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种业供给能力提升部门动态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盘点良种、以备新春的时节。优质树种、草种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是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林草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科研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林草种业发展情况如何?

供应结构优化

“我国是草原大国,草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牧草种类繁多,其中具有饲用价值的牧草就有6700多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司长李拥军说。

2024年,国产饲用草种产量为5.9万吨,国产草种市场占有率达70%。绿化草种主要以用于城市绿地建设、草坪建植等方面的羊茅、草地早熟禾、三叶草、结缕草等草种为主。

李拥军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从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优良品种选育培育、草种扩繁生产等多个环节发力,优良草品种选育和草种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草种自给率逐步提高。2024年,我国各类草种产量超7万吨。

树种方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司长李冰介绍,近年来,我国从4个方面发力优化种苗生产供应结构:一是推进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树种结构调整,优化林木良种供应结构,调减了樟子松、杉木、马尾松等产能过剩树种种子园、母树林面积,新增生产急需的乡土树种、珍贵树种75个;二是加强采种基地建设,在西北、华北和西南等人工造林及飞播任务较重的地区科学划定一批林木采种基地,逐步提升乡土阔叶树种和耐干旱、耐瘠薄的灌木树种种子供给能力;三是依托国有林场建设一批保障性苗圃,大力培育乡土阔叶树种、珍贵树种、灌木树种和优质经济林品种苗木,重点保障国土绿化项目苗木供应;四是强化供需信息引导服务,从2018年起,国家林草局持续编制发布年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引导广大种苗生产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

目前,全国共建成各级各类种子生产基地1400多处,其中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294个,省级林木良种基地485个。全国共有各类苗木生产基地21.4万个,其中保障性苗圃671个。据统计,2024年全国育苗面积为1485万亩,预计2025年可出圃苗木约240亿株,全国苗木供应总体充足。

短板如何补齐

我国林草种业还存在哪些短板,如何解决?“虽然国产草种生产供给能力有所提高,但依然不能完全满足草原生态修复、草牧业发展和城乡绿化用种需要。”李拥军介绍,目前,我国用于城乡绿化的草品种较少,草种产量较低,高档草坪建植主要依赖进口草种。2024年,我国进口草种6.62万吨。

李拥军表示,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解决草种“卡脖子”问题,把不断提升国产草品种培育和草种生产供给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着力解决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鉴定评价、草品种选育、草种生产等各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发力点,有针对性地破解草种业发展难题。未来,重点强化草种生产推广工作,积极扶持草种业龙头企业发展;强化草种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深挖企业创新潜力,更好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政府部门在搭建合作平台、完善支持政策和草种执法监管方面的职责作用;构建“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草种业发展体系,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推进草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促进草种业高质量发展。

“树木种质资源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3个方面问题。”李冰说,一是在种质资源库总体布局方面仍缺少保存名优经济林树种、珍贵树种、彩化树种以及重要乡土树种的种质资源库;二是在种质资源评价鉴定方面还面临巨大挑战,“重收集保存、轻鉴定评价”现象依然存在,已开展深入评价的种质资源数量仅为保存总量的10%,为育种创新提供支撑不够;三是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机制仍不完善,保存的种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李冰表示,将围绕“绿化、彩化、珍贵化”要求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践行大食物观”等重大需求,合理布局一批林木和草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扩充林木种质资源库,增补一批乡土灌木树种、珍贵树种、彩化树种、经济林树种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丰富草种质资源库,覆盖生态修复用草、牧草、草坪草、观赏草等草种类型,覆盖重点生态区域,新布局一批草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

此外,完善林草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标准体系,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体系,推动由“重收集保存、轻鉴定评价”向“收集保存与鉴定评价并重”转变;制定林草种质资源共享利用办法,对种质资源申请、获取、利用、信息反馈及惠益共享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发布可供利用的种质资源,让育种家、企业能够用上这些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存起来、用起来”。

种质怎么提升

2018年以来,国家林草局相继编制了《林草种苗“十四五”发展规划》《林草种苗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了《关于推进种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草种业发展的工作方案》。近期,国家林草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提升饲草种业水平提出明确要求,力争到2030年饲草种子自给率达到75%。

