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草业发展与生态环境S农业科学

题名与责任:青藏高原的草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专著]/胡自治等编

著出版项: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载体形态项:224页;20cm内容提要:本书分析了青藏高原草原的生产、环境现状和草原

资源的巨大潜力。介绍了青藏高原的饲用植物以及

草原的利用、培育、保护和人工草地。主题:青藏高原--草地--资源开发--关系--生态环境中图号:S812.8

ISBN:7-80057-434-2

著者:胡自治编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青藏高原草地形成的自然条件第一节青藏高原的气候与草地形成一、青藏高原气候的主要特征二、高原气候带特征与草地形成第二节青藏高原的地形与草地形成一、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变二、青藏高原的地势和地形三、青藏高原地形对草地的影响第三节青藏高原的土壤与草地形成一、青藏高原土壤的基本特征二、土壤类型与草地牧业生产第四节生物群落与草地形成一、青藏高原的动植物区系二、动物种群对植被的影响三、土壤微生物与草地形成第五节社会经济发展对草地的影响

第二章青藏高原的草原生产、环境现状及发展第一节青藏高原的重要生产环境意义一、我国主要草原畜牧业基地之一二、高原草原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的环境意义第二节高原草原畜牧业生产条件的特点一、气候高寒、牧草生长季短,草与蓄供求的季节不平衡十分突出二、矮禾草和短莎草是草原的主体牧草,耐牧、营养丰富三、牦牛和藏养是高原主体家畜、能适应高寒缺氧、矮草环境第三节高原草原生产和环境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第四节发展持续性草业是高原农牧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第五节青藏高原草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对策一、完善草原承包经营是草业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基础二、保护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地是草业建设新阶段的标志和增长点三、人工草地是高寒牧区草业建设新阶段的标志和增长点

第三章青藏高原草原资源及巨大潜力第一节高原草原类型的多样性第二节高原草原类型的地理分布规律第三节高原草原类型的区域分布及其基本特点一、藏西北高原高寒草原、高寒荒漠亚区二、藏西北山原湖盆温性草原、高寒草原亚区三、祁连山山地、环湖盆地温性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亚区四、青藏高原东部高原山地高寒草甸亚区五、喜马拉雅山南冀高山峡谷暖性灌草丛、山地草甸亚区第四节高原草原的土地适应性及生产力评价一、高原土地利用适应性评价二、高原草地的生产力评价第五节高原草原资源的巨大潜势及开发途径

第四章青藏高原的饲用植物第一节高原饲用植物区系及特点一、种类组成二、饲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第二节高原饲用植物经济类群一、莎草科类饲用植物二、禾本科类饲用植物三、豆科类饲用植物四、菊科类饲用植物五、杂草类饲用植物六、灌木丛饲用植物第三节高原草原牧草的生长和生产特点一、乔木类饲用植物二、灌木类饲用植物三、多年生草本类四、一二年生草本类第四节高原优良饲用植物及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一、资源特点二、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第五节高原草原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

第五章青藏高原草地的利用第一节高原草地的放牧利用一、高原草地放牧利用简史二、高原草地的放牧制度三、牦牛和藏羊的牧食习性四、高原草地放牧家畜的营养动态第二节高原草地的割草利用一、割草地对高原草地畜牧业的意义二、高原草地割草利用的现状三、人工饲草利用第三节提高草地利用效率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一、定居游牧二、划区轮牧三、多渠道消除“春乏”四、季节畜牧业五、补饲、半舍饲六、建立地区间的耦合系统

第六章青藏高原的草原培育第一节合理利用是草原培育的基础第二节高原草原植被的培育一、封育与围栏系统二、补播三、毒草与杂草清除第三节高原草原的土壤培育一、草原施肥二、划破草皮三、草原盐渍化防治四、草原沙化防治五、草原的水土保育第四节高原草原的土壤水分调节一、草原引水灌溉二、集水灌溉三、草原排水第五节高原“黑土型”退化草原的培育一、“黑土型”退化草原的成因二、“黑土型”退化草原的分布与危害三、“黑土型”退化草原的综合治理途径

第七章青藏高原的草原保护第一节高原的啮齿动物及综合治理策略一、啮齿动物区系二、有害啮齿动物的生态与行为三、啮齿动物的危害与综合治理四、害鼠的预测预报和预防第二节高原的草原害虫及其综合治理策略一、高原害虫的种类二、草原害虫的生态与行为三、草原害虫的危害与综合治理四、草原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预防第三节高原牧草病害及其综合治理策略一、牧草病害的种类及病原真菌区系二、牧草病原真菌对环境的意义三、牧草病害的危害四、牧草病害综合治理与预测预报

