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飞播市场存量巨大,或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回顾我国飞播发展史,最初是在1956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省长陶铸提出了用飞机撒播树木种子造林的设想,随后,湛江市吴川县率先进行了飞播造林试验,拉开了我国飞播市场的序幕。1979年,我国开始尝试用飞机种草,并在此后的40年间,飞机播造林种草项目在我国各地遍地开花,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治理和遏止水土流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市场的成熟,飞播行业也开始规范化发展。2005年3月23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曾发布了《飞播造林技术规程》,对“飞播”技术进行规范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飞机播种草工程的效果有目共睹,并且开始由国家层面的统筹开发转变为地方政府的自行招标,全国飞播存量市场进一步被盘活。

无人机飞播市场究竟有多大?据了解,播撒市场,事实上可以分为多种细分应用。一个是飞播市场,包括农业、林业、牧业,主要用于农作物、树种和草籽的直播;第二是飞撒市场,主要是撒肥,理论上可以撒化肥、有机肥、土肥,从形状上分可撒颗粒肥、粉状肥和液体肥;第三个应用场景是水产养殖的饲料投送;另外还可以用于播撒融雪剂等救灾用途。

拥有速度和效率两大利器的农业无人机播撒作业,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所谓蓝海市场,一是市场空间足够大;二是市场竞争者不多,三是行业还没有进入成熟期,机会很多。我们先来看看一组数数据:2017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为4.53亿亩、小麦种植面积为3.6亿亩、玉米种植面积为6.36亿亩、大豆种植面积为1.2亿亩;油菜种植面积1.06亿亩、2018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为5028.5万亩。在北方很多地区还依然在采用人工播撒的方式进行播种。理论上,所有的农作物都可以采用直播的方式,但考虑到产量、田间管理和收获等系统性问题,目前水稻、小麦和油菜等作物的种植上采用无人机直播的较多。

据了解,目前国内已经有30%的水稻采用直播,水稻直播需要先将水稻浸种,长出胚芽后进行播撒。传统离心甩盘式设备会导致胚芽损伤,因此农户的接受度不高。极飞科技最新发布的播撒系统采用滚轴定量+气流喷射技术,创造性的解决了胚芽容易受损的问题。同时,在中国农村人口迅速老龄化的背景下,无人机飞播技术成熟,会大大提高种植户的接受度,在水稻直播上,无人机播撒的比例理论上应该能达到50%,加上其他作物,有可能超过12亿亩直播面积,市场规模高达80亿元。

而飞播不止是播撒种子,根据极飞科技发布的最新播撒系统看,还可以进行颗粒化肥喷撒。据调查发现,为了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农民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至少会对其施加2次肥料,有的可能会达到4次。而目前施肥工具主要是人工手撒或者机械,这种施撒的方式效率低,而且不均匀,浪费严重,在国家提倡化肥农药零增长使用的政策下,许多企农药化肥企业都已研发出高浓缩、缓释化更适合无人机喷撒的肥料产品,无人机喷撒作业具有高效率、高精准、可以减少10%的肥料使用的优势,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打开飞播市场需求。我们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这几种主要作物,平均2次的施撒频率,每亩10元的服务费用计算,市场价值可达(4.53+3.6+6.36+1.2+0.5028)亿亩x10元/亩x2=323.856亿元。

我们再来看看草原草籽播撒的前景,中国的畜牧业草场面积约为4亿公顷(60亿亩),草原是西、北部地区维护生态平衡的主要植被,是国家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是少数民族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并且对于促进牧区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过度放牧、厄尔尼诺现象等历史原因,而目前我国有70%以上的草场正面临着草地退化的危机,急需进行人工补种,按草原作业费用每亩10元计算,草原飞播市场可达420亿元。

全国水产养殖总面积为7449.03千公顷(约1.12亿亩),淡水养殖面积为5364.96千公顷,近海养殖面积为2084.08千公顷,近年来因劳动力短缺,管理难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倾向于使用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我们同样按照70%比例的养殖区域使用无人机来进行投饲,平均2天一次的喂食频率计算,那么就有142.688亿亩次的市场,即使按照最低作业标准3元/亩次计算,可以达到420多亿元的服务规模。

无人机在湖北进行小龙虾飞播投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无人机飞播作业的市场空间足够大,年作业市场规模超过1240亿元,这仅仅是作业市场,如果再关联到农业生产领域的其他产业链,可能撬动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无人机商家纷纷入场,飞播或将成未来播撒方式主流。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播种、施肥的方式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或者大型的地面播种机、撒肥机,有极少部分大农场实现了飞机播撒。而对于传统的播种机、撒肥机来说,播撒市场无疑是个红海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拖拉机、联合收获机行业,并且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寡头垄断,进入的机会成本非常高。但对无人机来说,播撒市场还是一个蓝海,无人机播撒的速度、效率和精准是其最大的优势。

市场规模足够大、竞争还不是很激烈、再加上进入的成本相比较低,所以众多无人机厂家纷纷跨步入场,企图抢占市场先机或者分一杯羹。在日本,农林水产省近日也制订了农业领域普及小型无人机计划,其中就包括研发适合喷洒化肥和播种的直播设备。目前市场上已发布播撒系统的有极飞科技、珠海羽人、大疆农业、北方天途等无人机企业,这些都算是在农业无人机行业进入比较早、经验也比较丰富的企业,他们一致性地发力无人机播撒系统,这无疑也向市场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无人机飞播市场或将会是农业领域下一个风口。

