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卷了,试卷是课程考核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试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四个方面。还在为找参考试卷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测试卷,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2分)
1.选出读音全对的一项:()
A.风雪载(zài)途销声匿(nì)迹充(chōng)耳不闻丢三落(là)四
B.相(xiāng)安无事濒(bīn)临绝种天衣无缝(féng)在劫(jié)难逃
C.随风飘(piāo)荡物竞天择(zhé)五彩斑斓(nán)无动于衷(zhōng)
D.束(chù)手无策参(cēn)差不齐视(shì)而不见唠(láo)唠叨叨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翩然归来流逝追溯啸聚山林B.哀草连天蟾蜍归咎物竞天择
C.周而复始劫难滨临束手无策D.草长莺飞骨胳尘埃天衣无缝
3.指出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话。可当看到严厉的班主任时,都销声匿迹了。
B.这个题目很难,许多同学都听不懂,因此王老师唠唠叨叨地再讲了一遍。
C.老师要小东上台讲自己的学习经验,小东忸忸怩怩地不想上去。其实他是对自己的优点视而不见。
D.小明把妈妈的话当作耳边风,妈妈怎么说他也无动于衷。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比赛进行到第33分钟,辽宁队的李金羽在对方禁区前带球突破,被判犯规,辽宁队获得一次前场任意球。
B.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进行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C、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D.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5.选出填在下列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
当微风柳梢,当清风明月,当狂风巨浪,当台风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A.吹过拂过扑过横越B.吹过拂过横越扑过
C.拂过吹过扑过横越D.拂过吹过横越扑过
6.根据下面文字,提取信息,回答问题。(2分)
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l44亿亩,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约为1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我国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在世界上排第6位,但人均量分别仅为世界人均值的l/6和1/8。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世界上排名100位之后。我国矿产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尤其是铁、铜、铝土、铅、锌、金等多为贫矿。煤炭、天然气大体供需平衡,石油资源远不能满足需要。我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达ll0个。
①过去我们总喜欢自夸“地大物博”,上述数字表明我国。
②面对这样的资源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应对
7、古诗句默写。6分
(1)、挥手自兹去,。(2)、,白水绕东城。
(3)、,我言秋日胜春朝。(4)、好峰随处改,。
(5)、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与郦道元《三峡》中引用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描绘的意境相似。
8、名著阅读:(4分)
(1)、《骆驼祥子》这篇小说以祥子一生的为发展线索,他和的“爱情”纠葛为中心。
(2)、“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多大的意思。”这段文字的作者是,他的唯一的一部散文集是《》,全书共十篇,外加一篇《小记》,一篇《后记》。
二、现代文阅读。
(一)、父亲睡了(12分)
①父亲退休以后,顿顿饭喝点酒,天天骑着自行车四处转转,乐呵呵的。那次我带回家九华山的画册,父亲掀来翻去看不够,我猜他是想去九华山看看。
③晚上,父亲觉得有点不舒服,脑袋发晕,早早就上床了。我说给他做做头部按摩,他便顺从地躺下,枕在了我的双腿上。我哪会做按摩,只是在他的脸部、脖颈、耳根和头心揉来揉去,轻轻的,缓缓的。他。没多一会儿,父亲就睡着了,呼吸均匀,一脸的慈祥。我揉着、看着,想起父亲搂我睡觉的情景……
④小时候我经常生病,父亲心疼,总搂着我睡,读初中时我还跟他睡一个被窝。他喜欢让我枕着他的胳膊,还不时地摸摸我的身子,用胡茬子扎我的脸,亲得没法再亲了。夜里我多少动一下,他就醒了,摸摸我的小屁股,问我想喝水还是尿尿。有一回,我忘了因为什么,父亲冲我大发脾气,我委屈地哭了,就赌气去跟母亲睡。天亮醒来时,却发现父亲正紧紧地搂着我呢。原来半夜时他又把我抱进了他的被窝。他朝我挤弄一下眼睛:“好小子,不搂着你我还真睡不着呢。”等到我毕业回家,确是大小伙子了,父亲不好意思再搂我睡觉。有时趁我睡时他会像犯瘾似的搂搂我,他身上的那股烟味酒气很熏人,但我还是假装睡着,品着热茶般浓郁醇香的父爱,眼角渗出了泪水……
⑤此刻,看着躺在我腿上瘦弱的父亲,看着他那根根白发和道道皱纹,我的眼睛、鼻子已酸涩不已了:父亲真的老了。
⑦父亲枕在我的臂肘间呼呼地睡着了,睡得好香好沉。睡梦中,父亲含含糊糊地说:“吃药了吗?”我明白这句话是对我说的。我有糖尿病,每次他都记得提醒我这一句。此时醉倒了的父亲竟在梦中也执著地嘱我吃药。泪润湿了我的双眼,浸湿了我的内心。这一夜,我没怎么睡,生怕手臂的翻动会惊醒父亲;但父亲睡得很好,也许是因为睡在儿子的怀抱里吧。
⑧几年后,父亲得了不治之症,躺进了医院。最后的日子里,他肝疼腹胀,尽管疼痛难忍,也从不呻吟一声,不让儿女心疼着急。只有倚在我的怀里,他才能稍睡一会儿。他说:“躺在儿子的怀里,我就不觉得遭罪了。”可我分明看见有一行泪从父亲的眼角流出来。
⑨3月6日,父亲躺在我的怀里睡了,静静的,很安详。⑩他这一睡,再也没有醒来。
10、.联系上下文,在第③段横线处填写描写父亲神情和动作的语句。(在下面填写)(2分)
他
11、.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选择一句,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或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等角度进行品评赏析。(3分)
我选句,品评赏析:
小时候,病弱的我睡在父亲宽大的臂膀里,温暖而舒适;长大后,
,。
13、读原文和下面的材料,请说一说文中的“我”和田世国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材料:田世国是山东枣庄薛城区人,38岁的他毅然为身患尿毒症晚期的母亲捐肾,延续了母亲的生命,他因此被评为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共同之处:
启发:
(二)雪的功能令人惊奇(13分)
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②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日本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日本北海道的美呗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美呗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米。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③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即使攥成雪团,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含有甲醛、花粉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可滤除90%以上的甲醛、花粉等有害成分。
④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45天就能痊愈。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
⑤目前已收集到的试验数据表明,户外4米高的雪堆,盖上30厘米厚的木屑、枝叶等,到8月份仍可保持2.5米高度。同样方法,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25米,边长100米规模堆放,可存雪20万立方米,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14.本文说明了“雪”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功能?(3分)
15.第②段中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3分)
