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看点透视2023年内蒙古农牧业“成绩单”

??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27日电(石毅)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6,牛羊肉产量均居全国第1,奶牛存栏、奶产量稳居全国首位……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领域成绩单喜人。

??27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赵玉生从农牧业生产能力、基础保障、发展韧性、政策支撑、生态发展五个方面,解读了2023年内蒙古农牧业发展成果。

??农牧业生产能力越来越强

??2023年,内蒙古“粮袋子”装得满,粮食生产“二十连丰”,呈面积、总产、单产“三增”良好态势。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04亿亩,较上年增加49万亩。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达到791.6亿斤,稳居全国第6。主要粮食作物平均单产较上年增加7.4斤,达到755.5斤/亩,总产、单产增幅均居全国前列。

??“菜篮子”供得足,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3万亩,总面积达到234万亩,生产了550多万吨蔬菜。

??“肉盘子”端得稳,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和舍饲圈养,持续推进肉牛扩群提质、肉羊稳产增效,肉类产量有望突破300万吨,牛羊肉产量均居全国第1。

??“奶罐子”质量高,伊利、蒙牛两大乳企双双闯进全球乳业10强,全区奶牛存栏、奶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奶产业产值有望突破2200亿元。

??农牧业基础保障越来越强

??2023年,内蒙古“一块田两块地”建得好,河套灌区和扎赉特旗双双入选国家首批整区域推进试点,395万亩高标准农田年度任务按期完成,全区高标准农田面积已达到5237万亩,支撑起了2/3的粮食产能。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50万亩,保护性耕作1936万亩,开展盐碱地改造10万亩,争取了国家盐碱地等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

??良种用得好,2023年内蒙古启动11个育种联合攻关和13项“揭榜挂帅”工程,牛羊核心育种场数量保持全国首位。创建9个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马铃薯良繁面积、大豆繁种面积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3位。着力提升60个“看禾选种”平台示范水平,建设5个自治区级区域性示范点,选出了147个优良品种,带动全区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对增产贡献率达到16%。

??良技推得好,内蒙古创建8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遴选810项农牧业科技成果推动转化应用,创建50个“政产学研用”科技小院,培育高素质农牧民2.27万人。首创农牧业科技110模式,实现农技人员直接到田间地头开展服务。

??农牧业发展韧性越来越强

??2023年,内蒙古全链条发展成为产业新动能,聚焦7大农牧业重点产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新认定自治区龙头企业149家,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770家。新创建奶业、马铃薯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3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园和8个产业强镇,创建数量全国第一。

??社会化服务成为“金钥匙”,在5个旗县、20个乡镇、100个村开展集中连片示范行动,带动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2400万亩。在37个牛羊养殖大县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覆盖全区60%牛羊养殖。

??金融服务成为助农“生力军”,在全区30个旗县推广“金融副村长”模式,2353名“金融副村长”上岗服务,协助办理银行贷款授信农牧户11097户,授信额度31.04亿元。加大农业保险覆盖度,在40个产粮大县开展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

??农牧业政策支撑越来越强

??政策争取数量多,农牧领域年度争取国家资金数和项目数再创新高。向国家争取支持清单中的9个事项全部纳入国务院《意见》,实现了应纳尽纳。

??出台政策含金量高,推动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促进耕地高效利用实施方案》《推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支持种业振兴政策措施》等7项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配套出台了100多个工作方案抓落实,集中力量办大事效应初步显现。

??法律体系不断健全。推动人大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农用薄膜污染防治条例》《内蒙古自治区肉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奶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4部条例,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法律支撑进一步增强。

??农牧业生态发展越来越强

??2023年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659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119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2%。

??农业节水效率高,全面推进落实工程、农艺、品种、结构、机制“五节”措施,实现了农业节水3.73亿方,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74,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绿色品牌叫得响,668个优质特色农畜产品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目录”,位居全国第一。新认证绿色食品产品319个、产量44.46万吨,有机农产品342个、产量304.88万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7%以上。

THE END
1.鄂尔多斯的·牧区国产皮卡车,国产拖拉机,国产农机具开始进入生活中。但是核心的牛羊养殖环节还是传统粗放式的牧养模式,羊以绵羊为主了,山羊慢慢减少,甚至有些人家不养了。 2014年建的二代基础项目羊棚,带储草棚,带料房,带保温棚,活动区和饲喂区,整体占地1200平 3.0时代(2016-今) https://zhuanlan.zhihu.com/p/571301120
2.内蒙古和新疆畜牧业发从内蒙古、新疆两牧区土地资源和畜产品水平的对比,内蒙古是人均猪肉产量突出,新疆是人均牛奶产量突出,两者都是人均产粮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和人均牛羊肉产量处于全国的上游的地区。人均草原面积虽大,在极其干旱的情况下大多处于生态脆弱地带。如果数量畜牧业概念不改变,生态条件会继续恶化,在今后是危害无穷的。https://www.pwsannong.com/booklib/databasepreview?SiteID=123&contentId=11288103&contentType=literature
3.原以为内蒙古是牧业大省,最近看有关介绍,来自自然保护说原以为内蒙古是牧业大省,最近看有关介绍,才知道它还是产粮大省,河套地区产小麦还产水稻,曾经站在三盛公水利枢纽,直观感觉从黄河分到内蒙古的水量水势,比留在黄河河道的水量水势还大。内蒙古受降雨量限制是传统牧区,干旱缺水是不变的地域特征,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对草原牛羊肉需求也很大,各地农牧业发展应该扬长避短https://weibo.com/1417960023/NtC8FwDFt
4.内蒙古,从古至今竟然是一个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双星闪烁的宝地新中国在致力于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对草原的保护。上世纪50年代初,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制定了在半农半牧区实行保护牧场、禁止开荒、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畜牧业的政策。 1951年12月发布的《绥远省蒙旗土地改革实施办法(草案)》规定“坚持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MjQ5NDE3Mw==&mid=2247541963&idx=2&sn=175ba4e320132f6d2e10a6365bfcb891&chksm=fda8de7d44a101b0619b7387e51f71c9c6d907ad42a8d781f59e83109266ea5b346f9b332e02&scene=27
5.内蒙古人均GDP高,但背后有很多东西需要被揭开我们内蒙..我们内蒙人均在北方各省份里最高,为什么在外地人的印象里,我们内蒙就是大草原,讲蒙语,蒙古包,骑马放牛羊,不通网呢,而我们内蒙人均在北方最高的事实却选择性无视呢https://tieba.baidu.com/p/8504043201
6.每年4000万吨,内蒙古改写中国粮食版图地球知识局但与此同时,内蒙古正在快速变成一个农业省份,从2000到2023年,粮食产量从248亿斤,飙升到了近800亿斤(791.6),爬到了全国老6,仅次于黑龙江、吉林、河南、山东和安徽,足足长出了一个湖北省的产量。 ▼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内蒙古如何从北疆牧场变成塞外粮仓! https://www.douban.com/note/86205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