第八章青藏高原的人工草地第一节人工草地是青藏高原现代化草原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人工草地可以创造新的草原生产力二、人工草地史发展青藏高原两高一优草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三、人工草地的建设可以促进青藏高原牧区生产和劳动力的分流,促进牧民定居,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四、人工草地可以改善被破坏草原的生态环境第二节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建植和培育一、发展人工草地的气候条件分析二、高原人工草地类型的多样性及其培育特点第三节高原人工草地的利用一、人工草地的割草利用二、人工草地的刈牧兼用三、多年生人工草地的割草轮换四、牧草的加工调制与贮藏第四节青藏高原发展人工草地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豆科牧草二、集约经济三、制定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经营管理制度规范

第九章二十一世纪的青藏高原草业第一节草也是以草原资源为基础的多功能、多层次、多效益、综合开发利用德的现代化产业一、草原资源的多功能开发和利用二、草业的多层次生产三、草业生产系统的管理和外延四、草业生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第二节草业与青藏高原资源、人口、环境、富裕和民族的发展一、草业——开发利用青藏高原农业自然资源主体的草原的基本产业二、草业——治理国土与保护生态的环境伦理产业三、草业——全面提高藏族人民知识和素质水平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四、草业——全面推动青藏高原草原牧区现代化的商品经济产业五、草业——弘扬藏族传统文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文化—环境产业第三节二十一世纪青藏高原的草业展望一、草业的前植物生产层二、草业的植物生产层三、草业的动物生产层四、草业的后生物生产层

THE END
1.博州在绿水青山间书写草原高质量发展答卷2024年,博州林草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忠实履行草原保护职责,着力加强草原生态修复,持续深化草原领域改革,不断夯实草原工作基础,统筹推进草业发展,在推动草原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绿水青山间书写草原高质量发展答卷。一是以退化草原生态https://www.xjboz.gov.cn/info/2331/156860.htm
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升至97.14%——甘南草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黄河日前,甘南州2013—2023年草原生态状况分析报告“出笼”。从监测数据来看,十年来甘南州加强了中度以上退化草原治理修复,甘南草原已经扭转了整体性、全局性的退化趋势,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正朝着持续向好不断发展。 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治理成效明显 2013—2022年,甘南州以1982年甘南州第一次草原普查形成的底图区域4084万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ASHSRF05566SD3.html
3.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解答:解: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因此其营养结构复杂,调节能力强,A错误; B、草原生态系统缺水,因此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草原上的动物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B错误; C、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能量是不可循环流动的,C错误; http://www.1010jiajiao.com/gzsw/shiti_id_5dda2a46c2f16ecc661c8733397c3930
4.主要类型:根据环境特性划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根据环境特性划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https://www.shuashuati.com/ti/bb36cdfa09a448a69ab432e693cdb9d3.html?fm=bdd1ed30de6330e2222e393833848d5394
5.草原环境气候草原是指覆盖着草本植物的广袤土地,通常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草原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因为草本植物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且根系较浅,难以固定土壤,草原地区的气候通常较为极端,干旱和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草原的气候特点 http://www.pupug.cn/post/66591d599329.html
6.生态系统的类型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很强,多放牧也没问题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7.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生态系统等,都是天然的蓄水库,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喻为“地球之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其特殊的https://m.360docs.net/doc/5ffa017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f.html
7.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地区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草原地区非生物环境构成的,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基本机能单位。草原生态系统在其结构、功能过程等方面与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它不仅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屏障。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6608442
8.科学网—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促进自然经济和谐发展草原生态系统特点是: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以禾本科、菊科植物为主的草本植物,地下部分有发达的根系,以细根为主。地下部分现存量较高,是地上部分现存量的5倍以上;草原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以啮齿动物为主;草原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以真菌、细菌、放线菌为主;草原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也很特殊,一般降水量较低,我国都低于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19-8719.html
9.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法规库草甸与草原生态系统是西藏草地的主体生态系统类型,草地类型丰富多样,草甸与草原草地类型有7个,其中草甸草地类有高寒草甸草地类、高寒草甸草原草地类、山地草甸草原类、温性草甸草原草地类、低地草甸草地类等;草原草地类主要有高寒草原草地类和温性草原草地类。按草地面积大小以高寒草原草地类分布面积最大;其次是高寒草甸http://www.110.com/fagui/fagui/law_357981.html
10.环境生态学考研复习思考题推荐考试47、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P179) 答:草原生态系统所处地区的气候大陆性较强、降水较少、年降水量一般在250—450毫米,而且变化幅度较大。蒸发量往往都超过降水量,另外,这些地区的晴朗天气多,太阳辐射总量较多,这种气候条件,使草原生态系统各组分的构成上表现了一些与之适应的特点。初级生产者的组成主体为草本植http://www.eedu.org.cn/exam/papers/es/200804/2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