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智能化现状与发展趋势控制技术

文⊙王瑞年福州微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智能化利用计算机、传感器、通信和控制技术等手段,实现各行业自动化、高效化、精准化。在养猪业中,智能化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比如,通过在猪舍中安装传感器和智能监控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猪只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环境参数等信息。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可对猪只进行精准、可视化的管理。养猪智能化技术的探索,有望成为未来养猪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结合养猪行业的数字化实践,笔者梳理各类智能化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与行业同仁交流。

1现状

近年来,智能化养猪设备得到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养猪场开始采用智能化管理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单场景或多场景的管理难题。目前,应用智能化技术的养猪设备包括精准营养、智能环控、机器视觉、身份识别、能耗管理和物资管控等方面。笔者根据行业动态,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浅谈一下这些智能化在养猪设备及技术的发展现状。

1.1猪舍环控

现代化猪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由人为控制的小型环境,以适应猪只的繁殖和生长需求,从而避免外界环境对猪只生长的负面影响,使猪场能够以工厂化的方式进行产品生产、库存和出厂。因此,猪舍环境控制系统已成为现代化猪场的标配。从早期的手动控制,到自动感知猪舍内外环境变化并按设定程序自动调节猪舍环境,再到结合感知信息以及猪只存栏自动调节控制策略,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变得更加智能。

目前,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已经比较成熟,并在众多猪场得到广泛应用。

1.2精准营养

猪只在繁殖和生长过程中,除了舒适的环境,猪只饲喂也很重要。只有饲喂达到其繁殖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恰当的营养物质,才能一方面确保猪群保持良好的繁殖和生长性能,另一方面避免了饲料等浪费,进而获得良好的繁殖和生长性能,使猪场能够生产更多成本低、品质佳的猪只,获取盈利。

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精准营养管理,包括精准营养配方、精准饲喂、精准饮水等技术和设备。

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饲料营养可以得到精准定制,科学地调整饲料配方可以充分满足畜禽的营养需求,并利用饲料中潜在的营养成分,促进畜禽营养吸收。此外,通过减少昂贵营养物质的供给,可以降低10%~15%的饲养成本,同时减少2%~3%的饲料制备、储存、管理和运输成本,还可以减少40%以上的氮、磷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

易被忽视的是猪只饮水,一般认为只要放置足够的饮水碗/嘴,猪只就能获得充足饮水。然而,并不是每头猪都能自主饮水。透过猪只饮水的监测,不论是个体化精准监测,还是群体监测,均可提前发现猪群的健康变化,及时做出响应,避免疾病扩散。

1.3机器视觉

机器视觉在养猪行业的应用包括猪点数估重、视觉监管等方面。

点数估重的实现方式主要包括在猪舍上方安装固定的或轨道式摄像头,或者在通道上方安装摄像头,通过摄像头采集猪只俯视图和视频,并把图片或视频上传到算法服务器,在算法服务器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对图片和视频进行识别,判断图片和视频中的猪只头数,结合体重模型,判断各个猪只的体重。

点数估重技术主要应用在生物资产远程盘点、卖猪估重和监管等场景,目前有相对成熟的应用服务,并且在部分生猪养殖企业得到了落地应用。

视觉监管主要应用在猪场生物安全监管领域。通过在生物安全的各个关键卡口安装摄像头,通过采集图像信息,结合算法程序,针对猪场和生产区域边界、异物(如野生动物等)、工作服(不同区域穿不同工作服)、作业程序(是否洗手、进舍是否对水鞋消毒等)、病死猪等场景进行预警管控,使生物安全风险在发生时就进行预警和处置,避免造成事后影响。

视觉监管技术目前在部分企业的生物安全管理场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地保证了猪群生产安全。

1.4资产确权

电子耳牌在生猪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技术比较成熟,也有相对成熟的落地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有代养业务的养猪企业在使用此技术进行代养合同猪的管理。

