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石河子832003)
内容提要:本文构建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分析法对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农业处于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新疆的农业国际竞争力要高于中亚各国,在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业增长获利能力方面存在竞争优势,但在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国际化程度方面处于劣势。新疆应在发挥农业生产优势的同时,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率,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外市场。
关键词:新疆;中亚五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分析法
新疆从东北至西南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接壤,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近邻。新疆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大通道,具备了与中亚五国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地缘优势,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新疆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气候特殊,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条件,而与新疆毗邻的中亚五国也都是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区,双方在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地缘文化等方面存在相似性,在农业资源、技术优势等方面存在互补性,但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上存在竞争性。因此,研究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国际竞争力,深入了解双方农业发展水平,对加强和扩大双边农业经济合作、促进新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针对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业构建了评价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分析法对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一、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概况
新疆与中亚国家地处远离海洋的内陆区域,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而且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十分有利于优质粮棉、甜菜和特色林果等农作物的生长。新疆农业用地面积630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9%,其中耕地面积412万公顷、草地面积5111万公顷、森林面积676万公顷。中亚五国农业用地面积总计2826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71.9%,其中哈萨克斯坦的农业用地面积为20790万公顷、吉尔吉斯斯坦为1073万公顷、塔吉克斯坦为473万公顷、土库曼斯坦为3262万公顷、乌兹别克斯坦为2662万公顷。由于地缘关系,新疆与中亚五国在气候、光热和土地等自然资源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而形成的农业结构都是以种植业、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为主。
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农业发展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从农业增加值来看,按照当年平均汇价计算,新疆的农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34.81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99.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4.3%;中亚五国的农业增加值则由126.42亿美元增长到186.8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12%。中亚五国中,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业增加值在2001年为38.76亿美元,居中亚第一,但到2006年已落居第二,2001—2008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只为5.3%;哈萨克斯坦的农业发展很快,农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19.94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80.0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19%,在2006年超越乌兹别克斯坦成为中亚第一;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农业发展居中,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9%和11.6%;塔吉克斯坦的农业增加值一直排名最后,但发展速度最快,年平均增长20.9%。
表12001—2008年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业增加值(亿美元)
(二)种植业
在广义的农业总产值构成中,新疆的种植业产值在2009年为898.6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69.3%,在新疆农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新疆的粮食生产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棉花和甜菜为主;随着周边国家对新鲜蔬菜的需求量增长,新疆各种蔬菜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由2000年的527.84万吨上升到2009年的1383.21万吨;其他农作物如油料、果用瓜、苜蓿等也在新疆农产品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亚五国的粮食生产主要以小麦为主,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小麦生产大国,2008年小麦产量分别为1253.8万吨和614.7万吨;经济作物主要以棉花为主,乌兹别克斯坦的棉产量最高,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出口国;另外,蔬菜瓜果也是乌兹别克斯坦重要的出口农产品,2008年生产蔬菜瓜果620万吨,位居中亚第一(见表2)。
表22008年新疆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作物产量(万吨)
(三)畜牧业
新疆作为中国五大传统牧区之一,自古以来就以丰美的草原、优良的畜种享誉国内外。2009年新疆畜牧业产值为318.37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24.5%,在新疆农业构成中仅次于种植业。新疆与中亚五国的畜牧业主要以绵羊、山羊和牛为主,从2008年的牲畜存栏数来看,新疆的绵羊和山羊存栏数高于中亚各国,而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牛存栏数均高于新疆(见表3)。从2008年畜牧产品种类和产量来看,新疆的肉类和禽蛋产品的产量高于中亚各国,但人均占有量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相当;中亚五国的奶产品产量很高,而且人均占有量远远高于新疆。
表32008年新疆与中亚五国牲畜存栏数及主要畜牧产品产量(万头,万吨)
(四)林果业
新疆素来都有瓜果之乡的美誉,阿克苏苹果、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和田核桃、喀什巴旦木、库车银杏等特色农产品因其品质好、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等优势,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显示出了较强的优势。目前,新疆林果种植面积已超过1300万亩,年果品总产量达到450万吨,产值达到80亿元,果品储藏保鲜和加工处理能力超过130万吨,农民人均林果收入超过400元[1]。中亚国家的气候及土壤条件很适宜林果产品的生长,种植的葡萄和瓜果含糖量很高。作为中亚五国水果生产第一的乌兹别克斯坦,盛产多种林果产品,除满足本国市场需要外还大量出口到周边国家,葡萄等瓜果已经成为该国重要的出口产品(柴利,2008)。从林果品的产量来看,新疆在葡萄、杏和梨等产品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产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中亚五国的林果业以葡萄、苹果和杏等产品为主,乌兹别克斯坦的产量最高(见表4)。
