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全面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冬日暖阳洒满金黄色的草原,蓝天白云下,百转千回的河流,悠闲自得的牛羊和星星点点的帐篷,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甘南草原生态大画卷。

??近年来,甘南州统筹黄河上游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把牦牛产业作为农牧民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柱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甘南州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被誉为亚洲最优质的天然牧场,是西北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地方优良畜种主要有牦牛、藏羊(欧拉型、甘加型和乔科型)、蕨麻猪、河曲马、河曲藏獒等。全州存栏牦牛129万头,年出栏70万头,牛奶产量8.1万吨。

??精细养殖优化牦牛产业布局

??发展牦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甘南以健全牦牛产业链为主线,全力构建牦牛种业发展、科学养殖、精细加工、流程溯源和品牌营销体系,打造优质种牛供应基地、绿色有机产品生产基地、高原健康食品集散基地、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基地,积极培育特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和牧民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甘南州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甘南草地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意见》,甘南结合实际制定印发《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紧盯牦牛生产、养殖、加工、销售3个环节的瓶颈问题,健全完善良种化繁育、集约化养殖、精细化加工、规范化标准、品牌化营销和组织化保障6大产业体系,全面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8个国有种畜场,组建牦牛核心繁育群150个,建成8个良繁基地,玛曲县阿孜畜牧科技示范园区被认定为国家级遗传资源保种场,“美仁牦牛”被认定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

??合作市佐盖多玛乡作为美仁牦牛种质资源保护和提纯复壮的核心区域,承担着保种选优的重要使命。通过引入先进的繁育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该区域的美仁牦牛种群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合作市以全产业链思维,积极推进美仁牦牛的生产繁育和精深加工。通过建设“智慧牧场”系统,科技赋能全面推进美仁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建成“美仁牦牛”1号和2号基地,实现了集约、科学、规模养殖。同时,依托高原生态乳业现代产业园,新建自动化挤奶厅、鲜奶收购站等设施,推动牦牛乳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

??在繁育体系的推动下,美仁牦牛的生产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据统计,基地牦牛的生长发育周期明显减短,出肉率、屠宰率相较其他牛群都有所提高。同时,美仁牦牛的繁殖成活率也达到了75%以上,成年牦牛平均体重由过去的230公斤提升至280公斤以上,牦牛个体产奶量提高了25%以上。

??为增强美仁牦牛的品牌知名度,合作市持续擦亮“中国牦牛乳都”区域品牌,成功申报多项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及“甘味”品牌认证。其中,美仁牦牛乳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牦牛乳被誉为“天然浓缩乳”,其干物质、蛋白质、脂肪、乳糖和矿物质含量均高于普通牛乳。特别是其乳脂率和干物质含量更是出类拔萃,这使得牦牛乳成为生产高级乳制品(如风味酸奶、奶油、奶酪、配方奶粉等)的优质原料。目前,牦牛乳制品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出口至中亚、南亚、中东等地区。牦牛绒制品出口至欧美地区,牦牛系列产品年产值达3.4亿元,实现了牦牛产业发展和农牧民稳定增收的共赢。

??全州布局牦牛繁育、娟姗犏雌牛(奶牛)繁育和牦牛科学养殖等产业带,建成了以玛曲县、碌曲县为中心,辐射夏河、合作、卓尼、临潭等县市的牦牛肉产业基地(万头牦牛养殖基地5个和千头牦牛养殖基地10个),以合作市为中心,辐射夏河、碌曲、卓尼、玛曲等周边地区的牦牛乳奶源基地。以864家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458个家庭牧场、5个饲草料基地为重点,先后投入资金6.8亿元,改造提升暖棚、储草棚等“舍饲半舍饲”基础设施,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养殖程度不断提高。

??精深加工延长牦牛产业链条

??强链延链补链,助推产业升级。精深加工对延长了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链条,进一步提高了甘南牦牛产品的附加值。近年来,甘南制定了《甘南牦牛繁育技术规程》《绿色食品甘南牦牛养殖技术规程》《犏牛养殖技术规程》等系列地方标准,全州一盘棋行动,坚持一个标准到底,规范和引导企业、牧户生产发展,有效保障了产品均一性和质量安全。