1.5能耗管理

猪场能耗已经成为很多猪场降本增效的核心内容,因此猪场能耗管控需要更加细粒度的数据采集。以往,猪场只使用一个全场水表电表,无法实现对能耗的有效管控。现在,为了更精确地找到能耗改善机会点,猪场需要按猪舍、批次记录用水量、耗电量。因此,智能水表和智能电表已成为很多猪场建设和改造的主要内容之一。

虽然智能水电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难点在于这些智能水电表的数据如何接入到生猪养殖成本核算中。当前,猪场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数据孤岛问题,导致这些水电耗用数据需要依赖人工汇总到成本核算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猪场信息化建设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作,同时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如数据接口等,才能实现智能水电表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应用。

1.6饲料耗用

生猪生产管理中,降本增效是一个核心内容。而要实现成本的降低,首要需要对饲料成本进行精细化管控,尤其是因其占养殖成本超过70%。然而,在现代化的猪场中,采用料塔和料线将饲料传输到猪料槽,每个料塔同时供给一个或多个猪舍或生猪批次,这导致难以按舍或批次计算饲料耗用量,进而难以按批次核算饲料成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猪场采用给料塔安装称重传感器的方法。利用料塔称重传感器来感知料塔重量变化,判断是往料塔加料,还是从料塔输送到特定的猪舍中。同时,料塔称重数据传输到猪场生产管理系统,结合猪舍的猪只状态及存栏,根据饲喂BOM表设定的参数,就可以相对精确地计算到每个生猪批次的实际饲料耗用。

通过这种方法,猪场能够更加有效地管控饲料成本,实现更加精准的饲料使用计划,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

2问题

生猪养殖智能化管理是指在猪场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传感器等数字化技术,对生猪生产过程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和效率的管理模式。前提是猪场已经建立了信息化管理体系并拥有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和技术人才。

然而,猪场智能化管理也存在诸多挑战和问题,其中技术设备更新和维护成本高昂、数据管理和共享问题、信息化覆盖不全、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是比较突出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数字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引起猪场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其次,数字化猪场的建设需要解决繁杂的数据管理和共享问题。数字化管理需要实时监测猪舍各个区域的生产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和处理,使管理者对猪舍的生产情况清楚了解。但是,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共享等层面面临诸多问题,缺乏统一标准和协议,数据短缺和不准确等情况也会影响数字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益。针对这个问题,猪场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共享规划、建立数据互联互通的技术平台、制定数据共享标准,并采用先进的智能数据分析工具和软件来实现数据挖掘和预测,从而提高数字化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最后,数字化猪场的建设也需要进行统一标准化和规划。猪场智能化管理应该遵循统一的标准和指导原则,建立起统一的数据管理和流程规范,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等问题。只有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流程,才能提高数字化猪场的整体管理能力和效益。

整体而言,猪场管理者可从技术投入、数据管理和共享、标准化和规划等方面入手,逐步提升数字化猪场的建设水平,解决数字化猪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而实现猪场数字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3趋势

实现生猪智能化养殖,不仅是设备智能化的问题,更是需要通过数据驱动进行组织管理和业务变革的全面推动。这样可以将生猪养殖的标准、计划、执行和复盘等各个环节都实现智能化管理,从而实现提质合规和降本增效。

为了实现基于数据驱动的生猪生产,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数字化管理平台,以满足现有和未来业务管理需求。该平台将能够连接企业的各个组织结构、人员以及生猪业务,并通过业务驱动生产标准、计划、执行和复盘流程的数字化转换,完成在各个生猪业务中流转的过程。

生猪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由多个功能模块构成,其中包括业务数据采集、生猪业务管理、智能物联设备连接、数据中台、业务管控、组织结构支持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模块的协同作用,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以数据为核心,实现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到数据决策的完整数据链条,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

在数据采集方面,生猪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方式,以便用户在不同场景下进行数据采集。这些方式包括网页端和移动端的人工录入、人工智能识别、批量导入等多种方式,还支持通过三方系统传入数据。通过这些方式,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能够较为完整地收集各类生产数据,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生产数据参考。

在生猪业务管理方面,生猪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提供了多项功能,包括母猪管理、公猪管理、后备猪管理、生猪批次管理、育种管理、营养管理、健康管理、生物安全管理等功能。通过对这些功能的细致管理,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帮助用户在生产中避免重复劳动、降低失误率、提升生产效率。