相信在无人机播撒技术不断成熟和行业的共同推动下,飞播市场将会迅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颠覆传统的播撒方式,让农业种植变得更高效。

THE END
1.青海势学技术厅联系人: 谭军 主要研究人员: 蒋仁全、邓小东、向花亮、李忠津、吕学伟、李军、张益、谭军 项目通过对铬精矿理化特性、物相、原辅料制粒特性、水份配加、焦炭配加量、不同配比水平的自制粘结剂或硅酸质熔剂和不同铬精矿混合烧结进行了大量系统的基础研究。结合试验生产实践,针对不同铬精矿成份、物相、粒度、制粒特http://kjt.qinghai.gov.cn/content/show/id/417
2.无人机农业除了可以植保作业竟还有这些作用无人机资讯如今无人机发展越来越迅速,涉及的职业面越发越广。今天我们就简单来说一下无人机在农作领域除了植保还有哪些用途。现今农场面积发展愈来愈大,传统的人力放牧已 如今无人机发展越来越迅速,涉及的职业面越发越广。今天我们就简单来说一下无人机在农作领域除了植保还有哪些用途。现今农场面积发展愈来愈大,传统的https://www.youuvs.com/news/detail/202002/5336.html
3.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拍的草原牲畜数量自动监测装置及方法.pdf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拍的草原牲畜数量自动监测装置及方法,装置由机上系统和地面系统组成;所述机上系统搭载于无人机平台上,包括CCD相机、GPS传感器、数据存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及实时处理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地面系统由无线路由器和用户终端组成。本发明基于机载嵌入式系统,以ZYNQ异构多核处理器为核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705/8113115114005106.shtm
4.水资源研究领域中遥感技术的运用论文(精选12篇)无人机遥感技术较传统的遥感技术而言,是一种低空遥感技术,它是以获取低空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为目标,操作方便、灵活性强、成本较低的一种专业化遥感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高分辨率的基础地理信息需求越来越大,仅靠以往传统的卫星数据系统获得的遥感信息数据和影像数据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因此,无人机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g86r43v.html
5.北斗论文范文12篇(全文)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 我国就开展了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工作, 20世纪80到90年代, 结合我国国情, 科学、合理地提出并制订了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COMPASS)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建设的“三步走”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 即用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试验任务, 为“北斗”卫星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0i6nnrk.html
6.卫星系统应用在牧业领域,大疆却得利!综合资讯资讯基于中国北斗为主的智能放牧系统,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将北斗特有短报文信息功能、低功耗无线物联网技术、无人机数据采集技术、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技术融为一体,该平台有可能将全球的牧业引领进一个新时代。 而大疆等无人机厂商,也能够在这股浪潮下,充分利用自身设备的优势和特点,成为延展的“https://www.youuav.com/news/detail/201904/30552.html
7.WHO三维路径规划基于matlab野马算法无人机避障三维航迹规划含Ma?一、野马算法无人机避障三维航迹规划简介 1 无人机航迹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建立三维航迹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时, 不但考虑无人机基本约束, 还考虑复杂的飞行环境, 包括山体地形和雷暴威胁区。 1.1 无人机基本约束 规划的无人机三维航迹, 通常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约束, 包括最大转弯角、最大爬升角或下滑角、最小航https://blog.csdn.net/TIQCmatlab/article/details/139869841
8.牧民放牧用起无人机“依托北斗基站、地理信息系统,利用牧牛项圈、智慧拱门、放牧无人机等终端设备,开发集三维数字地图、数据采集、数据通信、养殖管理以及商城销售为一体的智能系统。”松潘牦牛鲜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世杰说,项目能对牧场300余头牦牛实现24小时监控追溯,并运用大数据分析牦牛生命体征,生成“生态健康肉牛报告”,形成可追溯https://finance.sina.cn/2023-06-28/detail-imyyurrz3072235.d.html
9.农业机器人12大应用方向,未来规模可至百亿除了农业无人机和GPS驱动的智能拖拉机外,挤奶机器人、无人驾驶喷射直升机和物料管理系统也越来越受欢迎。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灌溉是农业机器人带来可观收益的另一个领域。此外,还有“智能收割机器人”,以及用于农场库存管理的“智能”工具。简而言之,机器人正在对“数字农场”这一概念进行重新定义。有趣的是,农业机器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300891817&efid=56D27g1dHyZW7lsIAfVJpg
10.《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1年,第41卷,第01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技术因其灵敏度高、无需标记、可原位实时监测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化学检测、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对于波长调制型SPR传感器,由于光谱测量系统各部件对不同波长响应度不同,从而对光谱共振波长的实际位置产生干扰,影响到实验检测结果。为消除这种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辐射度空间的http://www.sinospectroscopy.org.cn/readnews.php?nid=96385
11.一种图像拍摄方法系统以及电子云台和飞行器与流程本申请涉及一种无人机的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图像拍摄方法、系统以及电子云台和飞行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控制无人即拍照时一般通过控制无人机上的摄像头的焦距,以拍摄出不同距离以及清晰度的图像,此种方式增加了拍摄图像的控制步骤,有时无法获得想要的高清的图片,还有些现有技术是控制机械云台,通过控制机械云台https://www.xjishu.com/zhuanli/54/201710910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