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国人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科学中国人杂志社

沈禹颖,博士,草业科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副院长,中国草学会草地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草业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栽培草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与教学,主持或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任务等二十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5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和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第6)。

杨轩,1988年生于宁夏银川市,2014级草业科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草地经济与管理。

什么是栽培草地?

我国是草地资源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地面积近4亿公顷,位居世界第二,覆盖了2/5的国土面积。由于长期过牧,投入不足,90%草地已经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4],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生态环境和边疆稳定,为此,国家于“十二五”期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置草地生态功能优先,生产生态有机结合,具体做法是减轻天然草地的放牧压,恢复草地生态。然而,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社会食物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居民人均牛、羊肉消费在肉类消费的比重从1978年的6%左右增加到了2014年的14%左右,分别增加了20倍和15倍之多,人均奶类消费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迅速增长,目前每年进口乳制品折合牛奶约1200万吨,占全国奶类消费量三分之一,为实现减畜不减肉的方针,向牛羊等草食家畜的养殖提供优质的牧草,建植栽培草地是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并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农牧业经济较快发展、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满足肉类、奶类产品有效供应,从而保护食物安全的最有效途径[5]。

1.国内外栽培草地的发展状况

我国草地总面积近4亿公顷,但人工栽培草地总面积仅有2000余万公顷[11],仅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左右[12-13]。相比农牧业发达的世界其他国家,单位面积草地的畜产品生产水平也很低,只相当于新西兰的1/80,美国的1/20,澳大利亚的1/10[8]。

我国多年生牧草的总栽培面积一直存在波动,最高峰出现在2003年-2004年,为1848万公顷和1858万公顷,至2013年,总种植面积仅有1627.27万公顷。一年生牧草的种植面积总体处于缓慢上升的趋势,由2003年的227.13万公顷逐渐上升至2013年的459.11万公顷,种植面积翻倍,但是总体种植面积相比多年生牧草仍然较低。近十三年来全国各年多年生栽培牧草的建植面积均显著高于一年生牧草。在我国应用最广泛多年生栽培牧草的主要为紫花苜蓿[14-15],一年生牧草的种类则较为繁多,包括白三叶(Trifoliumrepens)、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黑麦草(Loliumperenne)、燕麦(Avenasativa)、青贮玉米(Zeamays)和披碱草(ElymusdahuricusTurcz)等以豆科、禾本科为主的牧草[13];不同地区针对气候条件、土地条件、当地优势牧草种和牧草品种等方面差异,种植的栽培牧草品种也不一样。

紫花苜蓿又称“牧草之王”,是全世界栽培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利用最广泛的一种豆科牧草,也是研究最多的牧草之一[14,16],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总面积达到3000万公顷以上。紫花苜蓿耐干旱、耐寒、耐贫瘠、耐盐碱、地面覆盖率大、适应性强、草量和蛋白含量高,同时又有较好的潜在土壤改良能力等特点,因此其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中日趋重要[15]。我国种植苜蓿面积最大的地区为甘肃,总种植面积74.67万公顷,种植面积达到50万公顷以上的还有陕西、内蒙古和新疆,种植面积分别为63.63万公顷、62.96万公顷和51.20。

2.栽培草地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南方山地丘陵区和黄土高原区的水土流失,北方农业灌溉区的土壤盐渍化,以及长期耕种、使用化肥带来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栽培草地建植,可显著提高土壤质地和土壤肥力,拥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17],特别是对于干旱少雨的农业地区来说,建植多年生栽培草地不仅有利于该类地区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指导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改善和优化该地区生态环境[18-19]。研究证明,在农区推广草田轮作、粮草间作和休耕种草等模式,具有改土肥田、提升地力的作用,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20-21],裸地种草的水土保持效果显著,有研究显示,裸地种植雀麦(Bromusjaponicus),其保水能力为96.5%,固土能力为99.9%,拥有明显的水土保持效果[22];王俊鹏等[23]的研究也表明,草地相比裸地可大大减少水土流失量,甚至可减少99%以上。

