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

国办发〔2024〕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行政检查是行政执法主体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重要方式,对引导规范企业合法经营、预防纠正违法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的决策部署,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坚决遏制乱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针对行政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性大,以及任性检查、运动式检查、以各种名义变相检查等突出问题,加强依法行政,确保行政检查于法有据、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精准高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二、明确行政检查主体,严禁不具备主体资格的组织实施行政检查

三、清理并公布行政检查事项,从源头上遏制乱检查

有关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梳理本领域现有的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并实行动态管理,对没有法定依据的要坚决清理,对法定依据发生变化的要及时调整,对没有实际成效的要予以取消。行政检查事项要按照权责透明、用权公开的要求向社会公布,接受企业和社会监督。行政检查事项未经公布的,不得实施。

四、合理确定行政检查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

大力推进精准检查,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检查。能合并实施行政检查的,不得重复检查;能联合实施行政检查的,不得多头检查;能通过书面核查、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方式监管的,不得入企实施现场检查。严控入企检查人员数量,优化“综合查一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推行简单事项“一表通查”。除有法定依据外,不得将入企检查作为行政许可、行政给付等行政行为的前提条件。2025年6月底前,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要建立本领域分级分类检查制度;有关主管部门要公布同一行政机关对同一企业实施行政检查的年度频次上限。行政检查频次要纳入行政执法统计年报。根据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数据监测等线索确需实施行政检查,或者应企业申请实施行政检查的,可以不受频次上限限制,但明显超过合理频次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关要及时跟踪监督。探索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依法降低行政执法特别是行政检查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五、严格行政检查标准、程序,杜绝随意检查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要梳理本领域现有的行政检查标准并于2025年6月底前公布。不同领域行政检查标准相互冲突的,有关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定提请本级政府或者上一级行政机关进行协调,避免企业无所适从。

六、严格控制专项检查,避免“走过场”、运动式检查

对某一地区、领域的突出问题,可以依法部署专项检查。专项检查要符合监管的客观需要,经评估确需部署的,要严格控制专项检查的范围、内容和时限等,坚决杜绝“一人生病,大家吃药”的全覆盖、无差别检查。专项检查要实行年度数量控制,事先拟订检查计划,经县级以上政府或者实行垂直管理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批准后按照规定备案,并向社会公布。检查事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有关主管部门要联合拟订检查计划,避免多头、重复部署。因潜在风险大、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确需紧急部署专项检查的,要及时修改检查计划并备案。专项检查要严格按照行政检查的标准、程序实施,务求实效,防止“走过场”。

七、规范行政检查行为,防止逐利检查、任性检查

涉企行政检查要做到“五个严禁”、“八个不得”。严禁逐利检查,不得接受被检查企业的任何馈赠、报酬、福利待遇,不得参加被检查企业提供的宴请、娱乐、旅游等活动,不得由被检查企业支付消费开支或者将检查费用转嫁给企业,不得强制企业接受指定的中介机构提供服务。严禁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不得刻意要求法定代表人到场。严禁任性处罚企业,不得乱查封、乱扣押、乱冻结、动辄责令停产停业。严禁下达检查指标,不得将考核考评、预算项目绩效与检查频次、罚款数额挂钩。严禁变相检查,不得以观摩、督导、考察等名义行检查之实。

八、压实规范管理责任,加强行政检查的执法监督

九、强化数字技术赋能,确保执法监督精准高效

十、严肃责任追究,加大对乱检查的查处力度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中央统筹、省负主责、市县抓落实的要求,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大力推进工作落实,将规范管理涉企行政检查作为政府督查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既要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企,又要保证必要的检查有效开展,并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将重要情况和问题报送司法部。司法部作为国务院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要加强综合协调和指导监督,跟踪工作进展,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报告。

THE END
1.组织部(人事处)(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第六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https://www.xjust.edu.cn/cms/zzb/document/13214
2.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通知公告江西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六)健全安全生产违法线索通报和协查机制,受理安全生产投诉举报;在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过程中,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安全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应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 (七)负责本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组织、配合或参与相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https://sycs.jxsdzj.cn/art/2024/8/9/art_135_5666.html
3.哪些部门应当统筹负责本行业领域反制技术措施建设?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金融管理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和国家网信部门等应当统筹负责本行业领域反制技术措施建设,推进涉电信网络诈骗样本信息数据共享,加强涉诈用户信息交叉核验,建立有关涉诈异常信息、活动的监测识别、动态封堵和处置机制。http://www.legaldaily.com.cn/IT/content/2023-11/23/content_8930669.html
4.保护工作部门应当制定本行业本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规划保护工作部门应当制定本行业、本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规划,明确保护目标、基本要求、工作任务、具体措施。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https://www.shuashuati.com/ti/b47f0dd961824383915e6c32a0b3a442.html
5.()结合本行业本领域实际,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认定规则,并报()结合本行业、本领域实际,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认定规则,并报国务院公安部门备案。 A、国家网信部门 B、保护工作部门 C、行业主管部门 D、属地公安部门 点击查看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 )是关帝庙主体建筑。 A. 气肃千秋坊 B. 崇宁殿 C. 魁星阁 D. 春秋楼 点击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 下列https://m.ppkao.com/wangke/daan/17d99a321f574604b8438477b83d037b
6.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应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本行业《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各业务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应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本行业、本领域、本单位的( )A、会计管理人才 B、会计专业人才 C、涉外会计人才 D、高端会计人才 答案:CD继续查询下一题的答案 【相关内容】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 )引起贫血。 机械化http://m.syiban.com/zhidao/4090.html
7.中国军民融合产业现状动态及前景发展模式分析报告2024——综述篇—— 第1章:军民融合产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1.1 军工行业基本介绍1.1.1 军工行业定义1.1.2 军工行业市场主体1、十大军工集团2、其他社会企业1.1.3 军工行业基本分类1、核工业(1)核工业产品及涉及领域(2)核工业战略地位和意义2、航天工业(1)航天工业产品及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4151208&efid=vcZmmrhYjiCahSH5w-0caQ
8.中衡设计: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第三次修订稿)准,可能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并对其业务开展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 响。 (7)标的公司核心人员流失风险 标的公司所在的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属智力密集型行业,高水平的专业设 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建筑设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卓创国 际拥有一个在建筑设计领域积累了丰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团队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21700000085_9.shtml
9.根据国办发〔2020〕53号文,国务院有关部门支持本行业领域内的热线A.省级环保部门 B.电力监管机构 C.电力调度机构 D.省级发改委(经贸委)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XX市委收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后,决定将这份文号为“国办发[2020]17号”的文件转发给下属的区和县,请代为草拟一份通知。 https://www.xilvlaw.com/souti/zhiye/2F53F6FE.html
10.2024年3领域数据处理活动,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部近日印发《自然资源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地方行业监管部门将数据安全纳入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按照“谁管业务,谁管数据,谁管数据安全”的原则,落实本行业本地区本领域数据安全https://www.bism.cn/gzdt/hyxx/202407/t20240711_6424.html
11.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评估工作方案(试行(5)征求领域主管部门意见。 (6)审定发布结果。科技部审定发布评估结果。 3.各地方、各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可参照本方案精神,对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推动构建的联盟开展评估工作。 材料: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评价指标体系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评估报告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389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