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身体而言,身体是色的存在,空是身体禅定的境界,无有身体,就无法进入空的境界。首先,没有身空,谈不上意空。空的过程是:身空、意空、心空、性空。神识离体,借假修真,还得利用这个身体,积聚功德,完成人修行的任务,这就是“色即是空”;证得身空,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大脑停止思维,正是六祖大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我们的身体是禅定的载体,我们的身体与宇宙相通,进入这一境界的高僧大德都知道这个境界。我们学佛人不是空谈的,证得时都有这个境界。到四果罗汉时,执著这个空的境界,执著身空、意空、心空,而不愿去度众生。这时,多说一句话都是以“身、命、财”为代价,以损失禅乐法喜为代价,所以说发菩提心很难。
空是身空、意空、心空、性空,观世音菩萨及诸大菩萨才能证得性空,性空方能成佛,没有前三空就没有性空。
受想行识互相不排斥、不碍、不染污,这时言语道断。在定的境界不需要语言、音声。如果产生思维,定境马上就被破坏,有人执著念某本佛经,我说黑的是字,白的是纸。言语道断,往生极乐世界佛国土,不是靠音声说去的,都是神识自己证得的,都是自身的自性证得的。道不需要言语,佛也不能把谁“说”到极乐世界去。所以佛说,千劫多闻,不如一日修无漏学。言语道断、有念无空、定中无造作,空境习气不改,有偈云:“向前不如退步,做作不如自然,同居身努力,同住心向前”。我们前进不如让一步,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功德、善事让一让,你为学佛做作,你为做好事而做好事,被相所转,色、受、想、行、识全体现。
“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我们天天被六根牵着走,想吃好的,好听不好听,好闻不好闻,有六根才有六尘,有六尘就有六道轮回,无有出期。定中内无根,外无尘,全部空掉,才能脱离六尘。“跳出三界”不是说的,是证得的。有化身成就的人可以喊这话,没有化身成就自称“跳出三界”就是大妄语成!学佛人,内无身心,外无世界,定中无六尘。人可以分男女,在神识出离以后时,性上没有男女相,明白原来我的自身神识是这个样子的,原来这些诸相是牵引我进地狱的因缘,才知修行最好、进入禅定最好。我们在这个世界,怎么修行快呢?修忏悔法。忏悔法是随修行人生生世世的,修忏悔是正常的事情,十地菩萨还有一念无明,还得忏悔。遇到事情只找自己的过失,先说自己的不如法,让别人高兴,求得别人的原谅。我们无量劫的业力,天天忏悔也忏悔不完。我们该忏悔的要忏悔,不知的也要忏悔。发菩提心时,必然要修忏悔法,度众生要靠慈悲力,看谁的根基成熟了就度谁,绝不是看谁掉眼泪。乘愿再来的人,证得无生法忍,才有这个能力。
第一,眼是贼,意是六贼之首,意是障道的魔根。无量劫来,自迷我们的
归路,这是眼和意的功用。怎么个“无意识界”?定中眼根具足。心头山上一道光,中阴身见光眼睛一闭就自投地狱;行善的人,看见大道,童男童女接引生天。修行上在进入中禅次定时,往来娑婆世界,观见月球上的生命以不同形态出现。世间人研究月球有没有生命现象,而我们当中就有从月球来的。学佛人的神识到那去什么都能照见。还有的学佛人观察宇宙怎么那么蓝呢,那是生天的境界,别做圣解。
我们的性不觉老死,定中的一刻,超越生死,无老死。我们这个性无量劫中,虽然换房子,但房东没换过;所以不觉老死;也没有老死尽。是性无老死、神识无老死、心无老死,从无量劫中来到无量劫中去。心著诸相是凡夫,从修行上说确实如此;若心空诸相,就奔四圣道去。
智与愚相对,无智即自然,又具足一切智。一著两边出不了三界,我们的自性没有智慧之想,也没有高兴不高兴。在空的境界上,正如六祖大师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又如宣化上人说的“我从空中来,我到空中去”。得与失相对,无得是真得。自性没有得与失想,性无诸相。有得就有失,有多大便宜占。就有多大的亏吃。明里吃亏暗里填还,若不是好道儿来的钱,不是老婆病就是儿子病,或子孙败坏殆尽。这是神力的自然调整,人善人欺天不欺。所以无智是真智,无得是真得。功德具足,才能出离三界。
二是去掉我相。有我罪即生,是我们的身体贪著诸有,要去掉贪、去掉我,这些是一切罪业的根本。贪著功德、贪求供养,就有人天福报,人天福报最可怕,有地狱、畜生道跟着,这些都是超越人思维的法则,不好理解。所以,六祖大师说“我度的是上上根之人”。
古德讲:“一年学教,不如一日修道”。千劫听慧不如一日静坐,修无漏学。听慧是听别人的,是画饼充饥。菩萨依着彼岸无极限的智慧,这里讲的是以证得人空、法空为菩萨,报身享受到无比的快乐。观世音菩萨的报身在极乐世界无比快乐,卢舍那佛是这个世界的主宰,都是彼岸无极限。所以,要想成就就要静坐,定空生般若。
