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串讲笔记(2)管理类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

第一节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这一问题作了精辟的、详细和科学的论证;对于国家起源的研究主要阐二个观点:(历史现象)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以上二者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

1.国家产生以前的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是原始公社制度和氏族社会组织,在这种社会制度下,受到两种生产的制约:

<1>一方面受到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2>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注:“家庭的发展阶段”是指人们婚姻关系发展变化的形式,即人种的蕃衍变化形式。

2.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

<1>群婚的第一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血缘家庭”

<2>发展为普那路亚家庭,即禁止兄妹结婚的一种形式。

<3>★所谓氏族,是具有血缘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是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美国“摩尔根”写了《古代社会》一书]

3.以氏族为核心,原始公社制度有三种形式:■A:氏族B:部落C:部落联盟

4.原始氏族制度的主要特点:▲

<1>以“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联系社会成员是氏族制度的本质。

<2>氏族是实行原始民主制的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的管理组织。

<3>在氏族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都是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

注: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及最高权力机关是“议事会”

二、国家的产生及与氏族组织的区别

(一)原始社会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内容▲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

<1>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分裂

<2>给社会带来了四种结果和变化:(1)剩余产品;(2)私有制出现;(3)父权制代替母权制;(4)家长制家庭的出现。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1>给社会带来了三种结果和变化(1)奴隶制的巩固与发展;(2)耕地成为私有财产(3)部落联盟出现。

<2>部落联盟机关的组成:■(1)军事首长;(2)议事会;(3)人民大会。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手工业与农业分工,产生了直接以商品交换为主。分工的2个结果(1)金属货币;(2)人们的流动比较大,原有氏族与其他部落的居民杂居起来。

(二)恩格斯对国家理解:▲

1.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2.恩格斯这个著名论断说明了三点:(1)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3.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揭示了国家在氏族制度废墟上产生的三种主要形式:■

<1>雅典国家(内部产生,是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2>罗马国家(外来与内部)<3>德意志国家(战争产生)

4.国家根本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征:▲

<1>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血缘关系划分居民。<2>公共权力(是指武装的人,如军队、警察和物质的附属物——监狱和强制机关)的设立,即暴力机关。

三、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2.契约论的基本观点,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社会契约论的提出者是卢梭(主张主权在民),代表人物有:霍布斯(主张实行君主专制)、洛克(主张实现君主立宪制)、格老秀斯和斯宾若纱;这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最具有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

注:洛克认为,人们主要有三种自然权利:■A:生存B:自由C:财产私有

3.暴力论者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果。代表人物有:德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杜林、19世纪至20世纪资产阶级法学家兼社会学家巩普络维赤及无产阶级的叛徒考茨基。暴力论的错误在于:<1>首先,它认为政治暴力先于经济的发展的过程,即先有暴力,后有私有财产,这是违背历史发展事实的。<2>其次,暴力论的要害在于否认了国家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把国家看成是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

第二节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国家的本质问题,是国家学说的核心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

★所谓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阶级的机器。(这个定义是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国家观点的全面的概括),具体含义包括3个方面:▲

1.国家是阶级社会的组织,核心是说明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2.国家是阶级统治,表明国家的本质,从国家的本质,还是从国家的外观形式还认识国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非马克思国家观的基本区别。马克思认为政治统治的力量特点是:

<1>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共同的集体的意志和力量的表现。

<2>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有组织的力量。

判断:政治统治(阶级统治)和阶级专政是同一含义,都表明国家本质。P57

3.国家是个机器。

二、国家权力

1.★又称政治权力、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

2.国家权力与社会相分离的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

<1>管理者的常任化和管理机构的专门化形成了国家机关。

<2>职业性的常备军的建立;

<3>赋税制度的确立,成为保持公共权力存在与运作的经济基础。

3.国家权力特性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强制力的垄断性;

<2>普遍的约束力;

<3>主权性,所谓主权是国家权力的主要属性,也是一个独立国家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1)在国家内部:主权是指至高无上的权力,即是国家权力的效用最高;

(2)在国际关系中: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权力的独立性,即一个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3)国家主权,是统治阶级专政的全权在政治、法律上的表现。

4.国家的三要素■<1>国家主权;<2>领土;<3>居民。P61

5.国家与国度区别在于:国家是按历史发展阶段,按阶级性质划分的;国度是按政治地理位置划分的。※

三、国家的基本职能

1.★含义: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国家职能的主要类型包括:■<1>内部职能,包括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2>外部职能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体现在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的总体要求,社会职能表现为组织经济与文化建设;政治职能表现为民主法制建设。

第三节国家的消亡

一、国家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了国家是人类社会一个历史现象,它有发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

2.恩格斯认为国家的消亡的前提是阶级的消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3.国家消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应有命题,是社会革命的结果,但“自行消亡”的国家只能是社会主义国家。

