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场变革的回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纪实

而这只是鄂尔多斯市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鄂尔多斯市草原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牧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鄂尔多斯市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与草原的过渡地带,是典型的荒漠化草原,草原畜牧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源于几代人接续完成的三场变革。

第一场:草原“绿色战役”

上世纪末,鄂尔多斯黄沙遮天蔽日,草场荒漠化严重。

进入新世纪,面对十年九旱、生态严重恶化、农牧民收入徘徊不前的现实,鄂尔多斯市开始了一场长达几十年没有硝烟的草原畜牧业“绿色战役”,持续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持续促进草原牧区又快又好发展。

2000年,鄂尔多斯市提出“建设绿色大市和畜牧业强市”思路,在全区率先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以草定畜政策”,全面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到2009年底,全市禁牧草原面积达351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39.9%,700万头(只)牲畜实现了舍饲;休牧草原面积529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60.1%,500万头(只)牲畜实现半舍饲。

为全面推动禁牧、休牧政策落实,提升舍饲养殖水平,鄂尔多斯市大力发展饲草料基地,支持基础棚圈建设,加强舍饲养殖技术指导服务。

终于在几年后,经过“禁牧革命”的阵痛期,生态明显恢复的同时,农牧民也尝到了甜头。“生态恢复相当快,而且养羊户禁牧后,羊上膘快,利润高。现在山上绿绿的,水土流失不严重。禁牧是好事。”准格尔旗牧民吴有感触良多。

2007年4月10日,全国春季禁牧休牧启动仪式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举行。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全国范围推行禁牧休牧的总动员在鄂尔多斯市启动。

2011年,国家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开展禁牧、休牧的草原进行补贴。鄂尔多斯市为了促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落实,在自治区补奖标准的基础上,给予禁牧配套每亩补贴2元、休牧配套每亩补贴1元、多年生牧草每亩补贴10元的政策支持,市旗两级配套资金共计13011.5万元。

经过十几年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政策实施,草原畜牧生态明显提升,农牧民保护草原的主人翁意识也明显加强。

“我的草场有6000多亩,即使不在休牧季节,只要草场质量不行,我也会主动圈起来不让羊进去。”鄂托克旗棋盘井镇牧民巴特尔说。

第二场:牲畜“种子工程”

2007年,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全力推进牲畜种子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大量引进和推广国内外优良品种种畜,完善重点种畜场基础建设,广泛应用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新技术,改进家畜改良运营机制,加强种畜监管和劣质种畜淘汰工作,充分发挥畜牧种子“芯片”效应,促进养殖业提质增效,缓减草原生态压力。从2008年到2012年,全市牲畜种子工程累计投入资金5300万元,经过5年的牲畜“种子工程”建设,大小畜良改率达到99.2%,牲畜个体产量和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传统养殖观念,老百姓注重养殖数量上的扩张,而忽视质量的提升,重存栏,轻出栏,出栏周期长,出栏率很低。

“哎,那个时候真是啥也不懂,就想着多养几只,也不管它多久出栏,公羊就用自己羊下的,根本就不知道啥品种。”达拉特旗恩格贝镇牧民苏飞回忆,“现在公羊用的肉羊萨福克,出栏一只羊能宰50多斤,比20年前多差不多20斤。”

5年的“种子工程”建设,累计普查鉴定种公畜38.6万头(只),淘汰不合格种公畜5.2万头(只)。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结构科学的牲畜良种繁育、良种推广和种畜监管“三大”体系,从长远来看,养殖效益提升了,农牧民收入也明显增加,还可以从“减畜精养”的畜牧方式中释放出多余的劳动力。

第三场:羊绒“产业革命”

绒山羊是鄂尔多斯市草原上最多的畜种,长年保持在600万只以上,绒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着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接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全面推进羊绒产业振兴。从养殖基地、羊绒收储、加工销售、品牌建设、园区打造各方面全产业链推进。

2022年,绒山羊存栏较2012年仅增长4.5%,羊绒产量却较2012年增长39.3%,绒山羊产业也成为自治区重要产业链之一,全产业链产值达170亿元。2022年,鄂尔多斯市荣获“中国绒都”荣誉称号。

在利好政策的持续驱动下,阿尔巴斯原绒优质优价体系不断健全,真正实现了按质论价,绒山羊养殖提质增效越来越明显。

“300多只阿尔巴斯绒山羊卖羊绒收入14万多元。绒越细价越高,我们的绒在15微米以下,极个别有11.3微米,一只阿尔巴斯绒山羊产绒0.5公斤到1公斤左右。”说起绒产量,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巴音乌素嘎查牧民布仁难掩喜悦。

