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月刊,大16开,160页,邮发代号:2-465

本刊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研究成果的文摘类期刊,学术背景深厚,涵盖面广,强调学术品位,突出问题意识,倡导理论创新,兼及新知趣味。

全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每期定价30元,全年定价360元(含邮费)。

编委会主任:方军

编委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涛王建峰方军

吕薇洲刘倩刘鹏

李琳李文珍李树民

李凌静李潇潇张萍

张跣张云华赵培杰

贺俊莫斌晁天义

梁华薛刚魏长宝

主编:吕薇洲

副主编:

李树民晁天义薛刚

热点聚焦

认识中国经济减速的供给侧视角

蔡昉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摘自《经济学动态》2016年4期

在供给侧构建结构性动力机制

贾康苏京春作者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摘自《管理世界》2016年3期

警惕服务业占比长期过快上升

姜长云盛朝迅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摘自《经济纵横》2016年6期

注重特大城市人口结构优化

张车伟王智勇蔡翼飞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摘自《中国人口科学》2016年2期

家庭政策:人口均衡发展重要保障

吴帆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摘自《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4期

搜索引擎服务商法律责任的司法实践

前沿

经典生物语言学三原则与当代生物语言学

王强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自《外国语》2016年3期

潜意识研究中的脑图谱技术

唐良树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心理学研究中心,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7月11日,第6版

神经美学的新发展

孟凡君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东北电力大学媒体技术与传播系,摘自《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5期

学人与学林

冯契与王国维“境界论”之比较

吴根友王博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3期

历史年代学家刘坦及其学术成就

乔治忠李金华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摘自《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3期

新康德主义学派与文化哲学范式

刘振怡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摘自《求是学刊》2016年3期

笛卡尔对乔姆斯基哲学的影响

刘小涛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摘自《现代哲学》2016年3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放)

治国理政新实践的理论逻辑

唐洲雁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摘自《东岳论丛》2016年5期

马克思历史观视阈中的文明过度问题

戴圣鹏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人文杂志》2016年4期

现代实践观念的起源与现代性困境

王南湜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3期

毛泽东实事求是价值哲学思想

王玉樑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摘自《江汉论坛》2016年6期

构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思考

张雄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摘自《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3期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历史演进

梁兴印陈正良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3期

核心价值观分层是国家的现代性自觉

刘进田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摘自《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3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柯锦华)

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的哲学思考

胡大平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东南大学学报》2016年3期

中国传统知论的特点

刘静芳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摘自《哲学研究》2016年5期

如何做哲学

杨国荣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摘自《哲学动态》二〇一六年六期

“把所有人当作目的”:解读与质疑

李石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摘自《伦理学研究》2016年3期

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葛四友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摘自《社会科学》二〇一六年六期

肖德生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哲学系,摘自《中山大学学报》2016年3期

文学·语言学(栏目主持:李琳)

中华美学的国家意识和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张伯伟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摘自《文学遗产》2016年3期

南楼与西湖:清代闺秀诗的文学空间

宋清秀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摘自《兰州学刊》2016年6期

弘扬“五四”为人生派的文学批评精神

朱德发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中国文学批评》2016年1期

学理性批评之于当下的价值与意义

刘艳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摘自《文艺争鸣》2016年6期

汉语定指范畴和语法化问题

陈平作者单位: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语言与文化学院,摘自《当代修辞学》2016年4期

汉字学三平面理论

李运富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二〇一六年三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周群)

汉魏士族形成史论

范兆飞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摘自《复旦学报》2016年3期

明代历史叙事中的中琉关系与钓鱼岛

万明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摘自《历史研究》2016年3期

民国时期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行政管辖

谭卫元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摘自《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6年2期

记忆史拓展孙中山研究空间

罗福惠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摘自《澳门理工学报》二〇一六年二期

战后初期日本报界的战争责任观

孙继强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摘自《世界历史》2016年3期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从新结构视角破解投资潮涌与产能过剩困境

付才辉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摘自《财经研究》2016年6期

基于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全球价值链分解方法

樊茂清黄薇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室、国际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摘自《南开经济研究》2016年3期

谈判势力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谢申祥石慧敏张铭心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摘自《世界经济》2016年7期