??初冬,一辆辆满载着牦牛的大货车,从玛曲河曲马场陆续驶入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内,这标志着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屠宰生产加工已经初见成效。

??据了解,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积极抢抓经济复苏和市场企稳机遇,对接争取到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产品订单,把传统季节性屠宰加工生产模式向全年四季常态化屠宰加工模式转变。近年来,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抢抓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牦牛肉精深加工产业升级,开展甘南牦牛高端肉品生产加工。

??在夏河县、玛曲县有关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安多公司对接夏河县科才万头牦牛基地、甘加5万只藏羊基地、甘南州河曲马场万头牦牛基地等资源,共同打造“甘南牦牛”区域品牌和“安多牧场”特色品牌,共同搭建智慧牧场数字平台,助推甘南特色畜产品走出去,逐步实现从草原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安多集团副总经理马建华介绍说:“通过夏秋季节天然放牧和冬春季补饲5~6个月,从源头确保牦牛天然、有机、绿色品质,牦牛出栏活畜均重在500-600斤/头,屠宰后每头胴体250-300斤左右。据专家初步鉴定,这批牦牛肉各项感官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属天然、有机、绿色食材,其嫩度、风味、多汁性等均达到高端肉品质要求。”

??通过招商引资、培育孵化,目前全州畜牧业上游饲草加工经营龙头企业有5家、交易市场1家,人工种草面积约20万亩,饲草料年产量达40万吨;中游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有5家,肉品加工龙头企业有6家,绒加工龙头企业1家,年加工高端肉品1万吨、乳制品1.2万吨,绒制品45吨;下游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机肥加工企业16家,年加工能力达20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90%以上。

??拓宽销售渠道促进群众增收

??一切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群众增收致富为目的,线上结合线下的销售渠道对牦牛产品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也促进了农牧民增收致富。甘南研发打造18类牦牛精细分割高端肉品,发挥全域旅游资源优势,持续开展产品推介和市场营销,不断加大营销投入、塑造品牌形象,8县市供销系统销售网络齐发力,主动挖掘市场资源、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甘南牦牛高端肉品市场认可度不断增强,品牌效应不断显现。

??目前,全州共有畜牧业“甘味”品牌36个,区域公用品牌2个(甘南牦牛、甘南藏羊),“三品一标”畜产品175个(无公害畜产品21个,绿色畜产食品97个,有机畜产食品57个),建成甘南州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中心、天津甘南馆、兰州市甘南特色农产品品鉴体验及销售中心等10家线下产品体验店,3个大型活畜交易市场(年活畜交易达45万头),引培2家国营销售企业和10家市场主体,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等120个城市设立销售网点350个,淘宝、抖音等8个电商平台线上销售产品60余种,销售渠道越来越广。

??位于玛曲县城的甘青川玛曲县活畜交易市场一片热闹景象,这里作为甘青川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的活畜交易中心,每年的九月到十二月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进行活畜交易。

??齐哈玛镇哇尔义村的养殖户加洋旦培告诉记者,家里养了七八十头牛,一年卖掉十头左右,价格很好,还跑运输,帮其他群众运送牛羊,收入挺好的。

??优良的品质促成供销两旺的热闹场面,每到出栏季,来自四川、青海及甘肃各地的商贩便会陆续赶来,他们精挑细选、讨价还价之声此起彼伏,完成交易的双方洋溢着喜悦。

??锲而不舍强产业,振兴乡村促增收。随着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面纵深推进,群众养殖观念和模式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传统养殖正在向科学养殖四季出栏、全年均衡出栏过渡,传统屠宰肉品正在向精细分割的高端产品蜕变,牦牛产业已成为甘南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甘南融媒记者王满辉)

