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还可以这样讲(人文地理)——农业1

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活动。农业就是人类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过程,属于第一产业。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就是农民,农民聚居的地方就是农村。我国是世界最重要的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并高度发达。农业是地理最重要的知识内容之一,尤其对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讲,了解一些农业基本常识是必需的知识积累。记得有一次带少儿班学生去郊区社会实践,经过农村的一处猪圈,一堆学生跑去看猪,一问好多人从来没有看见过活猪,“没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对于他们就是“天天吃猪肉就是没见过猪跑”,所以我们慢慢的聊聊农业,就当“扫盲”了。当然我也是城市长大的,小时候有多次回农村老家生活的经历,还算有点认知,但也“五谷”不分,所以只能说一些常识性的,如果有错误,还望大家指正。

我们先从农业的分类慢慢聊起。农业按不同的条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这里的分类是比较简单的分类,是针对中学生的常识性分类。

农业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就是常说的“农林牧副渔”。

种植业是农业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侠义上的“农业”。广义上讲,只要是种植植物都归属种植业。这里主要讲种植业中种植农作物的部分,农作物包括两大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维持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人类所需的粮食主要通过种植业来获得的。粮食作物是对谷类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等)及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豌豆等)的总称。

我们先认识一下麦类,麦类主要分大麦、小麦、燕麦、荞麦、莜麦等等,简单的先说说小麦以外的麦类:大麦,如我们喝的大麦茶、主要用于酿酒,和小麦的主要区别就是麦粒和麦壳不容易分离,还有就是青稞也属大麦。在西藏吃过煮熟的绿绿的青稞粒,当然也吃过用炒熟的青稞面做成的糌粑;燕麦比如燕麦粥、还有早餐中常见的燕麦片等;莜面就是“西北莜面村”里的莜面;荞麦借个“麦”字,根本和麦类就没什么关系,怪不得荞麦含淀粉少呢,荞麦面是低糖类代表性的食品,荞麦皮是做枕芯的好材料,以前家里的枕头都是荞麦皮填充的,小时候到了盛夏季节,晒荞麦皮的时候,我们就当沙子一样能玩好半天。

小麦是我们的主要粮食之一,麦粒磨成粉就是白面。小麦原产地是西亚地区,推测4000多年前传入我国,唐宋时期才在北方取代粟(小米)成为主食。不知为什么脑子里老有电影《粮食》里的一个画面,地主家的麦子被农民连夜收割后,急得他哭着喊“麦子啊、麦子,我的麦子。。。。。。”。

冬小麦种植地区有句谚语就是“白露早、寒露迟,春分种麦正当时”,秋季种下后种子开始发芽、生根、出苗,冬季停止生长,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后开始重新生长,这个阶段叫“返青”,然后就持续生长直到夏季成熟。春季返青的小麦特像韭菜,过去经常把小麦认成韭菜。所以华北地区的农田里冬季里面是有小麦的。这样你也可以理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是怎么一回事了。

进入夏季冬小麦成熟后,我国自南向北开镰收割,这就是夏粮。小麦收获上来以后赶紧种植其他的农作物,比如玉米、白薯等等,利用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到了秋季还能再收获一季,这样紧接着种的农作物又习惯称“麦茬作物”,比如冬季北京市面上的烤白薯,有时能听到“麦茬白薯”以证明比较甜。收获后再马上种植冬小麦等来年再收获。由于两年完成了三个农作物的生产过程,所以这就是“两年三熟”的来历。

春小麦主要是春种秋收,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由于东北地区冬季过于寒冷,耕地冻土深厚,所以只能种植春小麦,由于热量不足,所以产量和质量都不如冬小麦。

