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二圣行品第七之二菩萨云何诸佛迦叶尔时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圣行者,观察是身,从头至足,其中唯有发毛爪齿、不净垢秽、皮肉筋骨、脾肾心肺、肝胆肠胃、生熟二藏、大小便利、涕唾目泪、肪膏脑膜、骨髓脓血、脑胲诸脉。菩萨如是专念观时:‘谁有是我?我为属谁?住在何处?谁属于我?’复作是念:‘骨是我耶?离骨是耶?’菩萨尔时,除去皮肉,唯观白骨,复作是念:‘骨色相异,所谓青黄赤白及以鸽色,如是骨相亦复非我。何以故?我者亦非青黄赤白及以鸽色。’菩萨系心作是观时,即得断除一切色欲。

“复作是念:‘如是骨者从因缘生。依因足骨以拄踝骨,依因踝骨以拄[跳-兆+尃]骨,依因[跳-兆+尃]骨以拄膝骨,依因膝骨以拄髀骨,依因髀骨以拄臗骨,依因臗骨以拄腰骨,依因腰骨以拄脊骨,依因脊骨以拄肋骨。复因脊骨上拄项骨,依因项骨以拄颔骨,依因颔骨以拄牙齿,上有髑髅。复因项骨以拄膊骨,依因膊骨以拄臂骨,依因臂骨以拄腕骨,依因腕骨以拄掌骨,依因掌骨以拄指骨。’菩萨摩诃萨如是观时,身所有骨一切分离,得是观已,即断三欲:一、形貌欲,二、姿态欲,三、细触欲。

迦叶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未得住不动地净持戒时,颇有因缘得破戒不?”

“善男子,有菩萨未得住不动地,有因缘故可得破戒。”

迦叶敬诺:“何者是耶?”

佛言:“迦叶,若有菩萨知以破戒因缘,则能令人受持爱乐大乘经典,又能令其读诵通利,书写经卷,广为他说,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如是故故得破戒。菩萨尔时应作是念:‘我宁一劫若减一劫,堕于阿鼻地狱受罪,要必当令如是之人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以是因缘,菩萨摩诃萨得毁净戒。”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萨摄取护持如是之人,令不退于菩提之心,为是毁戒,若堕阿鼻,无有是处。”

尔时,佛赞文殊师利:“善哉!善哉!如汝所说。我念往昔于此阎浮提作大国王,名曰仙预,爱念敬重大乘经典,其心纯善,无有粗恶嫉妒悭吝,口常宣说爱语善语,身常摄护贫穷孤独,布施精进无有休废。时世无佛、声闻、缘觉。我于尔时爱乐大乘方等经典,十二年中事婆罗门供给所须。过十二年施安已讫,即作是言:‘师等今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婆罗门言:‘大王,菩提之性是无所有,大乘经典亦复如是。大王云何乃令人物同于虚空?’善男子,我于尔时心重大乘,闻婆罗门诽谤方等,闻已即时断其命根。善男子,以是因缘,从是已来不堕地狱。善男子,拥护摄持大乘经典,乃有如是无量势力。

“复次,迦叶,又有圣行,所谓四圣谛,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迦叶,苦者逼迫相,集者能生长相,灭者寂灭相,道者大乘相。复次,善男子,苦者现相,集者转相,灭者除相,道者能除相。复次,善男子,苦者有三相:苦苦相、行苦相、坏苦相;集者,二十五有;灭者,灭二十五有;道者,修戒、定、慧。复次,善男子,有漏法者有二种,有因有果。无漏法者亦有二种,有因有果。有漏果者,是则名苦;有漏因者,则名为集;无漏果者,则名为灭;无漏因者,则名为道。

“复次,善男子,八相名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能生如是八苦法者,是名为集;无有如是八法之处,是名为灭;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悲,是名为道。

