。
第十八条全国组织委员会拥有组织转让及孵化获奖作品的优先权。成果产权及利益分配由学校和作者协商确定。全国组织委员会可结集出版竞赛获奖作品及评委评语。
第十九条在每届竞赛举办期间,全国组织委员会将适时在全国范围遴选确定若干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区,并联合园区及风险投资机构举办项目对接和孵化活动,对竞赛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优先转化。
第二十条全国组织委员会将适时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加强与有关方面特别是创业投资公司、金融机构等方面的合作,为高校学生通过参与竞赛实现创业提供支持。
第五章奖励
第二十一条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各省(区、市)报送的参赛作品进行复审,评出参赛作品总数的90%左右进入决赛。竞赛决赛设金奖、银奖、铜奖,各等次奖分别约占进入决赛作品总数的10%、20%和70%;各组参赛作品获奖比例原则上相同。
全国评审委员会将在复赛、决赛阶段,针对已创业(甲类)与未创业(乙类)两类作品实行相同的评审规则;计算总分时,将视已创业作品的实际运营情况,在其实得总分基础上给予1%—5%的加分。
专项赛事单独设置奖项。
第二十二条参加全国终审决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的,由全国组织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并视情况给予奖励。参加各省(区、市)预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而又未进入全国竞赛的,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
第二十三条竞赛设20个左右的省级优秀组织奖和进入决赛高校数30%左右的高校优秀组织奖,奖励在竞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省份和高校。优秀组织奖的评选主要依据为网络报备作品的数量和进入决赛作品的质量。省级优秀组织奖由主办单位评定,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高校优秀组织奖由各省(区、市)组织委员会提名,主办单位评定后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
第二十四条在符合本章程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全国组织委员会可联合社会有关方面设立、评选专项奖。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竞赛结束后,对获奖作品保留一个月的质疑投诉期。若收到投诉,竞赛领导小组将委托主办单位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经调查,如确认该作品资格不符者,取消该作品获得的奖励,取消该校、该省所获的优秀组织奖,通报全国组织委员会成员单位;并视情节给予所在学校取消参赛资格或其它处罚。
竞赛组委会保护投诉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六条竞赛承办单位有权以全国组织委员会名义寻求赞助。
第二十八条本章程自全国组织委员会通过之日起生效,由竞赛主办单位及全国组织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附件2: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作品统计表
学院(盖章):学院负责人:联系方式: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项目负责人
指导教师
负责人联系方式
负责人学历
附件3: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
申报表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指导老师:
申报单位:
申报日期:
二〇二四年三月
填表须知
一、本表所填各项内容须双面打印后提交,填写内容语言应规范,字迹要清晰易辨。
二、申报表报送一式两份。栏目空格不够时,可另行加页。
三、每个项目的负责人仅限1名。参赛项目团队成员一般不得多于10人。
创业计划竞赛项目申报表
作品名称
作品分组
A.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组;
B.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组;
C.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组;
D.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E.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组。
报送学院
团队
主要
成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院、年级、专业
备注
(负责人、成员职务)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邮编
手机号
作品简介
(300字以内)
学院
意见
盖章:
年月日
校级评委会
附件4: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创
业
计
划
书
项目名称:
参赛类别:
指导教师:
团队成员:
创业计划书提纲模板
为方便参赛者制作创业计划书,现将有关要点列举如下,供参考:
(一)字数:3000字左右
(二)内容:
1.公司的名称
2.公司的背景和结构
3.产品以及售后服务分析
4.市场分析
简要描述公司所在行业、市场、专向补充区域;简要描述行业发展趋势、目标市场;是否有新生市场,如果有,描述如何发展新生市场。
5.竞争力分析
根据产品、价格、市场份额、地区、特征及财务力量;分析主要竞争者,分析进入市场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