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农业是一个()部门。
A.生产B.生活C.消费D.分配
2.农业的最根本特征是()。
A.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
B.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
D.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3.下面选项中,()不是农业的劳动对象。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地
4.()是农业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
A.土地B.资金C.科技D.劳动力
5.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是()。
A.工业B.服务业C.农业D.加工业
6.按照土地用途进行分类,错误的是()。
A.农用地B.非农用地
C.未利用土地D.滩涂地
7.关于土地的自然特征中,表述错误的是()。
A.土地面积有限性B.土地固定性
C.土地报酬递增可能性D.土地质量异质性
8.关于土地的经济特征,表述错误的是()。
A.土地供给稀缺性B.土地利用区位性
C.土地功能的永续性D.土地利用社会公共性
9.中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土地面积位居世界(),土地的地形地貌较为复杂。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
10.中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耕地分布()。
A.少;均衡B.多;均衡C.少;不均衡D.少;均衡
11.我国劳动力的标准是()。
A.男性是十八到六十岁,女性是十六到五十五岁
B.男性是十到六十岁,女性是十八到五十五岁
C.男性是十六到六十岁,女性是十六到五十五岁
D.男性是十六到六十岁,女性是十六到六十岁
12.不属于对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数据构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A.农业人口自然增长B.农业劳动力的自然减员
C.经济部门部门之间劳动力转移D.国际移民
13.不属于农业劳动力质量指标的有()。
此A.劳动力体力B.劳动力性别C.劳动力年龄D.劳动力数量
14.不属于劳动力特点的有()。
A.流失性B.可再生性C.两重性D.流动性
15.不属于农业劳动力特点的有()。
A.生产的季节性B.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C.劳动内容多样性D.劳动成果的稳定性
16.农业资金特征不包括()。
A.功能性B.农业资金的外部性
C.农业资金的政策性D.农业资金的高收益性
17.农业财政资金不包括()。
A.农业基本建设支出B.农林水气等部门的事业费
C.城市道路建设支出D.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18.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不包括()。
A.生产的私人化B.生产的专业化
C.生产的规模化D.生产的市场化
19.一般地,可以按农业信贷资金()的不同,把农业信贷资金划分为商业信贷资金、合作信贷资金、政策信贷资金、民间信贷资金四种类型。
A.供给主体B.需求主体C.供给客体D.需求客体
20.()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A.协会B.农户C.组织D.企业
二、简答题(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农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2.中国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和家庭小规模承包经营之间有冲突吗?
3.如何理解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供给不足引发的工资上涨?
4.农业投资如何影响农业增长?
形考作业二
(第五章至第九章)
1.()是农业经营形式及其制度的总称,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营范围下,以财产权益关系为前提的产权制度、积累和分配制度、管理与服务制度以及对外能够与市场经营相适应、对内能够整合资源和收益的组织载体。
A.农业经营体制B.经营体制C.双层经营体制D.家庭承包经营
2.()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
A.农村家庭承包经营B.集体统一经营
C.农业经营体制D.土地经营制度
3.土地的所有权与()分离,是产生家庭经营这一基础层次的前提。
A.承包权B.流转权C.收益权D.经营权
4.双层经营体制以()为基础。
A.土地“两权”分离B.种植业
C.双层经营结构D.土地集体所有制
5.党的()指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A.十七届三中全会B.十五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三中全会D.十三届八中全会
6.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的不同点是()。
C.需要登记D.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7.下列哪项是家庭承包经营的局限性。()
A.产权明晰B.小农户与大市场C.规模化经营D.管理水平高
8.纯农户是指()。
A.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95%以上的农户
B.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50%~95%(不包括95%)的农户
C.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5%~50%(不包括50%)的农户
D.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5%(不包括5%)以下的农户
9.农业技术特性支持农业家庭经营存在的原因有()。
A.农业技术应用有规模限制
B.农业技术关联性大
C.农业技术的运用可以由单人进行
D.农业技术研发成本高
10.家庭农场的特征有()。
A.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B.技术老旧
C.管理不规范D.经营规模小
11.下边哪位不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
A.克劳德·昂利·圣西门B.夏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查理·季特
12.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原则有几项?()
A.5B.6C.7D.8
13.我国农民合作社农民成员至少应占比例为()。
A.50%B.60%C.70%D.80%
14.农民合作社的主要功能有()。
A.组织、中介B.载体、服务C.保护、中介D.以上都对
15.农业企业的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个?()
A.生产对象的自然性B.生产活动面临双重风险
C.生产产品同质性D.生产风险较小
16.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不包括下列哪一个?()
A.龙头企业带动型B.中介组织带动型
C.市场带动型D.协会带动型
17.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三要素不包括下列哪一个?()
A.土地B.科学技术C.资金D.劳动
18.()主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开展各种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A.农业社会化服务B.社会化服务C.农业推广服务D.农业服务
19.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以()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基本格局。
A.农业科研院校B.村级集体经济服务组织
C.农民自办服务组织D.合作经济组织
20.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政府服务系统、私人公司与()。
A.家庭农场B.供销服务社C.销售合作社D.农业合作社
1.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考虑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涵?
