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广东省广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37分)

1.下列哪一项的加点字读音是正确的?()

A.动弹(dan)B.畜牧(chil)

C.埋怨(man)D.起哄(hong)

2.下列哪一项的词语书写是正确的?()

A.瘦销咀丧B.枯委慷概C.伶俐肃静D.费话抱怒

3.下列哪一项的加点字的意思与“陶醉”中的“醉”的意思相同?)

A.沉醉B.醉虾C.醉梦D.醉酒

4.下列哪一项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

A.李明用口技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惟妙惟肖,真让人叹服。

B.一个好的题目,常常对作文有画龙点睛之妙,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工厂里举办周末晚会,中老年职工和青年们一起轻歌曼舞,好不热闹。

D.陈兰在国际钢琴大赛上夺得首奖,巧夺天工遇知音,让她激动地流下眼泪!

5.下面哪一项的分号使用不恰当?()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张奶奶拿起钥匙,先开箱上的锁;再开首饰盒上的锁,往老地方放钱。

C.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D.如果诗歌是窗,散文就是门;如果小说是河,散文则是塘;如果戏剧是厅,散文则是廊。

6.下列哪一项的题目特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A.竹节人芦花鞋珍珠鸟B.月光曲只有一个地球狼牙山五壮士

C.牛郎织女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D.草船借箭圆明园的毁灭“诺曼底号”遇难记

7.读语句,写词语。

(1)面对陡峭的xuWnyA.和随时坠入shanijan的危险,登山队员毫不tui

suo

(2)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它不能长期为人类做g6ngxi如,所以我们不能1池ybng

化学品,要保护地球,珍爱我们的家园。

8.补充填空。

(1),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更喜岷山千里雪,o(毛泽东《七律长征》)

(3),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4)捐躯赴国难,o(曹植)

1

9.运用填空。

(1)看到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我不由得吟诵起杜牧的诗

句:,。

(2)妈妈常常跟我说:“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这让我

想起了鲁迅的名言“,

10.课外积累。

《童年》的作者是,书里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因

为:□

11.词句段运用。

(1)“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我说完就后悔了。(试着不用“说”这个字改写句子,不改

变句子原意)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仿写排比句)

(3)根据提示,试着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来写一写人物入迷的状态,不少于30个字。

张强捧着《水浒传》,完全沉浸其中。

(4)读下列词语你会想到什么?请选择其中一个,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一望无际的田野一望无际的大海一望无际的田地

二'阅读理解。(33分)

课外阅读。

【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

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

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

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选自周国平的专著《经典和我们》)

20.38分钟12分钟144分钟

(摘自网络)

2

【材料三】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

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

当的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

我们的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

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

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摘自报纸)

12.根据材料一,不属于“人们读书目的”的是哪一项?()

A.为了实际的用途。B.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C.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D.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13.根据材料三,实验结论告诉我们,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什么对话?()

A.身体B.心智C.身体和心智D.以上均不是

14.阅读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A.为了消遣,我们可以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

C.阅读书籍是在和我们的右脑交流。

D.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

15.结合关键句,完成填空。

上面三则材料是六年级的小宇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搜集到的。从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搜集信息的渠道

有、和O

16.结合三则材料,你想对那些爱看电视不爱读书的小朋友提哪些建议呢?并说说理由。

大江保卫战

①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

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息!……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

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

的大江保卫战。

②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

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校。有的为了行走快

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嶂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3

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提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

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鹰战,大提保住了,

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③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④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

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

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塔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

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⑤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

杆。在安造坑,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

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

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⑥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选自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7.第④自然段中,“团长见状”中的“状”指的是什么?

A.看见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看见黄晓文的脚底被一根铁钉扎了进去O

C.看见黄晓文咬着牙把铁钉一拔。看见黄晓文把受伤的脚捆了个结实。

18.下面句子中属于环境描写的是哪一项?

A.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

C.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

19.根据短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心中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这是心理描写。

B.“支队长一声令下:,上!’”这是语言描写。

C.“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这是动作描写。

D.“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这是环境描写。

20.第②和第④自然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来描写场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第②和第④自然段都是“点”的描写。

B.第②和第④自然段都是“面”的描写。

C.第②自然段主要是“面”的描写,第④自然段主要是“点”的描写。

D.第②自然段主要是“点”的描写,第④自然段主要是“面”的描写。

21.下列哪个情节不是描写连长黄晓文的?()

A.赤脚奔跑起来。B.在稀泥中奔跑。

C.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D.扛起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22.从第④自然段一连串动作描写中,可以体会到黄晓文的什么精神?()

A.勇敢B.顽强C.奋不顾身D.以上均是

23.结合关键句,完成填空。

本文主要通过描写和(用小标题概括)这两个场面,赞扬了人民子弟兵

在大江保卫战中的英雄事迹。

25.人民子弟兵都是勇于向困难前进的“逆行者”,由此,你想到了谁?为什么?

