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策划西藏“九大产业”亮点多,高原特色农牧业抢先看

金秋时节的高原一派繁忙,岁稔年丰的画卷洋溢着质朴的喜悦。河谷平原日喀则的农民在田里驾驶着先进的收割机往来,确保青稞颗粒归仓;而在山顶草原的当雄天然牧场,牧民依托“哞哞哞”叫得响的“牛”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图为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农机合作社的村民进行机械化收割。记者李洲摄(西藏日报资料图)

农牧业是西藏的小康之基、发展之本、稳定之要。近年来,我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出台一系列推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政策措施。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农牧业优先发展、高位推进,坚持“稳粮、兴牧、强特色”发展特色农牧业,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链条式锻造农牧业发展优势,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39.13亿元,同比增长14.9%,比全国增速高11.5个百分点;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预计达68.5亿元,同比增长1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47元,同比增长8.2%,增速位居全国第二。

科技赋能硕果累累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帕里草原上,日喀则市亚东县帕里镇四社区的普琼穿戴整齐走出家门,前往自己上班的地方——帕里牦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天有母牛产犊,得去早点。”普琼说。

图为帕里牦牛。(西藏日报资料图)

前两年,普琼把家里的牦牛入股到自己上班的公司,由公司集约化养殖,牦牛带来的收入比以前高了不少。“通过补饲等科学养殖手段,牦牛由3年2胎到现在1年1胎,生产效益高多了。”普琼说。

有了科技助力,帕里牦牛如今供不应求。对此,帕里牦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旦增久美有些自豪:“浙江、北京等地都在发来订单,但我们经常断货。”

近年来,我区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实施扩草增畜行动,大幅提升畜牧存栏和出栏数量。今年,我区优化完善牲畜出售补贴资金兑现方案,农牧民养殖牲畜出栏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畜牧业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前三季度,猪牛羊出栏147.85万头(只),同比增长48.6%;肉蛋奶产量48.78万吨,同比增长23.4%。

图为西藏群众进行秋收。(西藏日报资料图)

为了进一步稳粮,我区完成撂荒地复耕复种1.22万亩,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今年预计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98万亩,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此外,前三季度,我区蔬菜产量也达到80.76万吨,力保老百姓“菜篮子”拎得稳。

今年8月,西藏安琪珠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原益生菌项目正式投产,打破了国内益生菌市场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的局面。3年前,该公司科研团队走进西藏牧区,收集乳制品、捡牛粪,从1800株菌株中发现有部分益生菌菌株具有产业化潜质,于是加大科研力度,解决制约我国益生菌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顺利实现产业化生产。高原益生菌等现代科技型产业化项目投产运营,是近年来我区引导企业加快推动农牧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也是我区农牧科技攻关的标志事件。

今年,我区落实中央财政衔接资金94.76亿元,60%以上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前,攻克芫根复合抗缺氧食品、牦牛冷鲜肉气调保鲜等关键技术9项,研制青稞酒糟抗氧化肽等新产品16种,推进低GI青稞面包、8°P青稞精酿啤酒等技术成果产业化转化8项。

“龙头”牵引激发动力

“龙头”领舞惠“三农”。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牧业经营的关键主体,距离农牧业最近,联结农牧民最紧。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是龙头企业区别一般工商企业的本质所在,也是政府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初衷所在。

今年1月1日,《西藏自治区关于促进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试行)》正式施行,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明确了对龙头企业、专合社(联合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激励举措、奖励标准。其中,提到对自筹资金投资建设农畜产品加工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分装线等,且单次直接投资金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照直接投资金额10%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奖补金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

“认定为国家级龙头企业,身上担子就更重了。”今年4月,包括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内的3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对此,公司负责人张宏林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该公司作为西藏第一家大规模鸡蛋生产企业,以高效、节能、环保、循环为目标,打造了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在其园区内,饲料生产与有机肥生产、农产品初加工、有机种植与鸡蛋生产结合为一体,有效延长了产业链。

图为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打包藏鸡蛋。(西藏日报资料图)

与农牧户联结日益紧密,龙头企业正成为带领农牧民闯市场、保障农牧产品供给的重要支撑。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山南3县(区)、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参与藏鸡养殖,每村每年增收20万元以上。乃东区颇章乡布仁沟一带因为公司养鸡场的兴建,已经有了一个好听好记的新名字——凤凰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年,我区新增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动态调整认定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6家,全区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87家。在政策的大力帮扶下,龙头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遍地开花、蔚然成势。

今年,我区467家农牧特色企业供应商入驻“832”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累计销售额达10214.33万元。前三季度,牛羊猪肉在京东平台线上销售额达8409.9万元,同比增长92倍。

“接二连三”产业融合

近日,西藏夜伴蜂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旗下的夜伴蜂声文化体验园以高原蜜蜂文化研学游为主题,入选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景点线路推介。“去年被认定为国家级3A级景区,今年又迎来这一利好消息,心情很激动。”公司负责人张亮富说。

图为山南市措美县措美镇蜜蜂养殖基地,当地群众在采集蜂蜜。(西藏日报资料图)