栽培草地的生态功能还体现在净化土壤、改良土壤方面,建植冰草(Agropyroncristatu)、酢酱草(Oxaliscorniculata)、披碱草、白三叶4种草皮缓冲带,对农田径流中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在30%以上,对悬浮固体颗粒物的平均去除率达73.6%[24];而冰草、高羊茅、披碱草、紫花苜蓿4种草皮缓冲带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在60%以上,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达79.3%[25]。速生且生物量大、繁殖力强的草地植物也可用于农业有机废弃物吸纳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如香根草对养殖废水中总氮、硝态氯、总磷的净化效果均在70%以上[26]。同时,很多草地植物对盐碱土壤具有明显改良作用,如星星草可在pH值10.0以上的碱斑地上正常生长发育[27]。宁夏干旱农业区的盐碱地经建植为紫花苜蓿、沙打旺等栽培草地后,土地的盐碱化程度也均有明显改善[28]。

综上所述,由于防沙固土、涵养水分和培肥地力等功能,合理建植栽培草地可显著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食物安全,大力发展农区草业、对维护生态系统健康、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29-30]。

3.栽培草地应该种在哪儿?

我国大多数耕地以生产粮食作物为主,但是栽培草地仍然有巨大的种植空间。以籽粒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中,农作物必须完成整个生育期以成功收获籽粒产品,从而在气候上受到地域、季节差异的较大制约,因此中低产田、冬(夏、秋)闲田、轮歇地、四边地、滩海涂地、林(果、茶)间地等,都是不适于粮食生产或者不能很好利用的土地资源[3]。牧草生产,在整个生长期内任何时候都可以收获而获得经济产量,与收获籽实的籽粒农作物生产相比,栽培草地生产对气候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因此中低产田、农闲田等土地资源都是农区草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从近期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和可行性来看,农闲田种草系统拥有着极大的牧草生产潜力,该系统主要涉及的土地类型主要包括冬闲田和夏秋闲田。农闲田,特别是南方地区的冬闲田,是牧草生产的宝贵土地资源。冬闲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牧草生产潜力巨大。

4.栽培草地有哪些形式?

在我国农区栽培草地建植生产的实现形式十分多样化。一般认为的栽培草地是在天然草地或裸地的基础上,通过人为农业措施的干预,以生产草产品和畜产品为主要生产目的建植的人工草本群落,其利用方式为草地放牧、牧草刈割加工,包括以单播或混播为形式的一年生栽培草地和多年生栽培草地[31-32]。

单一人工栽培草地的生产方式必然会占用一定农业土地面积,所以农区主要采用草田轮作的形式建植栽培草地。轮作是一种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轮换采用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是农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33]。草田轮作具有培肥地力、增加作物产量、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等优点[34],同时也拥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草田轮作制度不仅在美国、澳大利亚等草业发达的国家地区广泛采用[35-37],也在我国有不少地区实行[38-39]。

以青贮玉米为主的饲料地建植也属于单一的人工栽培草地生产方式;目前我国灌溉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玉米需水较多,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旱作条件下青贮玉米地产量的年际间差异较大[40]。根据合理的建植生产方式,例如合理混播或合理施肥,可拥有较大的产能和潜在生产能力[41-42]。

林下种草属于栽培草地生产的实现形式之一。通过当地特色禽类品种和林下空间种植合理搭配的牧草、果树,充分利用林下草茎、草籽、林下昆虫,或结合人工饲养大麦虫、蚯蚓等作为禽类的等的高蛋白活饲料[43],林下种草增加了植被覆盖尤其是贴地覆盖,不但抑制杂草,还可制约剧毒农药在果园的施用,降低家禽圈养时因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等引起的疾病,为生产绿色果品、肉品、蛋品创造了条件[44]。还可以提供果产品、木材、禽类产品,更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具有高利用、低排放的特点,通过林下种草、坡面种草等措施,可大大减少地表径流及径流对坡面的冲刷,从而保水蓄土[45-46]。