26.口语交际。

书法社团的成员正为前来欣赏书法作品的同学介绍自己练习书法的收获,小刚听见了,不以为然地

反驳他?

三'习作。(30分)

27.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而某一个人的帮助总是能让我们感到温暖,让我们奋

例来写。不少于4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

5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C

【解析】【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

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有误,“动弹””的“弹应读上如",指用手指、器具拨弄或敲击乐器。读"dM时,指弹子。

B.有误,“畜牧”的“畜"应读"xU”,指饲养禽兽。读"chF时,指禽兽。多指家养的禽兽。

C.正确。

D.有误,“起哄”的“哄”应读"h6ng”,指吵闹;开玩笑。读"hbng"时,指哄骗。读"h6ng”时,指许多人同时发

出声音。

故答案为:C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

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有误,“瘦削”指身体或脸非常瘦。故“销”应改为“削"。“沮丧"灰心失望;伤心失意。故“咀”应改为“沮”。

B.有误,“枯萎”指干枯萎缩;干枯萎谢。故"委"应改为“萎”。“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性格豪爽,也指

大方,不吝啬,还指感叹。故“概”改为“慨二

D.有误,"废话”指没有意义的话。故"费”应改为“废”。"抱怨”指心怀怨恨。故"怒"应改"怨”。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

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

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

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答案】A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陶醉:比喻沉浸在某种事物或境界之中。

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

醉虾:一道江浙沪一带的特色名菜,主要制作材料为活河虾,其肉质鲜美口感饱满、回味悠长、软嫩滑

爽。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活虾。顾名思义,就是把活虾放入酒中,没一会儿虾就醉了。

醉梦:糊里糊涂如醉如梦。醉酒:喝醉了酒的状态。

结合词义可知“沉醉”和"“陶醉”中的"醉"意思相同。

6

故答案为: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4.【答案】D

【解析】【分析】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

涵。

A.正确,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符合语境。

境。

C.正确,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音乐,柔和优美的舞蹈。符合语境。

D.不正确,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不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

累,多总结。

5.【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了分号的运用。分号是一种在层次上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作用是分

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

A、C、D正确。B.有误,因“先开箱上的锁”和“再开首饰盒上的锁这两句不是并列关系,所以不能加分

号。

故答案为:B

【点评】分句可以属于单重复句,也可以是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或者是大句中的并列部分。

6.【答案】B

【解析】【分析】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

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点评】考查课文理解。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

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7.【答案】(1)悬崖;山涧;退缩

(2)贡献;滥用

7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

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⑴“悬崖”的“崖”不要写成同音字“涯”,“山涧”的“涧”不要写成形近字“间”。

⑵“贡献”的“贡”不要写成同音字“供”,“滥用”的“滥”不要写成形近字“监”。

故答案为:(1)悬崖、山涧、退缩(2)贡献、滥用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8.【答案】(1)旧时茅店社林边

(2)三军过后尽开颜

(3)九曲黄河万里沙

(4)视死忽如归

【解析】【分析】(1)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结合题干中的“路转溪桥忽

见”,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旧时茅店社林边

(2)考查现代诗文默写。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结合题干中的“更喜岷山千里雪”,可知填写

的诗句是“三军过后尽开颜

(3)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结合题干中的“浪淘风簸自天涯”,可知填写的

诗句是“九曲黄河万里沙

(4)考查名言警句。结合题干中的“捐躯赴国难”,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视死忽如归”。“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是曹植的名句,意思是: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样。表

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

故答案为(1)旧时茅店社林边(2)三军过后尽开颜(3)九曲黄河万里沙(4)视死忽如归。

【点评】考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现代诗文默写。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

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在平时课内外的阅

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9.【答案】(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解析】【分析】(1)看到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我不由得吟诵起

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中的诗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出自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答客i肖》,意思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

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故答案为:(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2)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

理,受到教育。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

8

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

10.【答案】高尔基;外祖母;是一个慈祥而善良的人

【解析】【分析】考查了经典名著、作家及其作品。作家及其作品属于文学常识的范畴,广义的文学常识指

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

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小说《童年》苏联作家马克西

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

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

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结合作品内容作答

即可。

故答案为:高尔基;外祖母;是一个慈祥而善良的人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

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11.【答案】(1)“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话已出口,我就后悔了。

(2)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依偎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美是回旋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

是跳动在海面上的一抹斜阳。

(3)张强捧着《水浒传》,完全沉浸其中。他贪婪地读着书,如同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芳草嫩绿的草地。