17.“雪”除了具有文中所说明的神奇功能之外,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很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请任选一个方面举例说明。(4分)
正面:
反面:
三、古诗文阅读:(24分)
送狄宗亨①王昌龄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②烟。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注释]:①狄宗亨:王昌龄的朋友。②鸣皋:地名,在河南省嵩县东北。
18、诗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情谊非同一般的一个短语是(用三个字回答)(2分)
19、这是一首送别诗,试从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作简要赏析。(2分)
答:
(二)、三峡(12分)
20.解释下面加粗的字。(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略无阙处()
(3)晴初霜旦()(4)哀转久绝()
21.选出加粗词词义相同的一项()(2分)
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B.绝:哀转久绝群响毕绝
C.故:故渔者歌曰两狼之并驱如故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2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3.文中第四自然段中引用渔者歌谣有什么作用?(2分)
(三)、陈万年教子(8分)
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仗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①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注释:大:敬词,对对方的尊称。
24、解释句中的加粗词(4分)
万年尝病()欲仗之()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
25、下面句子中“之”字用法与“欲仗之”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天下之伟观B、何陋之有
C、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石青糁之
26、请用简洁的语言评价文中的人物(选一个)。(2分)
第四单元答题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
①②③④⑤
6、①
②
7、⑴⑵⑶
⑷⑸
8、(1)(2)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12分)
9.
10.
11.我选句,品评赏析:
12.长大后,,。
13.共同之处:
(二)(13分)
14.
15.
16.
17、正面:
三、文言文阅读(24分)
(一)(4分)
18、
19、
(二)《三峡》(12分)
20.(4分)
⑴⑵⑶⑷
21.(2分)22、(4分)
23、
(三)(8分)
24.(4分)⑴⑵⑶⑷
25.()(2分)
26.(2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4分)
1.给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北雁南飞,活跃在四问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nì()迹。
②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
③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zhě()皱变形。
④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绮()丽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翩然归来流逝追溯啸聚山林
B.哀草连天蟾蜍归咎物竞天择
C.周而复始劫难滨临束手无策
D.草长莺飞骨胳尘埃天衣无缝
3.从括号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4分
①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______(生长、发育、孕育)果实的时期。
②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
______(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③更多的学者认为如果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许多本土物种将难逃绝种
______(厄运、威胁、灾难)。
④美国政府正在______(制定、酝酿、实施)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
4.按序号把下列句子排成正确的顺序:2分
①不久,布谷鸟也来了。②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③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④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⑤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⑥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落下来。⑦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⑧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上句的话题一致,句式、修辞手法相同:4分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学常识填空:6分
①竺可桢,_______家,地理学家。他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_______学的。
②谈家桢在____________一文里,向人们介绍了现代科技前沿中最尖端的________技术。
③《被压扁的沙子》的作者阿西莫夫是______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____________家。
7.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2分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①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大自然的语言》片段(10分)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8.上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2分
9.通读全文,找出其中标示文中主体结构的词语。2分
10.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和②③④段是什么关系2分
11.第④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两个“反”字的使用说明了什么2分
12.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与上文影响物候的哪一因素相吻合2分
(二)《奇妙的克隆》片段(11分)
①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α-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000美元一升。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同样,荷兰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乳铁蛋白的牛,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②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么,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如何挽救这类珍稀动物“克隆”为人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③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④不可否认,“克隆绵羊”的问世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例如,有人在考虑,是否可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成形前就冰冻起来。在将来的某一天,自身的某个器官出了问题时,就可从胚胎中取出这个器官进行培养,然后替换自己病变的器官。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⑤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我想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来结束本文:“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意,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