“善男子,生者出相,所谓五种:一者、初出,二者、至终,三者、增长,四者、出胎,五者、种类生。

“何等为老?老有二种:一、念念老,二、终身老。复有二种:一、增长老,二、灭坏老。是名为老。

“云何为病?病谓四大毒蛇互不调适,亦有二种:一者、身病,二者、心病。身病有五:一者、因水,二者、因风,三者、因热,四者、杂病,五者、客病。客病有四:一者、非分强作,二者、忘误堕落,三者、刀杖瓦石,四者、鬼魅所著。心病亦有四种:一者、踊跃,二者、恐怖,三者、忧愁,四者、愚痴。复次,善男子,身心之病,凡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业报,二者、不得远离恶对,三者、时节代谢。生如是等因缘、名字、受分别病。因缘者,风等诸病;名字者,心闷肺胀、上气咳逆、心惊下痢;受分别者,头痛、目痛、手足等痛。是名为病。

“何等为死?死者,舍所受身。舍所受身亦有二种:一、命尽死,二、外缘死。命尽死者亦有三种:一者、命尽非是福尽,二者、福尽非是命尽,三者、福命俱尽。外缘死者复有三种:一者、非分自害死,二者、横为他死,三者、俱死。又有三种死:一、放逸死,二、破戒死,三、坏命根死。何等名为放逸死?若有诽谤大乘方等般若波罗蜜,是名放逸死。何等名为破戒死耶?毁犯去来现在诸佛所制禁戒,是名破戒死。何等名为坏命根死?舍五阴身,是名坏命根死。如是名曰死为大苦。

“何等名为爱别离苦?所爱之物破坏离散。所爱之物破坏离散亦有二种:一者、人中五阴坏,二者、天中五阴坏。如是人天所爱五阴分别校计有无量种,是名爱别离苦。

“何等名为怨憎会苦?所不爱者而共聚集。所不爱者而共聚集复有三种,所谓地狱、饿鬼、畜生。如是三趣分别校计有无量种,如是则名怨憎会苦。

“何等名为求不得苦?求不得苦复有二种:一者、所希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报。如是则名求不得苦。

“何等名为五盛阴苦?五盛阴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贪苦、求不得苦,是故名为五盛阴苦。

“迦叶,生之根本,凡有如是七种之苦,老苦乃至五盛阴苦。迦叶,夫衰老者,非一切有。佛及诸天,一向定无。人中不定,或有或无。迦叶,三界受身,无不有生,老不必定,是故一切生为根本。迦叶,世间众生颠倒覆心,贪著生相,厌患老死。迦叶,菩萨不尔,观其初生,已见过患。

“复次,迦叶,如婆罗门幼稚童子,为饥所逼,见人粪中有庵罗果即便取之。有智见已,呵责之言:‘汝婆罗门,种姓清净,何故取是粪中秽果?’童子闻已,赧然有愧,即答之言:‘我实不食,为欲洗净,还弃舍之。’智者语言:‘汝大愚痴,若还弃者,本不应取。’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此生分不受不舍,如彼智者呵责童子。凡夫之人欣生恶死,如彼童子取果还弃。

“复次,迦叶,譬如四衢道头,有人器盛满食,色香味具而欲卖之。有人远来,饥虚羸乏,见其饭食,色香味具,即指之言:‘此是何物?’食主答言:‘此是上食,色香味具。若食此食,得色得力,能除饥渴,得见诸天;唯有一患,所谓命终。’是人闻已,即作是念:‘我今不用色、力、见天,亦不用死。’即作是言:‘食是食已若命终者,汝今何用于此卖之?’食主答言:‘有智之人终不肯买。唯有愚人,不知是事,多与我价,贪而食之。’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愿生天、得色、得力、见于诸天。何以故?以其不免诸苦恼故。凡夫愚痴,随有生处皆悉贪爱,以其不见老病死故。

“复次,善男子,譬如毒树,根亦能杀,茎亦能杀,皮华果实悉亦能杀。善男子,二十五有受生之处,所受五阴亦复如是,一切能杀。

“复次,迦叶,譬如粪秽,多少俱臭。善男子,生亦如是,设寿八万下至十岁,俱亦受苦。

“复次,迦叶,譬如崄岸,上有草覆,于彼岸边多有甘露,若有食者,寿天千年,永除诸病,安隐快乐。凡夫愚人贪其味故,不知其下有大深坑,即前欲取,不觉脚跌,堕坑而死;智者知已,舍离远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尚不欲受天上妙食,况复人中?凡夫之人乃于地狱吞啖铁丸,况复人天上妙肴馔而不能食?

