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地理教案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地理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地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维目标:

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3.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教学重点:

1.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教学难点: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教具准备:世界地形图及教材各个图片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比较分析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大牧场放牧业

1.特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2.主要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业。美国、阿根廷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占重要地位。

案例:

2.在分析图3.15时,应重点把握该区域的海陆位置、地形、发达的铁路运输和便捷的海运条件等重要信息。

3、结合案例4完成活动题。

(对于活动的处理可以采取学生阅读案例→学生分析→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活动:

1.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例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点拨: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2.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点拨:经营方式:集约农业、生产规模大

商品化、专业化水平高;经济效率高;重视科技应用,例如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划区轮牧等。

3.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点拨: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发展大牧场牧牛业

1)、有利的.区位条件——

(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2)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低,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

(3)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读图要求:在世界地图上,熟悉以上国家及地区、潘帕斯草原等的地理位置。)

2)、发展过程——

印第安人自由自在的放牧业(粗放的自给游牧业)到欧洲人密集的商品牧牛业。

3)、为促进牧牛业发展,阿根廷人作了如下工作:

①铁路的贯通,便于把肉牛运到港口城市屠宰加工后外运;

②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使牧场不退化

③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4)、阿根廷地广人稀,所产牛肉主要出口。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场扩展到欧洲。

二、乳畜业

1.概念: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3.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

4.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把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

2.人文条件也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的区位选择,事物是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

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教学难点:

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在世界上有些地方,由于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原因,人们并不从事种植业,那么他们到底从事哪一种农业劳动呢

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录像,请大家认真观看,录像里反映的是什么农业类型。

教师提问:以上录像内容反映了什么农业类型

生:畜牧业。

师:很好。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就将认识两种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板书: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讲述: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出示图3.15和3.16

师:上述国家在放牧牲畜的种类上有什么差别呢

生:美国、阿根廷以牧牛为主;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

出示“世界地形图”、“气候类型图”

提问:1、为什么这些国家可以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呢

2、大牧场放牧业有什么特点

3、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请大家阅读案例4回答以上三个问题。

板书: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2.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讲议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树立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基本理论,并且有了农业地域类型的一些基本认识,学习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兼有的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教师提问:以上录像内容反映了什么农业类型?

生:种植业。

师:很好。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就将认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阅读p47图3.10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p48读图思考题。)

4.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学生活动)读图思考

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师提示):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结合读图思考1、2引导学生分析图3.10,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经营和发展。)

(归纳总结)

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

3.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xx年),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4.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学生活动)学案【知识梳理】一

(总结归纳)

一、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分析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特点原因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集约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

机械化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加快机械化发展

水利工程量大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科技水平低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凭传统经验加大科技投入

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出售的很少。

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农民凭自己劳动能够完成农活。日本机械化水平较高。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学生探究)

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2.列出资料清单。

3.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

(友情提示)此活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课下完成。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的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为粮食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

2.目前,我国生物技术育种居世界先进水平,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超级杂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万多千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2.农作物:小麦、玉米

(学生活动)读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简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影响。

3.特征:以上国家商品谷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这类农场我国西北、东北也有分布,一般为国营。

(教师提示)商品率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在分析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时需要围绕商品率高的特点考虑。

农业生产的生产量高,自身消费少,生产效率高,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就高;产量高,而自身消费量大,生产效率低,即使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也不会很高。因此在分析主要区位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影响的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特征,从分析哪些区位因素有利于提高产量,哪些因素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哪些因素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着手。

参考答案:

下面我们以商品谷物农业典型代表——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为例,分析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区位因素。

(学生活动)

通过这个案例3,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

(1)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2)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

(3)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区能够保持常盛不衰,得益于有力的农业措施。

(4)小麦的分布分为北部小麦区和中部小麦区。

4.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学生活动)参照归纳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方法,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教师提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学生活动)学案【知识梳理】二

(总结归纳)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与评价

区位优势评价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①平原地形广阔②黑钙土和冲积土肥沃③温带草原气候,夏季温和湿润④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为实现机械化和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利于作物生长、稳产

