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生僻人名大全,最新版20161、钟繇的繇怎么读?钟繇,三国魏大臣,著名书法家。
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
钟会之父。
东汉末,为黄门侍郎。
曹操执政时,任为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
经营关中,招集流散,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
曹丕代汉后,任廷尉。
明帝即位,迁太傅。
人称“钟太傅”。
工书,师法曹喜、蔡邕、刘德昇,博取众长,兼善各体,尤精于隶、楷。
点划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乎自然,形成了由隶入楷的新貌,与晋.王羲之并称“钟王”。
《三国志》有传,《后汉书》《资治通鉴》亦屡次提及此人,但上述三部史书之注均未对钟繇之繇注音,《辞源》《辞海》等辞书也没有明确注音,以致至今人们对钟繇之繇的读音争论不休。
凡是看过《三国演义》的都应该知道此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晋文帝与二陈共车,过唤钟会同载,即驶车委去。
比出,已远。
既至,因嘲之曰:…与人期行,何以迟迟?望卿遥遥不至。
会答曰:…矫然懿实,何必同群?帝复问会:…皋繇何如人?答曰:…上不及尧、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时之懿士。
”南朝.梁.刘孝标注:“二陈,骞与泰也。
会父名繇,故以遥遥戏之。
骞父矫,宣帝讳懿,泰父群,祖父寔,故以此酬之。
”晋文帝,即司马昭。
晋宣帝,即司马懿。
又:“钟毓为黄门郎,有机警,在景王坐燕饮。
时陈群子玄伯、武周子元夏同在坐,共嘲毓。
景王曰:…皋繇何如人?对曰:…古之懿士。
顾谓玄伯、元夏曰:…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党。
”钟毓,钟会之兄。
景王,司马懿长子司马师。
玄伯,即陈泰。
元夏,武周之子武陔。
清.胡鸣玉《订讹杂录.钟繇》:“晋.钟繇,字元常。
繇音遥,取…皋繇陈谟彰厥有常之义。
”《尚书.虞书.大禹谟》序:“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谟)》、《皋陶谟》、《益稷》。
”“矢厥谟”即“陈厥谟”。
明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十二《马超兴兵取潼关》:“长安郡守钟繇,一面飞报曹操,一面引军拒敌。
”小字注:“(繇)音由。
”明.萧良有、杨臣铮《龙文鞭影》卷下尤韵:“篆推史籀,隶善钟繇。
邵瓜五色,李橘千头。
”《龙文鞭影》是风行于明清两代的蒙学读物,影响甚大。
2、张僧繇的繇怎么读?张僧繇是南朝.梁画家,提到“画龙点睛”这一成语,就必然会提到他。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梁)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
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之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此即为成语“画龙点睛”的出处。
张僧繇有名无字,或者说有字无名,无法根据其名、字的关系去考证“繇”的意思,从而确定“繇”的读音。
宋.赵恒(宋真宗)《海棠》诗:“翠萼凌晨绽,清香逐处飘。
高低临曲槛,红白间纤条。
润比攒温玉,繁如簇绛绡。
尽堪图画取,名笔在僧繇。
有宋一代,皇帝多是能文不能武的。
宋真宗更是会作诗的,有名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出自他的《励学诗》。
宋.释慧远《志公和尚赞》:“一据独龙冈,三朝扬圣化。
擘破老面皮,索尽辽天价。
当时误杀张僧繇,谁料而今转更遥。
描不成,画不就,三个骰儿抛十九。
一段风光何处有,曲尺翦刀并扫箒。
”相传梁武帝曾诏张僧繇为志公和尚画像,志公和尚抓破面皮,显出十二面观音相,形象或慈或悲,张僧繇无法下笔。
”孔传:“庸,常。
自,用也。
天次秩有礼,当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礼以接之,使有常。
”“正礼”即“常礼”。
岱即泰山,古代只有天子和诸侯才能祭泰山,非天子、诸侯祭泰山者即为僭礼。
《论语.八佾》里鲁国大夫季氏祭泰山,孔子就指责他越礼。
地名的读音多是世代相传的。
明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三《孙策大战太史慈》:“次日,策入见袁术,哭拜阶下。
字正礼。
《论语.雍也》:…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礼,门也。