“迦叶,以如是喻,及余无量无边譬喻,当知是生实为大苦。

“迦叶,是名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涅槃经》观于生苦。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于是大乘《大涅槃经》观于老苦?老者,能为咳逆上气,能坏勇力、忆念进持、盛年快乐、憍慢贡高、安隐自恣,能作背偻、懈怠懒惰,为他所轻。

“迦叶,譬如池水,莲华满中,开敷鲜荣,甚可爱乐,值天降雹,悉皆破坏。善男子,老亦如是,悉能破坏盛壮好色。

“复次,迦叶,譬如国王,有一智臣善知兵法,有敌国王,拒逆不顺,王遣此臣,往讨伐之,即便擒获,将来诣王;老亦如是,擒获壮色,将付死王。

“复次,迦叶,譬如折轴无所复用;老亦如是,无所复用。

“复次,迦叶,如大富家,多有财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车渠、玛瑙,有诸怨贼若入其家,即能劫夺悉令空尽。善男子,盛年好色亦复如是,常为老贼之所劫夺。

“复次,迦叶,譬如贫人,贪著上膳细软衣裳,虽复希望而不能得。善男子,老亦如是,虽有贪心欲受富乐,五欲自恣而不能得。

“复次,迦叶,如陆地龟,心常念水。善男子,人亦如是,既为衰老之所干枯,心常忆念壮时所受五欲之乐。

“复次,迦叶,犹如秋月所有莲华,皆为一切之所乐见,及其萎黄,人所恶贱。善男子,盛年壮色亦复如是,悉为一切之所爱乐,及其老至,众所恶贱。

“复次,迦叶,譬如甘蔗,既被压已,滓无复味。善男子,壮年盛色亦复如是,既被老压,无三种味:一、出家味,二、读诵味,三、坐禅味。

“复次,迦叶,譬如满月,夜多光明,昼则不尔。善男子,人亦如是,壮则端严形貌瓌玮,老则衰羸形神枯顇。

“复次,迦叶,譬如有王,常以正,治于国土,真实无曲,慈悲好施。时为敌国之所破坏,流离逃迸,遂至他土。他土人民,见已生于怜愍之心,咸作是言:‘大王往日正法治国,不枉万姓,如何一旦流离至此?’善男子,人亦如是,既为衰老所坏败已,常赞壮时所行事业。

“复次,迦叶,譬如灯炷,唯赖膏油,膏油既尽,势不久停。善男子,人亦如是,唯赖壮膏,壮膏既尽,衰老之炷,何得久停?

“复次,迦叶,譬如枯河,不能利益人及非人、飞鸟走兽。善男子,人亦如是,为老所枯,不能利益一切作业。

“复次,迦叶,譬如河岸临峻之树,若遇暴风必当颠坠。善男子,人亦如是,临老险岸,死风既至,势不得住。

“复次,迦叶,如车轴折,不任重载。善男子,老亦如是,不能咨受一切善法。

“复次,迦叶,譬如婴儿,为人所轻。善男子,老亦如是,常为一切之所轻毁。

“迦叶,以是等喻,及余无量无边譬喻,当知是老,实为大苦。

“迦叶,是名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于老苦。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于病苦?所谓病者,能坏一切安隐乐事,譬如雹雨,伤坏谷苗。

“复次,迦叶,如人有怨,心常忧愁而怀恐怖。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常畏病苦,心怀愁忧。

“复次,迦叶,譬如有人形貌端正,为王夫人欲心所爱,遣使逼唤与共交通。时王捕得,即便使人挑其一目,截其一耳,断一手足。是人尔时形容改异,人所恶贱。善男子,人亦如是,虽复身体耳目具足,既为病苦所缠逼已,则为众人之所恶贱。

“复次,迦叶,如芭蕉树、竹苇、芦、骡,有子则死。善男子,人亦如是,有病则死。

“复次,迦叶,如转轮王,主兵大臣常在前导,王随后行;亦如鱼王、蚁王、蠃王、牛王、商主,在前行时,如是诸众悉皆随从无舍离者。善男子,死转轮王亦复如是,常随病臣,不相舍离。鱼、蚁、蠃、牛、商主、病王亦复如是,常为死众之所随逐。

