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发展农区畜牧业的途径

发展农区畜牧业,符合西藏的自然经济规律,符合农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农区畜牧业要获得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农区的有利条件,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加强客观方面的调配,使畜牧业和农业在有机结合的生态环境下迅速发展。

(一)调整畜群结构,强化畜种改良

独特的自然条件和高原生态环境,形成了具有西藏特点而又丰富的畜种资源。这些畜种资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备了适应高寒气候和耐粗放管理的能力,在生产管理落后、风雪灾害较多、草原质地较差的条件下,能够保持一定的生产能力,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在民主改革以后,社会经济发展很决,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旧的畜牧业生产水平显然不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牲畜个体退化,生产能力很低,每头(只)所产的肉、毛、奶量很少,经济效益很差,再加之长期形成的畜群结构不合理,更加影响畜群的生产能力。民主改革以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在牧区主要是抓了本品种的选育;提高出栏率,增加适龄母畜比例和大规模的草场建设;在农区全面抓了黄牛改良和绵羊改良,同时抓了人工草场的建设。这些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的畜种状况不良,畜群结构仍然不够合理,需要采

(二)发展农区饲草业

(三)发展饲料加工业,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饲料加工业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约化经营畜牧业的基础工作。美

(四)改善饲养管理方法

目前,农区饲养牲畜的方法很粗放,弊病很多,主要问题有:一是现阶段都是以户为经营单位,一户就是一个混合群,猪、马、牛、羊一起放牧,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节省劳力,缺点是牲畜不能饱腹,而且常常发生危害庄稼的现象;二是喂草无槽,喂料无袋,而且喂的草料都未经加工处理,浪费很大;三是一年四季一个饲养管理方法,冬季掉膘、春季死亡的现象严重。由于以上的问题,目前农区牲畜普遍个体瘦小,生产胜能很低,经济效益差,甚至得不偿失。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改革的办法,改进饲养管理,提高生产水平。

首先,要改革放牧方法。养猪改放牧为完全圈养,因为猪不是反当动物,不宜放牧,放牧害处很多:一是破坏草场,糟踏庄稼;二是容易得包囊虫病,三是不利于长膘,四是放牧的猪肉质较差。改为圈养既可避免上述弊病,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饲料,可以积肥。改放牧为圈养,必须结合改良当地品种,研究一套圈养的方法,便于群众接受。农区放牧草场有限,改全天放牧为半天放牧半天圈养,放牧和圈养结合。奶牛可采取全天圈养适当放牧运动,有利于提高产奶量。其次,改喂原粮原草为喂加工饲料,并改进饲喂方法,减少浪费。改喂加工饲料的好处前面已述,此处不赘述。第三,加强冬春季节管理,确保牲畜冬季不掉膘,春季不减产。保持养殖业均衡生产。加强冬春季节管理的关键是两条:一是保温,二是饱肚。西藏冬季很长,而且气温低,实际无夏季。冬季保温是防止掉膘的关键。,冬季又是枯草季节,饲草缺乏,冬春季牲畜往往处于半饥饿状态,因此一个冬季过来,牲畜只剩下皮包骨。这不是一户或少数牲畜的现象,而是普遍的,这反映了当前农区畜牧业饲养管理水平低的问题,要从抓饲料生产、饲料加工做起,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五)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应有明确的主攻方向,有针对胜地组织重大科研项目的协作攻关,增加农牧业生产的后劲,切实解决农牧业生产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难题,为当地当前及今后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技术保证,进一步促进农区畜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调稳步发展。

THE END
1.科技滋养雪域高原西藏高质量发展劲头十足板持续发电,棚下种植着藏红花、有机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实现“农光互补、一地两用”;将西藏牦牛、黄牛与安格斯牛三元杂交,成功培育出商用肉牛——雅江雪牛,江孜县规模化养殖效益明显;白朗县农业科技园区内高原大棚种出热带水果和时尚花卉,农牧民群众笑逐颜开……这些无不是西藏自治区科技创新驱动雪域高原跨越式发展http://www.ejwine.com/cms/show-11481.html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甘南:全面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冬日暖阳洒满金黄色的草原,蓝天白云下,百转千回的河流,悠闲自得的牛羊和星星点点的帐篷,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甘南草原生态大画卷。 近年来,甘南州统筹黄河上游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把牦牛产业作为农牧民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柱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https://www.agri.cn/zx/xxlb/gs/202501/t20250106_8703951.htm
3.发展循环经济政府经济11篇(全文)梅州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 把发展绿色现代产业作为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打造以新型特色工业、绿色现代农业, 构建具有梅州特色的生态型、循环型、低碳型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争当广东山区科学发展先行市。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drhj9zkm.html
4.西藏亚东县帕里牦牛产业发展现状与经营模式调研报告2020年5月20日至25日,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参木友博士(所长)带领团队,就亚东县帕里牦牛产业发展进行了实地入户调研。帕里牦牛作为亚东特色农牧资源,其种质资源保护和推广工作多年来得到国家、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帕里牦牛2006年被列入国家保护名录,成为地方特色牦牛品种。亚东县帕里牦牛主产区为http://www.taaas.org/info/1008/6713.htm
5.新发展格局下,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何在?西藏各地发展优势不同,在主动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应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着力构建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例如,加快以拉萨等中心城市为支点的经济带建设,促进各经济区域之间的设施联通、产业协同、要素流动。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以及易地搬迁带动的农牧区https://finance.sina.cn/2023-04-22/detail-imyrhhxi4252115.d.html
6.西藏饲料行业现状与前景趋势预测报告(2025未来饲料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在饲料研发、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应用将更加深入,推动饲料产品向高效、安全、环保方向发展。二是产业链协同效应增强,饲料企业与养殖企业、科研机构、原料供应商等多方合作,构建一体化的农牧产业链,提升整体竞争力。三是饲喂模式https://txt.cir.cn/3665811.html
7.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西藏清洁能源资源禀赋优良,清洁能源产业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可融入性强、绿色发展前景良好,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绿电是绿色算力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算力的高耗http://xzass.org/detail/MzKAKMKMsOzMAwz?webTyp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