(二)便利的交通运输:①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航运发达②公路、铁路与水运构成发达交通网集散便利、降低运费、提高效益

(三)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可大规模经营竞争力比欧洲强

(四)高度发达的工业:提供现代农业所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实现农业机械化、化学化,但增加能耗和成本

(五)先进的科技:国家建立科技研究中心和推广系统,免费提供科技成果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和专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实现

(总结归纳)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三、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作一比较,你认为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农作物品种生产目的经营方式气候条件

水稻种植业水稻自给一商品农业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季风气候区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小麦、玉米等商品农业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产生这两种农业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气候条件不同,两种农业地域所生产的农产品品种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条件直接影响到生产的经营方式和商品率高低。

【板书设计】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主要分布区:

4.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5.主要特点:

1.分布地区:

2.特征: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农作物:小麦、玉米

4.区位条件

【随堂练习】

1.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d.便利的效能运输条件

2.东亚水稻种植区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其原因是()

①该区机械化水平低②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③亚洲水稻种植区气候干旱④水稻生产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

长期以来,上海市郊种植业以粮食、棉花、油菜为主,其中粮食作物占很大比重。xx年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后,全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之比达到1:1,产值之比达到1:3,农民增收4.2亿元。据此完成3~4题。

3.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工业发展水平b.科学技术水平

c.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d.商品经济发展水平

4.现在,上海市郊农业已形成了种苗、园艺作物、出口蔬菜、名特优新为主的小宗经济作物四大特色,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a.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b.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

c.商品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d.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用地减少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挑战。根据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占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回答5~7题。

5.我国受国际市场冲击最严重的农产品是()

a.油料b.水产品

c.粮棉d.水果

6.我国某些农产品受冲击严重是由于()

①投入的农药化肥、机械化设备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价格偏高

②农业科技投入较少,产品品质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

③投入的农业劳动力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④人口多,购买力太强,造成价格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a.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近年来,北京冬季市场上出现大量反季节蔬菜和南方瓜果多来自北京郊区的塑料大栅。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去农民冬闲,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

b.冬季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条件

c.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弱化了农业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d.反季节蔬菜投放市场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

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d.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

9.“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

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b.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c.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d.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10.传统稻米产区农业生产改进最关键的是改变()

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b.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还未充分合理利用

d.地势低平、多水旱灾害

11.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周围农业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拟发展优质高效粮食生产、乳畜业、

水果和蔬菜种植业,按照合理布局原则,i处应

发展,ⅱ处应发展,ⅲ处应发展。

(2)其中乳畜业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

现在在该城市市场上也同时能见到南方甚至国外的水果、蔬菜和乳制品,这说明了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在地域上扩大,而这只有

在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条件下,才得以实现。

(3)现在城郊蔬菜种植一年四季都可以供应城市居民新鲜的蔬菜了,这是由于结果。

参考答案

1.b2.d3.d4.c5.c6.a7.c8.c9.a10.b

11.(1)乳畜业水果和蔬菜种植业粮食生产

(2)市场市场交通运输

(3)依靠科技对不适宜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利用改造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五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学生是否真正具备了运用农业区位原理解决分析实际农业生产活动的能力,这是这一章的核心,应加大培养的力度。

共5页,当前第5页12345

(一)知识与技能

4.了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2.通过比较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异同点,掌握分辨乳蓄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大家要注重自然规律,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

2.人文条件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区位选择,事物是发展的,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培养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教学难点】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引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那么一日三餐我们除了五谷杂粮和蔬菜,还会吃什么呢对了,我们还要吃肉,除了肉我们还可以改善下子自己的生活喝点牛奶。大家身边应该有订牛奶的同学,那大家知道这牛奶从哪里来我们吃的牛羊肉又从哪里来呢好的,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解释下,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请大家把书翻到51页。

【板书】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过渡】那么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首先我们以阿根廷为例,为大家介绍大牧场放牧业。