“迦叶,病因缘者,所谓苦恼愁忧、悲叹、身心不安,或为怨贼之所逼害,破坏浮囊,拨撤桥梁,亦能劫夺正念根本,复能破坏盛壮好色力势安乐除舍惭愧,能为身心焦热炽然。以是等喻,及余无量无边譬喻,当知病苦,是为大苦。

“迦叶,是名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于病苦。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于死苦?所谓死者,能烧灭故。

“迦叶,如火灾起,能烧一切,唯除二禅,力不至故。善男子,死火亦尔,能烧一切,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势不及故。

“复次,迦叶,如水灾起,一切漂没,唯除三禅,力不至故。善男子,死水亦尔,漂没一切,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

“复次,迦叶,如风灾起,能吹一切,悉令散灭,唯除四禅,力不至故。善男子,死风亦尔,悉能吹灭一切所有,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彼第四禅,以何因缘,风不能吹,水不能漂,火不能烧?”

佛告迦叶:“善男子,彼第四禅,内外过患,一切无故。善男子,初禅过患,内有觉观,外有火灾;二禅过患,内有欢喜,外有水灾;三禅过患,内有喘息,外有风灾。善男子,彼第四禅,内外过患,一切俱无,是故诸灾不能及之。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安住大乘大般涅槃,内外过患一切皆尽,是故死王不能及之。

“复次,善男子,如金翅鸟,能啖能消一切龙、鱼、金银等宝,唯除金刚不能令消。善男子,死金翅鸟亦复如是,能啖能消一切众生,唯不能消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菩萨摩诃萨。

“复次,迦叶,譬如河岸所有草木,大水瀑涨,悉随漂流入于大海,唯除杨柳,以其软故。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悉皆随流入于死海,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

“复次,迦叶,如那罗延,悉能摧伏一切力士,唯除大风。何以故?以无碍故。善男子,死那罗延亦复如是,悉能摧伏一切众生,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何以故?以无碍故。

“复次,迦叶,譬如有人,于怨憎中诈现亲善,常相追逐如影随形,伺求其便而欲杀之。彼怨谨慎,坚牢自备,故使是人不能得杀。善男子,死怨亦尔,常伺众生而欲杀之,唯不能杀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菩萨摩诃萨。何以故?以是菩萨不放逸故。

“复次,迦叶,譬如卒降金刚瀑雨,悉坏药木、诸树山林、土沙瓦石、金银琉璃一切之物,唯不能坏金刚真宝。善男子,金刚死雨亦复如是,悉能破坏一切众生,唯除金刚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

“复次,迦叶,如金翅鸟,能啖诸龙,唯不能啖受三归者。善男子,死金翅鸟亦复如是,能啖一切无量众生,唯除菩萨住三定者。何谓三定?空无相愿。

“复次,迦叶,如摩罗毒蛇,凡所触螫,虽有良咒、上妙好药,无如之何,唯阿竭多星咒,能令除愈。善男子,死毒所螫亦复如是,一切医方,无如之何,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咒。

“复次,迦叶,譬如有人,为王所瞋,其人若能以软善语,贡上财宝便可得脱。善男子,死王不尔,虽以软语、钱财珍宝而贡上之,亦不得脱。

“善男子,夫死者,于崄难处无有资粮,去处悬远而无伴侣,昼夜常行不知边际,深邃幽闇无有灯明,入无门户而有处所,虽无痛处不可疗治,往无遮止到不得脱,无所破坏见者愁毒,非是恶色而令人怖,敷在身边不可觉知。

“迦叶,以是等喻,及余无量无边譬喻,当知是死真为大苦。

“迦叶,是名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于死苦。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涅槃经》观爱别离苦?爱别离苦能为一切众苦根本,如说偈言:

“因爱生忧,因爱生怖。

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爱因缘故,则生忧苦;以忧苦故,则令众生生于衰老爱别离苦,所谓命终。善男子,以别离故,能生种种微细诸苦,今当为汝分别显示。

