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牧业机械智能化发展及建议农机新闻网

畜牧业生产机械智能化,是指在畜牧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技,如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这些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涵盖了饲养、运输、粪污处理等多个环节,正在逐步提升行业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1、智能化设备

已在畜牧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例如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牲畜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措施;自动喂料系统可以定时定量地为牲畜提供饲料,提高生产效率;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可以监测和控制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为牲畜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2、数据分析平台

数据分析平台是畜牧业智能化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成各类传感器数据,形成大数据分析,帮助管理者优化养殖决策,预测疾病风险,以及提升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畜牧业智能化管理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通过基因测序等技术,为牲畜提供更精确的育种方案;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畜禽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畜病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畜牧业智能化管理的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这将推动畜牧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改变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和就业结构,对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现代农业机械不仅在畜牧养殖中发挥作用,也在其他领域如种植业中提供服务。这些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采用信息化系统与之配套,使得农业生产能够从本质上得到全方位的飞跃。例如,在澳大利亚,畜牧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已经完成,农业机械呈现高智能化、节能化、高效化的特点。

二、我国畜牧业生产机械智能化最新成果

1、智能化养殖设备的应用

在我国的畜牧业生产中,智能化养殖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设备可以实现对畜牧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包括饲料投放、饮水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调节等。通过数据分析,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掌握动物的生长状况,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在河南省鼎元种牛育种有限公司核心育种场,智能化设备可以测量畜种体型,并实时上传数据。此外,智能化设备还可以根据动物的个体差异进行精准饲喂,既提高了动物的采食量,也减少了饲料的浪费。

2、自动化饲喂设备的普及

自动饲喂设备可以根据动物的种类、年龄和体重,精确地投放适量的饲料,保证营养的均衡供给。在河南省邓州市福航养殖场,智能饲喂器能够提前设定下料量和分餐计划,按照猪的日龄、采食习惯等进行精准饲喂。这种精细化的饲喂管理有助于母猪精力充沛、活动充足,同时也能够在保育育肥阶段提升效益。

3、畜禽粪便处理与利用的机械化

在畜牧生产中,粪便处理与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的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殖场采用了有机肥生产成套设备,通过整合收集粪便、固液分离、发酵等一系列机械化过程,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产品进行销售。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废物资源化,还降低了环境污染。

4、环境控制系统的发展

环境控制系统是智慧养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环控器可以根据动物的数量和需求,自动调节饲养舍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以创造最适合动物生长的环境。这种智能化的环境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效率。

5、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

我国政府对畜牧业机械化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畜牧专项资金的投入和资金补贴的方式,降低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养殖户的积极性。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畜牧机械化的规范引导工作,扩大了宣传力度,促进了畜牧机械化建设的发展。

三、我国畜牧业生产机械智能化存在问题

1、技术原创能力不足

尽管我国畜牧机械产业发展迅速,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高端化产品领域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来说,我国畜牧机械研发制造在核心技术原创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这一短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虽然一些规模养殖企业机械化程度非常高,所使用的成套大型设备采取高度集成,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也非常高,但这些先进设备严重依赖进口;另一方面,占据畜牧产业绝大份额的散养户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机械化程度普遍低下,畜牧产品质量品级差别较大,低价、低效能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

2、中小规模养猪场设备配套不规范

为了推动畜牧业长足发展,我国连接出台了一些文件,如《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和《中小规模养猪场全程机械化装备配套规范》等,旨在寻求突破。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标准化科学喂养一直是困扰农户和厂家的重点问题。各个农牧机械设备厂家之间基本上是“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作关系,因此很难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养殖。

3、信息化硬件设施薄弱

我国畜牧业信息化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化的硬件设施薄弱,信息自动获取、共享程度低;信息融合、综合分析能力不够,信息利用率不高;动物生长机制与多元信息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不够透彻;个人经验依赖度高,缺乏智能化养殖装备、智慧化生产设施;生产信息、管理信息和动物信息获取过程中存在大量依赖人工观测、录入的环节,还无法做到自动监测等。

4、数据的集成和数据的决策能力不足

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的分析、处理,建立算法模型,利用数据进行科学决策。这是智能养殖需要突破、也是未来畜牧业智能化发展的更重要的需求。然而,目前我国畜牧业在数据的集成和数据的决策方面的能力还不足。

四、加速我国畜牧业生产机械智能化建议

以上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畜牧业生产机械的智能化进程。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核心技术原创能力;推动行业合作,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加强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提高信息的自动获取和共享能力;以及加强数据分析和建模,提高数据的决策能力。

1、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机械装备与养殖工艺相融合

科技创新是推动畜牧业生产机械智能化的关键。应聚集优势资源,推进产学研结合,组织调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力量,充分发挥大型骨干设施装备企业作用,加强畜禽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工艺、畜禽生理与环境控制机理、畜禽行为与养殖装备关系、新材料和信息化技术等基础研究,为突破畜牧业机械化薄弱环节奠定基础。同时,应加强畜牧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需求调查,发布市场需求目录,引导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研发适合养殖场(户)需要、先进适用的畜牧机械装备。

2、提升机械装备智能化水平

3、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应大力培育发展新型畜牧机械装备经营和服务组织,支持服务组织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开展优质饲草料“种、收、贮、加、送”、粪污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产品贮运、安全净化防疫等环节的社会化服务。积极推进畜牧机械装备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大力发展订单式作业、生产托管、承包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养殖合作社+养殖场(户)”的畜牧机械装备租赁体系,提高畜牧机械装备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4、加强机械装备的示范推广

应大力支持工程防疫、智能饲喂、精准环控、畜产品自动化采集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健康养殖和绿色高效机械装备技术试验示范。加快优质饲草青贮、农作物秸秆制备饲料、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等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推动构建农牧配套、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135。积极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暖棚、冷库等设施和特产养殖需要的高效专用技术装备。

5、加强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

为了推动畜牧业生产机械智能化,我们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在畜牧业生产机械智能化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以便更好地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THE END
1.人工智能在畜牧业的应用实例有哪些?畜牧业中人工智能的应用- 疫情监测与分析: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区域内的牲畜疫情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快速掌握疫情的发展态势和传播规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 畜牧生产优化: - 繁殖管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牲畜的繁殖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预测繁殖周期和繁殖率,为养殖户提供最佳的配种时间和方案,提高繁殖效率和质量https://blog.csdn.net/alankuo/article/details/141597512
2.十项智慧畜牧科研成果,推动养殖智能化进展肉牛青海大学与青海省玉树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智慧畜牧智能化、信息化等养殖平台中动物个体识别技术应用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多尺度特征融合牦牛脸部识别算法。 该算法基于迁移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数据集中识别准确率达到96.01%,可为牦牛脸部识别研究提供参考,牦牛个https://news.sohu.com/a/654993410_121108089
3.未来畜牧智慧与技术的共生一、智慧与技术的共生:未来畜牧业的新篇章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养殖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转型。传统的手工操作逐渐被高科技替代,现代养殖业以智慧和技术为驱动,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精准农业:提高效率与资源利用 精准农业是指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作物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实现个体化管理。https://www.gelafhotz.cn/mi-feng-zi-xun/564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