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研究

税制结构与消费外溢

刘胜冯海波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摘自《中国工业经济》二〇一六年六期

城市公共支出的规模效应

王伟同魏胜广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摘自《财贸经济》2016年6期

证券市场的信息效率

丁志国金博徐德财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商学院,摘自《学习与探索》2016年6期

近代中国工业分类研究

方书生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摘自《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年4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李放)

社会组织腐败治理机制变迁与发展

王红艳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摘自《政治学研究》2016年2期

“小官大贪”的治理机制

夏远永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社会科学部,摘自《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4期

农民决策行为与文化认同建构的互动

朱蓉蓉徐之顺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省社科联,摘自《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3期

极端主义的兴起与西方世界的挑战

包刚升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摘自《文化纵横》2016年6期

自治政治体制的南斯拉夫尝试

米哈伊洛·马尔科维奇著李元同译作者单位:国防大学研究生院,译者单位:军事交通学院,摘自《学术交流》2016年6期

国际关系·军事学(栏目主持:舒建军)

“亚洲安全观”制度建构与中国经验

郑先武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摘自《当代亚太》2016年2期

管控权力转移:面向21世纪的大国协调机制

哈拉尔德·米勒卡斯滕·劳赫著李亚丽译作者单位:德国法兰克福和平研究所,译者单位: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摘自《国际安全研究》2016年4期

联合国“保护的责任”问题研究

曾颖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摘自《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8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年7月

拉美经济衰退原因及趋势分析

吕洋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摘自《国际研究参考》2016年5期

蒙古国外交安全战略与政策评析

巴殿君欧德卡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6期

法学(栏目主持:赵磊)

民法总则中的法源类型

姚辉梁展欣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摘自《法律适用》2016年7期

滥用诉讼之侵权责任

张红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摘自《武汉大学学报》二〇一六年四期

“微博问政”的法治化

伊士国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年3期

航空运输延误的判断依据及法律责任

贺富永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摘自《河北法学》2016年5期

职务发明奖酬管制的困境与出路

蒋舸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摘自《中国法学》2016年3期

流量的法律属性与确权规则

季境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摘自《法律科学》二〇一六年三期

案件审批制度的改革路径

吴高庆董琪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摘自《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3期

检察指令权的程序性规制

杜磊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法学院,摘自《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6年4期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冯小双)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与社会变迁

王迪王汉生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7期

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与治理转向

公共产品对政府信任的影响

葛天任孟天广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摘自《社会发展研究》2016年2期

大型国有企业的组织文化与利益秩序整合

李怀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摘自《兰州大学学报》2016年3期

社会变迁中的家庭策略

麻国庆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摘自《思想战线》二〇一六年三期

家庭背景影响研究生教育机会获得

李忠路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摘自《社会》2016年3期

生育对女性收入的影响

李芬风笑天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摘自《国外理论动态》2016年3期

医学人文教育的危机与重塑

苏强吕帆林征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摘自《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4期

重新认识应试教育

论点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

实践思维:观照世界的有效方式聂锦芳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正义内涵葛宇宁

个人现实自由的实现路径邹平林

“四个全面”协调推进的整体性思维王冠中

哲学·宗教学

批判地把握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李小娟

王夫之“神理论”的创新谭媛元等

培根《新工具》中的自然哲学刘钰森

莱布尼茨关于自然机器的有机哲学孙维

文学·语言学

网络新词翻译需兼顾中与西傅福英等

杜甫五律句法新变吴淑玲等

严复对传统“国家身体”形象的改造刘婉明

中古英语摇篮曲缘何悲伤哭泣王雯

近义词比较的新理论与方法高再兰

汉语意合法的新思考罗琼等

历史学

甲骨文所见殷商农时王星光等

海昏侯刘贺被废是咎由自取朱绍侯

精兵简政的古代形态把增强

清季划一度量衡的酝酿与尝试郑成林等

亚述帝国的邮驿制度国洪更

经济学

结构性改革下的支出政策何代欣

城镇化、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马勇等

养老金计划的最优合约设计姚东旻等

家族财产继承方式与企业发展作用机制杨在军

政治学·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研究的实验设计路径陈少威等

地方政府协同治理机制的创新逻辑张紧跟

雾霾协同治理的机制化路径秦立春

国际关系·军事学

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私营化初探辛田

中日韩对外直接投资比较研究廉晓梅等

印度在中印边界争端中的新动向邱美荣

浅析美国对西巴尔干国家影响力鞠维伟

法学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法治建设陈金钊

行政允诺的认定章剑生

民法典编纂应尊重民事习惯高其才

建立隐私权商品化法律制度尹玲容

社会学·教育学

通过社会政策提高社会质量张海东

社会企业介入社会服务的优势李静

特别监护人制度解决失独父母签字难问题谢勇才

学科化致教育研究古典传统失落刘铁芳等

“孩子更加难教”背后的人性假设彭亮等

推荐论文篇名

(159—160)

