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林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等
校训
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
校歌
《相聚在桂花飘香的时候》。。校歌
《相聚在桂花飘香的时候》
地址
雅安校区:四川省雅安市新康路46号
成都校区: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都江堰校区: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11]
院校代码
10626
主要奖项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知名校友
周开达、荣廷昭、颜济、李登菊、侯晓春、于伟、肖光成、陈育新等。地址
周开达、荣廷昭、颜济、李登菊、侯晓春、于伟、肖光成、陈育新等
所属地区
中国四川雅安院系设置
截至2016年5月,四川农业大学设有学院24个,研究所(中心)15个,本科专业86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9]
财务管理(企业财务方向>;四年管理学管理学
院商学院120206人力资源管理四年管理学文法学院120207审计学四年管理学管理学院120208资产评估四年管理学商学院120210文化产业管理四年管理学文法学院120301农林经济管理四年管理学管理学院120302农村区域发展四年管理学农学院120404土地资源管理四年工学资源学院120801电子商务四年管理学商学院120901k旅游管理四年管理学旅游学院120902酒店管理四年管理学旅游学院120903会展经济与管理四年管理学旅游学院130502视觉传达设计四年艺术学艺体学院130503环境设计四年艺术学风景园林学院130504产品设计四年艺术学林学院以上表格资料据2016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参考资料:[20]
四川农业大学师资队伍
截至2016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教授323人、副教授578人;博士生导师234人、硕士生导师61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0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1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人选8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3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4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3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4人。学校是全省首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2所试点高校之一。[9]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荣廷昭、周开达[21]
国家杰出高级专家(5人):荣廷昭、邱祥聘、颜济、周开达、杨凤
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4人):周开达、颜济、李仕贵、荣廷昭[21]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吴德[2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李仕贵[21]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曾凡同、周开达、易同培、黎汉云、李仁端、任正隆、黄玉碧、吴德、李明洲[21]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李学伟、郑有良、李平、陈代文、程安春、周永红、李仕贵、刘登才、周小秋、吴德、李明洲[21]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陈代文[21]
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王际睿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李明洲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6人):刘登才、汤浩茹、李仕贵、张新全、程安春、李平、魏育明、汪铭书、颜泽洪、杨万勤、周小秋、刘益平、王际睿、徐志文、王芳、陈学伟[21]
四川农业大学学科建设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草学[22]
国家级重点学科
省部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作物学2008畜牧学2008兽医学2008四川省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作物遗传育种1992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1992预防兽医学1996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1999土壤学1999森林培育199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04.5果树学2004.5草业科学2004.5农业经济管理2008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2008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2008植物病理学2008植物学2008土地资源管理(培育)2008水产养殖(培育)2008四川省重中之重
建设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2003预防兽医学2003森林培育2003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008
学科排名
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最新)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四川农业大学共有6个学科参评,其中,5个学科排名前五,1个学科排名前十,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和畜牧学均排名第四。[25]
序号代码学科名称排名序号代码学科名称排名10901作物学[26]440909草学520905畜牧学450834风景园林学430907林学560906兽医学7
四川农业大学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7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0项。学校是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之一、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和全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6所高校之一。
国家级精品课程动物传染病学植物学生物统计学作物育种学动物营养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动物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茶学、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园艺学。
四川农业大学国际合作
截至2015年7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还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27]
序号名称有效期限协议签署人中方外方1中国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obertreichschooloflandscapearchitecture合作协议2013.11.~2018.11风景园林学院院长陈其兵教授艺术与设计院院长alkisp.tsolakis艺术与设计院主任bradleycantrell2四川农业大学(商学院)与圣克劳德州立大学国际谅解备忘录2013.6~2016.6校长郑有良教授校长earlh.potter,iii31、法国南锡高等商学院-中国四川农业大学
合作备忘录
2、中国四川农业大学—法国南锡高等商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社会评价
综合排名
1、据2014年中国武书连发表的201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四川农业大学被评为区域特色研究型的全国知名大学
2、据2014年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四川农业大学以总分62.96排名全国第117名,四川地区第5名。
3、据2013年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四川农业大学以总分61.42排名全国第120名,四川地区第5名。
4、据2012年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四川农业大学以总分3.61排名全国第116名,四川地区第5名。
5、据2011年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四川农业大学以总分11.28排名全国第100名,四川地区第5名。
6、据2010年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四川农业大学以总分12.67排名全国第96名,四川地区第4名。
7、据武书连201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西南地区高校排名显示,四川农业大学排名西南地区第11名,师生科研效率排名第8名,教师效率排名第10名,科研实力排名第9名。[28]
专业排名