“善男子,过去之世,人寿无量,时世有王,名为善住。其王尔时,为童子身、太子治事及登王位,各八万四千岁。时王顶上生一肉疱,其疱柔软如兜罗绵、细软劫贝,渐渐增长不以为患。足满十月,疱即开剖,生一童子,其形端正,奇异少双,色像分明,人中第一。父王欢喜,字之顶生。时善住王因以国事委付顶生,弃舍宫殿、妻子、眷属,入山学道满八万四千岁。

“尔时,顶生于十五日,处在高楼沐浴受斋。即时东方有金轮宝,其轮千辐,毂辋具足,非工匠造,自然成就而来应之。顶生大王即作是念:‘我昔曾闻五通仙说,若刹利王于十五日,处在高楼,沐浴受斋,若有金轮千辐不减,毂辋具足,非工匠造,自然成就,而来应者,当知是王即当得作转轮圣帝。’复作是念:‘我今当试。’即以左手擎此轮宝,右执香炉,右膝著地而发誓言:‘是金轮宝若实不虚,应如过去转轮圣王所行道去。’作是誓已,是金轮宝飞升虚空遍十方已,还来住在顶生左手。尔时,顶生心生欢喜,踊跃无量,复作是言:‘我今定当作转轮王。’

“其后不久,复有象宝,状貌端严,如白莲华,七支拄地。顶生见已,复作是念:‘我昔曾闻五通仙说,若转轮王于十五日,处在高楼,沐浴受斋,若有象宝,状貌端严,如白莲华,七支拄地而来应者,当知是王即是圣王。’复作是念:‘我今当试。’即擎香炉,右膝著地而发誓言:‘是白象宝若实不虚,应如过去转轮圣王所行道去。’作是誓已,是白象宝从旦至夕周遍八方,尽大海际,还住本处。尔时,顶生心大欢喜,踊跃无量,复作是言:‘我今定是转轮圣王。’

“其后不久,次有马宝,其色绀炎,髦尾金色。顶生见已,复作是念:‘我昔曾闻五通仙说,若转轮王于十五日,处在高楼,沐浴受斋,若有马宝,其色绀艳,髦尾金色而来应者,当知是王即是圣王。’复作是念:‘我今当试。’即执香炉,右膝著地而发誓言:‘是绀马宝若实不虚,应如过去转轮圣王所行道去。’作是誓己,是绀马宝从旦至夕周遍八方,尽大海际,还住本处。尔时,顶生心大欢喜,踊跃无量,复作是言:‘我今定是转轮圣王。’

“其后不久,复有女宝,形容端正,微妙第一,不长不短,不白不黑;身诸毛孔出栴檀香;口气香洁如青莲华;其目远视见一由旬,耳闻鼻嗅亦复如是;其舌广大出能覆面,形色细薄如亦铜叶;心聪睿哲有大智慧,于诸众生常有软语。是女以手触王衣时,即知王身安乐病患,亦知王心所缘之处。尔时,顶生复作是念:‘若有女人能知王心,即是女宝。’

“其后不久,于王宫内,自然而有宝摩尼珠,纯青琉璃,大如人脾,能于闇中照一由旬。若天降雨,渧如车轴,是珠力能作盖遍覆足一由旬,遮此大雨不令下过。尔时,顶生复作是念:‘若转轮王得是宝珠,必是圣王。’

“其后不久,有主藏臣自然而出,多饶财宝,巨富无量,库藏盈溢无所乏少。报得眼根,力能彻见一切地中所有伏藏,随王所念,皆能办之。尔时,顶生复欲试之,即共乘船入于大海,告藏臣言:‘我今欲得珍异之宝。’藏臣闻已,即以两手挠大海水,时十指头出十宝藏,以奉圣王而白王言:‘大王所须,随意用之,其余在者,当投大海。’尔时,顶生心大欢喜,踊跃无量,复作念言:‘我今定是转轮圣王。’

“其后不久,有主兵臣自然而出,勇健猛略策谋第一,善知四兵,若任斗者则现圣王,若不任者退不令现,未摧伏者能令摧伏,已摧伏者力能守护。尔时,顶生复作是念:‘若转轮王得是兵宝,当知定是转轮圣王。’