过去小麦收割全靠人力,用镰刀,或者直接拔,是个重体力活。麦收的时节会有一种人专门靠替别人收麦子挣钱,这就是“麦客”。收割上来的小麦都是带杆的,然后再经过脱粒过程,便有了麦粒了。这个过程现在完全可以用联合收割机一气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麦秆是农家的主要生活燃料,烧火做饭极其好用,当然也可以用作牲畜的饲料。用不完的麦秆过去都是就地烧掉,严重污染大气。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去河南玩,正赶上当地烧麦秆,到处都被烟气笼罩着,少林寺就跟在云里一样。后面国家禁止燃烧秸秆,鼓励秸秆还田和再利用,这也是保证蓝天的重要措施之一。

小麦收割后来之后,要经过晾晒,把麦粒中的水分去掉,才能被储存收购。再晒麦粒前还要“扬场”,就是通过风力,利用重力原理把麦粒和细小的杂质分开。这时千万别站在下风向,万一被“麦芒”扎到身上了,那滋味只有你知道了,感觉只有被“杨辣子”蛰过的感觉能和它相比。“针尖对麦芒”可不是随便比喻的。晒麦子过程很简单,就是把麦子铺开,交给阳光去完成,这时候就需要比较大的硬质土地,场院就是用来干这个事情的,可是麦多地少,有些人就把麦子晒在马路上,如果是水泥质地的马路问题不大,如果是沥青的就有问题了,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品质。整个收麦子的过程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麦收的时候很多在城里打工的人都回家帮忙收麦子,农村的学校也有“麦假”这个特色的假期。我们真的要认同“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不要浪费。想起来带少23班在学校种小麦的经历了,

晒干的小麦就可以储存起来了。除了上缴国家以外,自家也会留够充足的麦子,这就是口粮。国家主要有粮站来收购小麦,国家每年都有小麦的收购价格,鼓励种粮和保障粮食安全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稳定粮食价格,让农民能致富,愿意种粮。收粮的时候粮站的职工都会手里拿一个“管插”,往装麦子的袋子上一轧,取出一点小麦来看成色和干燥度,来确定是否符合标准。干燥是储存小麦的重要保证。小麦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口粮,在农村它就是命根子,甚至可以当钱用。记得小时候回老家过暑假,外面有人卖西瓜或者其它东西的时候,如果没有现钱也可以用等价的小麦兑换,特喜欢拿着笸箩盛麦子去换东西的过程了。

小麦要变成面粉就需要去磨面,老家村子里都会有磨面机供大家使用,拿一袋小麦去磨面,回来的时候有白面和麸子面两种,白面人吃,麸子喂猪或者鸡鸭。一点都不浪费。所以农村真的不产生什么过多的垃圾,完全可以做到循环生产。

100斤小麦如果出81斤面粉,那就说明完全是用去壳麦粒磨成,面比较白细,称为“富强粉”,可能寓意富强了就吃这样的面粉,以前只有过春节的时候才能用“富强粉”包饺子,那饺子就是白,漂亮好吃。平时只能吃85粉,也就是普通粉或者叫标准粉,100斤麦子出85斤面粉。不过现在的富强粉感觉就是过去标准粉的颜色,是标准变了还是定义变了就不知道了。怎么会多出4斤来,很简单,就是磨面时把前面分出的麦壳再和面粉一起倒进料口重新再磨。如果粮食不够吃,还可以多次重复这样的过程,也可变成90粉或者更高,这时候的面粉就不是白色的了,而变成浅灰色的,蒸出来的面食颜色也更深,吃起来口感不好,牙碜。想起大学去郊区实习吃的那顿包子了。

小麦有低筋、中筋和高筋之分。通常划分面粉筋度强弱的标准就是100g面粉里边蛋白质的含量,高筋面粉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10.5-13.5g;中筋面粉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8.0-10.5g;低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则在6.5-8.5g。我们主要明白它们的区别就是高筋面粉用于做面包、中筋面粉是主力,主要就是做馒头、面条等等的。低筋面粉主要用于制作饼干。我国过去主要是种植中筋小麦,进口高筋、低筋小麦。现在一些地区也开始种植低筋小麦,用于替代进口,据说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面筋是植物蛋白质,用水洗面团就能获得,最常见的就是烧烤摊上的烤面筋和圆球一样的面筋,过去北京风行一阵的红焖羊肉里面就必须配有面筋,据说救活了生产面筋的企业。