学术信息

短讯(19)(31)(78)《看不见的手:经济思想古今谈》简介(17)《美联储货币政策史》简介(21)《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家:镜鉴兴衰三千年》简介(112)

THE END
1.难舍难分——生态与人文关系导论9.pdf文视野中的生态学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包国章 第一章 难舍难分—— 生态与人文关系导论 包国章 教授 生态与人文关系导论 第一节 生态学的定义及沿革 生态学的定义及沿革 一、生态学的定义 以“eco”开头的词汇: economics ecosystem ecoturism eco-tech ecotecture ecohttps://m.book118.com/html/2018/0526/168765250.shtm
2.试论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从科技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视角1于从朝;刘超;试论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从科技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视角[J];消费导刊;2008年23期 2王龙;熊兵;科技文化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欧阳绪清;欧阳聪权;科技文化与人和自然的和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QGA200823150.htm
3.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推荐2025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实施方案 2024-09-09 关于进行2024-2025学年本科生国家助学贷款和学费减免工作的通知 2024-09-05 学术动态 查看更多 10 2023-04 我院杨朝霞老师在经济日报理论版发文: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http://renwen.bjfu.edu.cn/
4.文化生态学角度下(精选6篇)观摩考察的主要部分先期介绍给学生;进入现场之后,还可以将应对具体情况调整原定计划等组织手段的操作置于学生的视线之中并让学生积极参与;现场中,应该遵守哪些禁忌、应该如何与观摩、调查对象相处、融入其中;应该如何看待“生态”中的民间音乐,应该怎样了解人的生物性基础、人的音乐文化与人的生存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g74woc1.html
5.人文地理知识图谱的可能构建方法人文地理知识图谱需要多方协作和长期的发展,绝非某一个单位就能够解决的,当每个课题成为一个小的子图,将子图依据地理位置相关性连接成大图,才能在未来进一步解决构建人文地理知识图谱的大问题。 产业生态打造 人文地理产业生态打造 我们并不是一家科研单位,所以也就不可能以纯科研的角度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提供https://www.jianshu.com/p/6e73af5d2550
6.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杂志关键词:高校教师 人文素养 提升策略 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和建设高度,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提升高校教师人文素养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水平大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升教师人文素养需要高校在教育管理方面积极推进,需要教师自身不断积极进取。 河北省https://www.youfabiao.com/hljstgczyxyxb/201802/
7.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吉林大学纵观万物生灵,盘数天下人生,真可谓成也生态,败也生态! 本课用大量的人文案例展现了生态与人文盘根错节的联系,内容跨越文理,将生态学与经济学、商学、人类学、语言学、行为学、历史学、文学、信息学、政治学、关系学、医学、营养学、仿生学以及性学等诸学科相融合,论述了生态学广泛的适用性及其与我们生活乃至生存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s/JLUx/gx01640603_103138_1/2015_T1/about
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80、WTO争端解决机制与和谐世界关系研究 贺小勇 华东政法大学 81、社会法视角下公法与私法的融合——弱势群体保护理论的系统化 董保华 华东政法大学 82、上海创意产业空间组织与管理研究 谷人旭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83、庄子生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研究 http://www.sh-popss.gov.cn/newsDetails.asp?idval=29
9.人文自然范文12篇(全文)但这个过程包含着某种辩证的真理:正题是自然, 反题是文化, 合题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这二者构成了一个家园, 一个住所 (‘生态学’的希腊语词根oikos的含义就是住所) ”[6]。消除工业时代造成的文化与自然的对立, 重塑人文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就是罗尔斯顿所说的“合题”, 将文化植根于自然之中, 让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gn3l25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