你瞧,他双手捧着书本,目不转睛地看着,偶尔因书中故事内容发出几声长叹,过后又如释重负般发出几

声清脆的笑声。

(4)我走过蜿蜒曲折的泥泞小路,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远远望去,蓝莹莹的天空和田野相接,空

气中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感觉舒适极了。

【解析】【分析】(1)把“说"改成其他词,保持句子原意。

(2)仿照例句写一个排比句,要求子通顺完整即可。

(3)按题目要求根据“张强捧着《水浒传》,完全沉浸其中”,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来写-段话,重点

表现张强入迷的状态。

(4)结合词语“一望无际的田野”发挥想象,写一段话,句子通顺,内容具体即可。

故答案为:(1)“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话已出口,我就后悔了。(2)美是游荡在蓝天上

的几缕白云,美是依偎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美是回旋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是跳动在海面上的一抹斜

阳。(3)张强捧着《水浒传》,完全沉浸其中。他贪婪地读着书,如同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芳草嫩绿的草

地。你瞧,他双手捧着书本,目不转睛地看着,偶尔因书中故事内容发出几声长叹,过后又如释重负般发

出几声清脆的笑声。(4)我走过蜿蜒曲折的泥泞小路,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远远望去,蓝莹莹的

天空和田野相接,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感觉舒适极了。

【点评】考查了句子仿写。排比。扩展写话及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

9

们要熟恶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句式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

中学会分辨各种句式,还要学会会分析各种句式的表达效果。

【答案】12.B

13.A

14.C

15.作家专著;网络;报纸

16.建议:平时多看书,少看电视。理由:看书是与我们的心智对话,更有利于智力发展。

断。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5)写建议一般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再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建议要合

理,措辞要恰切,情感要真挚,同时要富于鼓动性。内容要有新的时尚和精神,要切实可行。

1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由句子“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

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

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

受”可知,B没有提到。故选B。

13.由句子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

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可得出答案。故选A。

14.由句子“书籍是与我们的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可知,C说法错误。故选C。

15.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由选自周国平的专著《经典和我们》”“摘自网络”摘自报纸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作家专著、网络、报纸

16.本题考查提建议的能力。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根据材料内容提出一-两点

建议并说明理由即可。

故答案为:建议:平时多看书,少看电视。理由:看书是与我们的心智对话,更有利于智力发展。

【答案】17.B

18.C

19.D

20.C

10

21.A

22.D

23.大堤抢险;勇救群众

24.短文第②自然段先写了子弟兵的群体形象,第④自然段又着重写了连长黄晓文的个体形象,这是运

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全面反映事情的真相,生动地表现出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

25.人民子弟兵都是勇于向困难前进的“逆行者”,由此,我想到了在疫情中的“逆行者”一医护人员。

【解析】【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2)、(3)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描写方法的辨析。认真分析所给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对描写方法的了解

完成。

(4)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

度:“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6)本题考查结合具体事例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要整体感知,结合人物的事例及言行分析。

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8)考查点面结合的写法,“点”指是的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面”指的是全场情景的总的概括的描

绘。“点面结合”:既要描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主要人物。此题考查对点面结合的写法的掌握。掌握点面

结合的写作方法,平时阅读时要仔细体会,写作时会运用。

(9)考查了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完成。

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可知,第④自然段中,“团长见状”中的

“状指的是看见黄晓文的脚底被一根铁钉扎了进去。故选B。

18.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这句话是环境描写。故选C。

19.“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是外貌描写。不是环境描写。故选D。

体形象,这是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故第②自然段主要是“面的描写,第④自然段主要是“点”的描写。

故选C。

11

21.B、C、D是描写连长黄晓文的。结合句子“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

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可知,A项是描写解放军战士的动作。

22.结合句子“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给布条,三下

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可知,一连串动作描写中,可以

体会到黄晓文的勇敢、顽强、奋不顾身。故选D。

故答案为:大堤抢险;勇救群众

段又着重写了连长黄晓文的个体形象,这是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全面反映事情的真

相,生动地表现出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

故答案为:短文第②自然段先写了子弟兵的群体形象,第④自然段又着重写了连长黄晓文的个体形象,

这是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全面反映事情的真相,生动地表现出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

概。

25.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即可。即:人民子弟兵都是勇于向困难前进的“逆

行者”,由此,我想到了在疫情中的“逆行者”一医护人员。

故答案为:人民子弟兵都是勇于向困难前进的“逆行者”,由此,我想到了在疫情中的“逆行者”一医护人

员。

26.【答案】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书法可以让我们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

族自豪感。可以提高文化修养,还能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所以书法,永远是时代的潮流。

“观点的认识和意见。

故答案为: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书法可以让我们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

民族自豪感。可以提高文化修养,还能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所以书法,永远是时代的潮流。