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正是欲出入由户,循礼而行。
字路。
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
颜回之父。
颜回是孔子的好学生,在《论语》里受老师表扬的次数最多,孔子说他是唯一好学的学生。
颜回很穷,住破房子,吃点干粮,喝点白水,不改其乐,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又太用功,终于“不幸短命死矣”。
《论语.先进》:“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颜由,颜回父,字季路,孔子始教学于阙里而受学,少孔子六岁。
”宋.裴骃集解:“音遥。
传说尧让以天下,不受,遁耕于颍水之北,箕山之下。
尧又召其为九州长,他嫌污了耳朵,于是到颍水边洗耳,另一高士巢父正在下游饮牛犊,嫌他洗耳弄脏了水,遂牵着牛犊到上游去饮。
参阅《庄子.逍遥游》、晋.皇甫谧《高士传》上。
我们国人总爱说西方的某项科学发现其实我们的祖宗早已发现过了。
现在看来,西方的行为艺术我们的祖宗也早已表演过了,说不定洋鬼子们还是从我们的祖宗那里偷着学的呢。
字伯岐。
”毛传:“岐,知意也。
《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却说谢雄引军前行,正遇王双;战不三合,被双一刀劈死。
蜀兵败走,双随后赶来。
龚起接着,交马只三合,亦被双所斩。
败兵回报孔明。
”玉文,玉的纹理。
当然,李玟的玟究竟取哪一义,读哪个音,还得问她本人才能求得确解,可惜我与她联系不上,也没有听她公开解释过。
吴王阖闾之子。
公元前495-前473年在位。
继开凿邗沟,向北扩展,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大败齐兵。
后来越再兴兵攻灭吴国,他自杀。
差(chā),初加翻。
”唐.宋之问《浣纱篇赠陆上人》:“越女颜如花,越王闻浣纱。
国微不自宠,献作吴宫娃。
山薮半潜匿,苎萝更蒙遮。
艳色夺人目,斅嚬亦相夸。
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唐.马戴《校猎曲》:“楚子畋郊野,布罟笼天涯。
浮云张作罗,万草结成罝。
意在绝飞鸟,臂弓腰镆铘。
壮志一朝尽,他□□(脱两字)繁华。
当时能猎贤,保国兼保家。
”唐.罗虬《比红儿诗》:“越山重叠越溪斜,西子休怜解浣纱。
苏台日夜唯歌舞,不觉干戈犯翠华。
”北宋.黄庭坚《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
读罢清风生麈尾,吟余新月度檐牙。
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
”南宋.赵鼎《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词:“双峰遥促,回波奔注,茫茫溅雨飞沙。
霜凉剑戈,风生阵马,如闻万鼓齐挝(zhuā)。
”元.张可久《【双调】折桂令.姑苏怀古》曲:“小阑干高入云霞,不似当年,乐事豪华。
老树僧居,垂杨驿舍,乱苇渔家。
看一片夕阳暮鸦,想三千宫女荷花。
《康熙字典.工部》:“差(chāi),《唐韵》楚佳切、《集韵》《韵会》《正韵》初佳切,并音钗。
《韵会》:…差(chāi),使也。
”《礼记.檀弓下》:“吴侵陈,斩祀,杀厉。
望虎丘苍莽,愁随月上,蠡湖浩渺,兴逐潮来。
自古男儿,可人心事,惆怅要离招不回。
离之后,似舞阳几个,成甚人才。
”清.李渔《笠翁对韵.九、佳韵》:“门对户,陌对街,枝叶对根荄。
斗鸡对挥麈,凤髻对鸾钗。
石顶龙头缩,银筝雁翅排。
《汉书.陆贾(Jiǎ)传》:“贾(Jiǎ)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宋.董颖《薄媚.西子词.排遍第八》:“阖庐死。
有遗誓。
句践必诛夷。
鼎沸鲸鲵。
越遭劲敌,可怜无计脱重围。
归路茫然,城郭丘墟,飘泊稽山里。
旅魂暗逐战尘飞。
天日惨无辉。
”聂绀弩《调怀沙新婚》诗:“夫人城下有雷池,胆怯方山慑吼狮。
描成京兆双眉样,不合时宜一肚皮。
我以新诗翻旧句,海棠压倒玉娇梨。
”9、景差的差怎么读?景差(Chā),战国.楚.辞赋家。
后于屈原,与宋玉同时。
《楚辞》所收《大招》,或题景差(Chā)作。
《史记.屈原贾生(贾谊)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Chā)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唐.司马贞索隐:“按:杨子《法言》及《汉书.古今人表》皆作…景瑳(Cuō),今作…差(Chā)是字省耳。
又按:徐、裴、邹三家皆无音,是读如字也。
”唐.李商隐《宋玉》诗: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
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Chā)。
