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非洲人眼中的非洲”中华读书报

《非洲的境况:一则政治诊断》,[肯尼亚]阿里·马兹鲁伊著,高天宜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10月第一版,59.80元

■杨钰霆

历史上的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文明悠久且多元,资源富足,地理位置优越。然而,在马兹鲁伊(1933—2014)所处时代的非洲,即20世纪80年代民族独立运动发展后的非洲,政治上分裂动乱、种族隔离制度依然存在、经济贫困、生态环境恶劣、舆论话语失声、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处于边缘。实际上,时至今日,这可能也是世界极大多数人关于非洲社会形象的刻板认知。

一般认为,非洲国家独立后存在的“病情”,根源于过去五百年间非洲与欧洲关系的不平等及其影响,这表现为:一是前殖民主义时期的大规模奴隶贸易,二是1885年后列强瓜分非洲与建立殖民统治。前者是人类史上罕见的一次大规模人口强迫外流,“耗尽了非洲的元气”;后者使非洲在独立后深陷西方列强殖民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结构,并处于国际资本主义体系的边缘和从属位置。持这一认识的典型是圭亚那学者沃尔特·罗德尼(WolterRodney),他认为,是“欧洲使非洲欠发达”。

马兹鲁伊也强调殖民主义对当代非洲社会的影响,正如他在书中指出非洲人正同时遭受奴隶贸易、殖民统治、种族歧视三重羞辱,这何尝不是欧洲人留给非洲的“殖民遗产”。但本书与马兹鲁伊思想的闪光点在于,他试图用一种更加均衡、多元的文化视角去理解当下非洲的身份与困境。“折中主义”是他在引言中就使用的一个概念,如译者高天宜所言,这一概念既表示文风,又暗示作者关于“非洲境况”这一主题的研究视角,即“非洲要在自己的价值观中找到一个方向”。马兹鲁伊认为,非洲自己的价值观基于其复杂且多元的文化传统与现实——非洲是在本土、伊斯兰与西方三重文化遗产的不断融合下形成的。《非洲的境况》正是从这一多元的文化视角出发,重新审视非洲的“病情”——当下的身份与困境,并寻找符合非洲文化传统与现实的“治病良方”。书中主要论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非洲的困境由六个基本“悖论”体现,这里的悖论并非指逻辑上互相矛盾的命题或理论,而是指非洲历史上出现的六种反常现象,分别是“居住地悖论”——孕育人类,却不适宜人类居住;“耻辱悖论”——未经历最残酷的种族灭绝,却遭受最深重的种族歧视;“文化变更悖论”——文化悠久且多元,却飞速西化;“分裂”悖论——实际面积很大,却因版图破碎而“看起来小”;迟缓悖论——资源丰富,发展缓慢;“位置悖论”——地理的中心,世界体系的边缘。这六大悖论揭示了非洲的相应“病情”:居住性危机、种族歧视、文化冲突、政治分裂、经济停滞、依附地位。

第二,毫无疑问,殖民主义是导致非洲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殖民主义削弱了当地的政治传统与权威,有组织地传播基督教与西式教育,人为划分政权边界,确立发展以满足欧洲需要为前提的经济结构,并在二战后将非洲彻底拉入分为中心与边缘的世界体系。这一系列历史行为引发了上述病情。此外,伊斯兰文化也通过圣战运动和贸易对非洲施加影响,而非洲本土文化的特质——没有严格区分宗教和世俗——也反过来加速了西方基督教与西式教育的联合文化冲击。可见,非洲的困境至少受到三种历史文化遗产的影响,即“殖民遗产”“伊斯兰遗产”“非洲本土遗产”。

第三,走出困境的策略需要在更均衡、多元的文化视角下思考。马兹鲁伊创造性地提出了“本土化策略”“归化策略”“多元化策略”“横向渗透与反渗透策略”等,体现了其利用“殖民遗产”“伊斯兰遗产”“非洲本土遗产”反过来解决这三重遗产造成的问题的思想:对本土文化与资源大力开发;使伊斯兰文化与殖民文化同非洲的情况匹配,并满足非洲的需求,从而对外横向渗透(加强对边缘国家的联系与援助)与反渗透(加强对中心国家的影响力);同时,探索经济、文化与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多元化。由此可见,导致非洲困境的诸因素并非被其简单视为非洲这具身体上的病毒,消灭即可;而是被其包容、开放地视为维持身体健康运转的机理,并注重引导和调理。