13.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2分
15.为了说明克隆的好处.作者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2分
16.画横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2分
17.介绍一下你知道的新的克隆技术。2分
(三)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11分)
①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基因研究院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②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因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基因。也就是说,()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基因研究院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③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予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
④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
18.第②段括号中应填的关联词是:2分()()
19.题目中的“造”字可用新近产生的一个词来诠释,这个词是__________。2分
21.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2分
22.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2分
(四)预报沙尘暴(14分)
①沙尘暴预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遍布各地的气象检测网站提供的测量数据。又需要卫星云图和巨型计算机的加盟。有人说,沙尘暴预报的复杂程度要比天气预报高出lO倍,这并非夸大其词。
②天气预报一般考虑气温、气压、温度、风力等因素,这些都是大气层本身变化的结果,只要掌握这些因素,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就能较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趋势。沙尘暴作为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同样要考虑上述气象因素。据气象学家分析,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前期干旱少雨、气温回升是形成沙尘暴的必然天气条件。但是,除此之外.沙尘“恶魔’’的现身还需要其它一些特殊条件。
④如何才能充分考虑沙源地的地表因素呢这就要靠遍布各地的环境监测站多年来采集的数据。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影响我国沙尘暴的沙源很大部分在境外,所以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对于监测和控制沙尘暴具有重大的意义。
⑥科学的脚步从未止歇,人类总在不断进步。但愿那场“黑风”带来的悲剧不再重演。
23.通读全文,你认为准确预报沙尘暴应考虑哪两方面因素2分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4.在预报沙尘暴应考虑的两方面的因素中,作者重点说明的是哪方面为什么2分
()()()
27.分析第②段中加粗词语的表达作用,这些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的什么特点3分
“据气象学家分析”:
“前期”:
“必然”:
三、作文(50分)
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多少年来,它给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丰厚的资源。珍爱它,它将会对我们报以温馨的馈赠;践踏它,它将会对我们施以严酷的惩罚。
一、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兴味(xīng)---臼齿(jiù)---盲肠(máng)---洗涤(dí)
B.卑微(bēi)----飓风(jù)----濒临(pín)----俯瞰(kàn)
C.苦难(nàn)---深渊(yuān)--孤寂(jì)------嘲讽(cháo)
D.云霄(xiè)---凋谢(diāo)---舒畅(chàng)--牛犊(dú)
下列各语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在返回。
B.感谢生命的奇绩,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C.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密缩影。
D.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二、语言应用
填空。
(1)《永久的生命》选自《_____》,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_,湖北_________人,________家,______家。
(2)《我为什么而活着》选自《_____》,作者_____,_____国_____家、数学家、_____家,获1950年_____奖。
三、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①他们对物、对人和对事的观点不同,那些观点对于他们心灵上的影响因此也不同,苦乐_____主要也就在于此。
②我渴望知道星辰为什么闪闪发光,我_____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
③悲观的人所想的和所谈的却只是坏的一面,因此他们永远感到怏怏不乐,他们的言论在社交场所大煞风景,个别人还得罪许多人,_________他们到处与人格格不入。
A.分野-企图-以至
B.分界-试图-以致
C.分界-企图-以至
D.分野-试图-以致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③⑥④⑤②
C.③①④②⑤⑥
D.③⑥⑤①④②
四、书写
根据拼音写汉字。
(1)远远有一片yīn-cǎn(_____)的黄色的光。
(2)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小部分的扩大来fán-yǎn(_____)后代。
(3)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zhōu-ér-fù-shǐ(_____)。
(4)把他当作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dī-méi-shùn-yǎn(_____)。
五、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芦花荡》这篇小说,记叙了一个老头子护送两个女孩子去找革命队伍的动人故事,塑造了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高度赞扬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爱国热情。
B.《老王》这篇散文,通过写作者和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他善良厚道的品格,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给予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C.《说“屏”》这篇平实的说明文,作者怀着对传统文化深厚的感情,凭借古建筑专家深厚的学养向读者介绍了“屏风”的有关知识。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撞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
2.本文②③段,列举__________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_____这一中心论点。
3.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
七、综合性学习
每年的3月5日是学习雷锋的日子。这一天,班上组织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主题班会。
(1)请你为这次班会拟写一个开场白。
(2)如果让你策划一次学习雷锋的活动,你准备推荐大家做哪些有意义的事?请列举一两个。
(3)班上准备办一期以“学习雷锋好榜样”为主题的黑板报,其中有“雷锋精神代代传”“雷锋的感人故事”两个小板块,请你再补充两个小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