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
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不堪黄绶腰铜印,只合清江把钓车。
缩项鱼肥炊稻饭,扶头酒熟卧芦花。
吴儿何敢当伦比,或有离骚似景差(Chā)。
10、司马相如的相怎么读?司马相(Xiāng)如,西汉人。
字长(Zhǎng)卿。
善作赋。
《史记.司马相(Xiāng)如列传》:“司马相(Xiāng)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Zhǎng)卿。
……相(Xiāng)如既学,慕蔺相(Xiāng)如之为人,更名相(Xiāng)如。
”蔺相(Xiāng)如为赵国之上卿即长(zhǎng)卿,故司马相(Xiāng)如字长(Zhǎng)卿。
相(xiāng)如,相(xiāng)同、相(xiāng)像。
《墨子.备城门》:“(门)广八尺,为之两相(xiāng)如。
”孙诒让间诂:“谓门左右两扇同度。
”传说,明代文学家李梦阳任江西督学时,有一次发现一童子与其同名同姓,于是便出一上联:“蔺相(Xiāng)如,司马相(Xiāng)如,名相(xiāng)如实不相(xiāng)如。
”该童子略加思索便对出下联:“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魏无忌,即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
11、刘长卿的长怎么读?刘长(Zhǎng)卿:唐代诗人,字文房。
吉常宏《古人名字解诂》:“刘长(Zhǎng)卿,字文房。
《史记.司马相(Xiāng)如列传》谓相(Xiāng)如因慕战国蔺相(Xiāng)如之为人,故更名相(Xiāng)如。
蔺为赵惠文王之相,相乃百官之长(zhǎng),故字长(Zhǎng)卿。
此慕司马相(Xiāng)如,故以其字为名。
《梁书.江革传》载,建安王为雍州刺史,以江革、江观兄弟二人为记室参军,掌文书。
任昉乃与江革云:…此段雍府妙选英才,文房之职,总卿昆季,可谓驭二龙于长途,骋骐骥于千里。
后世以…文房喻称掌管皇帝制诰敕诏之职守。
《北史.柳庆传》:“尚书苏绰谓柳庆曰:………相公柄人轨物,君职典文房,宜制此表,以革前弊。
”刘长(Zhǎng)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曰:…何器也?曰:…瑚琏(liǎn)也。
”何晏集解引包咸曰:“瑚琏(liǎn),黍稷之器。
夏曰瑚,殷曰琏(liǎn)。
”《红楼梦》第二回:“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Liǎn),今已二十来往了。
琏(liǎn)是古代礼器。
”古人多有以琏(liǎn)字为名、字者。
元代有郑琏(Liǎn),字希贡。
明代有邹维琏(liǎn),字德辉,裴琏(Liǎn),字汝器,赵琏(Liǎn),字伯器。
清代有裘琏(Liǎn),字殷(Yīn)玉。
今有吴敬琏(liǎn),经济学家。
周公旦姓姬名旦,姓名连读像鸡蛋,周公是孔圣人心目中的圣人,后人还有读姬旦的,贾琏(Liǎn)是个什么东西,竟然可以因为叫他假脸不好听就随便改变一个字的读音?那谁他舅还叫卜世仁呢,听起来就是“不是人”,更难听,怎么不改变一下读音?13、陈亢的亢怎么读?陈亢(Gāng),字子禽。
《尔雅》:“亢(gāng),鸟咙。
”故名亢(Gāng)字子禽。
朱熹注:“音刚。
清.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原籍字亢(Gāng)。
《仲尼弟子列传》:…原亢(Gāng)籍。
《集解》引《家语》曰:…名亢(Gāng)字籍。
案:…亢(Gāng),字也;籍,名也。
称亢(Gāng)籍者,《文十一年.左传正义》曰:…古人连言名字者,皆先字后名。
《家语》非也。
籍亦鹊之假借,字亢(Gāng)者,《尔雅》曰:…亢(gāng),鸟咙。
”15、曹参的参怎么读?曹参(Cān),汉初大臣。
字敬伯。
沛县(今属江苏)人。
吉常宏先生曰:“《史记》、《汉书》曹参(Cān)本传皆未载其字,但《史记》裴骃集解引张华与司马贞索隐,皆曰字敬伯。
依此,参(Cān)是参(cān)谒之参(cān)。
参(cān)谒即示敬,故字敬伯。
是以参(Cān)当读cān。
”宋.苏轼《再和(黄鲁直)二首》之一: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
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Cān)。
又《次韵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
卢子不须从若士,盖公当自过曹参(Cān)。
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
犹喜大江同一味,故应千里共清甘。
宋.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楚地怪须留汲黯,萧规疑欲付曹参(Cān)。