大家都知道水稻能一年两熟甚至三熟,那小麦为什么不能?哪怕能两熟都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麦需要“春化作用”,也就是需要低温促使其由生长阶段向生殖阶段转化。其次是小麦需要足够的光照条件,一年内很难满足两次生长的需求。

面食最具北京特色的应该就是炸酱面了,过去总认为人生最大的享受就是“穿着短裤,光着膀子,脚蹬趿拉板,蹲在门口吃炸酱面,手里必须还要拿着几瓣蒜,最好旁边的地上再放着一瓶冰镇的燕京啤酒”。

THE END
1.農業的起源是什麼農業,是指通過種植作物和饲养動物來獲得食物的一種生產方式。它不僅是一個基本的人類生存手段,也是文明社會發展的基礎。這篇文章將探討農業的由來,包括它如何在古代社會中興起,以及它對人類歷史進程的影響。 早期的人類主要以狩獵採集為生活方式。他們隨著季節變化,遷徙到不同的地區,以尋找食物和水源。但隨著人口增長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562550.html
2.农业类型种植畜牧渔业林业畜牧业又是什么样的? 畜牧业则侧重于饲养家畜,这个领域涵盖了牛羊猪鸡等动物。这些家畜不仅提供肉类,而且还能产生乳制品如奶酪、牛奶;皮革制品如皮鞋;甚至还有宠物用品。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在偏远地区,它们还成为唯一可靠的人口供应来源。在这方面,良好的饲料管理与健康照顾对于提高生长效率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确保动https://www.zhanseog.com/xue-shu-huo-dong/279216.html
3.农业的由来从野性的收获到文明的播种四、耕作与畜牧业:早期农耕社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部落或小型社群逐渐形成更加复杂的地理分布,他们之间会有贸易关系。此时,在某些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即耕作,它意味着人们不再完全依赖于自然提供,而是通过劳动来获取食物。这是一个关键转变,因为它使得人能够控制自己的食物供应,从而促进人口增长和社会结构变得https://www.kbtob.com/xue-shu-bao-gao/564366.html
4.农业的由来从野菜采集到耕作革命探索人类文明之源农业的由来,源远流长。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项伟大的创造,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农业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尊重。 在我国南方,有一个叫做“稻”的植物,它成为了中国人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之一。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农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紧密相连的一种生态关系。当春雨滋润大地,稻谷开始萌发时,那里充https://www.jb9ykztqn.cn/jun-lei-zuo-fa/250113.html
5.(7)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A.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 B.农业的出现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C.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D.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开始 加入试卷 相似题 单选题中等:0.52024-12-03 引用:3次 18次使用 纠错?收藏13239870 2025届·四川遂宁·模拟考试校考 埃及古https://www.xiangpi.com/shiti/606383.html
6.未来趋势人与畜禽一体化:新型农业模式引领未来发展2. **中国的生态农场** 在中国,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地方也开始尝试“人与畜禽一体化”的模式。一些农场通过引入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农场的经济效益,还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例如,某生态农场通过饲养鸡、鸭等家禽,利用它们的粪便为农作物提供天然肥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 http://www.dgsxrbz.com/nmbdbl=37294060
7.农业的由来从野食者到耕种者的演变史人类社会的发展, agriculture 的起源是决定性的一步。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开启了文明社会的可能性。在探索农业的由来时,我们可以追溯到古代一些部落和民族,他们如何逐渐从狩猎采集过渡到耕作。 在大约1.8万年前,当人类开始使用石器时,狩猎仍然是主要的食物来源。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环境变化,这种模式变得越来越难https://www.4orxq11be.cn/jun-lei-yang-sheng/566442.html