党的二十大后,鄂尔多斯市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绿色发展战略定位,坚持用工业化思维武装现代农牧业,提出了构筑世界级羊绒产业远大目标,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2022年12月30日,鄂尔多斯市出台了《构筑世界级羊绒产业行动方案》,市本级预算每年安排资金1亿元用于羊绒产业振兴,连续实施5年,提出用工业化思维全面壮大提升羊绒产业链。立足于草原生态修复和优质种质资源的保护,建设一批智能化标准化十足的“统养共富”万亩示范牧场。围绕优质绒山羊种质资源挖掘,推动绒山羊种业振兴,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以建立优质优价机制为抓手,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打响“阿尔巴斯”原绒品牌,提升羊绒制品国家化水平和知名度,打造全国最大的原绒流通基地和世界羊绒集散中心。

“我们合作社计划流转周边3.5万亩草场,打造数字草原、现代智慧牧场,牧民可以按照草场、家畜、劳动力等份额入股合作,有效解决了当前劳动力不足、发展空间有限的问题,既提升了农牧民的收益,也更科学地保护草原。”鄂托克旗牧云农牧业合作社负责人傲云毕力格说起正在建设的牧区现代化大牧场信心满满。

THE END
1.鄂尔多斯市农牧局鄂尔多斯市农牧局部署“根数据库”一表通系统, 2025-01-03 自治区农牧厅工作组到鄂尔多斯市开展畜牧兽医监 2025-01-07 部门动态旗区动态通知公告 01-102025 全方位多举措助力畜牧业蓬勃发展 01-102025 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召开2024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 http://nmj.ordos.gov.cn/
2.鄂尔多斯市恒茂畜牧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了解企业详情:付费查询鄂尔多斯市恒茂畜牧业有限公司的企业法人、经营状态、注册资本、企业类型、登记日期、经营期限、企业地址、经营范围、股东信息、成员信息、公司年报、投资公司、企业高管、分支机构、商标信息、诉讼信息、变更信息、经营异常信息、对外投资等等。 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neimenggu/name/%E9%84%82%E5%B0%94%E5%A4%9A%E6%96%AF%E5%B8%82%E5%BA%B7%E5%AE%81%E7%95%9C%E7%89%A7%E4%B8%9A%E6%9C%89%E9%99%90%E5%85%AC%E5%8F%B8
3.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发展良种先行种业是畜牧业发展的芯片,对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和品质至关重要,也是畜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优质畜种的培育是实现畜牧业高效发展的关键,只有做到种业振兴,才能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鄂尔多斯细毛羊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历经30多年精心培育而成。母本是当地蒙古羊,父本以新疆细毛羊为主,导入少量苏联美利奴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951464202796429&wfr=spider&for=pc
4.向更高质量要答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端肉牛产业发展掠影在今年8月底,乌审旗与认养一头牛公司签下48亿元“牛”单,建设的高端肉牛一二三产融合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规划存栏10万头规模的高端肉牛养殖基地,将为当地高端肉牛养殖、精深加工、冷链配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肉牛产业发展以及鄂尔多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https://new.qq.com/rain/a/20231101A035JZ00
5.大数据引领现代畜牧业鄂尔多斯实现“云端牧场”大数据引领现代畜牧业 鄂尔多斯实现“云端牧场” 00:00 01:17 世纪大讲堂 凤凰学术演讲类节目,每周六播出 来自香港 大数据引领现代畜牧业 鄂尔多斯实现“云端牧场”https://feng.ifeng.com/c/7vKpT6VMMUa
6.总投资2043.86万元!鄂尔多斯一良种肉牛种牛繁育基地建成投产鄂尔多斯市嘉远生态 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额尔和图良种肉牛种牛 繁育基地建成投产 该基地规划分两期实施 项目总投资2043.86万元 目前一期已达到 养殖500头种牛的生产能力 二期规划种牛存栏2000头 该基地实行 “基地+合作社+养殖大户”的模式 以额尔和图嘎查为中心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782069
7.鄂尔多斯东胜区其他未列明畜牧业企业名录搜产品 内蒙古旗奕种养殖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 花卉种植、谷物种植、蔬菜种植、水果种植、树木种植经营、初级农产品收购、农副产品销售、谷物销售、智能农 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泊江海子镇海畔村苗家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万元)成立时间:2024-04-16 https://eerduosi.11467.com/dongsheng/s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