从来贵势公何慕,自是贤名上所贪。
未信逸身今以老,且当忧国每如惔。
论心邂逅胶投漆,搔首低徊雪满簪。
宋.刘过《赠永嘉张相士》诗:青城游遍蜀中山,归看公卿饱已谙。
桀骜稍能儿德祖,兴亡何阙百曹参(Cān)。
诸公富贵纸上语,满座风雷终日谈。
我似北人君记取,偶然留滞在东南。
宋.刘克庄《寿建宁太守》诗:官府升平戟卫严,退衙惟与客清谈。
宽和却笑闽溪急,苦硬翻嫌建茗甘。
南国只今歌召伯,汉庭早晚相曹参(Cān)。
情知金鼎催调燮,驿路梅开雪意酣。
宋.朱继芳《庚戌寿意一先生》诗:江涵秋色碧潭潭,饮马胡儿不敢南。
宥密老臣功第一,缉熙天子岁登三。
身扶紫极星辰正,手拆黄封雨露甘。
见说年来淮尾涨,汉庭可要百曹参(Cān)。
宋.王洧《唐多令》词:(庆曹松庐侍郎,与秋壑只争二日,曹新除两浙漕。
八月初十。
)雁荡接台山,秋来最好看。
寿星明、高现云端。
八月初弦三日里,□二老、福人间。
玉节近天颜。
东西两路安。
祝苍松、节劲根蟠。
相汉元勋萧第一,留次位、著曹参(Cān)。
元.张之翰《江城子.和韵姜中丞,兼寄赵侍御明叔》词:黄金台下识行骖。
著朝衫。
宦情酣。
不料维扬,留住老曹参(Cān)。
旧说长江千里外,今只在,小楼南。
金焦倒影碧潭潭。
送飞岚。
要奇探。
看取尊前,醉袖旋分柑。
一曲高歌春未老,官里事,且休谈。
15、岑参的参怎么读?岑参(Cān),唐代诗人。
其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长于七言歌行。
由于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有深刻体验。
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气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
岑参(Cān)之参(Cān),《辞海》音shēn。
唐.杜甫《渼陂行》:岑参(Cān)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
宋.孔平仲《子瞻子由各有寄题小庵诗却用元韵和呈》:二公俊轨皆千里,两首新诗寄一庵。
大隐市朝希柱史,好奇兄弟有岑参(Cān)。
雪天冻坐痴于雀,雨夕春眠困若蚕。
不是本来忘世味,便投闲寂亦难甘。
宋.洪皓《戏用迈韵呈吴傅朋兼简梁宏父向巨原》:忧患二毛侵,目睫亦毵毵。
篇什弃置久,遑暇阅龙龛。
吴侯主诗盟,欲从靳如骖。
古风风格老,叙事若绮谈。
宦情既淡薄,世故应饱谙。
置驿复郑庄,好奇过岑参(Cān)。
宋.廖行之《书怀》诗:莱衣喜气着青衫,世路从渠裂两骖。
试问虚名空斗北,何如荣养乐陔南。
邻墙饱听新诗句,尊酒相从几笑谈。
闻道秋郊足佳趣,好奇谁复似岑参(Cān)。
宋.刘克庄《又和感旧四首》:老马虺隤不服骖,累然病起泛溪南。
失侯我尚堪耘豆,出牧公方自种柑。
畏垒屡丰愧桑楚,汉嘉虽小屈岑参(Cān)。
新年闻说茅柴贱,陌上逢人各半酣。
岑参(Cān)诗一首:《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6、曾参的参怎么读?曾(Zēng)参(Shēn),孔子的学生。
清.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鲁曾参字子舆,参读为骖。
……字子舆者,驾马所以引车也。
”依王氏之说则曾参之参当读cān。
而许慎《说文解字》曰:“森,读若曾参之参。
”且现在多数辞书为曾参(Shēn)之参(Shēn)注音shēn,故不从王说。
《资治通鉴》卷一:“(吴)起始事曾参(Shēn),母死不奔丧,曾参(Shēn)绝之。
”元.胡三省(xǐng)注:“陆德明曰:…参(Shēn),所金翻,一音七南翻。
”唐.白居易《慈乌夜啼》诗: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Shēn)。
慈母犹且惑,况在行路心。
宋.王安石《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留犁挠酒得戎心,并夹通欢岁月深。
奉使由来须陆贾(Jiǎ),离亲何必强曾参(Shēn)。
燕人候望空瓯脱,胡马追随出蹛林。
万里春风归正好,亦逢佳客想挥金。
又《初去临川》: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
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Shēn)。
忧伤遇事纷纷出,疾病乘虚亹亹侵。
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
见《宋书.索虏传》《魏书.三太宗纪》《南齐书.魏虏传》等。
孔子欲往。
子路曰:…由闻诸夫子,…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
”)。
三国蜀汉后主。
刘备子。
嗣有继承义,《诗.大雅.思齐(zhāi)》:“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