5.发展栽培草地的前景

自古以来,中国一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垦草种粮始终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发展农区草业,用种植粮食的部分土地种植牧草,这对包括一些农业领域的学者在内的很多人来说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有关农业发展的思维仍然停留在以往以解决温饱问题的时代。面对我国快速的食物结构变化,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却严重滞后,急需调整。自新中国成立后,种植业“以粮为纲”,养殖业“以猪为纲”,种粮养猪能够享受许多政策补贴和优惠。但是由于长期追求粮食高产,农业生产过量灌溉、施用化肥、农药,严重污染水土资源且过量消耗水土资源,一系列的链接响应导致食品安全没有充足的保障,从而影响全民健康。可以说,对于草地产业发展的观念不健全是目前我国草地产业存在的一大重要问题,社会大众未充分认识到中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巨大变化以及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对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性[47],使草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存在相当大的阻力。

6.结论

在我国食品消费结构剧变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大环境下,草业发展是食物安全稳定的关键所在。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栽培草地生产可大幅度增加我国饲草供应,满足日益增长的草产品需求,同时有利于保持水土、培肥地力、减少农药化肥施用,从而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目前我国栽培草地面积比例相对较小,仅有2086.37万公顷,且生产水平较低,可提供的产能十分有限,但是同时由于大量农闲田、轮歇地、四边地、滩海涂地、林(果、茶)间地等可利用土地,使栽培草地的扩展拥有很大潜力,将我国现有的未利用农闲田面积全部利用,用于种植高产优质牧草,相当于增加1154.27万公顷的草地面积,可提供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体系、建立生态文明、维护国家食品安全、促进农牧产业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自治.人工草地在我国21世纪草业发展和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意义[J].草原与草坪,2000(1):12-15.

[2]胡自治.草原分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3]李向林,沈禹颖,万里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草牧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政策建议[J].农业工程科学,2016,18(1):94-105.

[4]侯扶江,苟晓伟,任继周.为什么不能废除放牧[J].科学中国人,2016,:10-17.

[5]任继周,胥刚.传统耕作文化在黄土高原上的困境与机遇[J].草业科学,2010,27(3):3-7.

[6]张自和.美国草业的特点与苜蓿生产[C].中国苜蓿发展大会,2013.

[7]原京成.荷兰的草地畜牧业管理模式[J].中国畜牧业,2007,(5):72-73.

[8]朱进忠,郑伟,张鲜花,等.雨养地区混播栽培草地建植与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9]李威.欧洲草地简介[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4,34(6):32-34

[10]张自和.强化人工草地建设,推动草畜产业化发展[J].草原与草业,2015,27:3-6.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草原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12]高照良.草原环境灾害的类别和防御对策[J].自然杂志,2008,1:23-27.

[13]邓蓉,阎晓军,孙伯川.论我国草业的发展[A],第四届(2011)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1.

[14]赵桂琴,慕平,张勃.紫花苜蓿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06,15(6):9-18.

[16]杨倩,王希,沈禹颖.异龄苜蓿土壤浸提液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9,17(6):784-788.

[17]王书转,郝明德,普琼,等.黄土区苜蓿人工草地群落生态与生产功能演替[J].草业学报,2014,23(6):1-10.

[18]WangG,ZhangXS.SupportingofpotentialforageproductiontotheherbivorebasedpastoralfarmingindustryontheLoessPlateau[J].ActaBotanicaSinaca,2003,45(10):1186-1194.

[19]周华坤,赵兴全,赵亮,等.高山草甸垂穗披碱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稳定性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07,29(2):13-25.

[20]于格,鲁春霞,谢高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05,27(6):172-179.

[21]焦菊英,王万中.黄土高原水平梯田质量及水土保持效果的分析.农业工程学报,1999,15(2):59-63.

[22]王川.人工牧草种植对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23]王俊鹏,蒋骏,韩清芳,等.宁南半干旱地区春小麦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17(2):8-13.

[24]杨慧滨,李林英.4种草皮缓冲带对径流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4):73-76.

[25]苏天杨,李林英,姚延持.不同草本缓冲带对径流污染物滞留效益及其最佳宽度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3):121-123.

[26]夏汉平,王庆礼,孔国辉.垃圾污水的植物毒性和植物净化效果之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l999,23(4):289-302.