9年前,该公司以发展西藏蜂产业为主导,落地山南。目前,该公司在山南、拉萨、日喀则的9个县(区)养殖蜜蜂,年产量突破120吨,并建立占地1200平方米的现代化蜂蜜生产线,优质高原特色蜂蜜深受中高端消费者喜爱,公司目前已经成长为我区规模最大的蜂产品企业。“今年,我们预计带动6000户农牧民增收。”张亮富介绍道。

近年来,我区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的产业链向二产、三产延伸,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加快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以“美丽乡村+”释放乡村振兴“乘数效应”。

同时,扎实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评估工作。今年,落实中央财政资金1.45亿元;新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农业产业强镇5个。目前,我区累计建成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43个,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已基本覆盖农牧业主导产业。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高原特色农牧产业专项组各成员单位始终着力构建具有西藏特色的农牧业产业发展体系,瞄准重点环节,创新工作举措,激发农业‘接二连三’新活力,有效助推农牧业质量效益实现整体提升。”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产业处处长泽仁志玛表示。

耕耘不辍,共赴秋实。从粮食安全的坚实保障,到农牧业现代化的生机勃勃,再到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我区推动农牧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不断提升、供应链不断巩固,积极探索适合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乡村振兴产业提升和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向新向强!

THE END
1.那曲市畜种科研成果显著推动畜牧业迈上新台阶那曲要闻那曲市在畜种科研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为当地畜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那曲市累计投入资金2432.96万元,大力支持多项重点科研项目。那曲市农牧业(草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等多家单位积极参与,聚焦《嘎尔德牦牛乳制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娘亚牦牛良种选育与推广》等关键课题展开攻关。 http://www.naqu.gov.cn/nqsrmzf/c100003/202412/70c8a79f7cf7476589e23c2092176e2d.shtml
2.科技滋养雪域高原西藏高质量发展劲头十足棚顶光伏板持续发电,棚下种植着藏红花、有机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实现“农光互补、一地两用”;将西藏牦牛、黄牛与安格斯牛三元杂交,成功培育出商用肉牛——雅江雪牛,江孜县规模化养殖效益明显;白朗县农业科技园区内高原大棚种出热带水果和时尚花卉,农牧民群众笑逐颜开……这些无不是西藏自治区科技创新驱动雪域高原跨越http://www.ejwine.com/cms/show-11481.html
3.农牧产业研究文献综述农牧产业研究文献综述 https://wenku.baidu.com/view/277605ab17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0.html
4.西藏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课题研讨会在京举行民生网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差,缺乏科学饲养观念,藏区畜牧产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需要利用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畜牧业向科学、现代的方向发展。 2019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按照“调结构、腾空间、转方式、提效能”的目标,全力推动牛羊产业发展,在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引导群众入社、落实畜群结构调整、实行分批出栏等方https://www.msweekly.com/mobile/show.html?id=115892
5.日喀则地区农牧业概况农牧业是日喀则地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日喀则地区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牧业的发展快慢。日喀则地区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125万亩,占全区的1/3,粮油产量占全区的40%左右,向国家交售的商品粮占全区的50-70%,粮油生产总量居全区第一位。畜牧业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常年牲畜饲养量达http://www.taaas.org/info/1104/1452.htm
6.杜文华团队:西藏牧区饲用小黑麦全产业链建设及产业化应用西藏牧区气候环境恶劣,高产优质牧草品种短缺、牧草高产高效技术滞后,制约了该区域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为解决制约西藏牧区草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小黑麦育种栽培团队历经10多年时间,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出的草产量高、营养价值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蔵饲1号小黑麦http://prata.gsau.edu.cn/info/1043/10062.htm
7.西部牧业介绍该公司的宗旨是:协调、服务、技术、开发,对师市畜牧业产业化生产过程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服务,构建师市产加销、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目前,公司的经营范围:统一组织师市内部的畜牧业生产、发展过程、项目及产业化基地建设等;统一组织师市畜产品的供销,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饲料、饲草收割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sho5cy7.html
8.沿着高速看中国丨有了酥油“拉拉”酸奶西藏牧民奔向新生活沿着高速看中国,我们沿着青藏线继续前行,西藏作为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牧区百姓致富奔小康的最重要的产业。 现在,西藏畜牧业正在告别小而散的传统模式,大步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畜牧业迈进,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位于青藏公路沿线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在2018年建成了嘎尔德生态畜牧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6264826434053029336
9.中国畜牧兽医文摘东部乡镇是泰兴市养殖主产区,是重点养殖乡镇,养殖业是其优势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已初步形成,养殖企业设施化水平得到发展,新技术、新品种得到应用,生态养殖取得了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未来发展将围绕加大调整规模养殖结构,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转变畜牧业经营机制,加强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支持发展全产业链经营,合http://zxwa.cbpt.cnki.net/WKD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3&st=09
10.骆驼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福海县位于阿勒泰地区中部,是新疆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阿勒泰地区骆驼养殖最为集中的县,2013年被评为“中国驼奶之都”。 随着当地骆驼养殖业和驼奶加工业的兴盛,阿勒泰地区的“骆驼经济”迅速崛起,并辐射带动了昌吉回族自治州、塔城地区、哈密市、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等地的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使骆驼产业成为新疆农https://www.jianshu.com/p/919c290d8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