1、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大学院士校友排行榜100强显示,四川农业大学与北京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并列第78名。
2、据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富豪校友排名100强显示,四川农业大学与西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院、同济大学等并列排名第77名。
3、据2012年高考网2012中国农林类院校报考热度排行榜100强显示,四川农业大学报考热度为全国农林院校第6名。[29]
4、据2010年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国十大农学a等高校排名显示,四川农业大学排名全国第8位。
5、据2011年武书连中国大学高端成果100强显示,四川农业大学全国排名第77名。
6、据2011年武书连中国大学获奖情况100强显示,四川农业大学全国排名第74名。
7、据2011年国家211工程院校师生科研效率排行显示,四川农业大学全国211工程院校排名第44名;教师综合效率排名显示,四川农业大学全国211工程院校排名第54名。
8、据2012年中国校友会中国大学科技贡献力排行榜100强显示,四川农业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并列第40名。
四川农业大学学术科研
四川农业大学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5月,学校有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6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教育部农业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创新团队9个,以及四川省重点(高校)实验室2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社科研究基地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协同创新中心4个。[9]
(11个)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实验室2005教育部动物抗病营养实验室2007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2008农业部动物抗病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2011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2011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2011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4四川省科技厅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实验室2006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8动物抗病营养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10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13厅局重点实验室
(24个)作物生物工程实验室1995四川省教育厅动物生物技术中心1995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实验室1999生态林业工程实验室1999土地资源信息实验室2001草业工程实验室2001园艺植物种质改良实验室2001森林保护学实验室2001茶叶科学与工程实验室2004农产品加工与储藏工程实验室2004畜禽品种资源发掘与利用2006无公害农药研究实验室2006四川省风景园林工程重点实验室2006农业环境工程实验室2008环境公害与动物疾病实验室2008果树栽培与生态实验室2009鱼类营养与安全生产2010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2013木材工业与家具工程重点实验室2013“作物重大病害”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015牛低碳养殖与安全生产实验室2015农业信息工程实验室2015四川省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2012四川省环保厅四川省风景园林花卉工程实验室2015四川省发改委条件平台国家实验猕猴种源基地2005科技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个)西南作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2006教育部动物抗病营养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7西南玉米技术创新中心2007农业部四川省农业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0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2012四川省环保厅四川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工程研究中心2013四川省教育厅村镇建设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2013四川省新型饲用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作物带状复合种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农村水安全”四川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2015四川省教育厅2011协同创新中心
(5个)西南区生猪优质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2013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川粮丰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2014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2014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耕地保护与农产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2015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西南城镇风景园林协同创新中心(培育)2015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社科研究基地(4个)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004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农业特色品牌开发与传播研究中心2013德国研究中心2013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2015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玉米遗传育种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2四川省科技厅水稻遗传育种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3四川省动物疫病防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15科学观测实验站
(3个)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四川科学观测实验站2011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四川科学观测实验站2011四川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2011国家综合试验站(1个)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2009农业部参考资料:[30-31]
四川农业大学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5月,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6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53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9]
“七五”共获奖82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奖励69项(次);“八五”共获奖87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奖励58项(次);“九五”共获奖67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奖励48项(次);“十五”共获奖55项(次),其中部
省级以上奖励42项(次)。78年以来,全校共取得科研成果534项,获奖441项(次),国家和部省级奖励351项(次)。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3项、三等奖5项;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部省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36项(次)、二等奖71项(次)、三等奖152项(次)。经过32年努力,四川农业大学“育种攻关课题组”培育了一大批水稻、小麦、玉米和薯类等作物的创新性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使四川省的小麦、玉米和水稻的平均产量比攻关课题开始前的1979年分别增产了98%、82%和55%。