[27]王苹,李建东,欧勇玲.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星星草的适应性及耐盐生理特性研究[J].草地学报,1997,5(2):80-84.

[28]贾倩民,陈彦云,刘秉儒,等.干旱区盐碱地不同栽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J].草业科学,2014,31(7):1218-1225.

[29]王明明,李峻成,沈禹颖.保护性耕作下黄土高原作物轮作系统土壤健康评价[J].草业科学,2011.28(6):882-886.

[30]牛书丽,蒋高明.人工草地在退化草地恢复中的作用及其研究现状[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2):1662-1666.

[31]郑伟,朱进忠,胡跃高.新疆栽培草地的可持续发展[J].草业科学,2009,26(3):26-33.

[32]李存福,苏红田,尼玛群宗,等.西藏山南地区栽培草地的现状与发展[J].草业科学,2011,28(5):819-822.

[33]沈学年,刘巽浩.多熟种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

[34]CarrPM,PolandWW,TisorLJ.NaturalreseedingbyforagelegumesfollowingwheatinwesternnorthDakota[J].AgronomyJournal,2005,97:1270-1277.

[35]OjiemJO,FrankeAC,VanlauweB,etal.Benefitsoflegume–maizerotations:AssessingtheimpactofdiversityontheproductivityofsmallholdersinWesternKenya[J].FieldCropsResearch,2014,168:75-85.

[36]ChenW,ShenYY,RobertsonMJ,etal.SimulationanalysisofLucerne-wheatcroprotationontheLoessPlateauofNorthernChina[J].FieldCropsResearch,2008,108:179-187

[37]呼天明,边巴卓玛,曹中华,等.施行草地农业推进西藏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J].家畜生态学报,2005,26(1):78-80.

[38]辛国荣,郑政伟,徐亚幸,等.“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6.冬种黑麦草期间施肥对后作水稻生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2,11(4):21-27.

[39]鲁鸿佩,孙爱华.草田轮作对粮食作物的增产效应[J].草业科学,2003,20(4):10-13.

[40]ShinnersKJ,BinversieBN.FractionalyieldandmoistureofcornstoverbiomassproducedintheNorthernUSCornBelt[J].BiomassandBioenergy,2007,31(8):576-584.

[41]刘敏,龚吉蕊,王忆慧,等.豆禾混播建植人工草地对牧草产量和草质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6,33(1):179-185.

[42]贾倩民,陈彦云,韩润燕,等.牧草品种及施肥对干旱区人工草地产量要素和产量的影响[J].2014,39(3):51-55.

[43]丁国龙,谭著明,申爱荣.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及优劣分析[J].2013,40(2):52-55.

[44]刘朝阳.营口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45]王静,李海林,吴水丰,等.临安市山核桃林下水土流失治理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4,(11):36-38.

[46]卢喜平,史东梅,吕刚,等.紫色土坡地果草种植模式的水土流失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2):21-25.

[47]任继周,南志标,林慧龙,等.建立新的食物系统观[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4):17-21.

[48]邓蓉,闫晓军,孙伯川.我国草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农业展望,2010,6(7):36-38.

[49]孙杨,张雪芹,郑度.气候变暖对西北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7):1153-1162.