二、国家消亡的条件和途径▲

国家消亡的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概括地说,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政治条件:

1.旧社会分工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差别的消除,是国家消亡的社会条件;

2.全体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是国家消亡的精神条件;

3.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使全人类获得解放,是国家消亡的国际条件;

4.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国家消亡的最根本条件。

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第一节国家的历史类型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

1.国家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的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P73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的一切国家的共同特性的概括。——是国家分类的最科学的标准和依据P74

2.系统地对国家进行分类,最早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

<1>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把国家划分为三类:■

(1)君主国,指国家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的国家;

(2)贵族国,是指国家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国家;

(3)民主国,是指国家权力掌握在多数人,即民众手中的国家。

<2>以国家所谋求的目的不同,把国家分为两类:■

(1)正常国,是指以谋求人类幸福为目的的国家,包括君主国、贵族国和民主国。

(2)变态国,是指以谋求私利为目的的国家,分为专制国家、寡头国家、暴民国家。

3.西方学者对国家进行的分类:■

<1>按照本国政府对于国家主权的掌握程度,把国家划分为:A:主权国、B:部分主权国、C:殖民地国家

<2>按照地理环境作为划分的标准,把国家分为:A:海洋国、B:大陆国、C:岛国

<3>现代的西方政治学者通常把国家分为:A:法治国、B:民主国、C:专制国、D:福利国

注:以上的分类属于国家的非本质性分类。

二、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

1.国家的分类应当以各种国家所具有的最本质的特点作为划分标准,而国家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类历史上各个国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2.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从对国家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性质的分析出发,指明了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实质,同时也提出了划分国家的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即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一切国家,都是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国家,都是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3.自从阶级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以下四种社会生产方式:A:奴隶制生产方式;B:封建制生产方式;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第二节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是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原因是由于:A:经济;B:文化发展水平;C:历史传统;D:社会力量等方面的差异。■P75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1.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暴力)。●

2.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另一种方式,但是,它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和途径,实质是统治阶级在被统治阶级斗争的压力下,被迫作出的某些局部性的让步。