在数据中台方面,生猪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提供了业务数据处理中心、算法中心、接口中心等多种服务。其中,业务数据处理中心能够对各类猪舍、饲养场和猪只批次的指标、病情、长势等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并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算法中心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各类猪只和生产环节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接口中心可以将数据加工成标准格式输出,供成员公司内部的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化管理。

在业务管控方面,生猪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对生产标准、生产计划、生产待办预警、生产分析决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管控和优化。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管控,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由单次任务管理到全局质量管理的转变。

在组织结构方面,生猪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支持集团层面的管理、公司层面的管理和猪场层面的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从组织架构到生产运营全流程的一站式数字化管理。

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企业能够实现生产标准化、流程体系化、数字化和实时化,同时实现业财一体化和报表自动化。这些将有助于推动企业生猪养殖业务快速高质量地发展,提升企业运营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水平。

THE END
1.我国畜牧业机械智能化发展及建议农机新闻网我国畜牧业机械智能化发展及建议 众智 概述 一、畜牧业生产机械智能化现状 畜牧业生产机械智能化,是指在畜牧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技,如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这些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涵盖了饲养、运输、粪污处理等http://www.nongji1958.com/node/76149
2.未来畜牧业的挑战与机遇:聚焦产业变革的关键领域智能化养殖、精准饲养管理等技术正在逐步推广。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畜牧业可以实现饲养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成本。例如,智能养殖系统可以根据动物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因素进行自动调整,确保最佳的饲养环境。此外,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也为畜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基因编辑https://blog.csdn.net/JiYan_xiaohei/article/details/141463938
3.智能畜牧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研究报告.docx目录(word可编辑版,可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摘要 1第一章引言 6第二章智能畜牧业管理行业的概述与分类 82.1智能畜牧业管理行业的定义与特点 82.2智能畜牧业管理行业的细分领域 92.3智能畜牧业管理行业的重要性分析 10第三章智能畜牧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23.1智能畜牧业管理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123.2智能畜牧业管理行业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7981948.html
4.智能化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现状前景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畜牧生产水平,而且拓宽了畜牧业的发展前景.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智能化技术与畜牧生产的结合也更加紧密.在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畜牧生产势头良好,并且逐渐实现了规范化,统一化生产,大大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为畜牧业综合效益的实现提供了https://qikan.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8588879
5.当下肉蛋奶食品需求,越来越大,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如何?随着产业化带动主体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其作为新型融资方式可以为供应链上的畜牧业中小企业提供创新的融资工具,从而更好地利用其资产,提高其融资能力,支持其业务发展。2、畜牧业发展现状 2020年,我国的畜牧业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国家经济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0180313386104130&wfr=spider&for=pc
6.养殖业发展前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环保意识的提升,养殖业正迎来一场转型升级。现在养殖业什么前景最好?答案是智能化与绿色趋势。 首先,智能技术在养殖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更精准地预测动物疾病风险,从而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例如,一家名为“智慧农场”的公司使用了机器学习算法https://www.p0c6eq62u.cn/niu-yang-yang-zhi-ji-shu/240590.html
7.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20240417220202.pptx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pptx,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汇报人:2024-01-11 目录CONTENTS畜牧业概述畜牧业的现状畜牧业的发展趋势畜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畜牧业的未来发展策略结论与展望 01畜牧业概述CHAPTER 畜牧业是指人类通过饲养、繁殖、管理各种畜禽以获取肉、蛋、奶、毛皮等动物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17/7102060164006065.shtm
8.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畜牧业转型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发展阶段,我国畜牧业与世界畜牧强国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种业支撑不足、绿色生产落后、现代化转型困难等现实,严重阻碍了新质生产力对畜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的推动作用。 第一,育种技术创新不足,畜牧业良种建设存在短板。虽然我国畜禽良种供应能力持续提高,基本解决了畜禽生产良种“有https://www.cssn.cn/jjx/jjx_jjxp/202404/t20240419_57470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