【点评】考查了辩论讨论。辩论意思是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

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辩论旨在培养人的思辨能力,注意观点要明确,要有理有据。

THE END
1.特别策划伽罗新皮肤乳液怎么使用?解锁肌肤水润新境界,班主任哭着对我说不能再生了:班主任面对生育困,黄色软件下载3.0.3免费vivo版破解大全 - app安卓v1,国内ai明星造梦鞠婧祎mv青岛被黑粉爆出,网友:果,51吃瓜北京朝阳群众热心吃瓜:群众主动发起吃瓜大比拼,白鹿AI人工智能造梦:你的梦境由AI打造 | 创,S货再次引起争议:大声呼吁C烂你的SB视频惹人反感,buy1take2寸止http://www.hljlwyc.cn/web/index.php?id=20250108f17O2.scm
2.汉语拼音1984年12月25日,中国地名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测绘局联合发布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拼写规则(汉语部分)》。 1986年1月23日国务院发布《地名管理条例》,“第八条: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拼写细则,由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kxOTk2OA==&mid=2247634728&idx=5&sn=3f01be29f2f09e3d94f31b090ac3a3ad&chksm=9a58b813157dcfe3b7f6c422434ed4b270960afbc1f0698e4f578f689b03589a617f5d8ce07a&scene=27
3.高考字音练习大全B.畜(chù)牲畜耕畜从事畜牧畜养牲口 C.弄(n?ng)弄潮弄堂弄巧成拙弄虚作假 D.勒(la)勒令勒逼悬崖勒马敲诈勒索 2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场合场院排场 B. 嚼舌咀嚼倒嚼 C.拖沓疲沓一沓纸 D. 画片名片影片 26、下面加点字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良莠不齐(yǒu)买椟还珠(dhttps://m.360docs.net/doc/166047878.html
4.读读下面的词语,选出读音正确的一组读读下面的词语,选出读音正确的一组A.珍珠( zhēn zhū ) 绿色( lù sè ) 油炸( yóu zhà )B.珍珠( zhēng zhū ) 绿色( lǜ sè ) 油炸( yóu zhá )C.珍珠( zhēn zhū ) 绿色( lǜ sè ) 油炸( yóu zhá )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https://www.shuashuati.com/ti/c4225986dd57481bb7d195b8c1ed2309.html
5.小学高年级阅读训练100篇(附参考答案)(4141.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畜牧也一样,渴呀!有一天,一头一直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957395.html
6.神秘的西域国名正确读音–民族史神秘的西域国名正确读音 神秘的西域古国怎么都是拗口的国名? 西域是汉代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所指范围按中原王朝政治势力的伸张、地理知识的扩展或时代与情况不同而异。一般没有固定的界限。西域一词正式使用,是从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开始。这时所说的西域大致是现在的新疆南疆https://www.minzushi.org/minzushi/25415.html
7.2024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总结(精选7篇)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横线)。(2分)顺便来瞅瞅老师(chǒu qiǔ)留下抹不去的记忆(mǒ mā) 2、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3分) 3、从文中找出下例词语的近义词。(2分)拘谨()诧异() 4、文中表示“看”的词还有___、___、___。(3分) 5、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d77eij7.html
8.故都的秋教案范文(全文)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驯鸽(xùn) 夹袄(jiá) ..呜咽(yē) .B.点缀(zhuì) .附着(zhuó) .C.纶巾(guān) .椽子(yuán) .D.鲈鱼(lú) .潭柘寺(zhè) .落蕊(ruǐ) .普陀山(tuó) .平仄(zè) .房檩(lǐn) .混沌(hún) .譬如(pì) 祈祷(qí) ..2.下列词语书写https://www.99xueshu.com/w/uholcbjmnkpo.html
9.高中字音字形汇总大全100个字音字形[畜牧、畜养 xu4 ] 怆然泪下chuang4 椎心泣血chui2 [脊椎zhui1] 啜泣chuo4 辍学chuo4 点缀zhui4 拾掇duo1 惙然chuo4 伺候ci4 [伺机si4] 攒集cuan2 [积攒 zan3] 攒钱[大家]cuan2 攒钱[自存] zan3 篡改cuan4 [编纂zuan3] 璀璨can4 皴裂cun1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4204022/article/details/133580563
10.看起来很呆萌,实际上很凶残的动物有哪些?“浣熊”的英文读音是什么“浣熊”的英文读音是什么 狸猫与浣熊有什么不同功夫熊猫里的师傅是什么动物 浣熊和小熊猫是一种动物吗 类似乌鸦喝水的聪明小动物的例子有哪些 《森林》浣熊在哪 看起来很呆萌,实际上很凶残的动物有哪些 全部列举是不可能的,而且很多动物你大概一辈子也看不到,没必要。只说知名度高的。(1)大熊猫。 https://www.yq003.cn/article/37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