自1999年开展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截至2013年该校共有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2],5篇获得提名。该校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总数在全国农林类高校排位第5名,四川排名第三,仅次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全校文献资源总量达625余万册(件),其中纸质图书和纸质期刊的合订本185.3万余册,电子图书及学位论文全文349万余册,电子期刊累计量近90.7万册;文献类型日趋多样化,拥有中外文全文数据库40余个及150余个二次文献数据库,可提供读者直接利用的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达25000余种。[33]
学术期刊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83年,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主办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已正式被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即cscd-c刊2017-2018年),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2014年版(即第7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曾获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四川省自然科学学术类质量一级期刊、四川省高校优秀学报评比中获一等奖。2018年1月起正式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学报主要反映生物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草学、农林经济管理等学科具有创新性或实用性的的研究论文。[34]
四川农业大学文化传统
四川农业大学学校校训
四川农业大学学校精神
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
四川农业大学学校校徽
四川农业大学校徽由中英文校名、
中心花状主体图案、1906、现第一行政楼及书本环绕的穗状图案构成。
四川农业大学校名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中心花状主体图案由花蕊和叶片构成,花蕊由古象形字“羊”变形而成,表示动物;围绕花蕊的叶片表示植物。“1906”表明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06年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中心下方的现第一行政楼为原西康省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学校1956年迁雅安独立建校后的代表性建筑。整个校徽图案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协调美观,体现了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鲜明的办学特色,象征学校和谐、进取与勃勃生机。
四川农业大学学校领导
四川农业大学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党委书记庄天慧[14]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有良党委副书记张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斌副校长朱庆、杨文钰、陈代文、吴德[35]
四川农业大学历任领导
四川农业大学知名校友
领军人物
周开达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学专家荣廷昭中国工程院院士,玉米遗传育种学专家颜济国家杰出高级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国际小麦族协作组成员,川农首位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博导许为钢国家级高级技术人才,小麦育种专家任正隆小麦遗传育种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雷新根美国康乃尔大学终身教授,长江学者,世界动物营养研究领军者龙漫远芝加哥大学教授,长江学者遗传方面的世界级领军人物,千人计划获得者杨凤著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家邱祥聘家禽遗传育种学,中国家禽研究协会创始人田大成南京大学教授,世界生物研究界领军人物,对破解生物多样性起源有杰出贡献林硕ucla终身教授,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兼职教授,长江学者,千人计划获得者孟江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国家杰青
知名企业家
陈育新希望集团总经理,华西希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永刚世界第三大维生素公司安迪苏亚太区技术经理(兼任南京大学教授)鱼鳞成都大地公司老总刘永钢adisseo公司周悦方正集团西南区总经理郭黔龙龙威房产集团龙波成都市新都区普兰克猪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技师(在全国第一家给猪注册了商标,并创建了猪业合作社,拥有商标猪23万多头,产值逾千万)
公务员系统
四川农业大学校园环境
四川农业大学拥有三个校区,分别是位于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成都校区和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是“文革”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32000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4000人。[11]
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概况: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校本部)与雅安市区共生,占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三分之一个雅安市区。雅安校区由濆江分隔老校区和新校区,学校的所有机关职能部门均设置在雅安校区,是学校的“政治”中心。雅安校区设有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10个二级学院,即信息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机电学院、食品学院、政治学院、文法学院、艺术与体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等。
雅安校区环境优美,老校区有上百棵历史悠久的法国梧桐树,号称“百万大道”,新校区有一里长的“桂花大道”以及安静优雅的“老板山读书公园”和富有特色的“农牧场”。雅安校区拥有四川乃至全国先进的动物疾病检测仪器、动物疾病研究控制室、动物医院。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概况: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占地面积600余亩。其前身是1988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1990年12月,水稻研究所从雅安迁到温江。2005年,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打造西南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农业科技创新高端平台,学校决定以水稻研究所为基础,集中学校最具优势的学科,将位于都江堰市的小麦研究所、位于雅安校本部的玉米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所、园林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迁至温江,建立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科学研究院。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根据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批复的灾后重建规划,学校将都江堰分校灾后重建项目纳入温江实施异地重建。2010年7月,学校撤销成都科学研究院,成立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2010年10月10日,成都校区正式启用。
成都校区有10个学院、10个研究所和1个研究中心,即农学院、资源学院、环境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林学院、园艺学院、水稻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预防兽医研究所、生态林业研究所、果蔬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园林研究所和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区
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位于世界旅游文化城市都江堰,占地面积16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2余万平方米。其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四川省林业学校,2001年4月整体并入四川农业大学设立都江堰分校,2009年11月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2012年2月原小麦研究所地块整体置入都江堰校区)。
校区现有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旅游学院、商学院4个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