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学中,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的关键。每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扮演着特定角色,像齿轮一样相互作用,共同维系生态平衡。物种多样性可以增强生态系统的韧性,提供了“备用方案”。如果某个物种因为疾病、气候变化或其他冲击减少或灭绝,类似的物种可以填补它的功能空缺,保证生态系统继续正常运转。比如森林中的不同树种吸收二氧化碳、提供栖息地和养分,当一种树种受到害虫侵害时,其他树种仍能维持森林的生态功能。
学术资源的方式的多样性
学术资源的方式的多样性,例如订阅获取、开放获取、公开获取等。预印本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便已出现,近年来已扩展至许多主要学科,关于预印本功能增加、取代期刊的讨论也是屡见不鲜。期刊与预印本作为两个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既存在竞争、也存在互补。
学术出版的生态多样性
1.冗余与弹性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例如森林、湖泊或盐沼,许多类似物种履行着相似功能,这种冗余让生态系统对外部冲击更具弹性。例如,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森林——孟加拉国和印度交界处的苏达班斯,拥有约1000种植物和动物,包括世界闻名的孟加拉虎。类似的冗余特性也存在于学术出版中,例如数字出版、预印本、大型期刊和多样化的同行评审系统,这些模式在新冠疫情初期的冲击中展现了强大的适应力。
2.生态位与创新
每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占据特定的“生态位”。在学术出版中,随着环境变化和新需求的涌现,我们通过创建新选项并将其融入现有体系来满足需求。例如,从17世纪的纸质期刊到现代的Octopus平台,每一种研究传播形式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且相互共存。这种温和的非竞争性特质是学术出版的一个显著特点。
3.多样性的衡量
4.资源与持续性
自然界中,物种的生存依赖于资源支持。但学术出版行业的指数级增长表明,期刊的持续性理论上没有上限。
通过多样化的发展,学术出版不仅展现了对创新与需求的积极响应,也彰显了其在学术生态系统中的深远影响。
没有一种创新会快速颠覆现有的生态环境,但我们也期待看到那一只煽动翅膀的蝴蝶,率先感受到空气的搅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