注: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取得胜利以前,改良是革命的阶级斗争的副产品”。※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THE END
1.农业分为哪几种类型在探讨农业的多样性和发展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问题:农业分为哪几种类型?这不仅是出于对这个行业兴趣的好奇,也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不同农作物的生产方式以及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一谜团。 第一类:畜牧业 首先,需要提及的是畜牧业。这一类别包括了所有与饲养家禽、牲畜相关的活动,如https://www.msv8oom8y.cn/ke-yan-jin-zhan/235302.html
2.农业类型种植畜牧渔业林业农业分为哪几种类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农业也逐渐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田间作物种植。现代农业主要包括了四大类别: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以及林业,每一类都有其独特性质和对环境影响。 种植业又如何? 种植业是最为人熟知的一大支柱,它涉及到各种作物,如小麦、大米、小麦粉等谷物,以及蔬菜水果等https://www.zhanseog.com/xue-shu-huo-dong/279216.html
3.农业和畜牧业有什么区别畜牧业是农业的一个部门。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畜牧业基本上就是养猪养禽畜是畜牧https://know.cdgtw.net/257225.html
4.农业的五种基本类型耕作林业畜牧业渔业与林木经营1.耕作 耕作是农业中最基础、最直接的活动,它包括土地的开垦、种植和收获等环节。耕作可以分为多个子类型,如有机耕作、机械化耕作和精准耕作等。在不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种植方式。例如,在潮湿多雨的地区,人们可能会采用旱地水稻或其他适应高https://www.b8y8v0az.com/miao-mu-zhong-zhi/704548.html
5.耕耘多面深入探究农业的主要类型与特色农业分为几种类型?最基础的分类是根据农作物和农产品的生产方式。首先是单一作物农业,这种模式集中在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作物上,如小麦、玉米等。其次是多样化农业,包括了多种作物和生物资源,以实现生态平衡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此外,还有畜牧业,它侧重于饲养动物以获取肉类、乳制品和皮革。 https://www.l0dm1h3tk.cn/nong-yao-fei-liao/573955.html
6.农业的五种基本类型耕作畜牧渔业林业和园艺农业的五种基本类型耕作畜牧渔业林业和园艺 耕作是怎样的体验? 耕作作为农业中的第一大类别,涉及到土地的整理与利用,以便种植各种农作物。它包括播种、施肥、浇水以及对植物生长环境进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耕作者们需要对土壤状况有深刻的了解,不仅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栽培方案,还要关注气候变化以确保作物得到最佳生长条件https://www.3qzuyeya.com/yao-cai-zhong-zhi/718499.html
7.种植畜牧与渔业农业类型的多样性种植畜牧与渔业农业类型的多样性 在探讨农业这个古老而广泛的活动领域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农业又分为哪些主要类型?答案是五种基本类型,这些类型不仅是农业实践的基础,也是理解现代农场如何运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五个不同之处,了解它们如何塑造了我们的食物系统。https://www.udnebayjc.cn/xue-shu-huo-dong/554253.html
8.农业的多样性种植畜牧和渔业的辉煌畜牧业则主要集中在饲养家畜上,比如牛羊猪等。它不仅为人们提供肉类作为食品,还有奶制品、皮革等副产品。此外,家禽养殖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带来鸡蛋、鸭蛋和肉类。畜牧业在保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因为它可以帮助控制草原火灾,并且通过放牧动物来维持草原生态系统。 https://www.b9a5u5l1v.cn/jun-lei-jia-ge/427064.html
9.耕耘大地探索农业的五种基本类型耕耘大地:探索农业的五种基本类型 一、种植业:培育生命之源 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人类文明的起点。它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从古老的稻作到现代化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种植业无时无刻不在进步。在这里,我们见证了自然与人工之间和谐共处的奇迹。 二、畜牧业:https://www.oqjabrjjyc.cn/jun-lei-cai-pu/460937.html
10.四种气候类型中.特别适合牧草生长.发展畜牧业的是()A.①B.②C解答:解:读图可得,①图所示的是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②图所示的是热带草原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③图所示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④图所示的是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特别适合牧草生长,发展畜牧业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http://www.1010jiajiao.com/czdl/shiti_id_dcc75cb91452c7bd49481dce654f82eb
11.《生活微生物圈》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2、【单选题】下列哪种菌易产生毒素并影响粮食加工安全及畜牧业安全 A、米曲霉 B、黄曲霉 C、青霉 D、酵母3、【单选题】食品加工过程中不需要霉菌参与的是 A、腐乳 B、酸奶 C、豆豉 D、酿造型白酒4、【单选题】根霉菌的假根是长在 A、基内菌丝上 B、气生菌丝上 C、匍匐菌丝上 D、附属菌丝上5、【单http://zunyi.ehqc.cn/ask/03_50.html
12.畜牧业范文12篇(全文)于康震指出, 畜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也是“高风险、低收益”的弱势行业。加快发展畜牧业保险, 是降低畜牧业灾害损失与市场风险、推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促进农牧民增收、完善政府调控手段的重要举措, 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自2007年国家启动政策性畜牧业保险以来, 畜牧业保险稳步推进, 风险保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hbwjf1a.html
13.讲座纪要:流动畜牧业在国家起源过程中的作用流动性与生业模式间的关系 根据移动性的强弱、劳动分工、社会组织形式和经济模式等标准,可以将畜牧业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村落周边的家畜饲养(proximate village-based herding) 在这一模式中,夏季白天家畜可在村落周围的草场吃草,到了夜间则返回圈栏休息,而冬季则完全在村落中的圈栏内由人喂养,家畜的活动范围鲜少http://archaeology.pku.edu.cn/info/1031/1610.htm
14.波士顿矩阵法将企业产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问题产品瘦狗产品波士顿矩阵法将企业产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问题产品、瘦狗产品、金牛产品和明星产品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https://www.shuashuati.com/ti/7c50ada3480a4b06bfd050b3b713cbc8.html?fm=bd038e99e3f07b5e7d5e3ed9c9e38565e1
15.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组织认定首批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的通知(四)本年度计划认定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3个左右(不包括内蒙古大学“草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和内蒙古科技大学“白云鄂博共伴生矿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基地5个左右。 (五)经费支持措施。协同创新中心和协同创新培育基地建设4年为一个周期,建设期内我厅将给予经费支持,预计协同创新https://www.pthls.cn/law/ac77fcaecdfc7c5.html
16.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大学课件预览筛选的基本方法:( 1)根据拟议活动的类型 及大小;( 2)对拟议活动进行初步研究,确 定其影响的重要性,进而决定是否进行全面的 环境影响评价。 划定范围:是指在确定了一项拟议活动应进行 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后,进一步确定影响评 价应关注的问题,并识别其中的主要问题,划 http://read.cucdc.com/cw/63025/145516.html
17.读“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题。小题1:①②农业生产读“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题。小题1: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沙漠小题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水产养殖业 D.畜牧业请仔细审题,看清楚题目要求,认真作答!https://www.ggtiku.com/wtk/112192/1980792.html
18.地籍调查表填表说明(精选10篇)二、产业类型(表二) 用来反映产业化组织的产业及产品分布状况。主要有五类: 8、种植业。是指以种植业产品为对象,实行一体化经营的组织。在调查中可分为粮棉油、蔬菜、水果和其它四类。 9、畜牧业。是指以畜禽产品为对象,实行一体化经营的组织。在调查中分为肉类、奶类和其它。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7qy9n1a.html