THE END
1.甘肃近年来,甘南州统筹黄河上游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把牦牛产业作为农牧民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柱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甘南州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被誉为亚洲最优质的天然牧场,是西北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地方优良畜种主要有牦牛、藏羊(欧拉型、https://www.ntv.cn/content/1/399/991399858.html
2.西藏昌都牦牛经济杂交工作现状与模式探索兽医导刊2022年3期推广应用新的技术依靠的还是专业技术人才,人才是关键,我市农业农村局统筹协调组织举办了3 项大型现场培训班,同时,以派送自治区、邀请专家在点上手把手等多种渠道培养培训1100 余人,最大限度地缓解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压力,但由于昌都山高谷深、村庄分散、交通不便、道路崎岖,特别是畜牧业受传统养殖习俗“四季放牧、散养http://www.91fabiao.com/zazhi/11242836.html
3.拉萨生物质能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历年招聘工资变化趋势 就业前景(历年职位需求变化) -45% 2024年较2023年 0.026% 占拉萨 历年招聘职位量占比 说明:拉萨生物质能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有前途吗?好找工作吗? 2024年招聘职位5个,占拉萨0.026%,曲线越向上代表市场需求量越大,就业情况相对较好。数据由各地招聘网站统计而来,仅检索职位名称。 https://www.jobui.com/salary/lasa-all/ind-shengwuzhineng1/
4.西藏农牧学院就业前景西藏农牧学院就业前景分析 引言 西藏农牧学院,作为西藏地区唯一一所专注于农业和牧业教育的高等学府,其毕业生在西藏乃至全国的就业市场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农业、畜牧业的高度重视,西藏农牧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https://pbs.lotut.com/news/iprNewsPreview.html?newsId=135798
5.2024更新提示:《2024-2030年中国牛养殖牧场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已发布2025年版,如需了解最新目录,请Email(kf@Cir.cn)或致电(400 612 8668)咨询! 牛养殖牧场是畜牧业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受到食品安全意识提升和环保法规趋严的双重影响。现代化牛养殖牧场通过改进饲养环境、优化饲料配方、采用生物安全措施,提高https://www.cir.cn/R_NongLinMuYu/11/NiuYangZhiMuChangWeiLaiFaZhanQuShi.html
6.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精选十篇)昭觉县委政府从高寒山区实际出发, 在总结多年来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并贯彻执行了“粮草并重、草畜同步、改育结合”的12字种草养畜方针, 同时以强化一个基础 (草料建设) 、突出两个重点 (品种改良、肉牛羊圈养) 、狠抓一个保证 (疫病防治) 、开发一个项目 (市场建设) 为主线, 强力推进全县畜牧业生产持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ahvn94p.html
7.西藏自治区“十三五”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开展风力发电水风光发挥自治区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的资源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支持比较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符合政策导向的产业做大做强,重点推动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布局好绿色优势矿产业,突出抓好铜、锂等优势矿产品的规模开发;积极发展绿色建材业,推进装配式绿色建材应用,满足建设需要,降低建设成本;支持民族手工业创新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267932.shtml
8.西藏农牧业生产现状与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分析西藏农牧民占全区总人口的 68.5%,地处边境,地 广人稀,信息交通相对闭塞,农业生产效率低,传统 观念影响严重,农民文化水平和收入均较低,市场 经济发展缓慢,农牧民增产增收是农牧业的核心工 作,也是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最直接的体现.本文 主要分析了西藏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 关键问题 ,提出西藏整体上实现http://xznykj.taaas.org/oa/pdfdow.aspx?Sid=2023-4-01
9.成果转化调研报告8篇(全文)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西藏地区发展农业和农产品推广政策,推广方案合理,种植技术及选用设备先进,符合国家环保标准。项 (6)、技术培训及宣传,需培训农民技术人员2500人,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资料进行宣传,共需经费10万元。 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一)简述 在当前以养殖业首的农业结构调整中,玉米定位在主要饲料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kmlb1rh.html
10.江西警察学院报告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学院就业工作举措与特点、就业相关分析、专项就业分析、就业发展趋势、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六部分。所涵盖的指标包括毕业去向落实率、就业去向、工作满意度、专业相关度、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的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等多个方面。报告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毕业生就业数据为https://stu.jxga.edu.cn/news-show-622.html
11.医药市场项目调研报告精选(10篇)医药与卫生职能重叠,政策打架,医药市场竞争无序,引发管理混乱,给税收管理带来困难;同时税制也没理顺,医药经营征收增值税,医疗卫生征收营业税,对大量既经营医药又有卫生诊治的业户如何征税,标准不好掌握,国、地两税部门都可管可不管,不仅造成管理权矛盾,也极易发生漏征漏管现象。二是医药行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少数医药https://www.androidx86.net/gongzuofanwen/gongzuobaogao/diaochabaogao/253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