李拥军透露,各地林草部门正积极推进草种繁育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各地已建成并达产的生态修复用草种繁育基地面积近60万亩,年产草种近2万吨,已形成青海20万亩披碱草种子、内蒙古10万亩羊草种子等大规模优良乡土草种扩繁基地。预计2025年,各地草种繁育基地达产面积将增长到80万亩以上,可用于生态修复的草种生产总量有望超过3万吨。依托重点龙头企业,聚焦生产和应用实际需求,带动科研院所开展优良草品种选育、大规模扩繁和生产技术革新等研究。“草种优良品种选育”应急科技揭榜挂帅项目已启动,中央投入资金超1000万元,扶持研发团队针对羊草、披碱草、野牛草等10种具有一定科研基础的草种开展科技攻关。

李冰告诉记者,全国布局建设“1主6分”7处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其中,山东分库、新疆分库、湖南分库已投入使用,内蒙古分库、海南分库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目前,我国已建设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原地异地库161处,共收集保存种质资源10万余份;各省(区、市)建设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原地异地库388处。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THE END
1.环境适宜性对畜牧业影响分析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良好的环境适宜性能够为牛羊养殖提供有利的生长和繁育条件,而不利的环境则可能导致养殖效率下降、健康问题增多乃至生产力减弱。 环境因素对牛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气候:温暖湿润的气候是许多牛羊品种理想生长的地方,尤其是在饲料丰富且水资源充足的情况下。然而,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yang-sheng/473555.html
2.高原牧区如何化解“人”“草”“畜”矛盾带来的发展压力?发展成果令人欣喜,但客观来看,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仍面临不少挑战,特别是人口相对集中的高原牧区,“人”“草”“畜”矛盾带来的发展压力依然存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采取综合性举措破解草地生态系统、能源供给和http://cenews.com.cn/news.html?aid=1186814
3.国家林草局:2024年我国各类草种产量超过7万吨饲草牧草羊草全国农李拥军表示,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解决草种“卡脖子”问题,把不断提升国产草品种培育和草种生产供给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着力解决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鉴定评价、草品种选育、草种生产等各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发力点,有针对性地破解草种业发展难题。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E426PK05346936.html
4.内蒙古草原管理和生态保护中草畜平衡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docx这种局面要求对该制度在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为什么草畜平衡制度不能达到草场的可持续利用———“草畜平衡”的目的? 目前,学界对草畜平衡制度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技术层面,关于载畜量的计算问题。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异质性及年际波动性,使得产草量难以准确测定;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29/8060102000005136.shtm
5.乌兰察布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草原补奖政策实施五年来,有效推进了草原牧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补贴标准低,影响了农牧民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的积极性;二是草原监督管理投入不足,监管能力薄弱,缺乏长期有效管理运行机制;三是牧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后续支撑产业投入不足,制约了产业转型发展和效率提升。四是草原http://www.wlcbsme.cn/Policy/policyDetail/1581
6.草畜平衡制度为何难以实现“草畜平衡”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组(NRM草畜平衡制度是我国草原管理和生态保护的基本制度,但在实施中却难以达到"草畜平衡"的目的。文章基于内蒙古地区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从草场生态过程和牧民行为两个方面,分析了草畜平衡制度在实施中问题产生的根源。研究表明:一方面,干旱半干旱草场存在一定的非平衡生态系统特征,承载力管理不一定能实现草场的http://scholar.pku.edu.cn/wjlee/publications/cao-chu-ping-heng-zhi-du-wei-he-nan-yi-shi-xian-cao-chu-ping-heng
7.畜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精选十篇)一、中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畜牧业可利用资源的限制, 出现无粮饲养现象。畜牧业可利用资源包括饲料资源、畜种资源、人力资源和气候资源等等。其中最突出的是饲料资源。饲料资源是进行畜牧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 我国可利用饲料正面临如下限制: (1) 饲料粮紧缺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粮食产量增长缓慢, 玉米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1zh374.html
8.马如祥赴海晏县督导检查草畜平衡及省级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9月3日,州政府副州长马如祥带队赴海晏县甘子河乡督导检查草畜平衡、省级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海晏县政府,州生态环境局、州林草局、州住建局及海晏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参加督导检查。 马如祥一行先后深入甘子河乡达玉村、热水村、哈尔盖大桥实地查看了解草畜平衡、草原禁牧、省级督导检查“三清三改”反馈问题整改和环http://www.haibeinews.com/system/2024/09/05/030269807.shtml
9.草地畜牧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陈瑶瑶, 主要研究方向为草畜平衡模拟。E-mail: chenyaoyao0622@zju.edu.cn 收稿日期: 2022-11-03 接受日期: 2023-01-18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DA26010303, XDA26010301), the Na-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0817/09/74010409_10927998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