菩萨依彼岸智慧具足的原因是静坐念佛。学会静坐念佛没有白听,功德不可思议。思维听慧是画饼充饥,肉体一灭就什么都没有,静坐念佛不去三恶道。光做善事、好事,没有静坐念佛,死后只能到四王天,忉利天都去不了。我观察到很多人,一生念佛,有的从十八、九岁开始信佛,没有静坐,都在四王天做天民,享天福呢。所以一切智慧从静坐念佛开始。
心外无法,心外无相。这是菩萨的心,不是众生心。
心外无法,心外无相的原因。向自己的自性观世音内求。我们的神识去掉业报,业报减少时,证得福慧就能出离世间,静坐念佛是向自心求,游四大名山都是向外求,只有心外无相真般若。
梦想就是幻想,人颠倒、法相颠倒,产生不真实的想法,即生死诸有。这个世界上的人,由业报所生,受业报而来。这个世界设有各种迷魂阵:酒、色、财、气,花花世界,六道众生业力感召。可是,肥猪在圈里笑老牛,“你看我多好,吃完就睡,你还得下地干活。”认为猪比牛强,但几个月喂肥了就会被杀掉。当自己觉得比别人强时,就颠倒了。要时刻提醒自己“我谁都不如”,这样才能接受别人从反面帮助。远离生死,感召无生死之身,才是我们修行人所要达到的目标。我现在的两位师父,都往生到兜率内院了,这个世界上的人就有活着往生极乐世界的。远离颠倒,就是远离轮回,感召无生死之身,得变异生死之身,是我们学佛人应知道的。在修菩萨行的路上,就容易远离颠倒梦想。明心无颠倒,见性无梦想。
简单地说,佛以“千佛出世”为一劫,“三世诸佛”即,一、过去劫:即庄严劫,也是千佛出世;二、现在劫:是贤劫,也是千佛出世;三、未来劫:是星宿劫,也是千佛出世。在这个世界示现成佛的,都是化身佛,真正的报身佛不来示现。那怎么感召到恭敬三世佛呢?做无心道人,与心无心是过去佛,就等于观见过去佛定空中。坐得住,寂然不动,就等于观见未来佛。应现三昧现在佛,不证得三味是妄想。
过去、现在、未来佛依具足彼岸无极限智慧的原因。
因为证得了彼岸的智慧,智慧方能成就佛道;不能得到彼岸智慧,不能成就佛道。基础是从一句南无佛并静坐开始的,离开世间的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就无出世间智慧。怎么理解“千劫修道,一时悟道”?悟道就是证果,证果就有功德,有功德才有“往生”的资本。“一时悟道,千劫行道”,悟道不是修行的结束,而是行道的开始,又去千劫明白行道。你肉眼看不见,谁悟道行道,这个人多少生多少世都在出家修行,今生虽现白衣像,你不知道他正在其他星球随佛给菩萨讲法。你看不到谁千劫行道的因缘,你也不知道谁一时悟道。
“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咒也不能和彼岸的智慧相提并论,彼岸智慧威力勇猛,魔军自破。自证菩提是智慧,百邪不侵。我们天天和魔子、魔军打交道,首先是败在自己的心魔上。咒能约束邪魔,所以观世音菩萨说“是大神咒”。
自性具足智慧才称得上无上咒。
一切苦要自己除,般若才能除掉这些苦。要自己用智慧之剑去除自心魔,才能破魔军。天天念这个咒不是般若智慧。要以智慧去除一切苦,般若智慧能转化一切苦。
如语实语,出世间法,诸法实相;世间法,诸法空性。观世音菩萨证得了这个境界,无条件地供养给众生,修证的人把这些无常的诸有相看破,不染、不著、不排斥。空性是对“无常”讲的,也是对自性本空讲的。
因空可入道。由于这样的缘,才说这个咒。
揭谛揭谛是人空、法空。世间由禅定修行开始,是“金鸡三唱罢,拥出一轮红”。修行人进入禅定,快要出头了、快达到彼岸了,要往生极乐世界了。将来要倒驾慈航,回来度众生。空可破我、法二执。我、法二执一破,消息自然来,不需要别人传。
彼岸的菩萨真空存妙有。妙有是身妙,禅乐为食;妙有是心妙,报身享受,报身庄严,有福、有享受,法喜充满性妙,法性身妙有是功德具足。
彼岸的佛菩萨是真僧。佛是真僧,佛的境界是真僧境界。要靠禅定的智慧,证得僧性自在,成为真僧。再做众生的载法者,是波罗僧揭谛。菩萨也是载法者,发菩提心的人,默默奉行的人都会成为载法者。
“菩提”象征出三界。“菩提超三界,无生脱五行。”无生不受五行限制。“萨婆诃”是极乐无尽,无我、法二执,成为真僧,成就法身、报身和化身,享受极乐无限,与宇宙同存,没有穷尽的一天。我们学佛人的这种享受没有尽期,靠的是智慧。从一句南无佛开始,进入智慧。从静坐开始,进入智慧。特别是从行禅定开始,进入智慧。我欢迎各位都能早早地进入智慧,证得无限极乐的境界,功德圆满。
回向
天仙不坠,国主清宁
世界和平,人民安康
法界有情,念佛同音
智心圆成,同证佛境
讲于佛历二五五零年三月
西历二零零七年四月
《心经》全文、心经原文注音及译文
地藏经原文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