8.中华上下五千年远古时代中华上下五千年,远古时代指的是距今约五千万年到五千年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类社会还处于石器时代,逐渐发展出了农业和畜牧业的萌芽。远古时代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阶段和文化发展,比如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等。这个时期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对于了解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https://news.yiche.com/baike/5217521.html
9.联合国发出最后警告!40年内全球人口必须转向植物性饮食!刻不容缓畜牧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要远高于运输业 保护动物也是保护环境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物种多样化不断下降的今天 拒绝肉食是当务之急 据联合国统计, 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至90亿, 但那时候的水资源却远远不足以 生产出足够的粮食, 食物短缺将迫使人类在40年内选择素食!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57554008&efid=LQweSTx8P2MNisjvcq8Zog
10.请问2020年什么时候开始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是哪天圣农发展(002299)回答投资者:您好,该问题请以后期相关公告为准。 (来自:深交所互动易)尊敬https://ir.p5w.net/question/0001280920C227E24B8583B936D32D71C3AE.shtml
11.瑞丽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2002年8月29日通过,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强调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http://www.rl.gov.cn/nyj/Web/_F0_0_28D06QRS2U2VWCO540TEFT9BCQ.htm
12.京津冀人口持续下跌说明什么问题?新一轮“抢人大战”是时候开始了陈耀表示,江西这两年"涨势"不错,把稀土、锂矿等战略性资源的优势发挥了出来,在培育新能源产业上有不错表现,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内蒙古除了畜牧业外,能源基地建设、"东数西算"工程等布局,都为其吸引外来人口提供了支撑点。 不过,另外两个"转正"的省份,形势仍颇为严峻。 https://kan.china.com/mobile/article/3142675.html
13.新疆各地畜牧业夏季转场陆续开始“最美转场路”上多种服务“到位央视网消息:进入六月,新疆各地的牧民们开始收拾行装,赶着牛羊从春牧场前往夏牧场,一路翻山越岭。这种迁徙不仅是当地牧民的生活传统,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 因为景色优美,夏季转场之路也被称为“最美转场路”。在位于昆仑山下的新疆图木舒克市二牧场,这几天,牧民们陆续赶着羊群出发。时而翻山越岭,时而穿越https://m.gmw.cn/2024-06/03/content_1303753495.htm
14.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猫了?比丝绸之路更早族谱新闻如在对陕西西安半坡、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陕西宝鸡北首岭、河北武安磁山、山东兖州王因,浙江余姚河姆渡等遗址大规模发掘中,收获相当丰富,其中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家畜的发现,为中国畜牧业、家养动物学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资料。 这里,与一点号网友先说说在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发现的家畜—— https://www.zupu.cn/lishi/20191023/227176.html
15.畜牧业早盘全线上涨西部牧业涨逾8%畜牧业概念股早盘全线上涨,截至9:49,西部牧业涨逾8%。 盘面上看,西部牧业上涨8.33%,大康牧业上涨3.31%,民和股份、新五丰分别上涨2.59%、2.44%,雏鹰农牧、益生股份等上涨逾1%。 --- 中央一号文件或花落农业科技 冬季播种关注6领域 还记得今年年初以三峡水利(600116,收盘价14.30元)为杰出https://wap.eastmoney.com/a/20111128179004312.html
16.中国畜牧业协会:牛肉过度进口已对我国肉牛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记者就进口牛肉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畜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 问:我国牛肉进口的总体情况是怎样的? 答:近些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牛肉的消费需求旺盛。由于国内外牛肉价差距大,刺激牛肉进口量持续增加。2013年牛肉进口量还不到30万吨,2023年已达到274万吨,增加了8倍多,相当于国内产量的36.4%,牛肉已经成为http://m.h201.cn/EEI/detail/qzgBJ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