“善男子,尔时帝释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开示分别,为他演说,唯于深义未尽通达。以是读诵受持分别为他广说因缘力故,有大威德。善男子,而是顶生于此帝释生恶心已,即便堕落还阎浮提,与所爱念人天离别生大苦恼,复遇恶病即便命终。尔时,帝释,迦叶佛是;转轮圣王,则我身是。善男子,当知如是爱别离者,极为大苦。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尚忆过去如是等辈爱别离苦,何况菩萨住于大乘《大涅槃经》,而当不观现在之世爱别离苦?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怨憎会苦?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观于地狱、畜生、饿鬼、人中、天上,皆有如是怨憎会苦。譬如人观牢狱系闭枷锁杻械以为大苦;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观于五道一切受生,悉是怨憎合会大苦。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常畏怨家枷锁杻械,舍离父母、妻子、眷属、珍宝产业而远逃避。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怖畏生死,具足修行六波罗蜜入于涅槃。迦叶,是名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般涅槃观怨憎会苦。

“善男子,云何菩萨修行大乘大般涅槃观求不得苦?求者,一切尽求。尽求者有二种:一、求善法,二、求不善法。善法未得苦,恶法未离苦。是则略说五盛阴苦。

“迦叶,是名苦谛。”

尔时,迦叶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五盛阴苦,是义不然。何以故?如佛往昔告释摩男:‘若色苦者,一切众生不应求色。若有求者,则不名苦。’如佛告诸比丘:‘有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如佛先为诸比丘说:‘若有人能修行善法,则得受乐。’又如佛说:‘于善道中,六触受乐,眼见好色,是则为乐,耳鼻舌身意思好法亦复如是。’如佛说偈:

‘持戒则为乐,身不受众苦,

睡眠得安隐,寤则心欢喜。

若受衣食时,诵习而经行,

独处于山林,如是为最乐。

若能于众生,昼夜常修慈,

因是得常乐,以不恼他故。

少欲知足乐,多闻分别乐,

无著阿罗汉,亦名为受乐。

菩萨摩诃萨,毕竟到彼岸,

所作众事办,是名为最乐。

“世尊,如诸经中所说乐相,其义如是。如佛今说,云何当与此义相应?”