2.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模式及其内涵?
3.我国农民合作社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4.家庭农场相比于其他农业经营组织有何优势?
形考作业三
(第十章至第十二章)
1.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需求量与其价格呈()方向变化。
A.协同B.同C.反D.无关
2.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水平越高,对一定价格农产品的需求量就越()。
A.小B.大C.不变D.与价格无关
3.一个家庭中成员的收入越少,家庭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消费支出所占比例就越()。
A.与价格无关B.小C.不变D.大
4.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越大,发展速度越快,对初级农产品的需求也越()。
A.多B.少C.不变D.稳定
5.若消费者预计未来某种农产品的价格上升,将会()对此类农产品的现期需求。
A.增加B.减少C.不变D.固定
6.农产品市场体系由()、市场客体、市场组织和市场机制构成。
A.市场主体B.政府主体C.企业主体D.农户主体
7.()是流通领域内农产品经营、交易、管理、服务等组织系统与结构形式的总和。
A.农产品市场B.农产品市场体系
C.农产品批发市场D.农产品期货市场
8.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主要是从事农产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涉农企业或农户,是农产品市场运行的()。
A.主体B.客体C.组织D.对象
9.农产品市场()是指发生交换关系的农产品媒介物。
A.组织B.主体C.对象D.客体
10.农产品市场()是指为保证农产品交换顺利进行而建立的协调、监督、管理和服务等部门。
A.对象B.主体C.组织D.客体
11.农产品()是农产品的最终交易场所。
A.零售市场B.批发市场C.季节性市场D.期货市场
A.常年市场B.中转市场C.集散市场D.期货市场
13.农产品批发市场按照农产品交易范围大小不同划分为()和专业性市场。
A.批发市场B.综合性市场C.零售市场D.期货市场
14.农产品()市场具有综合性市场功能。
A.期货市场B.批发市场C.零售市场D.综合性市场
15.农产品期货市场具有()功能。
A.风险投资B.信息中心C.调节供求D.商品集散
16.农产品国际贸易品种结构有()演变。
A.世界谷物贸易增长由快变慢
B.畜产品和水产品贸易不断扩大
C.世界水果蔬菜贸易额增长令人瞩目
D.以上都是
17.市场准入规则不包括()条款。
A.关税化B.关税减让C.关税配额D.出口补贴
18.下列()国内支持政策被要求予以削减。
A.“蓝箱”政策B.“黄箱”政策C.“绿箱”政策
19.下列()不是农产品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
A.关税与配额结合B.环境安全等技术措施
C.国内支持政策D.扩大市场准入
20.下列所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状况中,正确的有()。A.贸易额总体呈增长趋势B.总体呈逆差
C.中国是“一带一路”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国D.以上都对
1.哪些原因诱致农产品贸易保护的产生?
2.实施“一带一路”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及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3.大力发展农产品零售市场有什么意义?
4.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有什么功能?
形考作业四
(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
1.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表了(),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A.《寂静的春天》B.《我们共同的未来》
C.《21世纪议程》D.《登博斯宣言》
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发展B.保护环境C.保护资源D.集约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经济持续性、社会持续性和()。
A.发展持续性B.生态持续性C.文化持续性D.收入持续性
4.著名的经济学家()在其著作《人口原理》中指出,人口的非限制性增长会导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A.亚当·斯密B.马寅初C.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D.柏拉图
5.目前,在中国许多农村,老龄化、()、文化素质较低成为留乡务农劳动力的主要特征。
A.低龄化B.机械化C.女性化D.规模化
6.原始农业的主要贡献是实现了采集向()、狩猎向畜牧业的转变。
A.种植业B.工业C.传统农业D.现代农业
7.传统农业中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劳动投入,形成劳动密集型的精耕细作,但由于技术停滞,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发挥作用,因而劳动生产率呈()趋势。
A.上升B.不变C.下降
8.传统农业改造必须建立在()的基础之上。
A.计划经济B.市场经济C.国家垄断D.政府调控
9.()是农业微观经济组织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形式。
A.合作社经营B.家庭经营C.企业制度D.社会化组织
10.邓小平把距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但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中国式现代化”称为()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发达社会主义C.小康社会D.发达国家
11.()是食品的最高档次。
A.绿色食品B.有机食品
C.优质农产品D.无公害农产品
12.下列()不是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三个基本功能之一。
A.传递质量信号B.明确责任划分
C.降低外部成本D.提高农产品质量
13.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大体经历了()个阶段。
A.3B.4C.5D.6
14.(),中国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管最高权力机构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