表42008年新疆与中亚五国林果产品产量(万吨)
二、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见表5)。
表5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对各竞争主体的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衡量时,本文使用的是综合评价分析法,采取了较为常用的简单线性加权法来计算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值。即把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各个指标先化为无量纲的分值,再按照它们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从而得出一个容易比较的、量化的结果,能够直接显示出中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对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的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采取极值法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即标准化,使不同的各类指标值转化为可以进行计算的数值。具体处理方法为:其中,Iij为第i个竞争力主体的第j项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标准化值,Cij为第i个竞争力主体的第j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值,分别为所有竞争力主题中第j项指标的原始数据系列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第二步,对指标的标准化值进行加权计算。权重的选择采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各级指标的总权值等于1。本文采用问卷方式请研究该问题的专家进行打分,将打的分数综合平均后作为权重(结果见表5)。
第三步,从具体的指标开始,逐项分层加权计算,最后汇总结果,得到各竞争主体的农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值,最后进行国际比较。计算综合评价值的公式为:,其中,ACI(Acultur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Index)代表某个竞争力主体的农业国际竞争力指数;n=5代表农业国际竞争力的5个一级指标,m为农业国际竞争力第i个一级指标包含的二级指标的个数,Pij为第i个一级指标的第j个二级指标无量钢化处理后的标准化值,Wij为第i个一级指标的第j个二级指标的权重,W为第i个一级指标的权重。
三、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结果及分析
运用上述方法和Excel软件对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始数据进行测算,得到表6的计算结果。根据农业国际竞争力指数(ACI)的大小,将ACI值划分成不同档次标准,以此来衡量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各档次ACI值的具体大小设定如下:ACI≥60,农业竞争力较强;40≤ACI<60,农业竞争力次强;20≤ACI<40,农业竞争力中等;ACI<20,农业竞争力较差[5]。
表6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分排名
从农业国际竞争力指数ACI值来看,新疆的ACI值为64.0566,农业国际竞争力处于较强水平,在所有竞争力主体中排名第一;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业国际竞争力指数ACI值分别为47.8479和46.8349,农业国际竞争力处于次强水平,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排名后三位的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农业国际竞争力指数ACI值分别为34.0443、30.5974和24.0866,农业国际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
从每个竞争力主体的5个影响因素排名来看,影响各自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存在很大差异。新疆在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业增长获利能力上竞争力很强,而哈萨克斯坦在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国际化程度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乌兹别克斯坦在农业技术创新上具有竞争优势。可见,新疆与中亚五国在农业产业竞争力方面各具不同的竞争优势。
表7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各项具体指标得分
注:得分为0的指标是数据标准化的结果,表明该国家的这个指标在所有竞争体中处于最低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新疆与中亚国家拥有丰富的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形成了以种植业、畜牧业和林果业为主的农业结构,而且农业发展处于稳定增长态势。新疆的谷物、棉花、蔬菜瓜果、肉类和特色林果等农产品产量很高;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业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国家,在小麦、大麦和奶产品产量上均高于新疆,其中哈萨克斯坦的小麦、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和蔬菜瓜果是中亚重要的出口农产品。第二,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的实证结果表明,新疆综合农业国际竞争力强于中亚各国,在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业增长获利能力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但在农产品国际化程度、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业技术创新方面还处于劣势;在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农业国际竞争力最强,吉尔吉斯斯坦最弱,其中哈萨克斯坦的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国际化程度、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业技术创新得分排名第一,具有各自的农业竞争力优势。
鉴于新疆农业发展情况,本文提出进一步提高新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几点建议:第一,政府应加大对农业领域的教育科研投入,鼓励农业的管理制度和生产技术创新,培育良性的农业发展环境机制;第二,加强对农业人口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能力和劳动生产效率;第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推广,不断增强农业技术创新的竞争优势;第四,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行业,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外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
注释:
[5]游士兵,肖加元.农业竞争力的测度及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7)
参考文献
1.柴利.新疆果业走中亚.农产品市场周刊,2008(8)
2.陈卫平,赵彦云.中国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管理世界,2005(3)
3.游士兵,肖加元.农业竞争力的测度及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7)
4.庄丽娟.广东国际竞争力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5.徐家鹏,李崇光.美国次贷危机下中国蔬菜出口:形势、格局及对策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0(5)
6.宋聚国,刘艺卓.进口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影响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0(5)
7.李纳新,陈彤,许朗.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0(6)
8.张玉兰.发达国家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经验及对江苏的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10(5)
9.税尚楠.世界农产品市场和贸易环境的新变化及中国面临的挑战.农业经济问题,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