关于非洲重要问题的讨论,向来见仁见智,马兹鲁伊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无论是在传统的非洲殖民史研究,还是在非洲民族主义史学中,他的思想都独树一帜,其学识上的魅力与远见可见一斑。《非洲的境况》作为马兹鲁伊首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独立著作,对于中文读者跳出传统的“殖民与反殖民”的二元对立的知识体系与视角,重新认识“非洲人眼中的非洲”,具有启发意义。

THE END
1.非洲国家的地形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四、人类活动对非洲自然环境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文明在不同的时代对非洲进行了开发,从古老农业社会到现代化工业社会,对土地使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在古代时期,由于气候变暖,一些地区开始耕种,而今则因过度植树造林导致土壤退化,以及由于畜牧业发展导致草场退化等问题,都对当地乃至整个大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https://www.242hsjek.cn/zi-ran-di-li/413163.html
2.2024年非洲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美国《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AGOA)将于2025年9月到期,其续签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阻碍外部对非洲纺织、农业和汽车等行业的投资。非洲应发挥现有的区域和次区域贸易协定安排,加强同欧盟等其他经济体的区域经贸合作,强化农业、纺织业等关键领域的区域价值链韧性。另一方面,非洲各经济体需要加快适应全球贸易和气候法规变化,https://www.caetp.net.cn/h-nd-1371.html
3.非洲有哪些国家畜牧业比较发达爱问知识人不过在法属一些非洲法语系国家 有合资的农场 还有中国的大型合资农场 那里的畜牧业应该比较发达 比如马https://iask.sina.com.cn/b/newrd7uE6Qa8yd.html
4.初中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①发达国家: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②发展中国家:共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⑶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称之为“北方”;发展中国家决大多数分布在南半球,称之为“南方”。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8489520_891189273.html
5.牛盾:深化友谊共享成果——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农业合作与交流②从长期来看,解决非洲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最需要的是“造血”而不仅是“输血”,中非农业合作的关键点是把非洲的资源和生产潜力优势转化成生产和发展优势。 从经济技术层面来讲,未来中非农业合作的主要形式和重点内容应该是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DE3Mzk2Nw==&mid=2652259703&idx=1&sn=191e70e1e422d25968c2398198c049fc&chksm=81d38ec55a2abb268ca575a4757efe09985fee025afa41325fdc86c55227997c8c2c55b366d4&scene=27
6.七下地理复习提纲(精选11篇)地形地势: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低平,平坦开阔,西北高东南低。 .发达的工业: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有利条件:丰富的煤炭、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 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有利的条件: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tt28q21.html
7.黑非洲:畜牧业无法满足本土肉类需求,成全球气候变暖推手雨果网了解到,世界银行前首席环境顾问罗伯特?古德兰(Robert Goodland)表示,全球畜牧业及其副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占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1%,远远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2006年发布的报告《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中估算的18%。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因过度放牧导致草地沙漠化的情况很严重,即便付出如https://www.cifnews.com/article/8012
8.博茨瓦纳,如何从全球最落后国家,发展成“非洲发达国家”博茨瓦纳,如何从全球最落后国家,发展成“非洲发达国家” 非洲南部是黑人的家园,因为近代的被殖民历史。时至今日,这里的国家仍无法脱离贫穷落后的局面。曾取得耀眼发展成就的南非,如今也从中高收入国家行列跌落。 每个非洲国家都会面临多个难以解决的发展问题,诸如产业落后、缺乏基建、教育滞后等问题,但独立之初的博茨瓦纳却https://www.meipian.cn/4yec0nuo
9.津巴布韦它的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齐头并进,畜牧业也很发达。津的烟草有黄金叶之称,是仅次于巴西和美国的第三大产烟国;津的棉花有白金叶之称,棉白而绒长,是重要的出口产品;津又是南部非洲的主要玉米出口国;津的牛肉质嫩味美,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少数几个输出牛肉到欧共体的国家。津巴布韦约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津农http://iwaas.cass.cn/xszy/fz/201508/t20150818_26144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