THE END
1.内蒙古,从古至今竟然是一个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双星闪烁的宝地新中国在致力于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对草原的保护。上世纪50年代初,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制定了在半农半牧区实行保护牧场、禁止开荒、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畜牧业的政策。 1951年12月发布的《绥远省蒙旗土地改革实施办法(草案)》规定“坚持保护牧场、牧群,绝对禁止开垦牧场”。1953年9月9日,政务院公布相关报告,https://mw.nmg.gov.cn/zt/dzh/202501/t20250102_2647412.html
2.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的几个认知误区第一畜产品产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的几个认知误区 第一、畜产品产量:内蒙古第一,新疆第二。 从2022年数据来看,牛羊存栏数,新疆是5516.12万头(只),内蒙古是6944.5万头(只);牛羊肉的产量,新疆是110.1 万吨,内蒙古是181.1万吨;生牛奶产量:新疆是222.58万吨,内蒙古是733.8万吨。羊毛产量:2021年内蒙古绵羊毛产量120553.9吨;新疆绵羊http://m.huaibei.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2518310
3.一文看懂,新疆和内蒙古这两个能源大省哪个发展更胜一筹内蒙古和新疆都是中国的自治区,各自有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在经济发展方面,内蒙古和新疆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同时还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那么这两个自治区哪个发展更好一些呢?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3536222070589235&wfr=spider&for=pc
4.2024年畜牧行业前景分析2024年版中国畜牧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畜牧业正逐步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型,智能养殖技术的应用成为行业亮点。自动化饲养设备、环境控制系统、精准营养管理系统等技术的普及,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动物福利。同时,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建立,对于预防疫病https://www.cir.cn/R_NongLinMuYu/67/ChuMuHangYeQianJingFenXi.html
5.新疆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内蒙古、新疆一直是我国草食家畜生产的主要产区,但畜牧业发展水平却相差相差很远。2010年,新疆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由1978年23.5%下降到20.9%,内蒙古则由29.7%提高45.3%。从基本设施看,新疆拥有水库577座,内蒙古494座;水库总库容量新疆为135.6亿立方米,内蒙古163.2亿立方米;治理除涝面积新疆60.3万亩,内蒙古415https://www.360doc.cn/article/53889477_740368910.html
6.新疆畜牧业良种补贴政策效果分析学位新疆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收藏 分享 打印 摘要: 新疆地处边陲,地域辽阔,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占有全国1/6土地面积。有广阔的草原和比较优良的草食牲畜,草地面积居全国第三位,牲畜头数仅次子内蒙古。作为农业大省,同时也是畜牧业大省,新疆畜牧业是新疆的支柱产业之一,新疆畜牧业发展将带动新疆经济的发展。还有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Y1953714
7.中国畜牧兽医文摘我国畜牧业发展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匮乏、资金投入力度不够,以及科技研发水平局限,还存在一定落后性。本文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可持续化发展角度,阐述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和举措。1发展现状我国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高达34%左右,在畜牧业发达地区,例如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江浙一带,云、贵、http://zxwa.cbpt.cnki.net/WKD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3&st=04
8.内蒙简介内蒙古牧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 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 内蒙古是我国森林面积最大的省区。 内蒙古森林面积达3.55亿亩。森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除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外,全区还有11片次生林。 内蒙古拥有我国最大的沙地。 科尔沁沙地。总面积大约12.4万平方公里。 https://www.meipian.cn/1q8dsla4
9.分析水平范文12篇(全文)新疆地区畜牧业比较发达, 但是在受到外部不可抗因素 (干旱、寒冬) 的影响时, 牛羊肉的供给量会相对不足。新疆地区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 人口流动性比较大。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 对消费品的总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 使得消费品的总供给不足, 这就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失衡状态, 在价格机制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h8unibj.html
10.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畜牧业作为我区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疆现代农业重要的新的增长点。国务院32号文件对加快我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了的新机遇。只有客观分析当前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找准适合我区畜牧业发展的路子,才能实现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我区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http://www.xjmg.org/index.php?c=article&a=detail&id=3618
11.新疆狩猎畜牧业考古概述由高山的冰雪融水 , 汇聚而 成的一系列河流 , 为农业和畜牧业提供了充沛的水源 。考古发现证明 , 新疆早在原始社会阶 段不仅已有了农业生产 , 又因其地理气候条件属于干早草原宜牧区 , 新疆的畜牧业历史也很 悠久 , 自古以米就是我国畜牧业发达的地区 ‘ 新疆的狩猎 、 畜牧业考古资料是十分丰富的 。系统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mip_preview_new.do?id=1122879342
12.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山凯风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指 通辽市天山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指 吉林天山畜牧生物有限责任公司 指 新疆天山畜牧生物育种有限公司 指 内蒙古天晟牧业有限公司 指 宁夏美加农生物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指 宁夏青铜峡市美加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系美加农全资子公司 指 呼图壁县天山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指 昌吉安格斯牛业科技https://www.szse.cn/api/disc/info/download?id=b710608e-4f06-46a4-89f7-35162d3a36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