THE END
1.大悲咒谐音的歌词1.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2.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3. 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罗耶。4. 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5. 唵,萨皤罗罚曳,数怛那怛写。6. 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79457230312662660.html
2.增长寿命增长财宝增长身体这个咒能满你一切希望(梦参老和尚)在《地藏经》十二品上说,读经没有记忆力,读了就忘了,教一遍记不得,教几遍也记不得,这就是没有记忆力,学过的都记不得。地藏菩萨说,我能帮助他们,令他们增长忆念。增长忆念,这里当然是指念佛、念法、念僧。所以,他已经有了信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OTQ3MTEyMw==&mid=2247500788&idx=2&sn=7f310889b4d22c6621b4e039b4a90f83&chksm=fac57f88cdb2f69e3d9e8d9b60788eab290c9a8fe0f739a3e2ad7de72b83baa3f4557a1e66e8&scene=27
3.摩诃萨怎么读(摩诃萨)2、至於摩诃萨的意思,末学就不清楚了,印象中是对於证量极高的菩萨尊称,仅知如此。https://edu.iask.sina.com.cn/jy/2WunhCEarAl.html
4.摩诃萨藏(鸢轱之伈)摩诃萨藏怎么阅读首页?快穿系统?摩诃萨藏怎么阅读摩诃萨藏怎么阅读李剑生一来想在这些小流氓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二来也想让张金宝彻底服输,今后不敢在单位上捣蛋,于是笑着说道:“张金宝,你们这群乌合之众,不是我们三个人的对手,只要我一个人来对付就行了。”最新章节:正文 战局扭转 30秒前https://www.52ranwen.net/info/zhNwXuGeUOxsJ/
5.摩诃萨是什么意思摩诃萨的拼音怎么读词典词语摩诃萨 繁体摩訶薩 拼音mó hē sà 怎么读 【摩诃萨】是什么意思 精光。《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公子银子接到手,手段阔惯了的,那里勾他的用?况且一向处了不足之乡,未免房钱柴米钱之类,挂欠些在身上,拿来一出摩诃萨,没多几时,手里又空」 https://www.zcdian.com/ci/5h8iqa.html
6.摩诃萨怎么读,摩诃萨的发音,摩诃萨的拼音,摩诃萨是什么意思摩诃萨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摩诃萨 繁体:摩訶薩 拼音:mahesa 读音:mó hē sà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摩诃萨 造句:摩诃萨造句 组词,组成语:摩诃萨 摩诃萨解释 摩诃萨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精光。《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公子银子接到手手段阔惯了的那里勾他的用?况且一向处了不足之乡https://www.chacihai.com/cidian/83569.html
7.摩诃萨免费阅读摩诃萨最新章节列表免费小说全文摩诃萨花花太帅 正序 25 恢复感觉 2022-05-12 24 父亲的话 2022-05-12 23 人生对错 2022-05-07 22 第二十二章:开挂的康 2022-05-02 21 第二十一章:杰的梦境 2022-04-27 20 第二十章:白衣少女 2022-04-27 19 第十九章:心结 2022-04-27 18 第十八章:前尘往事四 2022-04-24 17 https://www.ihuaben.com/list/8126455.html
8.《摩诃萨埵》全文在线阅读最新章节无删减完结免费无弹窗邓钧少的原创首发科幻小说《摩诃萨埵》。作者是一个科学迷,从小就对一些未解之谜非常感兴趣,此书是作者以自己的理解,逻辑推理解析关于宇宙,大自然,生命,等……未解之谜。因为作者认为宇宙并非是纯物质的,单用科学是无法解释全面的,所以作者加入了哲学,神学,佛学,https://www.hongxiu.com/book/22849655901004104
9.摩诃萨埵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第九章 修行 免费 第六感 第十章 第六感 免费 第六感领域 十一章 第六感领域 免费 空灵境 十二章 空灵境 免费 改造身体 十三章 改造身体 免费 副作用 十四章 副作用 免费 前尘往事一 十五章 前尘往事一 免费 前尘往事二 十六章 前尘往事二 免费 前尘往事三 打开起点读书,新人海量作品14天免费读登录https://m.qdmm.com/catalog/1033524268/
10.摩诃萨埵邓钧少免费阅读,摩诃萨埵最新章节《摩诃萨埵》简介: 作者是一个科学迷,从小就对一些未解之谜非常感兴趣,此书是作者以自己的理解,逻辑推理解析关于宇宙,大自然,生命,等……未解之谜。因为作者认为宇宙并非是纯物质的,单用科学是无法解释全面的,所以作者加入了哲学,神学,佛学,玄学,科学的道理。结合一些奇妙的小故事共同阐述宇宙的奥秘。盼君到此游https://www.3qdu.net/xiaoshuo/674279/
11.金刚经怎么念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注三: 净口业真言: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萨婆诃。 注四: 净三业真言: 唵。娑嚩婆嚩秫驮。娑嚩达摩。娑嚩婆嚩秫度憾。 注五: 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多。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娑婆诃。 注六: http://www.jingangjing.com/fo/69.htm
12.摩诃萨埵相关工具书解释 ·汉语外来语词典·现代汉语成语词典·现代汉语反义词典·现代汉语惯用语词典·现代汉语同义词典 摩诃:大。萨埵:众生,有情。“大 众生”或“大有情”的意思。佛 教菩萨的通称。《智度论》五: “摩诃名大,萨埵名众生,或名 勇心。此人心能为大事,不退, 不还,大勇心,故为摩诃萨 埵。”《法https://xuewen.cnki.net/R2010070010002705.html
13.摩诃萨埵小说最新章节列表目录笔趣阁全文阅读txt全集免费下载官网2小说分类:科幻 导航说明 本网站属于导航站,我们只提供导航,请打开官网官方网站浏览摩诃萨埵最新章节列表目录。本部书籍标签:摩诃萨埵 小说、摩诃萨埵免费阅读全文、摩诃萨埵小说阅读免费、摩诃萨埵笔趣阁无弹窗免费阅读、摩诃萨埵全文免费阅读。 本站用户评论 本站用户"无情意外说给谁听"的点评:拜读你这个大神的小https://www.uu-xs.net/mxinnewshow-2320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