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鸡被冠以“德禽”的美名。清陈淏子《花镜》说:“鸡,一名德禽。”
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
文德,指礼乐教化。在鸡的身上,红红的鸡冠高耸,就像人戴冠,给人以文质彬彬的感觉,鸡也因此获得了“戴冠郎”的别称(《事物异名》)。在我国古代的很多艺术作品中,人们喜欢将雄鸡与鸡冠花联系在一起,即冠与官谐音,取谐音“官上加官”之意,成为旧时长期流行的吉祥图。
就是五德之禽
武德,指鸡搏斗时的武力凭借。雄鸡双腿之后有一个突出如脚趾的部分,叫做“距”,相斗时可以之为武器,这种得天独厚的身体结构成就了鸡的武德。
一日之计在于晨。丈夫说要去射雁;妻子说,你射雁,我烹雁,佳肴正可佐酒。这不正是由鸡鸣所奏响的新一天生活的前奏曲吗?
社会上德行很多,归纳为五种,是因为这种归纳与五行学说挂了钩。所谓鸡有五德,虽然此五德非彼五德,但它们的文化背景是相同的。
鸡有五德,凤、雁、蝉亦有五德,玉有十一德,似乎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人类都想为其总结出可供人类借鉴的品德。鸡的五德,是由人揣摩归纳出来的,体现了人们的道德理想。夸鸡有五德,实际上是希望在人类社会里这些美好的德行也能得到弘扬。鸡是“五德之禽”,有诗赞曰:“意在五更初,幽幽潜五德;瞻顾候明时,东方有精色。”
而在当今,鸡有了“八德”之谓。我国前商业部长胡平曾在商业外贸公司总结大会上,讲起鸡的八个“美德”。第一,鸡是守时的。公鸡报晓,天一亮就叫,从不误时,我们搞市场经济,节奏就要快,履行合同要守时守信。第二,中国传统的土鸡是自己找食吃,是市场调节;而洋鸡是工厂化饲料,什么时候喂水,什么时候吃饭,都是固定的,是计划调节。所以土鸡比洋鸡高明,且味道鲜美。第三,鸡会互相争斗。斗鸡敢于拼搏,因此竞争非常厉害。我们应该提倡这种优胜劣汰的精神。第四,鸡会下蛋。老母鸡下蛋、孵小鸡,一孵一大群。搞公司,就要像母鸡下蛋、孵小鸡一样,发展起来,就是一大群,发展集团公司。第五,鸡是会飞的,虽然鸡飞得不高,但它总是在争取属于自己的、更高的空间,生意才能越做越火。
第六,鸡是很美的,雄鸡有红红的鸡冠,丰满的羽毛,鲜艳的色彩,母鸡也很美,小鸡更可爱,鸡就是上了餐桌,其味道也是很美的。犹如做生意,要树立美好品牌,有好口碑,发挥自身优势,争占市场稳操胜券就更有感召力。第七,鸡本身是最省的。从粮食转化为肉食品来看,养鸡投入少,产出多,我们做生意的人也应当具有这种精神,精打细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要力争丰硕的成果。第八,鸡比较“谦虚”,鸡就是鸡,它从来不想当凤凰,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我们在做买卖的时候,也要心中有数,这是定位、定格的问题。不要一拍脑袋忘乎所以,既要不失时机创新开拓,积极进取,还应注意不要脱离自身条件和客观需求,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求真务实,稳妥发展。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弘扬“鸡文化”的一种时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