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身份”限制,取消!往届生高校毕业生应届毕业生

1月2日,四川省人社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就业领域改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针对招聘领域提出了较为重要的调整,明确要求,按照统一部署,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限制,调整机关公招年龄上限;支持事业单位适当放宽招聘年龄条件;鼓励企业放宽用工年龄限制。

此前,山东、广西、贵州、湖南等多地人社部门发文,调整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标准,明确在省内事业编等用人单位招聘中,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等作限制,仍可按照应届生身份报考。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应届生身份逐渐松绑和淡化正成为趋势。

“应届生福利”,有多香?

每年毕业季,“建议大家珍惜应届生身份”的话题都会冲上热搜,应届生身份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一直以来,“应届生身份”在就业市场和考公中被视为一块有力的“金字招牌”,享有诸多政策优惠和岗位倾斜。比如,在公务员考试中,很多岗位都仅招录应届毕业生。2024年,国考计划招录3.96万人,设置了2.6万个岗位计划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

除了公务员考试以外,近年来不少企事业单位招聘正向应届生倾斜,其中,国企招聘高校毕业生力度之大最为显著。

据国务院国资委公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国企招录高校毕业生超过76万人、同比增长23.4%,央企招录36.8万人、同比增长23.9%。今年7月,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延续实施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增人增资等政策,并将政策期限一次性延长2年,稳定就业预期。

四川、河南等省也出台政策,政策鼓励国企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河南省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在8月9日共同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国有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强调国有企业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要保持一定比例,招收2024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原则上不低于2023届招收人数。

图源: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此外,无论是央企、世界500强还是互联网大厂,基本上都设有只面向应届生的校园招聘,对于应届生求职来说,相比于难度更大的社招,参加校园招聘是进入一些知名企业的最优选择。

在落户限制上,应届生屡获援助,有的城市甚至开启了“绿色通道”吸引优秀应届毕业生。以上海为例,博士应届生,各研究所、各高校硕士应届生,清北复交同济和华师大等高校本科应届生均可以直接落户。

放宽标准,为就业“松绑”

然而,“应届生”身份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羁绊”。

由于“交了社保就不算应届生”等不成文规定,许多毕业生对于首次就业格外谨慎。有不少志在考公考编的同学不敢工作,宁愿选择缓就业、慢就业以报考应届生专设岗位;有为保应届生身份选择不签订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保的;更有已经工作的往届生为了考公,不得不考研来重拾应届生身份“曲线救国”。

据智联招聘2024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应届生慢就业的比重已达19.1%;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受访学生身边有同学主动延毕,超过四成同学延毕就是为了保留应届生身份。

图源:小红书

原本对应届毕业生身份认定的初衷,是为找不准方向、尚未落实工作的学生,营造一个接轨社会的“缓冲期”。可眼下,这种身份性限制为求职者的“社会时钟”戴上了镣铐,一旦考公考编没有上岸,转去就业市场重新求职的大学生们,将要面对更残酷的竞争——两年的空档期叠加工作经验为零,让他们的竞争力处于更加弱势的一方。

种种现实困境都说明,以往的应届生身份制度,已经失去其在某些场景中的保障意义,限制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对其进行调整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呼吁淡化甚至取消应届生身份,给所有高校毕业生平等的就业机会。

2022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胡卫提出,从短期看,可将高校毕业生择业期适当予以延长。从长期看,要逐步取消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政策,也要打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对招聘对象所作的应届生身份限制,从根本上改革已经过时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升学、劳动及人事政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则提到,当前就业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光是应届生压力大,往届生也有就业压力。严格地区分应届生和往届生事实上会造成就业不公平,“不管是哪一类学生,存在的都是能不能就业的问题”。

多个省份放宽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试错机会,有助于让大学生不必再害怕失去应届生身份,不用在考公考编失败后死磕脱产二战、三战,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备考,也能在职场生涯起步阶段,放开手脚探索尝试,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职业甚至事业。

THE END
1.官方发布!拟取消应届生身份限制,放宽考编年龄条件2023年9月1日至报名截止日期间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并已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和在国家规定的2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报考限高校应届毕业生报考的岗位。 注意: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函授、自学考试、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5NDg3NjMzOA==&mid=2247514383&idx=1&sn=a9c2afcd99ab15c4749d67122209d80c&chksm=c1155089aa62118acaf6ed5697f4904982db53392b3d05099a0e1b36bfbe68984518675b916e&scene=27
2.多省放宽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资讯·热点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应届生身份逐渐松绑和淡化正成为趋势。近日,山东、湖南、贵州、广西等多个省份发文,调整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明确在省内事业单位招考中,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的情况,但各省份对应届生身份的调整范围有所不同。具体情况如下。 https://gdjy.axhu.edu.cn/contents/3428/238082.html
3.多地虽放宽应届生标准,但应届生身份仍很值钱,应注意什么问题?因此,多地人社部门发文近期调整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放宽毕业生择业期保护政策,如延长应届生“保质期”,明确该群体为近2至3年内毕业的高校生;有过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情况不再作为应届毕业生的否定项。这些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期内多试错,以换赛道的方式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297047036361738&wfr=spider&for=pc
4.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简称信息网,是政府公益性服务网站,以服务毕业生、方便用人单位为宗旨,以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毕业生就业为目的,覆盖山东、辐射全国。是集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业务处理和毕业生求职择业、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https://www.sdgxbys.cn/index.html
5.河南省2019年高校选调优秀应届毕业生公告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2019年继续定向一 流大学建设高校和省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选调优秀应届毕业生到省辖市市直党政机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调范围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省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9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应届https://gwy.haedu.cn/gongwuzhaolu/xuandiaosheng/2018/1026/1045633.html
6.江西省2024年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考试网上报名专题报名入口1、请勿使用手机报名2、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进行登录考务文件省内高校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报名推荐表.doc省外高校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报名推荐表.dochttps://jx.huatu.com/2023/1101/1828308.html
7.唐山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手册已经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后就会失去应届生身份;超过择业期(2年),不管是否找到工作,应届生身份都会失效。 二、毕业前注意事项 (一)报到及档案转递 (1)毕业院校为河北省内高校或毕业生自持档案,毕业生档案存放在其户籍所在地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2)毕业院校为河北省外的高校,毕业生需到生源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http://tsc.bysjy.com.cn/detail/news?id=736193&type_id=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