【播放幻灯片】出示面向市场的畜牧业地域类型。

【提问】师:大家把幻灯片上的图片和书本结合起来后,发现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产品有哪些呢

生:有牛肉和羊毛。

【讲解】对的,主要产品有牛肉和羊毛。那么在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的地位,而在澳大利亚和南非的大牧场长,养羊占很重要的地位。大家都知道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播放幻灯片7】

【讲解】大家结合了当地主要的气候类型、植被类型还有社会经济当地的交通情况之后可以了解到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区位条件是1.干旱、半干旱气候,不宜发展种植业2草类茂盛,牧草优良3.地广人稀,地租低廉4.交通便利,市场广阔5.技术先进,集约经营

【过渡】那么接下来,我们通过学习到的区位条件来分析、分析下其特点。

【讲解】大家可以发现1.面向市场2.生产规模大3.专业化程度高4.依赖交通和保鲜技术5.重视科技应用;这五个主要的特点。

【提问】在学习了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区位条件以及特点之后,那么老师就需要大家延伸一下了,请大家结合中国草地资源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分布图分小组讨论中国能采用大牧场放牧业模式吗如果可以,那是为什么如果不行,那又是为什么然后请每组派一个代表给出一个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THE END
1.畜牧业地域类型它是人们在长期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发展畜牧业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是畜牧业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简介 主要研究畜牧业产生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与农业其它各部门的关系,与其它地区畜牧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畜牧业的地域结构、分布范围、经营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5%9C%E7%89%A7%E4%B8%9A%E5%9C%B0%E5%9F%9F%E7%B1%BB%E5%9E%8B/10690740
2.专题15产业区位选择(思维导图+3大知识点+6个能力拓展)3.畜牧业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 分析角度 答题术语(有利) 自然 因素 气候、地形、 草场、水源等 大牧场放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平坦,地广人稀,草场广阔、草类茂盛,水源充足。 乳畜业: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多汁牧草生长等 社会经 济因素 市场、交通、 政策、科技等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优惠;科技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8pt4998ct15459n476516.html
3.分析法国发展乳.肉用畜牧业的优越区位条件.题目和参考答案(2)指出法国农业发达的优越自然试位条件。 (3)分析法国发展乳、肉用畜牧业的优越区位条件。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答案】(1)东南高西北低通过河流流向,多为由东南流向西北地区. (2)气候温和湿润: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3)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有多汁牧草生长:城市化水平http://www.1010jiajiao.com/gzdl/shiti_id_8bcc085540749af0119cf9f22a7b19f1
4.长者版(一)区位概况15 (二)自然状况15 (三)资源状况16 (四)经济社会状况19 1.行政区划及人口19 2.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20 3.交通区位条件21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探索成效与问题分析21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探索进展与成效21 1.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21 http://www.nxld.gov.cn/zzb/zfwj_68058/202210/t20221026_3815928.html
5.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的通知市级规划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专家为主编制的《宁波市“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思路研究》为基础,主要从我市农业发展的现实条件出发,提出了产业布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构想,拟定了农业产业的发展重点和布局的基本框架,对全市范围内2006~2010年期间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等产业的主要农业https://china.findlaw.cn/xfwq/xiaofeiweiquanfalv/wqfl/48595_19.html
6.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完整)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的区别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区位因素)指影响区位主体分部的原因1.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的区别(1)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而导致的生产条件不同(2)区位因子则是对于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9098066
7.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相似问题 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对市场区位的要求哪个更高一点? 畜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之间的区别?都属于农业地域类型吗? 地理问题--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9df85decfb09a8f9736c19f9016b791d.html
8.发展农区畜牧业8篇(全文)(1) 畜牧业要突出效益, 结合实际, 以牛则牛、以羊则羊、以禽则禽、以猪则猪, 抓好品种改良, 特别是牛和小畜, 加快出栏, 提高商品率, 要改变以往重存栏轻出栏的现象, 牲畜如果不变成商品, 你说畜牧业增收了多少元, 那是空谈, 别人不相信。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332n3p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